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蕊;石磊;张良;田刚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较高.因其病理变化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差异大,给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传统实验室检查项目是测定淀粉酶和脂肪酶,但两者均有局限性.近年来新型诊断标志物的研究取得进展.该文对此作一综述,并重点介绍新标志物-胰蛋白酶原-3.
作者:田甜;王金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深圳龙华新区在职医务人员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为预防及及早采取干预性治疗和疗效判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14C-呼气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同时平行检测来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医务人员1 675例(研究组)及龙华新区政府及教育部门非医务人员共1 628例(对照组)的HP感染状况.结果 对照组HP感染率为47.2%(769/1 628),其中政府部门查体人员HP感染率为50.7%(385/759),教育部门查体人员44.2%(384/8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7,P<0.05),医务人员HP感染率为54.6%(915/1 675),高于对照组的47.2%(769/1 6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2,P<0.05).14C-呼气试验HP检出率为53.2%(1 756/3303),ELISA法为51.0%(1 684/3 303),两种方法检出HP阳性检出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16).结论 医务人员HP感染率高于非医务查体人员,这可能与其职业压力、工作强度、接触相关患者多及长时间晚上轮班等原因有关,应加强医务人员HP检测,宣传和预防减少HP感染.
作者:王礼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阿萨希毛孢子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感染多继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国外报道多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白细胞减少症等患者的皮肤感染.我院微生物室于2012年6月从一患者喉癌术切口肿块处分离出1株阿萨希毛孢子菌,现报道如下.1 病历简介 患者,男,58岁,1998年行声带息肉摘除术.2010年5月出现声音嘶哑,未行治疗,2012年3月因声音嘶哑加剧,遂至某综合医院就诊,行电子喉镜检查,示右侧声带菜花样肿块.CT示:右侧声带占位,考虑声带癌.于3月16日在该医院行“喉部分切除术”,术后病检:右侧声带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作者:杨晓芳;郭凤丽;张永瑞;周友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空针低负压针吸细胞学对附睾肿瘤诊断的价值,并对其细胞学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8例小空针低负压针吸细胞学检查附睾疾病且经组织病理活检、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学分型证实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附睾肿块中,针吸细胞学直接诊断202例,诊断符合率97.12%,误诊率2.88%.结论 小空针低负压针吸细胞学检查附睾疾病的技术操作简便、对患者创伤小,获取标本满意,能够明显提高附睾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波;陈万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医改的深入,其发展势头迅猛,正在成为医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国外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出现和发展、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发展现状、服务模式、存在的意义及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五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其能有效地优化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期和展望:未来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潜力巨大.
作者:程敬伟;傅谭娉;孟群;胡建平;杨龙频;徐向东;徐英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是一组针对磷脂结合蛋白所产生的多种抗体的总称.在许多自身免疫性血栓性疾病的病人血清中可以检测到高滴度的aPL.aPL可以打破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并且aPL可通过各种信号通路识别、激活在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从而引发血栓.该文对aPL促进血栓形成的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刘淳;刘彦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抗核抗体与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与免疫印迹法检测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3年1月慢性乙型肝炎(CHB) 95例和同期正常对照67例抗核抗体(ANA),nRNP/sm,sm,dsDNA,核糖体P蛋白,SSA,SSB和RO52,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与抗线粒体抗体M2.用定量PCR检测HBV-DNA与HBV基因分型;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与AST,放射免疫法检测肝脏纤维化指标.结果 ①CHB组ANA的阳性率为23.2%,与正常对照组(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6.85,P=0.001),以低滴度为主,核型以核颗粒型为主.②CHB组肝病相关抗体主要为ASMA,LKM和M2,对照组未发现此类抗体.③自身抗体阳性的CHB组(CHB自抗阳性)ALT,AST,病毒载量与HBV基因型分别为116.2 IU/L,86.3IU/L和4.8 IU/ml,HBV B型21/25,C型3/25,与自身抗体阴性的CHB组(CHB自抗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CHB自抗阳性组血清Ⅳ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与CHB自抗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这些自身抗体的存在与HBV含量与基因型没有关联,ANA与肝病相关抗体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与转归有一定意义,可能是诱发乙肝后肝硬化的病因之一.
