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巍;胡威;赵建江;陈素梅;刘东声
目的 分析中国临床实验室标本可接受性质量指标(QI)的现状并制定初步质量规范.方法 使用基于Web的室间质量评价软件,收集从2015年~2017年(截至6月15日)参加“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数据,包括2015年1次,2016年2次和2017年1次的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和抗凝标本凝集率.用率和西格玛两种方式度量评价.采用各指标总体分布的P25和P75制定初步的高、中等和低性能规范.结果 分别有5 346,7 593,5 950和6 874家实验室回报了有效数据.生化(除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外)、免疫和微生物专业4项指标的P50达到6σ水平.临检专业除标本容器错误率外,其它指标的P50为4σ~6σ水平不等.连续3年的QI数据没有明显变化.以2017年第一次结果为依据制定初步质量规范,标本类型错误率的P25为0,P75为0.084 4%;标本容器错误率的P25为0,P75为0.047 6%;标本采集量错误率的P25为0,P75为0.114 2%;抗凝标本凝集率的P25为0,P75为0.0784%.结论 大部分实验室生化、免疫和微生物4项指标表现良好,临检专业有待加强.实验室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保证采集数据真实可靠,从而长期纵向监控实现质量改进.
作者:叶圆圆;王薇;赵海建;康凤凤;郦卫星;卢志明;邹伟民;金雨琦;黄文芳;许斌;陈发林;王清涛;牛华;马斌国;赵建宏;周向阳;沈佐君;祝卫平;吕岳峰;刘良军;张琳;魏力强;桂晓美;韩艳秋;许健;魏莲花;廖璞;阿祥仁;王华梁;张朝霞;吴皓瑜;符生苗;朴文花;彭林;王治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前已发现多种实体瘤中存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正确诊断ALK阳性肿瘤和判断ALK阳性表达的亚细胞定位对ALK重排的类型、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指导ALK抑制剂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围绕ALK阳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靶向治疗现状进行介绍.
作者:黄红波;刘庚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冰冻红细胞快速去甘油的方法.方法 采用三步法快速去除冰冻红细胞中的甘油.通过控制制备时盐水的浓度、作用时间及离心次数,用高浓度盐水大量稀释冰冻红细胞后,离心去除盐水,加入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重悬,来达到快速去除甘油的目的.分别对比了常规法和改良法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甘油残留量、白细胞残留量及血细胞比容5个方面的指标.结果 传统去甘油的方法大约需要1h,三步法去甘油大约需要15 min,极大地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对去甘油红细胞进行相关检测,甘油残留量和白细胞残留量符合《全血与成分血质量要求(2012版)》的规定,血红蛋白含量略低于规定.结论 快速解冰冻去甘油方法具有时间短、效率高的优点,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以使产品质量全面达到国家标准.
作者:冯娜;兰静;彭鹏;王锦;刘娜;张嫄;赵京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13~2016年四川省儿童患者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6年四川省耐药监测报告的儿童患者所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感染数据,实验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率分析.结果 4年间,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13年为8.95%,2016年上升至16.66%;儿童卡他莫拉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13年为4.16%,2016年上升至6.34%.15 896株儿童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2016年为71.6%;对头孢克洛的上升趋势更明显,由2013年的26.1%上升至2016年的59.5%,增幅为33.4%;对阿奇霉素不敏感率上升,由2013年的8.3%上升至2016年的25%,对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的不敏感率呈下降趋势,且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各年均高于90%.与分离自所有患者的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相比,分离自儿童患者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更高,儿童分离株和总菌株对阿奇霉素的不敏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由2013年的8.3%,10.2%升至2016年的25%,22.1%.5 625株卡他莫拉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率高,大于9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逐年增高,由2013年的15.1%上升至59.1%.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敏感率大于90%,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已上升至70%左右,不适于选用.儿童卡他莫拉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上升至59.1%,对其它测试药物耐药率变化较小.
作者:张琼芳;王芳;李睿;任然;吴波;辛力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和处理异嗜性抗体干扰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免疫测定所导致的假阳性结果.方法 分别采用稀释法、更换检测系统(Beckman,Siemens和Abbott)及异嗜性抗体阻断剂对1例65岁男性患者血浆样本进行处理及检测,比较分析稀释一定倍数、更换检测系统和异嗜性抗体阻断剂处理前后的cTnⅠ结果.结果 使用Beckman系统检测该患者血浆稀释前以及稀释2倍、4倍、8倍的cTnⅠ结果分别为4.60,4.03,3.45和2.62 ng/ml;使用Beckman,Siemens和Abbott系统检测该患者血浆cTnⅠ的结果分别为4.60,0.023和0.022 ng/ml;使用Beckman系统检测异嗜性抗体阻断剂处理前后的血浆cTnⅠ结果分别为4.60和0.106 ng/ml.结论 该患者血浆cTnⅠ检测受到了异嗜性抗体的干扰,更换检测系统或使用异嗜性抗体阻断剂可以有效解决此类干扰作用.
