学术投稿

ET-1与扩张皮瓣微循环关系的实验研究

YU Guang-zhe;夏昊晨;安宇;王凯夫;杨硕;司振兴;金英玉;玉光哲

关键词:扩张皮瓣, 内皮素-1, 微循环
摘要:目的 探讨扩张皮瓣转移术后皮瓣微循环与内皮素-1(ET-1)的关系.方法 用7只小型猪,模拟成扩张皮肤转移术后淤血皮瓣42个,分成7组,即术前、术后1,3,6,9,12和24h,用激光多谱勒血流测定仪测距蒂部8 cm处的背部皮肤微循环血量和放免法测定远端(距蒂部8 cm),近端(距蒂部1 cm)皮瓣ET-1的含量,并在24 h内连续观察皮瓣颜色.结果 扩张皮瓣近端ET-1含量1 h与术前相比有增高趋势,3 h增高显著(t=2.32,P<0.05),6 h达到峰值(t=3.18,P<0.01),随后开始下降.扩张皮瓣远端ET-1含量则无明显变化.远端淤血部微循环与近端ET-1有显著负相关(R=-0.755,P<0.01).结论 扩张皮瓣转移术后皮瓣近端(蒂部)ET-1含量对远端微循环起重要调节作用.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监测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监测意义.方法 选取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8月~2013年5月共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彩色超声波双下肢和颈动脉血管检查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T2DM)组93例,糖尿病并发AS(DM/AS)组102例.所有受试对象均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hPG),HbA1C,TC,TG,HDL-C和LDL-C等生化指标;比较hsCRP与TC,TG和HDL-C等传统AS指标对2型糖尿病并发AS的预测阳性率.结果 ①血清hsCRP水平DM/AS组明显高于T2DM组(2.55±2.62 mg/L vs 1.31±0.83 mg/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4.517,P<0.01).②血清hsCRP水平为<1.0 mg/L,1.0~3.0 mg/L和>3 mg/L对DM/AS组的预测阳性率分别为42.6%,46.5%和88.2%,后者明显高于前二者(χ2=19.805,17.430;均P<0.01).③与TG,TC和HDL-C等传统AS指标相比,血清hsCRP水平对DM/AS组的预测阳性率为88.2%,明显高于TG,TC和HDL-C的预测阳性率(61.3%,62.3%和51.5%),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分别χ2=8.013,7.403和14.350,均P<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并发AS有较高的预测阳性率,血清hsCRP的检测可作为对2型糖尿病并发AS的监测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宋立彪;宋瑛;裴峰;郭飞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L-17和IL-22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i infection,RRTI)患儿血清IL-17和IL-22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它们在RRTI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期间30例RRTI就诊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恢复期采集外周静脉血,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IL-17和IL-22水平,将患儿组治疗前、恢复期及对照组血清IL-17和IL-22测定数据进行两两比较,作相关分析.结果 ①RRTI患儿治疗前、恢复期及对照组血中IL-17水平分别为24.13±8.80 pg/ml,14.37±8.22 pg/ml和12.07±5.27 pg/ml,治疗前与对照组、恢复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1~6.4432,P值均<0.01);IL-22在治疗前、恢复期及对照组水平分别为76.64±45.25 pg/ml,18.97±8.78 pg/ml和20.13±10.28 pg/ml,治疗前与恢复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69 1~6.941,P值均<0.01);患儿组恢复期血清IL-17和IL-2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0 2,P值>0.05;t=0.472 7,P值>0.05).②患儿组治疗前血清IL-17和IL-22水平呈正相关(r=0.593 1,P值=0.000 6<0.05).结论 RRTI患儿组治疗前血清IL-17 和IL-22 水平与恢复期、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水平高低随病情轻重、病程而变化,提示IL-17 和IL-22参与了RRTI的发病过程,是判断RRTI患儿免疫状态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周荣佼;王金燕;周玉明;田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讨ELISA室内质控S与S/CO反映实验过程变异能力的差异

    目的 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室内质控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选择对实验过程变异更敏感的参数作为控制指标对试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方法 ①根据ELISA试剂盒说明书中CO值的确定方式不同将试验数据分为三组:阳性组、阴性组和混合组;②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内CO和S/CO与S的相关性;③比较分析各组内S,CO和S/CO值的变异情况;④各组内分别以S和S/CO建立质控图并比较其离散趋势.结果 ①阳性组的CO与S、阴性组的S/CO与S、混合组的S/CO与S均在α=0.05水平上显著相关(P<0.05);阳性组的S/CO与S、阴性组的CO与S、混合组的CO与S相关性不明显(P>0.05).②阳性组S和S/CO各自反应试验过程精密度的能力有显著差异(CVS 23.55%,CVS/CO 10.78%);阴性组、混合组S和S/CO反应试验过程精密度的能力无明显差异(阴性组:CVS 9.37%,CVS/CO 9.03%;混合组:CVS 15.13%,CVS/CO 15.87%).③阳性组S和S/CO建立的质控图离散趋势有差异,且离散方向不同;阴性组、混合组S与S/CO建立的质控图离散趋势基本相符.结论 S/CO值作为反应ELISA试验过程变异的控制指标,当CO值来源于阳性对照时对实验过程的有效控制具有局限性.

