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梅娟;李靖
目的 评价改良后的长春恒晓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检测试剂在Beckman AU580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分析性能.方法 收集2017年9~10月北京协和医院110例患者及40例表观健康人临床检测剩余血清,分别用于Lp-PLA2方法学比对及参考区间验证.参考CLSI相关文件,评价精密度、线性范围及常见干扰(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血红蛋白和乳糜).结果 Lp-PLA2活性测定试剂重复性CV(%)和实验室内不精密度CV(%)分别为1.2%~4.4%和1.5%~5.1%;线性范围为40~550 U/L,相关系数(r)为0.998.低Lp-PLA2活性混合血清在试验浓度内的四种干扰物(乳糜≤1000 FTU,游离胆红素≤40 mg/dl,结合胆红素≤40 mg/dl,血红蛋白≤8 g/L)对该试剂无干扰;高Lp-PLA2活性混合血清在试验浓度内的三种干扰物(乳糜≤3220 FTU,游离胆红素≤38.2 mg/dl,结合胆红素≤38.2 mg/dl)对该试剂无干扰.方法学比对中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95,相关系数(r)为0.997.该实验室初步临床评估建立的Lp-PLA2活性的参考区间为68~374 U/L.结论 改进后的Lp-PLA2活性测定试剂的基本性能明显提高.
作者:王丹晨;侯立安;国秀芝;秦绪珍;无琼;刘茜;刘荔;高学慧;夏良裕;程歆琦;邱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与流式细胞学(FCM)联合应用在临床血流感染(BSI)病原体快速鉴定和药敏试验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分离胶-吸附法菌体分离系统直接将菌体从血培养阳性瓶中分离,通过流式细胞学(FCM)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联合应用,快速对病原体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MALDI-TOF MS法和VITEK2系统对常见菌都有超过90%的鉴定到种的能力(t=12.70,P=0.213).MALDI-TOF MS较VITEK2有更高的鉴定到群和属的能力(t=6.31,P=0.027;t=8.64,P=0.031).FCM法的药敏结果与VITEK2系统结果几乎完全一致(t=4.30,P=0.127),且FDA的加入可以很好地发现感染菌群中的耐药异质性.结论 联合应用MALDI-TOF MS与FCM对临床BSI病原体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与传统方法间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报告时间可由传统的36,72 h缩短至3 h以内.该方法对BSI的快速诊断有较大意义和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谷钰峰;李昱;张晓录;黄葆华;孙成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外泌体是由各种类型细胞从晚期内质体分泌的大小为30~100 nm的细胞外囊泡结构.多项研究显示外泌体在多种人类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来的研究显示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方法能够成功鉴定多种外泌体相关的蛋白质,并且有助于揭示其作用效应的新机制.该文将从分析评估不同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鉴定外泌体蛋白中的应用并讨论蛋白组学分析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翁震;何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的表达,并讨论RF与2003版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VAS2003)量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7年3~9月确诊的76例AAV患者,全部研究对象于空腹抽取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IgM-RF,IgG-RF和IgA-RF的水平,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分析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利用BVAS2003量表对所有AAV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36.8%的AAV患者血清中IgG-RF为阳性,且IgG-RF阳性患者CRP浓度较IgG-RF阴性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G-RF水平与BVAS2003分值呈正相关(r=0.26,P<0.05).结论 AAV患者血清IgG-RF滴度与疾病活动度具有相关性,提示IgG-RF水平可用于AAV疾病的活动度评估.
作者:殷波涛;苏斌涛;岳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检测结果与血浆处理方式(离心血浆分离、离心血浆不分离和全血组)、保存温度(4℃和22℃)及存放时间(0,2,4,12,24 h)的关系,探讨分析前ACTH样本的有效处理方式.方法 按照血浆处理方式将待检标本分为离心血浆分离组、离心血浆不分离组和全血组,分别在4℃和22℃下保存,Roch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24 h内0,2,4,12,24 h时血浆ACTH的浓度水平.结果 离心分离血浆和离心后不分离血浆处理方式在4℃,22℃时2 h变化率<5.0%,4 h变化率>5.0%;12 h变化率约为10%.全血在4℃和22℃2 h时变化率>10%.结论 离心分离血浆和离心后不分离血浆在4℃和22℃时ACTH可稳定12 h,全血在4℃和22℃时ACT H稳定性不超过2 h.