作者:鲁军;程歆琦;禹松林;侯立安;金成;由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铜川地区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袁型分布情况,建立Rh血型表型数据库,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有力保障.方法 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对2015年6月~2017年3月来自铜川市中心血站的3 419例无偿献血者红细胞样本进行Rh血型抗原检测,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RhD初筛阴性的标本进行确认,确定其Rh血型表型,并进行分类统计、计算机存档.与国内其他地区Rh血型表型分布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3 419例无偿献血者RhD阴性率0.55%,Rh其他抗原阳性率分别为D:99.45%,C:90.41%,c:55.10%,E:45.51%和e:92.19%;Rh抗原基因频率分别为D:0.921,C:0.6737,c:0.3207,E:0.2755和e:0.7306;Rh表型分布特征为:CCDee>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RhD阴性.统计分析显示,铜川地区的CCDee和ccDEE构成比与南宁和黔南地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552,P=0.016;x2=18.519,P=0.001),而与唐山、沈阳、邢台、天津滨海四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7~1.31,均P>0.05).结论 铜川地区Rh表型分布具有北方地域特点[1~4],RhD阴性率符合我国汉族人群分布特点,中国南北方地区在不同的Rh表型方面存在差异,Rh血型表型分布调查对于保证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剑锋;兰爱侠;陈春红;李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浆miR-150,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及糖类抗原125(CA125)在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检测108例HPV阳性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40例HPV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CIN组)和40例HPV单纯阳性/HPV阳性子宫良性病变者(对照组)血浆miR-150,SCCA及CA125水平,分析miR-150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ROC曲线评价miR-150,SCCA及CA125在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三项指标与HPV阳性宫颈癌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血浆miR-150,SCCA及CA12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miR-150(2-△△Ct):10.28±4.16,4.72±1.18和1.83±0.64;SCCA(ng/ml):9.86±2.14,3.18±0.85和1.35±0.34;CA125(U/ml):46.26±11.58,19.14±7.05和16.42±5.83,F=16.427,13.205,8.719,均P<0.01].HPV阳性宫颈癌患者血浆miR-150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相关(P<0.05).血浆miR-150诊断HPV阳性宫颈癌和CIN的佳截值分别为8.25和3.4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和84.3%,81.0%和8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miR-150和SCCA水平升高是HPV阳性宫颈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107(1.915~2.814),OR(95%CI)=1.583(1.327~2.036)].结论 血浆miR 150在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中明显上调,可作为HPV阳性宫颈癌早期诊断和CIN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林丽慧;唐梅;于春玲;林万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临床胸腹腔积液样本进行短期培养,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进行细菌鉴定,以建立可用于胸腹腔积液的快速细菌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360例细菌感染的胸腹腔积液(胸腔积液163例、腹腔积液1 97例),所有样本分为三份:一份常规培养并使用微生物鉴定仪检测;第二份直接离心集菌后用MALDITOF MS鉴定;第三份与营养肉汤混合并短期培养2h,离心洗涤后用MALDI-TOF MS鉴定.以微生物鉴定仪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MALDI TOF MS对短期培养后胸腹腔积液中致病菌的鉴定效能.结果 MALDI-TOF MS对短期培养后两种样本的正确检出率分别为94.5%和90.9%,总的未检出率只有7.5%;单一细菌生长的样本鉴定结果与常规方法符合率达到94.1%;能从混合细菌生长的样本中准确鉴定优势菌.结论 经过短期培养后的胸腹腔积液样本,MALDI-TOFMS检出率高,结果可靠:所需时间比常规培养缩短至少12h,可为临床准确快速提供病原菌报告.
作者:芦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进行耐药性及基因分析,为CRE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5.6软件对CRE菌株进行耐药分析;改良Hodge试验对53株CRE菌株采用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洛培南三种药敏纸片进行表型筛选;对31株CRE进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53株CRE中,肺炎克雷伯菌3 4株占64.15%,大肠埃希菌12株占22.64%,阴沟肠杆菌7株占13.21%;Hodge试验阳性菌株有31株,占58.49%(31/53),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罗培南三种药敏纸片的Hodge试验结果一致;31株CRE中,扩增出blaKPC基因的菌株有29株,占93.55%,blaNDM基因有9株,占29.03%,blaKPC和blaNDM两种基因同时含有的菌株是8株,占25.81%,未扩增出blaIMP,blaOXA和blaVIM耐药基因.结论 31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主要耐药机制携带KPC和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重症医学科和呼吸内科病房检出的CRE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其耐药基因型主要是KPC型,干部病房CRE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耐药基因型主要是KPC和NDM的混合型.