作者:汪永强;周振忠;李婷;袁平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盐酸万古霉素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快速分析方法.方法 20名中国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分别给予盐酸万古霉素1.0g静脉滴注,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 2.1.1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盐酸万古霉素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52.16±4.21)mg/L; t1/2β为(3.255±0.27)h;AUC00-∞为(148.116±18.25)h· mg/L;AUC0-t为(133.8±20.13)h·mg/L.结论 该方法适合快速分析的盐酸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HPLC方法.
作者:任晓娟;陶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Hcy,CYFRA21-1和CEA水平的变化,探索其联合监测在NSCLC患者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NSCLC化疗病人37例,健康对照19例,其中鳞癌26例,腺癌11例,分别于化疗第一周期前和第二周期结束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Hcy,CYFRA21-1和CEA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SCLC患者化疗前后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周期化疗后三项指标较化疗前均有所下降,化疗有效组三项指标分别为11.02±4.11 μmol/L,6.41±3.52 μmol/L和79.12±46.03 ng/ml,与化疗前(19.61±5.74 μmol/L,10.15±4.23 μmol/L和119.82±63.15 ng/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无效组化疗后血清三项指标分别为17.94±7.25μmol/L,9.53±4.85 μmol/L和98.37±52.16ng/ml,与化疗前(19.23±6.32μmol/L,11.57±5.06 μmol/L和109.53±58.71 ng/ml)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前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监测血清Hcy,CYFRA21-1和CEA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NSCLC患者化疗疗效,观察患者病情动态变化.
作者:李军;杨梅;黄锦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颗粒酶B(granzyme B,GrB)及穿孔素(perforin,PFP)三种免疫分子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eytopenia,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30例ITP患者和40例健康人PBMC中GNLY,GrB及PFP的mRNA和蛋白含量.分析ITP患者三种蛋白含量与IL-2,IL-4,IL-10和IFN-γ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TP患者PBMC中GrB,PFP mRNA(1.78±0.13 vs 1.00±0.03;1.96±0.11 vs 1.00±0.04)及蛋白含量(2.05±0.19 vs 1.02±0.10;2.03±0.23vs0.92±0.15)均升高(t=23.016~45.594,P值均<0.01),而GNLY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患者中GrB,PFP蛋白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r=-0.401,-0.486,P<0.05),与IL-2(r=0.515,0.565),IFN γ(r=0.478,0.544)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IL-4,IL-10无相关性(P>0.05).结论 GrB及PFP可能参与ITP的发病机制,为探讨ITP的病因和治疗提供了新线索.
作者:叶辛;石磊;谷明莉;陈燕;张薇薇;邓安梅;钱宝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RA患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适用性.方法 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清151例,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待测样本中抗CCP抗体含量,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及对临床诊断的有效性.结果 两方法检测RA组血清抗CCP抗体含量均显著高于非RA组(P均<0.01);ELISA和化学发光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一致性分别为78.6%,89.5%,85.4%和76.8%,94.7%,88.1%;两方法间比较r=0.885,P=0.07>0.05,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ELISA和化学发光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7和0.933.结论 血清抗CCP抗体检测对RA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抗体符合率良好,方法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刘国瑞;常林;郑田;严孝岭;王艾丽;虞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深圳关外宝安、龙华及光明新区各社区健康检查妇女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为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深圳关外宝安沙井、龙华及光明新区各社康服务中心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的妇女人群3 095例,按不同年龄进行分组,分别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技术进行23种HPV亚型感染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095例不同社区健康体检妇女人群HPV感染总阳性率达23.46% (726/3 095),HPV感染高峰年龄<25岁,占31.7%(206/649),与其它年龄组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02,P<0.05);>60岁的妇女HPV感染率明显下降[8.4%(9/107)],与其它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53.15,P<0.01);单亚型感染率高是HPV16(26.67%),其次是HPV58(15.47%),HPV6 (12.28%);多亚型感染率高为HPV16 (23.49%),其次为HPV58(19.74%),HPV52 (10.38%).感染以高危型为主,占87.88%(638/726),低危型占5.92%(43/726),多亚型感染占6.20% (45/726).结论 深圳关外各社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主要以16,58及52亚型为主,低危型HPV感染主要以6,53亚型为主.<25岁社区妇女为易感人群,应加强各区HPV的普查工作,特别注意有性生活史的未婚女性.
