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腺苷二磷酸核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调控的研究进展

赵辉;杨艳;曾晓荣

关键词:腺苷二磷酸, 核糖, 血管平滑肌细胞, 钙调控, 胞内钙浓度, 第二信使, 血管活性物质, 信号通路, 三磷酸肌醇, VSMCs, 认识, 介导, 功能, IP3受体, 游离钙, 肌浆网, 钙释放, 钙动员, cells, 结果
摘要:游离钙在介导和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s,VSMCs)的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很多血管活性物质也都通过改变胞内钙浓度来实现它们的功能.已有较多认识的三磷酸肌醇(inositol,1,4,5-trisphosphace,IP3)是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它通过肌浆网上的IP3受体介导钙释放,从而引起胞内钙浓度的变化.cADPR作为一个新近认识的钙动员第二信使也参与了对胞内钙的调控,而且是独立于IP3通路的.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这条通路,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本文就cADPR信号通路在VSMCs钙调控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策略

    癫痫(Epileosy,EP)因其发病率高,呈慢性过程且难以控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疾病.其中约30~40%属于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是控制难治性癫痫的主要手段.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癫痫术前评估及定位手段也随之不断地完善,加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得癫痫外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本文就癫痫手术适应症、术前评估、手术方式等予以综述.

    作者:张苓;陈礼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环腺苷二磷酸核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调控的研究进展

    游离钙在介导和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s,VSMCs)的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很多血管活性物质也都通过改变胞内钙浓度来实现它们的功能.已有较多认识的三磷酸肌醇(inositol,1,4,5-trisphosphace,IP3)是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它通过肌浆网上的IP3受体介导钙释放,从而引起胞内钙浓度的变化.cADPR作为一个新近认识的钙动员第二信使也参与了对胞内钙的调控,而且是独立于IP3通路的.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这条通路,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本文就cADPR信号通路在VSMCs钙调控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赵辉;杨艳;曾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条件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检查手段主要有大便隐血试验、血清学肿瘤标记物检测、消化道钡剂灌肠、肠镜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检测的阳性率和准确性都较低,或者为侵入性检查,重复性较差.寻找结直肠癌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方法,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巍;邓明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时机与中间综合征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时机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血液灌流时分为两组,中毒后24h内行血液灌流20例为治疗组,24h以后行血液灌流20例为对照组,通过观察阿托品用量、脱机时间及死亡率等指标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阿托品用量、脱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死亡率15%,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血液灌流能清除体内有机磷农药,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中间综合征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玉高;刘芳;白寒松;韩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接受饮食控制、降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50ml,静滴1次/天,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4周1个疗程,共三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功能(BUN、SCr)、平均血压(B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的UAER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肾功能(BUN、SCr)、平均血压(BP)等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UAER比较,治疗组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

    作者:王玉华;刘仪红;邓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猪干扰素-γ基因表达产物的纯化与复性研究

    目的:纯化、复性猪干扰素-γ基因(poIFN-γ)表达产物并分析其抗病毒活性.方法: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诱导原核表达载体pQE30/poIFN-γ,超声裂解包涵体,尿素溶解、Ni-NTA纯化和透析复性后,对所得的蛋白进行抗病毒活性检测.结果:经复性纯化的目的蛋白纯度达95%以上,在PK15细胞上抗滤泡性口炎病毒比活性为6.2×105u/mg.结论:获得PoIFN-γ活性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王丽;何涛;刘晓燕;宋杰;梅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复杂性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内镜治疗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伴有输尿管继发性病变的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2003年2月至2006年4月共收治伴有输尿管继发性病变的输尿管下段结石23例,钬激光碎石的同时处理炎性肉芽、息肉或环形输尿管管腔狭窄等输尿管继发性改变.结果:23例患者19例术后3月时结石已排净,一次性成功率为82.6%.4例结石碎片嵌顿于原结石梗阻部位,需要再次输尿管镜手术处理.2例术后原结石梗阻部位输尿管进行性狭窄,改行开放手术.输尿管结石复发3例,经ESWL处理后结石排净.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可以有效治疗大多数合并输尿管继发性病变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术后应重视定期随访.如果结石嵌顿部位炎性肉芽和息肉病变严重、重度输尿管管腔狭窄或合并严重的上尿路感染时应考虑改行开放手术.

    作者:杨海帆;陈昌志;李映川;姜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可生物降解的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提高对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的认识.方法:随机选取91例Excel支架置入患者,对本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结果:91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安全出院.结论:加强支架置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泸州桑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桑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法测定总黄酮.结果:总黄酮在0.02~0.08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8.52%,RSD为0.7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效、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桑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春红;田吉;何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下肢偏瘫患者烫伤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偏瘫患者下肢烫伤的原因,指导临床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6年住院期间及发病后一年内下肢偏瘫患者934人,调查患肢和健肢发生烫伤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肢和健肢烫伤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瘫患者使用热水袋温度不宜太高,偏瘫患者浴足时应先泡健侧,后泡息侧,以减少和预防烫伤的发生,保证病人安全.

