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生物降解的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石娟

关键词: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提高对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的认识.方法:随机选取91例Excel支架置入患者,对本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结果:91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安全出院.结论:加强支架置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STAT1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转染优化

    目的:构建STAT1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方法:根据GeneBank数据库提供的STAT1基因两种变异体的共同核苷酸序列,按照Tuschl设计原则,选择设计双链siRNA,再转化为能表达其小发卡结构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的DNA序列,并将其连接到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和增强绿包荧光蛋白的pGenesil-1.1真核表达载体上,将其转染至气道上皮(16HBE)细胞中,观察荧光表达,鉴定其转染效率.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成功地构建了二条表达小干扰RNA的质粒及其阴性对照质粒,并成功转染到(16HBE)细胞株中,质粒/脂质体为1μg:2μl条件,能有效地转染细胞,转染效率达到50%以上.结论:成功构建si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能成功体外转染,为下一步气道炎症性疾病的基因沉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贾晓琴;熊瑛;王宋平;李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环腺苷二磷酸核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调控的研究进展

    游离钙在介导和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s,VSMCs)的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很多血管活性物质也都通过改变胞内钙浓度来实现它们的功能.已有较多认识的三磷酸肌醇(inositol,1,4,5-trisphosphace,IP3)是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它通过肌浆网上的IP3受体介导钙释放,从而引起胞内钙浓度的变化.cADPR作为一个新近认识的钙动员第二信使也参与了对胞内钙的调控,而且是独立于IP3通路的.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这条通路,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本文就cADPR信号通路在VSMCs钙调控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赵辉;杨艳;曾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柔脉冲剂毒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柔脉冲剂的急性和长期毒性反应.方法:采用小白鼠大耐受量测定法和大鼠长期毒性试验进行研究.结果:柔脉冲剂对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201.5克(生药)/kg;大鼠长期毒性试验对动物一般行为活动、体重增长、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柔脉冲剂临床剂量口服安全、无毒.

    作者:顾立;刘剑;吴章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多发性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应用腹腔镜行多发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87例的手术护理配合过程进行总结,按手术配合要求,重点在术前访视,愎腔镜的灭菌及护士熟练的技术操作,达到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结果:87例患者在手术室护士的精心配合和护理下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得好的疗效.结论: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此类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任巧梅;何淑君;肖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改良静脉留置针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静脉留置针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方法:利用改良静脉留置针作为支撑物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42例,术后常规处理,3月拔除静脉留置针,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术后仅有少数患者有轻微的下眼睑外翻,无其它并发症.42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中治愈39例(92.86%),好转2例(4.76%),无效1例(2.38%),总有效率达97.62%.结论:改良静脉留置针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效果好,安全可靠,改良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治疗泪小管断裂的理想材料.

    作者:盘如刚;李友谊;郐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思想筛和神经功能网络假说

    思想筛(thought sifting)和神经功能网络(nerve functionalnetwork)假说,是在已知脑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应用笔者的三因素思维模式和互交理论而提出的.

    作者:冯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接受饮食控制、降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50ml,静滴1次/天,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4周1个疗程,共三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功能(BUN、SCr)、平均血压(B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的UAER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肾功能(BUN、SCr)、平均血压(BP)等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UAER比较,治疗组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

    作者:王玉华;刘仪红;邓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纤维结合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FN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胰腺炎2、4、8、12小时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模型.分别对胰腺损伤、肺损伤程度进行病理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血清淀粉酶,用ELISA法检测血浆FN含量,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的FN mKNA水平.结果:造模后各组,肺损伤评分、胰腺损伤评分、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及血清淀粉酶均逐渐升高.造模后各组血浆及肺组织的FN均较正常组降低.结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过程中,血浆及肺组织FN表达明显降低.提示F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烜;张瑞;邓明明;李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复杂性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内镜治疗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伴有输尿管继发性病变的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2003年2月至2006年4月共收治伴有输尿管继发性病变的输尿管下段结石23例,钬激光碎石的同时处理炎性肉芽、息肉或环形输尿管管腔狭窄等输尿管继发性改变.结果:23例患者19例术后3月时结石已排净,一次性成功率为82.6%.4例结石碎片嵌顿于原结石梗阻部位,需要再次输尿管镜手术处理.2例术后原结石梗阻部位输尿管进行性狭窄,改行开放手术.输尿管结石复发3例,经ESWL处理后结石排净.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可以有效治疗大多数合并输尿管继发性病变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术后应重视定期随访.如果结石嵌顿部位炎性肉芽和息肉病变严重、重度输尿管管腔狭窄或合并严重的上尿路感染时应考虑改行开放手术.

    作者:杨海帆;陈昌志;李映川;姜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胸腔镜下治疗气胸62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是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等特点,正逐步得到临床的重视和普及.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我科施行VATS手术治疗气胸62例,效果良好.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良琴;金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61例尿亚硝酸盐阳性和尿白细胞的结果比较

    目的:探讨尿亚硝酸盐阳性和自细胞阳性间的关系,尿亚硝酸盐阳性能不能完全代表泌尿系统感染.方法:我们采用了2种不同型号的尿分析仪(为保证亚硝酸盐为真阳性)对61例亚硝酸盐阳性的病人的尿液进行平行检测,同时离心镜检白细胞.结果:尿亚硝酸盐阳性和白细胞阳性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亚硝酸盐阳性不完全代表病人就有泌尿系统感染,需与白细胞和病人的临床表现结合来诊断.