作者:施俊柱;刘爱胜;文艳;陈荣贵;阳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较为实用的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干式生化检测样本预处理方法.方法 收集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测血清TIBC的非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新鲜血清样本,制成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混合血清样本.用美国强生VITROS 350型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分别按照厂家推荐方法、半量法和改良法对不同浓度混合血清样本进行预处理后进行回收实验和精密度实验,以验证不同样本预处理方法对血清总铁结合力检测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并通过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来评估半量法和改良法与厂家推荐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厂家推荐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6%,批间不精密度范围为4.33%~4.86%;改良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1.7%,批间不精密度范围为4.44%~5.59%;半量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5.6%,批间不精密度范围为5.56%~6.53%.改良法和半量法与厂家推荐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改良法:Y=1.010X+0.658,r=0.997;半量法:Y=0.949X-0.438,r=0.996,P值均<0.05.结论改良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与厂家推荐方法的一致性较好,样本用量少,操作简单,适用于临床样本的实际检测.
作者:张晓阳;王玉明;段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粪便中产ESBLs革兰阴性菌比例,为临床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的产色平皿(ESBLs)分离鉴定产ESBLs革兰阴性菌;将2013年3月1~5日200例住院患者入院时采集的粪便常规标本接种在产色平皿上,经35℃,18~24 h培养判定结果.结果 采集住院患者粪便标本200份,123份标本筛查出产ESBLs革兰阴性菌,住院患者粪便中产ESBLs革兰阴性菌比例为61.50%;其中大肠埃希菌116份、肺炎克雷伯菌6份、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1份;儿童阳性率略高于成人(x2=0.108 2,P>0.05),男性阳性率略高于女性(x2=0.086 5,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 住院患者粪便中产ESBLs革兰阴性菌比例高,主要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大.
作者:凌冬;陈玲;付饶;余艳林;柴建华;常洪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结合卵巢癌风险预测模型(ROMA模型)探讨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各自及联合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7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集住院的6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8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以及60例体检健康女性的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利用美国雅培公司i20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HE4的表达及CA125的水平,并据此计算每例患者的ROMA指数.结果 健康对照组、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癌(Ⅰ,Ⅱ期和Ⅲ,Ⅳ期)受检者血清中的检测指标分别是CA125:17.2±9.24,52.4±20.69,77.8±32.58和148±87.54 U/ml; HE4:36.7±8.45,79.3±19.4,120.2±21.325和252.3±45.87 pmol/L;ROMA:3.1%±2.12%,7.8%±3.56%,21.8%±11.5%和37.3%±18.9%.健康对照组与卵巢良性肿瘤组,卵巢癌(Ⅰ,Ⅱ期)组和卵巢癌(Ⅲ,Ⅳ期)组的CA125,HE4含量和ROMA经q,x2检验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25间F值分别为5.25,14.87和65.07;HE4间F值分别为6.45,15.65和66.98;ROMA间x2值分别为5.98,15.89和45.85).CA125+HE4联合检测灵敏度高达89.3%,但特异度较低;ROMA灵敏度、特异度都较高.