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玉华;雷泽洪;郑丹;刘灿;赵凡一
目的 评价低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对PLT计数的影响,为实验室制定PLT复检规则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收集2017年3~8月期间的466例门诊检测血细胞计数及五分类患者EDTA抗凝血标本,检验结果分为三组:A组MCV≤65fi,B组65fl<MCV≤70fl,C组70fl<MCV≤75fl.采用SYSMEX XN900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进行电阻抗法(PLT-I)和荧光核酸染色法(PLT F)血小板计数,将两种方法检测的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PLT-I值=(322.8±109.1)×109/L,PLT-F值=(282.60±100.5)×109/L,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9,P<0.05);B组PLT-I值=(305.7±111.7)×109/L,PLT F值=(304.8±112.3)×109/L;C组PLT-I值=(292.2±84.4)×109/L,PLT-F值=(291.6±84.4)×109/L.结论 当存在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的情况下,即低MCV≤65fl时,电阻抗法(PLT-I)检测PLT结果,会引起PLT计数的假性增高.
作者:荆晶;胡恩亮;樊爱琳;郑善銮;郝晓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江苏宿迁地区汉族人群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基因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食管癌(E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分析246例食管癌患者及240例健康对照者的DNMT3B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在-149C>T位点中,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TT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9,P>0.05).在579G>T位点中,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TT与GT+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9,P>0.05).在年龄和性别分组中,两位点在食管癌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044~0.876,P值均>0.05).结论 DNMT3B基因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无相关性.
作者:邱巍;胡威;赵建江;陈素梅;刘东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LD BC-Ⅰ型全自动血细胞图像分析仪的临床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 收集2016年10~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门诊EDTA Na2抗凝血液样本202例,涂片经瑞氏染色后,分别进行人工镜检和血细胞图像分析仪扫描,比较人工镜检与自动分析仪检测效率及有核细胞分类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两种方法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结果 自动分析仪分析每份标本所用平均时间较人工镜检缩短3.81±2.11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626,P<0.01).分析仪预分析原始细胞、早幼、中幼及晚幼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的符合率分别是71.4%,64.8%,28.8%,21.1%和71.6%.经人工复核后,五种有核细胞诊断符合率提高到87.7%,81.5%,38.1%,26.3%和86.2%.Passing-Bablok回归法显示,两种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981,0.894,0.725,0.772,均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符合率分别为96%,96%,91%和94%.结论 LD BC-Ⅰ型血细胞图像全自动分析仪能显著提高有核细胞的分析效率,对成熟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分类结果与人工镜检一致性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高飞;唐晶;李景岗;张凤;龙莉;曹得华;汪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在肺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的肺腺癌标本5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胸腔积液细胞块标本34例,肺活检标本401例,手术切除标本131例,采用ARMS法进行石蜡标本EGFR基因突变检测,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肺腺癌标本566例中,吸烟腺癌患者239例,非吸烟腺癌患者327例.吸烟患者中,EGFR突变率与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无明显关联(P>0.05),而与肺癌原发部位关系密切(P<0.05);非吸烟患者中,EGFR突变率与性别、年龄、标本类型及肺癌原发病灶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RMS法可有效应用于肺腺癌临床病理石蜡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吸烟是EGFR突变率的重要影响因子,且对左、右肺均有影响,但是对右肺的影响较大.