作者:孔丽蕊;吴风;黄亨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鉴定犬真菌微生物群(真菌区系),并进行药敏分析,为犬致病性真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国的北京地区,共有55只没有疾病史的犬被取样.用真菌培养、PCR,基因克隆和测序技术,进行犬的真菌检测和鉴定.对所有真菌分离株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分离获得29株真菌,形态和分子鉴定确证这些真菌为黄曲霉、杂色曲霉、日本曲霉、卷枝毛霉、总状毛霉、多变根毛霉、壳青霉、产黄青霉、厚皮马拉塞霉菌、球毛壳霉、黄色蠕形霉、多喙茎点霉、尖孢镰刀菌、枝状枝孢菌、尖孢枝孢、极细枝孢霉、类星形毛孢子菌、阿萨希毛孢子菌、光滑念珠菌、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和东方伊萨酵母.结果表明,犬真菌种类比较丰富,获得真菌12属21种,曲霉属、毛霉属和枝孢菌属真菌在这些致病真菌中占主导地位.药敏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真菌对制霉菌素、咪康唑、沃尔康唑、特比萘芬和氟胞嘧啶等已经产生了耐药性.结论 联合使用真菌培养、PCR,基因克隆和测序技术能有效分析犬真菌.犬的真菌大多为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研究结果为我国犬真菌监测提供参考数据,为致病性真菌的侵袭防制提供有效工具.
作者:高正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热损伤/热习服大鼠血清中microRNA-193a-3p表达的变化及其与热休克蛋白(HSP70)、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45只体重、肛温、周龄基本一致的雄性大鼠并分为3组:热休克损伤组(HS)、热习服组(HA)和对照组(HC).在高温实验舱中建立热休克损伤和热习服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采集大鼠心尖血并离心得到血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大鼠血清中的microR-NA-193a-3p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SP70和相关细胞因子IL-1β的蛋白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来比较HA组和HS组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icroR-NA-193a-3p在三组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99±0.30(HS),1.13±0.33(HA)和2.15±0.35(HC),其在HA和HS组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在HS组中,microRNA-193a-3p与HSP70,IL-1β和TNF-α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821,-0.839,-0.578,均P<0.05).在HA组,microRNA-193a-3p与HSP70,IL-1β呈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0.770,-0.766,均P<0.05).结论 MicroRNA193a-3p在热损伤/热习服大鼠血清中表达减少,且可能参与热损伤/热习服的病理过程.