结论 卵巢肿瘤术前的血清学分析中,单指标分析首选HE4,ROMA在临床上拥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保平;刘珊;董莉;萨仁娜;冯新平;王永祥;易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闽南地区医院受检者Rh血型系统D,C和E抗原分布情况,为临床Rh同型输血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1月期间到闽南地区三家三甲医院申请血型鉴定的27 049名受检者的标本,其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漳州)10 435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泉州)9 141例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7 473例,由Diana全自动血型鉴定仪完成加样,用微柱凝胶法检测红细胞上Rh血型系统D,C和E抗原,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闽南地区医院受检者Rh(D)抗原、Rh(C)抗原和Rh(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漳州:99.7%,91.4%和42.4%;泉州:99.6%,93.8%和43.2%;厦门:99.8%,90.8%和44.1%,三地间各抗原分布无明显差异;整个地区Rh(D)抗原阳性组C,E抗原分布为:C+E-.56.5%,C+E+:34.6%,C-E+:8.6%,C-E-:0.3%;Rh(D)抗原阴性组为:C+E-:37.2%,C-E-:62.8%,两组间C和E抗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闽南地区医院受检者Rh血型系统D,C和E抗原分布无明显差异,有该地区的特点,可为三地市之间医院与血站提供相关血型信息资源,促进医疗资源同城化,亦可建立Rh(D)阴性者血型档案,三地市间可及时互通有无,避免特殊血型患者紧急用血风险.为尽量做到Rh同型输注,应将输血患者及其相应供血者的Rh(D),Rh(C)和Rh(E)抗原纳入常规血型检测中.
作者:黄燕雪;原敏;谢晓辉;俞少扬;宋育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完善并改良微柱分光光度检测技术,探讨其在肾上腺肿瘤、心血管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济南军区总医院住院肾上腺肿瘤患者181例,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168例作为实验组,同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微柱分光光度比色法,进行24 h尿液17羟皮质类固醇(17-Hydroxycorticosteroids,17-OH)、17酮皮质类固醇(17-Ketosteroids,17-KS)和香草扁桃酸(Vanilmandelic Acid,VMA)的水平检测.在常规检测方法基础上,17-OH采用活性高岭土作为吸附剂,过柱后采用70 ml/dl的无水乙醇作为洗脱液收集待测成分;17-KS检测在加热水解后,以3 000 r/min离心5 min后再行过柱,Zimmermann显色过程稳定在4℃,60min;VMA检测则将样本pH值调至6.5~7.0时再行过柱,比色时在做样品测定的同时做试剂空白、样品空白.以蒸馏水调零测标准及其空白、样本及其空白,后计算时将各自空白扣除,并进行回收率、精密度等方法学评价.结果 ①应用此方法检测17-OH,17-KS及VM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6%,98.8%和90.8%;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9.5%,5.9%和3.8%;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10.0%,5.6%和8.4%.②17-OH在肾上腺良性肿瘤组、肾上腺恶性肿瘤组、嗜铬细胞瘤组、腹膜后肿瘤组、其他恶性肿瘤组、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的水平(μmol/24 h)分别为30.49±18.61,34.51±18.59,32.08±10.89,30.74±25.53,67.25±27.06,44.83±32.63,39.59±24.93和18.90±3.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8,P<0.05;t=3.19,P<0.05;t=3.11,P<0.05;t=2.93,P<0.05,t=10.248,P<0.01;t=5.19,P<0.01;t=4.01,P<0.01);17-KS在肾上腺良性肿瘤组、嗜铬细胞瘤组、肾上腺恶性肿瘤组、其他恶性肿瘤组、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的水平(μmol/24 h)分别为50.66±17.28,57.62±31.51,60.78±24.78,89.20±33.29,79.21±32.45,68.57±36.22和39.46±3.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t=3.43,P<0.05;t=8.19,P<0.01;t=9.99,P<0.01,t=9.78,P<0.01;t=7.47,P<0.01) ;VMA在肾上腺恶性肿瘤组、其他恶性肿瘤组、嗜铬细胞瘤组和对照组中的水平(μmol/24 h)分别为49.34±42.29,48.97±28.92,114.63±82.94和30.85±6.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5;t=2.5,P<0.05;t=7.2,P<0.01).