    作者:陈珊;何云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下肢偏瘫患者烫伤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偏瘫患者下肢烫伤的原因,指导临床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6年住院期间及发病后一年内下肢偏瘫患者934人,调查患肢和健肢发生烫伤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肢和健肢烫伤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瘫患者使用热水袋温度不宜太高,偏瘫患者浴足时应先泡健侧,后泡息侧,以减少和预防烫伤的发生,保证病人安全.

    作者:周霞;罗崇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年龄大鼠VSMCs培养及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

    目的:培养出不同年龄组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探讨VSMCs复制衰老过程.方法:取出主动脉,0.2%Ⅱ型胶原酶溶液消化分离细胞,培养,按比例1:3传代.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平滑肌细胞α-actin.制备老年组、年轻组的第2、6、11代细胞爬片,用SA-β-gal工作液染色,显微镜下计数蓝染细胞阳性,计算衰老细胞率.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细胞纯度在95%以上.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显示随代龄增加,衰老细胞数量增加(P<0.05);第6、11代龄,老年组衰老细胞率较年轻组高.结论:1.单纯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可以成功培养出不同年龄组大鼠主动脉VSMCs.2.培养的SD大鼠VSMCs表现出复制衰老过程,这可能为探讨细胞衰老及其与年龄相关的疾病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莫显刚;罗兴林;严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利用分段栓塞法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经普通导管利用分段栓塞法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护理及疗效.方法:本组47例患者咯血量>300ml/24h,均采用经普通导管利用分段栓塞法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栓塞剂术前制备和消毒,明胶海绵颗粒:1.0mm×1.0min×1.0mm3、1.5min×1.5min×1.5mm3、2.0min×2.0min×2.0mm,真丝线段长约1.0 mm;术前急救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精心护理并随访观察8~24个月.结果:本组47例患者即刻止血43例,咯血明显减少3例,有效率97.9%(46/47),1例止血无效.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手术顺利实施,无严重并发症(脊髓动脉损伤)发生.结论:经普通导管利用分段栓塞法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游海燕;代新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各栀子主产区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栀子苷含量,控制和比较各主产区栀子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栀子苷为化学对照品,固定相:UltimateTMC18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0:90),流速:1.0ml·minM-1温度:25℃,波长:238nm测定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结果:栀子苷在3.2~11.2μg范围内,峰面积A与其进样量M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各主产区栀子中栀子苷从高到低排列:湖北宜昌栀子>巴中栀子>江津栀子>江西红栀子>纳溪大渡栀子>青川栀子>浙江平阳栀子>乐山栀子.结论:栀子苷的含量,巴中栀子位居第二,川产栀子很有开发前景.

    作者:王谦;唐灿;姚健;张彦燕;李云鹏;蒲清荣;赵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及药敏60例分析

    目的:了解目前隆昌县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现状,结合临床以制定相应对策,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住院的经血培养证实阳性的6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败血症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以葡萄球菌居多(96.6%),晚期新生儿的败血症发生率高于早发性.全部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100%,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8.2%,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93.1%,而头孢唑林、头孢噻肟钠/3代、头孢曲松钠对所有葡萄球菌均敏感,哌拉西林敏感率为96.5%.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是本县社区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

    作者:李朗;邱英;张成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时机与中间综合征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时机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血液灌流时分为两组,中毒后24h内行血液灌流20例为治疗组,24h以后行血液灌流20例为对照组,通过观察阿托品用量、脱机时间及死亡率等指标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阿托品用量、脱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死亡率15%,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血液灌流能清除体内有机磷农药,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中间综合征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玉高;刘芳;白寒松;韩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葡立胶囊与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葡立胶囊与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纳入120例膝关节OA的患者,分为2组,A组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1次/周,5次为一个疗程,B组采用葡立胶囊口服.结果:根据WesternOntafto MacMaster(WOMAC)评分对疼痛、僵硬、身体功能等疗效观察指标进行评估,两组均能改善上述症状,而A组在疼痛与关节活动度改善疗效均优于B组,两组疗效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与葡立胶囊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确有疗效,玻璃酸钠在疗效上优于葡立胶囊.

    作者:吴侗;刘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策略

    癫痫(Epileosy,EP)因其发病率高,呈慢性过程且难以控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疾病.其中约30~40%属于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是控制难治性癫痫的主要手段.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癫痫术前评估及定位手段也随之不断地完善,加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得癫痫外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本文就癫痫手术适应症、术前评估、手术方式等予以综述.

    作者:张苓;陈礼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5.12地震中颈椎骨折伴颈脊髓损伤后肺部并发症救治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四川大地震中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5.12地震中我院收治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9例,其中6例发生肺部并发症采取非手术治疗.结果:伤后5天内出现肺部并发症6例,其中肺炎3例,通气障碍2例,肺水肿和血气胸1例,经积极的呼吸道管理,肺部并发症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急性期(<5天)常发生严重肺部并发症,以高位损伤(G4以上)、合并胸部损伤、高龄、有肺部疾患史与吸烟史者更易发生,早期发现,内科治疗效果好.

    作者:申燕;陈惠;陈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