作者:龙曙萍;李腾达;刘云;郭杰;张薇薇;谷明莉;邓安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宜宾地区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与性别和年龄间的关系,探讨性别和年龄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筛查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横断面调查,收集2017年6月~2018年3月的体检者1510例,按年龄分为6组.应用日本爱科来(Arkray HA-8180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组HbA1c水平的差异,探讨HbA1c与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与规律,计算糖尿病的患病率.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分析不同分析标准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随着年龄增加,HbA1c水平增加明显.在41~50岁年龄段,男性(6.15%±1.59%)明显高于女性(5.66%±0.99%),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病率的比较中,男性的患病率在41~50岁较31~40岁有明显的增加,从5.92%增加到21.09%,女性患病率的年龄段明显增加则是在51~60岁,从8.16%增加到23.62%,在70岁以下人群的年龄段中,男女均有差异.在总人群的统计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超过了16%,高危人群达到了23.31%.结论 HbA1c的水平与年龄、性别均有关,不同性别人群HbA1c水平呈现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的趋势,其筛查糖尿病的准确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治和前期患者的筛查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熙建;张夏;张婷婷;陈荷;唐灵通;谭同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检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HSP90)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评价它们在子痫前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5例子痫前期孕妇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轻度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重度组),另选择同期34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各组受试者均检测血清PCT,HSP90及hs-CRP水平,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①轻度组、重度组、对照组血清PCT表达水平分别为0.22±0.05,0.88±0.13和0.04±0.02 ng/ml,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73,P<0.01),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组(q=7.36,P<0.01)、轻度组(q=5.27,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轻度组、重度组、对照组血清HSP90表达水平分别为1.10±0.16,2.7±0.26和0.38±0.15 ng/ml,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52,P<0.01),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组(q=6.34,P<0.01)、轻度组(q=4.48,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轻度组、重度组、对照组血清hs-CRP表达水平分别为17.50±2.90,63.00±12.20和3.90±0.90 mg/L,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59,P<0.01),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组(q=9.37,P<0.01)、轻度组(q=5.46,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④子痫前期组血清中PCT,HSP90及hs-CRP表达水平与其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1,0.874,0.931,均P<0.01).结论 血清PCT,HSP90及hs-CRP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及疾病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可用于子痫前期的预测、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
作者:吕艳关;王丽;赵玉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一名献血者ABO血型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ABO和H抗原,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tion,PCR)检测其基因型,再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该献血员血清学检测为AB亚型,PCR结果为A2/Bw12,直接测序结果为A205/Bw12.结论 该献血员血型是一例比较罕见的AB双侧亚型.为保障输血安全,在该献血员不含抗体的情况下,其血液可以输注给配血相合的AB型患者.
作者:李双玉;董磊;解金辉;赵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女性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感染现状.方法回顾2016年武警总医院11845例女性HPV的PCR检测结果,根据就诊来源分为体检组、产科组和妇科组,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845例标本中检出阳性2069例,总感染率17.47%,其中妇科组799例标本阳性181例,感染率22.65%;产科组9996例标本阳性1740例,感染率17.41%;体检组1050例标本阳性148例,感染率14.09%,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13,P<0.05).妇科组感染率高于产科组(χ2=13.921,P<0.05)和体检组(χ2=22.719,P<0.05),产科组感染率高于体检组(χ2=7.354,P<0.05).HPV亚型感染率前三的是52,58,16型.结论HPV的感染和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文化程度以及性健康教育等密切相关;HPV疫苗并不能有效预防所有HPV亚型感染和宫颈癌,定期体检和常规宫颈癌筛查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段萃娟;刘元明;宋娜;谢建萍;杨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部分非甲状腺疾病患者在无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情况下,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ee triiodothyronine,FT3)、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4)、游离甲状腺素(tree thyroxine,FT4)和超敏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sTSH)水平同时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在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住院期间的非甲状腺疾病患者17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35例作为对照组,以化学发学法检测T3,FT3,T4,FT4及sTSH血清水平,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3:0.68±0.25 nmol/L vs 1.63±0.32 nmol/L,FT3:2.77±0.45 pmol/L vs 4.71±0.77 pmol/L,T4:43.54±10.9 nmol/L vs 107.82±21.91 nmol/L,FT4:9.23±1.81 pmol/L vs 17.24±2.27 pmol/L和sTSH:0.150±0.144 mIU/L vs 2.253±1.25 mIU/L,其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338~16.7218,均P<0.01).结论 非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3(FT3),T4(FT4)及sTSH水平同时降低,是患者危重的一种机体代谢调节与自我保护,对临床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晓灵;应红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成人接种流感疫苗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变化及SAA对接种效果的预测意义.方法 选取南京市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2017年45例受试者并分为三组,每组15人,分别接受甲型流感疫苗注射、乙型丙型流感联合疫苗注射、甲型乙型丙型流感三联疫苗注射,并于疫苗注射前、注射后6 h、注射后24 h三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检测SAA;疫苗注射后2周后抽血测流感抗体效价,分别与6 h及24 h SA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疫苗注射后6,24 h三组间SAA变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注射2周后各受试者相应流感抗体效价与疫苗注射后6 h内SAA变化水平无线性相关,与疫苗注射后24 h内SAA变化水平呈线性相关.结论 SAA可作为成年人群流感疫苗注射效果的标志物,在短时间内预测注射效果.