    作者:李北斗;王可风;韩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全国517家实验室11项特殊蛋白检验室内质控不精密度变异分析

    目的 分析全国517家实验室上报的特殊蛋白不精密度数据,反映实验室满足不精密度质量规范的水平.方法 组织全国参加特殊蛋白室间质评的实验室上报2012年3月室内质控数据,对IgA,IgE,IgG,IgM,C3,C4,CRP,RF,ASO,转铁蛋白和血清前清蛋白等11个检测项目两个不同浓度应用(CLinetlabIQC)V3.0对室内变异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统计的室内质控数据看,不同的检测项目满足允许不精密度质量规范的实验室百分数不同.浓度1和2有60%多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都能满足<1/3 TEa,50%以上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的CV都能满足<1/4 TEa.其中,IgG和转铁蛋白检测项目精密度较好,IgE和RF精密度较差.对于生物学变异质量指标,满足标准的实验室很少,满足适当标准的检测项目中:C3只有20%,C4有40%,转铁蛋白只有2%.结论 2012年3月全国517家实验室上报的特殊蛋白室内不精密度的统计结果表明:40%多的实验室精密度水平低,C3项目70%多的实验室满足不了生物学变异适当标准,C4项目40%多的实验室满足不了生物学变异适当标准,转铁蛋白项目90%多的实验室满足不了生物学变异适当标准.实验室应加强室内质量控制,提高其检测质量水平.

    作者:林琳;王治国;何法霖;王薇;钟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外源性EPO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相关红细胞参数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肾性贫血患者经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后相关血细胞参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等)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肾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 肾性贫血组61例,非肾性贫血组59例,对照组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各组EPO水平,采用Sysmex 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GB)、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低荧光网织红细胞比率(L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比率(MFR%)、高荧光网织红细胞比率(HFR%)和红细胞比容(HCT).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肾性贫血组EPO,HGB和HCT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9,2.179,2.201;P均<0.05);非肾性贫血组HGB和HCT水平显著降低,EPO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4,2.819,2.145;P<0.05);给予肾性贫血患者外源性EPO治疗后,治疗有效组46例,治疗无效组15例,治疗有效组HGB,RET,HFR,MFR和HCT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2,2.132,2.160,2.029,2.159;P均<0.05),L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6,P>0.05);治疗无效组RET,LF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8,2.124;P<0.05),HGB,HFR,MFR和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3,1.898,1.919,1.834;P>0.05).结论 肾性贫血患者相关红细胞参数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研究肾性贫血患者给予外源性EPO治疗后,患者骨髓红系生长情况,从而为临床医师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改善贫血提供依据.

    作者:唐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影响α-淀粉酶参考方法准确测量因素的探讨

    目的 通过对影响α-淀粉酶参考方法测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以帮助参考实验室更好地建立和运行该参考方法.方法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只改变实验中的一个因素,检测2009A,2009B(指2009年RELA样本,下同)各10次,计算其与原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倚及统计学意义(允许偏倚范围设定为参考方法等效限的1/4,即±1.25%).主要探讨的影响因素有:a.反应液和样本加入步骤:a1.反应液和样本分步加入;a2.反应液和样本同时加入.b.加样方式:b1.手工加样,加样前润洗移液器,加样后不洗;b2.手工加样,加样前、后均不润洗移液器;b3.手工加样,加样前不洗,加样后回洗移液器;b4.稀释配液仪加样.c.混匀方式:c1.反应全程不搅拌;c2.搅拌至反应延迟时间(delay time)的2/3时停止;c3.反应全程搅拌.d.α-葡萄糖苷酶浓度:反应液中溶液2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1 014 ku/L)的比例为d1 100:1,d2 100:0.5,d3 100:0.8和d4 100:1.2.e.调节起始试剂pH方式:e1.静止条件下达到方法要求;e2.搅拌条件下达到方法要求.结果 ①a2,b1,c1,d4方法检测样本(2009A,2009B,下同)结果,相对偏倚为-0.44%~0.40%(t=-1.00~4.45,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②b2,b3和c3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倚为-2.14%~17.0%(t=-37.21~26.50,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③d2,d3方法检测两样本结果的相对偏倚为-0.47%~-0.04%(t=1.191~12.92,2009A样本结果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2009B样本结果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④e2方法检测两样本结果的相对偏倚为-0.48%和0.11%(t=2.523,1.728,2009A样本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2009B样本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 通过对实验中常见影响因素的分析,优化了方法步骤,对参考方法的建立和运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韩丽乔;庄俊华;郑松柏;李云;黄宪章;王建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CR-SSP法检测初筛RhD阴性样本的基因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西安地区血清抗-D阳性样本的基因,确定D抗原有免疫反应的样本多样性.方法 采用PCR-SSP的方法对初筛RhD阴性的无偿献血者和临床样本血清抗-D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总结血清中产生抗-D的样本的基因多样性.结果 在47例样本中,检出d/d基因型40例,弱D15型2例,RhD-CE(2-9)-D/d融合基因型3例,DⅥⅢ型1例和RhD710delC型1例.结论 D抗原的缺失和改变都会导致D抗原的免疫应答.