作者:李晓锋;刘希;张冠军;汪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B群链球菌(GBS)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方法 来自深圳4家医院515例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分离株(其中108例侵袭性,112例非侵袭性和295例定植株).所有GBS分离株采用常规血清方法和分子方法进行血清型分型;PCR方法检测GBS分离株的scpB,lmb,hylB,cylE,bac,bca和rib毒力基因;纸片扩散法检测GBS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的敏感度;青霉素的低抑菌浓度(MICs)用E实验检测.结果 分子分型(8个血清型Ⅰa,Ⅰb,Ⅱ~Ⅵ,Ⅸ)与血清分型相符.结合分子分型与血清学分型,血清型Ⅲ是常见的荚膜型(56.5%),然后依次为Ⅰb(17.5%),Ⅰ a(12.6%),V(7.4%),Ⅱ(2.7%),Ⅵ(1.4%),Ⅳ(1.0%)和Ⅸ(1.0%).在不同的人群中Ⅲ型为主要血清型.除Ⅲ型外,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感染人群中,血清型Ⅰa也较为常见(11.1%和29.5%),Ⅰb在定植人群中较为常见(19.3%).PCR检测毒力基因表明在几乎所有分离株中含cylE,lmb,scpB和hylB基因,在515例分离株中发现rib,bca和bac基因分别为29.1%,14.6%和9.7%.此外,一些毒力基因显著与特定的血清型相关,如rib与血清型Ⅲ,Ⅰa和Ⅰb主要相关;bca和bac与血清型Ⅲ和Ⅰb主要相关.药敏结果显示,GBS对β内酰胺酶100%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分别为67.0%,61.9%和86.0%.结论 GBS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设计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江凡;王飞玲;路瑞静;周喜友;邹建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冰冻红细胞快速去甘油的方法.方法 采用三步法快速去除冰冻红细胞中的甘油.通过控制制备时盐水的浓度、作用时间及离心次数,用高浓度盐水大量稀释冰冻红细胞后,离心去除盐水,加入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重悬,来达到快速去除甘油的目的.分别对比了常规法和改良法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甘油残留量、白细胞残留量及血细胞比容5个方面的指标.结果 传统去甘油的方法大约需要1h,三步法去甘油大约需要15 min,极大地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对去甘油红细胞进行相关检测,甘油残留量和白细胞残留量符合《全血与成分血质量要求(2012版)》的规定,血红蛋白含量略低于规定.结论 快速解冰冻去甘油方法具有时间短、效率高的优点,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以使产品质量全面达到国家标准.
作者:冯娜;兰静;彭鹏;王锦;刘娜;张嫄;赵京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全国血清降钙素原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变异系数质量水平现状.方法 采用基于Web方式的室间质量评价(EQA)软件系统.收集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清降钙素原项目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包括2017年3月和累积室内质控2个水平(批号1和批号2)在控数据的变异系数(CV).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依据1/3TEa(室间质量评价限)、1/4TEa计算两个批号的室内质控变异系数的通过率.根据参加EQA的实验室室内质控所使用的仪器进行分组统计,并按两个评价标准计算各组的通过率.根据实验室检测系统是否配套,计算满足两个标准的实验室所占比例.结果 相同评价标准下两个批号的通过率接近,批号2的通过率相对更高.按仪器分组后各组通过率参差不齐.根据实验室检测系统是否配套进行统计分析,使用配套系统较使用非配套系统不精密度符合率更高.结论 应加强室内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检测质量水平.实验室应重视室内质量控制工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刘佳丽;王薇;何法霖;钟堃;袁帅;张志新;杜雨轩;王治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中国临床实验室标本可接受性质量指标(QI)的现状并制定初步质量规范.方法 使用基于Web的室间质量评价软件,收集从2015年~2017年(截至6月15日)参加“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数据,包括2015年1次,2016年2次和2017年1次的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和抗凝标本凝集率.用率和西格玛两种方式度量评价.采用各指标总体分布的P25和P75制定初步的高、中等和低性能规范.结果 分别有5 346,7 593,5 950和6 874家实验室回报了有效数据.生化(除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外)、免疫和微生物专业4项指标的P50达到6σ水平.临检专业除标本容器错误率外,其它指标的P50为4σ~6σ水平不等.连续3年的QI数据没有明显变化.以2017年第一次结果为依据制定初步质量规范,标本类型错误率的P25为0,P75为0.084 4%;标本容器错误率的P25为0,P75为0.047 6%;标本采集量错误率的P25为0,P75为0.114 2%;抗凝标本凝集率的P25为0,P75为0.0784%.结论 大部分实验室生化、免疫和微生物4项指标表现良好,临检专业有待加强.实验室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保证采集数据真实可靠,从而长期纵向监控实现质量改进.