作者:郭长青;曹玉亭;杨学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23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不同类型样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不同类型样本在EGFR基因突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检测238例NSCLC中EGFR基因18~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探讨不同样本类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病理分型和不同临床分期的EGFR突变频率的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 238例NSCLC患者EGFR总的突变率为44.5%(106/238),其中组织、血浆和胸腔积液样本分别为105例,115例和18例,其突变率分别为52.4%(55/105),34.8%(40/115)和61.1%(11/18),与组织样本相比,血浆样本的EGFR突变检出率明显低于组织样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3,P<0.05),但组织与胸腔积液样本相比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1,P>0.05).女性NSCLC患者的EGFR突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3%vs 36.3%,χ2=8.58,P<0.01).>65岁患者与≤65岁患者的突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4%vs 44.6%,χ2=0,P>0.05).肺腺癌的EGFR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NSC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7%vs 29.3%,χ2=4.68,P<0.05).临床I~II期患者的EGFR突变检出率与III~IV期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0%vs 45.7%,χ2=0.79,P>0.05).结论 组织样本EGFR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与胸腔积液样本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明显高于血浆样本,提示临床选择送检的样本类型时,可优先选择组织和胸腔积液样本.EGFR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与性别和肿瘤的病理类型相关.
作者:喻晶;李运雷;刘晓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外泌体是一种分泌囊泡,广泛分布于血液、尿液等几乎所有体液中,无创易获取,其内包含有丰富的miRNA及蛋白质成分,可敏感的反映来源细胞的生理病理状态,分析外泌体的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谱可以为疾病筛查和实验诊断提供依据.另外,外泌体在肿瘤治疗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它可用作基因和治疗药物运载的良好载体,靶向运送和抑制肿瘤,也可在人为上调特定分子的表达后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还有被开发成肿瘤疫苗的潜质.该文就血液和尿液来源的外泌体中miRNA和蛋白质组分在人体各个系统疾病实验诊断方面的相关研究以及外泌体在疾病临床治疗尤其是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蒲双双;李金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阴乳腺癌(TNBC)患者血清维生素D(VitD)水平与T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53例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4/CD8+<1.4)TNBC患者为观察组,选择153例T细胞免疫功能正常(CD+4/CD8+≥1.4)的TNBC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患者病历资料信息,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itD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itD与TNBC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VitD对TNBC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血清VitD(ng/m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4.38±9.72 vs 31.12±1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P=0.00).观察组血清VitD缺乏比例高于对照组(62.7%vs 39.2%,χ2=16.02,P=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VitD水平降低是TN-BC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472(1.488~4.051)].血清VitD ROC判断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AUC(95%CI)为0.828(0.764~0.92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4%和63.8%.结论 血清VitD水平降低与TNBC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发生有关,血清VitD有望作为早期判断TNBC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
作者:周颖;常瑜;王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血液D-二聚体(D-D),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和超敏肌钙蛋白I(TropⅠ)三项指标在急性胸痛患者早期诊断中的鉴别意义.方法 以急性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急诊患者109例,入院后立即静脉采血检测,经确诊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8例、急性肺动脉梗死(APE)组28例和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组23例,同时随机分为联合检查组和常规检查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三组患者基本资料,D-D,NT-proBNP和TropⅠ水平值,联合检查组和常规检查组入院初步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 AMI,APE和AAD三组间年龄、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和血CK-M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D-D,NT-proB-NP,Trop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D-D值与AMI组比较,APE组和AA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NT-proBNP值与APE组比较,AMI组和A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TropⅠ值与AMI组比较,APE组和A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检测D-D,NT-proBNP,TropⅠ三种标志物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在急性胸痛患者中初步诊断准确率可达95.4%,而常规的心电图、血细胞检测、电解质及心肌酶谱等诊断胸痛患者,其准确率仅为89.