    作者:陈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介绍一种改装BT3000生化仪真空泵的方法

    BT3000全自动生化仪是一款由意大利生产,适合中小型医院的生化分析仪器,该仪器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平时故障率低,目前在中小医院使用比较普遍,同时由于该机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象真空泵等有使用寿命的耗材,进入到故障高发期,原装进口真空泵价格昂贵,更换成本高,现介绍一种用国产电动吸引器,替换原装进口真空泵的方法,简单方便,经济实用.

    作者:赵国武;黄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应用rDNA ITS区测序评估API20C AUX及CHROMagar对酵母菌的鉴定

    目的 使用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 )测序分析鉴定酵母菌的方法评估API 20C AUX和CHROMagar两种鉴定方法,为临床实验室选择快速、准确鉴定酵母菌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同济医院2010~2012年临床分离的172株酵母菌,以ITS区测序分析鉴定方法为标准,对API 20C AUX及CHROMagar 24 h,48 h显色鉴定方法进行评估,计算其鉴定符合率.结果 与测序分析比较,API20C AUX鉴定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鉴定符合率均为100%,对新型隐球菌及近平滑念珠菌的鉴定符合率分别为95%和97.6%;CHROMagar对白色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24 h和48 h鉴定符合率均为100%,对热带念珠菌24 h和48 h鉴定符合率分别为85.3%和94.1%,对光滑念珠菌24 h和48 h鉴定符合率分别为70%和83.3%,对新型隐球菌和近平滑念珠菌不能进行鉴定.结论 API 20C AUX鉴定系统可以作为临床实验室常规鉴定的手段,对于CHROMagar鉴定培养基只能用于实验室对酵母菌的初步筛查,对白色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鉴定效果较好,对其他念珠菌及隐球菌的鉴定还需其他方法进行补充.

    作者:陈中举;孙自镛;李丽;朱旭慧;张蓓;田磊;简翠;汪玥;闫少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0~2012年汉中市人民医院手术室物品消毒灭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手术室物品的消毒状况,加强和改进消毒管理模式,提高消毒与灭菌的质量,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标准进行样品采集、检测、卫生学评价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2010~2012年汉中市人民医院手术室物品消毒监测结果显示,三年中总合格率分别为96.77%,97.04%和98.07%,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46,P>0.05).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以及医护人员手的合格率稍低,且医务人员手指中细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条件致病菌为主,而咽拭子中细菌则呈离散分布状态.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手术室物品和环境消毒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严格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加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消毒质量.

    作者:冯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肾移植患者FK506浓度与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体内他克莫司(FK506)浓度与肝肾功能、血常规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肾移植患者50例,均相放大酶免疫法检测FK506血药浓度;用酶法检测AST,ALP,GGT,Urea,Cr,Glu,UA和ALT;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RBC,HB,WBC,LYM,NEU和MONO.结果 肾移植患者FK506不同浓度组间的AST,ALP,GGT,Urea,RBC,HB,WBC,LYM和NEU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r,Glu,UA,ALT和MO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移植患者FK506的浓度可能影响机体内AST,ALP,GGT,Urea,RBC,HB,WBC,LYM和NEU的水平,而对Cr,Glu,UA,ALT和MONO的水平影响不大.