作者:叶圆圆;王薇;赵海建;康凤凤;郦卫星;卢志明;邹伟民;金雨琦;黄文芳;许斌;陈发林;王清涛;牛华;马斌国;赵建宏;周向阳;沈佐君;祝卫平;吕岳峰;刘良军;张琳;魏力强;桂晓美;韩艳秋;许健;魏莲花;廖璞;阿祥仁;王华梁;张朝霞;吴皓瑜;符生苗;朴文花;彭林;王治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血浆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EPCR)和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水平变化.方法 119例(男32例,女87例,年龄57.75±12.04岁)于2015年3~6月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观察其在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浆内皮细胞EPCR和TM的浓度变化.结果 ①血浆EPCR浓度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减低40.34%,术后第3天与术前相比减低49.45%,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减低15.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63,均P<0.05);②血浆TM浓度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减低12.77%,术后第3天与术前相比减低40.53%,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减低31.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87,均P<0.05).结论 关节置换术后3天内EPCR和TM水平进行性减低.
作者:赵慧茹;王聪;苏玉;张会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9例,其中单个节段突出的患者70例(A组)、多个节段突出(腰椎间盘突出节段数量≥2个)的患者29例(B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中caspase-3和caspase-9浓度.结果 对照组、A组和B组血清中caspase-3浓度分别为11.24±0.41,14.31±0.67和17.43±1.86 pmol/L,各组之间caspase-3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7,P<0.01).对照组、A组、B组血清中caspase-9浓度分别为18.54±2.19,30.57±3.63和43.68±5.15 pmol/L,各组之间caspase-9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85,P=0.001).A组(q=3.08,3.29,均P<0.05)、B组(q=5.78,4.50,均P<0.05)caspase-3和caspase-9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3.21,3.22,均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上调促进了细胞凋亡过程,参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并且与椎间盘突出节段数量相关,突出节段数量越多,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量越高.
作者:赵英伦;马元;莫森;李东冉;王军;刘冲;詹新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铜川地区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袁型分布情况,建立Rh血型表型数据库,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有力保障.方法 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对2015年6月~2017年3月来自铜川市中心血站的3 419例无偿献血者红细胞样本进行Rh血型抗原检测,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RhD初筛阴性的标本进行确认,确定其Rh血型表型,并进行分类统计、计算机存档.与国内其他地区Rh血型表型分布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3 419例无偿献血者RhD阴性率0.55%,Rh其他抗原阳性率分别为D:99.45%,C:90.41%,c:55.10%,E:45.51%和e:92.19%;Rh抗原基因频率分别为D:0.921,C:0.6737,c:0.3207,E:0.2755和e:0.7306;Rh表型分布特征为:CCDee>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RhD阴性.统计分析显示,铜川地区的CCDee和ccDEE构成比与南宁和黔南地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552,P=0.016;x2=18.519,P=0.001),而与唐山、沈阳、邢台、天津滨海四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7~1.31,均P>0.05).结论 铜川地区Rh表型分布具有北方地域特点[1~4],RhD阴性率符合我国汉族人群分布特点,中国南北方地区在不同的Rh表型方面存在差异,Rh血型表型分布调查对于保证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剑锋;兰爱侠;陈春红;李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进行耐药性及基因分析,为CRE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5.6软件对CRE菌株进行耐药分析;改良Hodge试验对53株CRE菌株采用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洛培南三种药敏纸片进行表型筛选;对31株CRE进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53株CRE中,肺炎克雷伯菌3 4株占64.15%,大肠埃希菌12株占22.64%,阴沟肠杆菌7株占13.21%;Hodge试验阳性菌株有31株,占58.49%(31/53),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罗培南三种药敏纸片的Hodge试验结果一致;31株CRE中,扩增出blaKPC基因的菌株有29株,占93.55%,blaNDM基因有9株,占29.03%,blaKPC和blaNDM两种基因同时含有的菌株是8株,占25.81%,未扩增出blaIMP,blaOXA和blaVIM耐药基因.结论 31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主要耐药机制携带KPC和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重症医学科和呼吸内科病房检出的CRE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其耐药基因型主要是KPC型,干部病房CRE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耐药基因型主要是KPC和NDM的混合型.