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胸痛症患者,联合检测D-D,NT-proBNP和TropⅠ并结合病史能够有效的帮助医生进行快速、准确地作出早期诊断,从而减少误诊,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对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学庆;涂秀;纪泽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孕早期的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C(PC)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50例有RSA病史且早孕的患者作为RSA组,其中根据流产的次数分为RSAⅠ组94例(流产次数2~3次)和RSAⅡ组56例(流产次数≥4次),另外选择100例健康且无流产史的早孕孕妇作为正常早孕组.对上述各组患者进行D-Dimer,AT-Ⅲ和PC的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RSA组和正常早孕组的D-Dimer,AT-Ⅲ和PC的结果分别为1.67±0.35 mg/L vs 0.37±0.29 mg/L,(84.57±10.88)%vs(99.28±9.01)%和(82.63±11.32)%vs(100.26±10.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1,7.87,7.97,均P<0.01);RSAⅡ组和RSAⅠ组上述各参数比较结果分别为(1.84±0.31)mg/L vs(1.53±0.37)mg/L,(80.48±9.87)%vs(88.62±11.23)%和(79.89±11.64)%vs(86.77±1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6,4.31,4.50,均P<0.05).结论 RSA患者在孕早期血栓形成的风险比正常孕妇高,且与既往的流产次数有一定的相关,D-Dimer,AT-Ⅲ和PC的检测对RSA患者血栓状态的筛查和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剑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的患病状况,为该人群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2016年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梅毒感染病历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14~2016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共7459例,检出梅毒感染者57例,年平均感染率为0.76%,以隐形梅毒为主,占63.16%.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率高于男性(0.98%vs 0.5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5,P<0.05).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的患病年龄段主要为21~40岁,占全部梅毒患者的43.86%,且以农村患者为主,占63.16%.女性不同年龄段精神分裂症患者梅毒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5,P<0.05),且城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3,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梅毒的年平均感染率基本持平,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为农村女性患者.因此,应加强农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的梅毒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该类人群梅毒感染率.
作者:谭梅娟;李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液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联合检测对儿童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人民医院2015年2月1日~2017年2月1日收治的儿童脓毒血症患者44例作为脓毒血症组,搜集患儿在开始诊断为脓毒血症的前24 h为脓毒血症组A组,前48 h为脓毒血症B组,前72 h为脓毒血症C组,同期选取43例身体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对照组与脓毒血症A,B和C组HBP,CRP和WBC的指标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液HBP,CRP和WBC联合检测对儿童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血症A,B和C组的HBP,CRP和WBC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脓毒血症A组HBP,CRP和WBC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脓毒血症B组、C组,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脓毒血症A组HBP,CRP和WBC的佳临界值分别为17.86μg/L,16.79 mg/L和0.92×109/L,预测脓毒血症的曲线下面积大约0.934(0.869~1.002),0.862(0.755~0.967)和0.940(0.872~1.008),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B组HBP,CRP和WBC的佳临界值分别为13.06μg/L,15.19 mg/L和0.67×109/L,预测脓毒血症的曲线下面积大约为0.899(0.813~0.981),0.694(0.540~0.852)和0.819(0.695~0.941),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C组HBP,CRP和WBC的佳临界值分别为10.32μg/L,7.89 mg/L和0.29×109/L,预测脓毒血症的曲线下面积大约为0.822(0.703~0.941),0.719(0.569~0.864)和0.746(0.599~0.889),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HBP,CRP和WBC联合检测对儿童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价值高,其中HBP的窗口期较宽,联合WBC,CRP共同诊断,其准确性、灵敏度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