    作者:牛志立;张平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清CEA,TGF-β1,VEGF和MMP-2联合检测在结直肠肿瘤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联合检测在结直肠肿瘤中的意义,为结直肠肿瘤的诊断提供一种简单、快捷、准确、创伤小的实验方法.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未进行手术或放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65名,同时选取非肿瘤血清CEA升高病人125名,正常对照组100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CEA,TGF-β1,VEGF和MMP -2含量,对比分析三者数值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TGF-β1,VEGF和MMP -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肿瘤血清CEA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78,35.92,40.93,30.09,32.89,27.34,19.55及9.88,均P<0.01).血清TGF-β1,VEGF和MMP-2水平与血清CEA含量呈正相关(0.48,0.36和0.45,均P<0.01).血清CEA,TGF-β1,VEGF和MMP-2联合检测可降低非肿瘤血清CEA升高组异常率,提高特异度.结论 血清CEA,TGF-β1,VEGF和MMP-2联和检测可以提高结直肠肿瘤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有望成为新的鉴别方法.

    作者:白波;杨宝友;陈颖;李健;曹庆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0-2012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陕西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0~2012年送检血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收集血培养标本10 328份,培养阳性892份,阳性率8.64%;89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528株,占59.1%,革兰阳性菌293株,占32.9%,真菌71株,占8.0%;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为主;主要的科室来源于血液科、ICU、老年病科、新生儿科、儿科.结论 重视血培养标本的送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归巧娣;苍金荣;刘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与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变化,评估CRP及PCT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2年2月~2013年2月132例COPD患者,分别于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测定CRP及PCT的水平并进行分析;分析不同肺功能损害程度患者的CRP水平;分析单纯COPD患者及COPD伴合并症患者CPR水平.评估CRP,PCT水平对于COPD患者诊断及病情监测的临床意义.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CRP及PCT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CRP水平分别为58.24±9.24 mg/L和11.22±7.14 mg/L,t=3.25,P<0.05;PCT水平分别为 1.45±0.35 ng/ml和0.07±0.03 ng/ml,t=4.42,P<0.05);PCT水平在COPD稳定期降至正常,而CRP仍维持较高水平.CPR水平在GOLD 4级肺功能患者显著高于GOLD 1级肺功能患者(GOLD 4级:n=29,CRP水平10.83±4.52 mg/L;GOLD 1级:n=35,CRP水平6.85±2.15 mg/L;t=3.27,P<0.05);CRP水平在COPD伴并发症患者较单纯COPD患者显著升高(COPD伴并发症患者:n=70,CRP水平11.24 ±4.23 mg/L;单纯COPD患者:n=62,CRP水平7.52±3.11 mg/L;t=4.22,P<0.05).结论 CRP,PCT水平与COPD患者急性加重相关,CRP及PCT水平检测可作为COPD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有效标志物.

    作者:吴桦;曹宁家;尚立群;杨淑梅;王水利;王君;席国平;孙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细胞因子ET-1,IL-1β和IL-6在脑脊液和血清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及血清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对54例急性颅脑损伤(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ACI)患者和19例健康对照者CSF和血清中ET-1,IL-1β和IL-6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脑脊液中的ET-1(33.27±12.74 ng/L)和血清中ET-1(78.78±33.00 ng/L)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t=9.45,P=0.000);IL-1β在脑脊液和血清中分别是7.04±3.47 ng/L和8.20±3.53 ng/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P=0.048);IL-6在脑脊液和血清中分别是4.73±1.89 ng/L和4.16±1.50 ng/L,两者相比也存在显著差异(t=2.14,P=0.034),且脑脊液高于血清.对照组中脑脊液和血清中的ET-1分别是15.67±7.72 ng/L和32.34±10.64 ng/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P=0.000);IL-1β在脑脊液和血清中分别是2.57±1.10 ng/L和3.91±1.10 ng/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01);而脑脊液和血清中的IL-6分别是1.90±0.78 ng/L和1.76±0.65 ng/L,两者相比也存在显著差异(t=3.40,P=0.003).结论 无论是颅脑损伤患者还是对照组血清中ET-1和IL-1β浓度均高于脑脊液;而两组中脑脊液IL-6高于血清,提示IL-6的表达可能是更直接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评估指标.