作者:刘宇豪;陈晨;次仁曲珍;周俊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使用尿干化学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尿清蛋白(Alb)、使用尿干化学法和酶法检测尿肌酐(Cr)及尿清蛋白肌酐比(ACR)的结果一致性分析.方法 收集157例清晨第一次尿液样本,尿清蛋白使用尿干化学法和散射比浊法、尿肌酐使用尿干化学法和酶法分别进行测定.采用kappa检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尿清蛋白kappa值为0.837 9(95%可信区间:0.718 1~0.957 7);尿肌酐kappa值为0.769 7(95%可信区间:0.665 2~0.874 2);尿清蛋白肌酐比kappa值为0.756 6(95%可信区间:0.628 6~0.884 6).结论 尿干化学法检测尿清蛋白,尿肌酐及ACR的结果和散射比浊法检测尿Alb,酶法检测尿Cr及ACR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用于早期肾脏疾病的筛查以及CKD的分级中,初筛患者或长期病情维持过程中复查的监控手段.
作者:鲁作华;刘倩倩;赵晓静;陈聚盛;孙力;刘兴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构建信息化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临床输血全过程”的实时监控.方法 依据我国现行临床输血相关文件及法律要求,将输血科工作与临床输血需求相结合,陕西省人民医院输血科联合西安天网软件技术公司开发完成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系统.结果 该软件实现了从血液入库到血袋销毁、从临床医生输血前评估到输血后评估等“临床输血全过程”、完整输血电子病历、完善临床用血三级审核制度以及建立临床用血统计分析模决等信息化闭环管理,实现了医院HIS系统、检验LIS系统以及输血科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实时准确采集和监管各环节数据,形成输血医疗全过程的闭环管理.结论 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系统对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临床用血意义重大.
作者:王文华;陈航;石紫云;谢昕昕;王曦;秦高平;杨帆;马婷;杨江存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的关系,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解放军323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龄46.2±16.1岁,病程22.6±7.8个月.根据VAS疼痛评分为轻度37例,中度23例和重度14例.对照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3±15.8岁.全部研究对象于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栓素(TX)、内皮素(ET)、前列腺素E(PGE)和降钙素(CA)水平.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细胞因子MDA,SOD,IL-6,TNF,TX,ET,PGE和CA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0.01).VAS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度疼痛者明显高于中度或轻度疼痛(P<0.05~0,01).经Logistic分析,这些血清细胞因子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密切相关(OR=2.415~4.127,95%CI=1.146~11.735,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项血清细胞因子与其疼痛程度存在密切关系,提示血清中这些细胞因子在疼痛过程可能影响机体生化代谢.
作者:晁满香;李建军;许昌泰;赵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前已发现多种实体瘤中存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正确诊断ALK阳性肿瘤和判断ALK阳性表达的亚细胞定位对ALK重排的类型、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指导ALK抑制剂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围绕ALK阳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靶向治疗现状进行介绍.
作者:黄红波;刘庚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血清外泌体中CD69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对疾病病理过程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6年12月来长海医院就诊的35例AIP患者血清和同期就诊的35例健康个体血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浓度,以磁珠结合抗体的方法在流式细胞仪中检测血清中外泌体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Pearson系数表示.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实验组血清中外泌体CD69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85.76±19.45 vs 17.01±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1,P<0.0001);实验组中CD69+的外泌体所占百分比与血清中IL-4,IFN-γ,TGF-β表达量呈正比(r=0.456,0.678,0.548,均P<0.05),CD69-的外泌体所占百分比与血清中IL-4,IFN-γ,IL-10,TGF-β呈反比(r=-0.589,0.399,-0.784,-0.657,均P<0.05).结论 CD69在外泌体的表达可能通过影响CD4+T细胞功能参与了AIP病程,是该病潜在的监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作者:李腾达;龙曙萍;黄元兰;刘鹏;张薇薇;郭杰;刘云;谷明莉;邓安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病(CK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KD分期分为3期组(n=27)、4期组(n=28)和5期组(n=23).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的认知水平,据此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n=26)与正常组(n=52).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Hcy,Cys C,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分析其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①3期组的血清Hcy,Cys C,SCr和BUN水平显著低于另外两组,4期组的Hcy,Cys C,SCr和BUN水平均显著低于5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221~66.539,均P<0.05).3期组的MoCA评分显著高于5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5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x2=3.993~6.358,P<0.05).②认知功能障碍组的血清Hcy,Cys C,SCr和BU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8~3.835,均P<0.05).③Pearson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MoCA评分与血清Hcy,Cys C和SCr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370,-0.392,-0.253,P<0.05),与BUN无明显相关性(r=-0.211,P>0.05).④预测认知功能障碍时,血清Hcy,Cys C,SCr和BUN水平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0853,0.751和0.709(P<0.05).结论 CKD患者的血清Hcy,Cys水平与认知功能呈显著负相关,其预测价值高于SCr与BUN等传统肾功能指标.