③以大于17-OH,17-KS和VMA正常高值为阳性,17-OH,17-KS和VMA在肾上腺良性肿瘤组、肾上腺恶性肿瘤组、嗜铬细胞瘤组、腹膜后肿瘤组、其他恶性肿瘤组、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22/89),33%(29/89)和12%(11/89);25%(4/16),31%(5/16)和19%(3/16);21%(7/34),44%(15/34)和79%(27/34);20%(1/5),20%(1/5)和20%(1/5);63%(10/16),50%(8/16)和38%(6/16);32%(53/168),45%(75/168)和15%(25/168);43%(9/21),48%(10/21)和14%(3/21).结论 微柱法17-OH,17-KS及VMA的检测方法经改良后其稳定性、重复性和精密度较好,对临床肾上腺肿瘤、心血管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继霞;罗南萍;公衍文;胡成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尿液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Ⅰ类整合子的分布情况及其结构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分离的288株大肠埃希菌和71株肺炎克雷伯菌.PCR方法扩增细菌的Ⅰ类整合酶和Ⅰ类整合子基因盒.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的扩增产物分别用Hinf I和RasI进行酶切,相同类型酶切图谱的PCR产物随机挑取一例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用blastn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Ⅰ类整合酶阳性率分别为51.7%和54.9%,基因盒的阳性率分别为35.4%和29.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含有9种和7种不同类型的基因盒.基因盒携带的耐药基因主要含有耐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和氯霉素.结论 Ⅰ类整合子在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存在,对细菌的耐药性播散有重要作用.
作者:魏云凤;于奇;吴奎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浓度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47例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标本,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后分离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AA(0.4,0.5,0.7,0.8,1.0,1.5和2.0 mmol/L)或ADP(2.5,5,7.5,10,15,20,40和100 μmol/L)各浓度上机,采用血浆比浊法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在诱导剂AA浓度在0.4~2.0 m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为(53.9±29.5)%~(64.0±14.5)% (F=5.19,P<0.05);在诱导剂ADP浓度在2.5~100 μ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为(51.5±8.7)%~(74.9±7.1)%(F=78.44,P<0.05).AA诱导血小板聚集在AA 0.7 m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高,随AA浓度进一步增高,聚集率有降低的趋势;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随ADP浓度逐渐增高而增高,ADP浓度与血小板聚集率呈线性相关(P<0.05,r=0.764 9).结论 诱导剂浓度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明显,在PRP血小板浓度250×109/L左右时,诱导剂AA 0.7 mmol/L和ADP 10μmol/L为诱导血小板聚集的适宜浓度.
作者:陈兴明;吴樵;李祖兰;黄永娣;冯熹文;王红霞;张艳萍;万璐;郭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ip蛋白在肺腺癌侵袭及转移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以肺腺癌细胞系A549为研究对象,通过RNA干扰技术特异下调Bip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应用Bip-siRNA纳米控释系统干预Bip基因表达,比较干预与对照组肿瘤转移发生发展时相及肿瘤生长周期.结果 构建了Bip cDNA文库,用LipofectamneTM 2000转染试剂进行转染A549细胞后可见细胞生长减缓,体积缩小,形态呈梭型及部分细胞破碎,FCM检测转染后48,72 h细胞周期状况见G0/G1期细胞减少,并出现G2/M期阻滞及部分凋亡细胞.对10只裸鼠移植瘤进行干预发现,1,2,3,4周的生长曲线,未干扰组肿瘤生长明显快于干扰组.结论 Bip蛋白在肺腺癌的增殖及侵袭过程中有较为直接的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可能对揭示肺腺癌的转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为抑制肺腺癌转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余敏;田应选;尚文丽;霍树芬;刘凌华;王媛;姚淑莲;宁亚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