    作者:鹿永;李娜;沈烈;程晋成;齐一龙;邵先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主编写检验形态学系列挂图在临床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评价自主编写的检验形态学系列挂图在临床工作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检验人员学习细胞形态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对中山市三级甲等医院内的检验人员,免费派发挂图若干套,结合临床实践试用一年后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另对该院实习生进行挂图自学前后细胞形态辩认水平测验.结果 97.9%(183/187) 的检验人员及实习生认为挂图图片经典、解读精辟、内容全面、分类合理、装裱精美、使用方便;187(100%)名检验人员及实习生使用挂图后细胞形态辩认水平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 检验形态学系列挂图能迅速提高形态学检验技术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黄道连;袁春雷;陈健锋;邓坤仪;许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新型布尼亚病毒抗原ELISA检测方法建立及初步评价

    目的 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抗原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临床评价.方法 克隆表达新型布尼亚病毒核蛋白(NP),分别免疫家兔和小鼠,制备多抗和单抗,以单抗包被酶联反应板,多抗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建立双抗体夹心免疫酶联方法,将获得的NP蛋白进行系列稀释,制作标准曲线,评价其检测灵敏度.分别检测48份临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48份健康献血员血清.结果 建立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抗原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 pg/ml,48份临床疑似病人检出阳性7例(14.58%),48份健康血清样品1例阳性,特异度98%.结论 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抗原检测方法可用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早期检测.

    作者:陈堃;何竞;修冰水;王国华;宋晓国;朱翠侠;杨锡琴;冯晓燕;张贺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ET-1与扩张皮瓣微循环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扩张皮瓣转移术后皮瓣微循环与内皮素-1(ET-1)的关系.方法 用7只小型猪,模拟成扩张皮肤转移术后淤血皮瓣42个,分成7组,即术前、术后1,3,6,9,12和24h,用激光多谱勒血流测定仪测距蒂部8 cm处的背部皮肤微循环血量和放免法测定远端(距蒂部8 cm),近端(距蒂部1 cm)皮瓣ET-1的含量,并在24 h内连续观察皮瓣颜色.结果 扩张皮瓣近端ET-1含量1 h与术前相比有增高趋势,3 h增高显著(t=2.32,P<0.05),6 h达到峰值(t=3.18,P<0.01),随后开始下降.扩张皮瓣远端ET-1含量则无明显变化.远端淤血部微循环与近端ET-1有显著负相关(R=-0.755,P<0.01).结论 扩张皮瓣转移术后皮瓣近端(蒂部)ET-1含量对远端微循环起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YU Guang-zhe;夏昊晨;安宇;王凯夫;杨硕;司振兴;金英玉;玉光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化学定量检测项目室间质量评价靶值不确定度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化学定量检测项目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靶值不确定度的建立方法及应用.方法 收集2012年第2次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所有参加实验室1 549家的5个质评物原始检测结果,包括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总蛋白、清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共20个检验项目.各项目按照检测方法分组,参考ISO 13528稳健算法A,计算各分组稳健均值及稳健标准差.将稳健均值作为各分组靶值,用稳健标准差计算靶值标准不确定度(ux),判断是否满足:ux≤0.3(能力评定标准差).收集实验室A血清葡萄糖检测项目2012年5月室内质控长期累积在控变异系数和2012年第2,3次室间质量评价10个批号质评物的血清葡萄糖检测结果,通过自上而下方法,结合靶值标准不确定度,计算该实验室血清葡萄糖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 大部分检测项目的 靶值不确定度满足要求,不满足要求的靶值需在EQA结果解释时使用靶值不确定度.实验室A的血清葡萄糖相对测量不确定度为16.1%.结论 参考ISO 13528建立的靶值及其标准不确定度方法适用于我国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可填补室间质量评价靶值不确定度领域的空白,提高实验室性能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并为医学实验室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提供更直接的数据来源.

    作者:康凤凤;王薇;王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广西三级医院临床化学互认检验项目室内质控变异系数调查与分析

    目的 分析广西三级医院临床化学检验项目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了解广西三级医院临床化学室内质控现状,探讨合理设定临床化学质量规范.方法 分析广西50所三级医院2012年连续6个月临床化学17个项目在控数据的CV值,分析各项目不同质量规范条件下实验室分布情况并对不同质量规范进行比较.结果 ①大部分项目基于生物变异适当的质量规范和佳质量规范允许CV值分别明显小于1/3 TEa和1/4TEa质量规范允许CV值;②大部分临床化学互认项目的 CV值达到了<1/3TEa的要求,但BUN项目两水平CV值均<1/3TEa的实验室比例分别只有59.57%和72.5%;Ca水平1CV值<1/3TEa的实验室比例只有79.17%;③大部分项目基于生物变异适当的质量规范和佳质量规范的实验室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1/3 TEa和1/4TEa质量规范的实验室所占比例.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医院临床化学室内质量控制在控数据CV值总体上是满意的,各实验室应选择合适的质量规范进行使用,并通过实验室质量规范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检验质量水平.

    作者:刘晓春;周微雅;何毅;周向阳;龙喜贵;唐娟;张金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