    作者:周霞;罗崇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冶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26例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结果,所有病人获得随访,按kavlSson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优19例,良7例,差0例.无感染和钢板螺钉松动折断,取出钢板后无再骨折和脱位.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不损伤关节面,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好等优点.锁骨钩钢板是目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多发性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应用腹腔镜行多发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87例的手术护理配合过程进行总结,按手术配合要求,重点在术前访视,愎腔镜的灭菌及护士熟练的技术操作,达到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结果:87例患者在手术室护士的精心配合和护理下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得好的疗效.结论: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此类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任巧梅;何淑君;肖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改良静脉留置针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静脉留置针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方法:利用改良静脉留置针作为支撑物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42例,术后常规处理,3月拔除静脉留置针,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术后仅有少数患者有轻微的下眼睑外翻,无其它并发症.42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中治愈39例(92.86%),好转2例(4.76%),无效1例(2.38%),总有效率达97.62%.结论:改良静脉留置针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效果好,安全可靠,改良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治疗泪小管断裂的理想材料.

    作者:盘如刚;李友谊;郐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纤维结合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FN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胰腺炎2、4、8、12小时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模型.分别对胰腺损伤、肺损伤程度进行病理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血清淀粉酶,用ELISA法检测血浆FN含量,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的FN mKNA水平.结果:造模后各组,肺损伤评分、胰腺损伤评分、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及血清淀粉酶均逐渐升高.造模后各组血浆及肺组织的FN均较正常组降低.结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过程中,血浆及肺组织FN表达明显降低.提示F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烜;张瑞;邓明明;李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与心脏生物起搏的研究进展

    心脏兴奋刺激来源于窦房结(sinoattial node,SAN),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atriovenazieular node,AVN),通过房室结纤维传导至心室浦氏纤维.心脏兴奋起源、传导等障碍是形成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发现在心脏起搏中,有一种在超极化时激活,受环核苷酸调控的离子通道,一般称作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hrization-acdvated andcyclic nucleodde-gate cation channel,HCN).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电流命名为If(funny current)或Ih(hyperpolarizadon cur-rent)[1].If的重要作用在于使心脏起搏细胞产生自动节律[2],保证心脏的节律性和规则性跳动,是保证心脏正常的生理功能的前提.If异常将导致发生心律失常相关性疾病.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调控If,达到对心脏起搏激动和节律调控[3].近年HCN通道的研究引起生物医学科学的重视[4],以期通过对该通道及If的研究,应用于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如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生物起搏器治疗.本文就HCN通道结构、心脏分布、电生理特点及构建心脏生物起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付勇;于风旭;廖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成人still病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Still病(AOS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在本院住院诊断的58例AOSD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临床表现以发热(100.00%)、关节症状(93.10%)、皮疹(82.76%)为主,次要表现有咽痛(67.24%)、脾肿大(65.52%)、肌痛(48.28%)、淋巴结肿大(41.38%)、肝肿大(34.48%)、腹泻腹痛(6.70%);辅助检查:白细胞增高(100.00%),血红蛋白下降(62.07%),血小板升高(87.93%),肝功能异常(67.24%),血沉增快(100.00%),C反应蛋白升高(100.00%),血清铁蛋白升高(87.9396),骨髓检查异常(89.47%).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大部分患者需同时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预后良好.结论:成人Still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多系统受累,血清铁蛋白升高对诊断有帮助,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大部分患者需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有必要进行长期随访.

    作者:陈洁;李发菊;陈梅;兰由玉;何成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葡立胶囊与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葡立胶囊与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纳入120例膝关节OA的患者,分为2组,A组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1次/周,5次为一个疗程,B组采用葡立胶囊口服.结果:根据WesternOntafto MacMaster(WOMAC)评分对疼痛、僵硬、身体功能等疗效观察指标进行评估,两组均能改善上述症状,而A组在疼痛与关节活动度改善疗效均优于B组,两组疗效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与葡立胶囊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确有疗效,玻璃酸钠在疗效上优于葡立胶囊.

    作者:吴侗;刘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利用分段栓塞法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经普通导管利用分段栓塞法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护理及疗效.方法:本组47例患者咯血量>300ml/24h,均采用经普通导管利用分段栓塞法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栓塞剂术前制备和消毒,明胶海绵颗粒:1.0mm×1.0min×1.0mm3、1.5min×1.5min×1.5mm3、2.0min×2.0min×2.0mm,真丝线段长约1.0 mm;术前急救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精心护理并随访观察8~24个月.结果:本组47例患者即刻止血43例,咯血明显减少3例,有效率97.9%(46/47),1例止血无效.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手术顺利实施,无严重并发症(脊髓动脉损伤)发生.结论:经普通导管利用分段栓塞法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游海燕;代新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胃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现状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中居首位,其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胃癌病死率高的原因不仅仅限于原发灶本身,还取决于有无远处转移和复发.对胃癌来说,手术仍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局部病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仍是当前胃癌手术的标准术式.淋巴转移是影响肿瘤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而淋巴结清扫彻底与否直接影响病人预后,也是决定手术切除范围的主要依据.广泛性的淋巴结清扫(extended lymph node dissection,ELND)手术,操作复杂,一般医师难以真正完成,而且广泛切除无转移的淋巴结,可能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手术创伤,无益于手术疗效的提高[1~5];但淋巴结清扫范围不够,又担心手术的根治程度,会影响预后.因此,需要一种能准确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方法,来指导淋巴结清扫范围.近年来,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概念引人了胃癌的治疗研究中,特别是SLN活检在早期胃癌手术中的应用可能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郭静;徐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胸腔镜下治疗气胸62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是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等特点,正逐步得到临床的重视和普及.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我科施行VATS手术治疗气胸62例,效果良好.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良琴;金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