作者:孔花娟;韩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住院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和IgA表达的相关性,筛选具有早期辅助诊断意义的抗体指标.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筛选出2015~2017年50例咽拭子RSV阳性的住院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IgM,IgG和IgA;同时以95例无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儿童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咽拭子RSV阳性患儿血清中IgM,IgG,IgA及三者同时出现阳性率分别为24.00%,60.00%,22.00%和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19,P<0.01);同一性别患儿的IgM,IgG和IgA阳性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6,P<0.01),不同性别在同一实验组或对照组中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P>0.05);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中未检出IgM,IgG和IgA,仅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检测到1例IgG,支气管肺炎及急性支气管炎中以IgG的检出率41.38%和23.53%高,且均未单独检测到IgA;<6个月年龄组患儿在7天和21天内均未检出IgM和IgA,1~5岁年龄组患儿在7天内产生IgM阳性率为50.00%高,且在21天内均能检出IgM,IgG和IgA,5~10岁年龄组患儿在7天内产生IgG和IgA的阳性率为100%和66.67%.结论 RSV特异性抗体IgM,IgG和IgA不能单独作为早期感染RSV的诊断指标,特异性抗体产生不受性别因素影响,上呼吸道感染RSV较难产生IgM,IgG和IgA,患儿年龄越小产生IgM和IgA的速度越慢,同时IgG存在母婴垂直传播且对机体无保护作用,RSV感染人体引起临床呼吸道症状可能与自身免疫力有关;IgA产生早且不单独出现.
作者:吴意;金娴;樊春卉;侯家兴;赵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患者不同水平血小板(PLT)与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和常规凝血检测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围手术期PLT减少症患者69例,PLT正常患者35例和PLT增高患者35例.分析其TEG参数[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成块时间(K),血细胞凝集成块速率(Angle),凝血块的大强度(MA)]与常规凝血检测参数[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PLT计数]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水平PLT的患者PLT计数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PLT计数呈正相关的TEG参数有:MA(r=0.57,P<0.0001),Angle(r=0.54,P<0.000 1),CI(r=0.57,P<0.0001);R与PLT计数呈负相关(r=-0.27,P<0.000 1).PLT计数与PT,APTT值无相关性.PLT轻度缺乏组[(87.34±10.43)×109/L]和正常组[(198.47±45.30)×109/L]PLT计数与MA(r=0.48,0.61,均P<0.01)和Angle呈正相关(r=0.53,0.51,均P<0.01),PLT重度降低组[(39.33±10.63)×109/L]和升高组[(330.34±35.43)×109/L]PLT计数与MA(r=0.26,0.15,均P>0.05)和Angle(r=0.20,0.24,均P>0.05)无相关性.结论 正常和轻度PLT降低患者PLT计数与CI,Angle和MA呈显著正相关,与PT,APTT值无相关性;但在PLT中重度降低和PLT升高患者中,PLT计数与以上参数不相关,PLT中重度降低或者升高患者中PLT计数不能反应其聚集功能,MA更能敏感反应PLT功能.
作者:程晓静;邢准;王秋实;何燕京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