作者:刘宇豪;陈晨;次仁曲珍;周俊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患者不同水平血小板(PLT)与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和常规凝血检测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围手术期PLT减少症患者69例,PLT正常患者35例和PLT增高患者35例.分析其TEG参数[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成块时间(K),血细胞凝集成块速率(Angle),凝血块的大强度(MA)]与常规凝血检测参数[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PLT计数]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水平PLT的患者PLT计数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PLT计数呈正相关的TEG参数有:MA(r=0.57,P<0.0001),Angle(r=0.54,P<0.000 1),CI(r=0.57,P<0.0001);R与PLT计数呈负相关(r=-0.27,P<0.000 1).PLT计数与PT,APTT值无相关性.PLT轻度缺乏组[(87.34±10.43)×109/L]和正常组[(198.47±45.30)×109/L]PLT计数与MA(r=0.48,0.61,均P<0.01)和Angle呈正相关(r=0.53,0.51,均P<0.01),PLT重度降低组[(39.33±10.63)×109/L]和升高组[(330.34±35.43)×109/L]PLT计数与MA(r=0.26,0.15,均P>0.05)和Angle(r=0.20,0.24,均P>0.05)无相关性.结论 正常和轻度PLT降低患者PLT计数与CI,Angle和MA呈显著正相关,与PT,APTT值无相关性;但在PLT中重度降低和PLT升高患者中,PLT计数与以上参数不相关,PLT中重度降低或者升高患者中PLT计数不能反应其聚集功能,MA更能敏感反应PLT功能.
作者:程晓静;邢准;王秋实;何燕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血浆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EPCR)和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水平变化.方法 119例(男32例,女87例,年龄57.75±12.04岁)于2015年3~6月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观察其在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浆内皮细胞EPCR和TM的浓度变化.结果 ①血浆EPCR浓度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减低40.34%,术后第3天与术前相比减低49.45%,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减低15.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63,均P<0.05);②血浆TM浓度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减低12.77%,术后第3天与术前相比减低40.53%,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减低31.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87,均P<0.05).结论 关节置换术后3天内EPCR和TM水平进行性减低.
作者:赵慧茹;王聪;苏玉;张会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发作期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41例(脑梗死组),脑出血急性发作期患者33例(脑出血组),均检测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水平,比较其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对上述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绘制ROC曲线,判断对脑梗死与脑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TG,LDL,UA和RBP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36,均P<0.05);脑梗死组血浆GLU和CRP水平明显低于脑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2.87,均P<0.05);而脑梗死组血浆TC,LP(a),HCY水平与脑出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1.85,均P>0.05).血浆TG,LDL,UA,GLU,CRP和RBP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8,0.652,0.783,0.728,0.749和0.649,对脑梗死的判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UA,GLU和CRP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脑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6,0.804和0.837,对脑出血的判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中有显著性差异,可鉴别诊断脑梗死与脑出血.
作者:屈山脉;郭进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全国血清降钙素原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变异系数质量水平现状.方法 采用基于Web方式的室间质量评价(EQA)软件系统.收集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清降钙素原项目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包括2017年3月和累积室内质控2个水平(批号1和批号2)在控数据的变异系数(CV).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依据1/3TEa(室间质量评价限)、1/4TEa计算两个批号的室内质控变异系数的通过率.根据参加EQA的实验室室内质控所使用的仪器进行分组统计,并按两个评价标准计算各组的通过率.根据实验室检测系统是否配套,计算满足两个标准的实验室所占比例.结果 相同评价标准下两个批号的通过率接近,批号2的通过率相对更高.按仪器分组后各组通过率参差不齐.根据实验室检测系统是否配套进行统计分析,使用配套系统较使用非配套系统不精密度符合率更高.结论 应加强室内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检测质量水平.实验室应重视室内质量控制工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刘佳丽;王薇;何法霖;钟堃;袁帅;张志新;杜雨轩;王治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低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对PLT计数的影响,为实验室制定PLT复检规则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收集2017年3~8月期间的466例门诊检测血细胞计数及五分类患者EDTA抗凝血标本,检验结果分为三组:A组MCV≤65fi,B组65fl<MCV≤70fl,C组70fl<MCV≤75fl.采用SYSMEX XN900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进行电阻抗法(PLT-I)和荧光核酸染色法(PLT F)血小板计数,将两种方法检测的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PLT-I值=(322.8±109.1)×109/L,PLT-F值=(282.60±100.5)×109/L,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9,P<0.05);B组PLT-I值=(305.7±111.7)×109/L,PLT F值=(304.8±112.3)×109/L;C组PLT-I值=(292.2±84.4)×109/L,PLT-F值=(291.6±84.4)×109/L.结论 当存在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的情况下,即低MCV≤65fl时,电阻抗法(PLT-I)检测PLT结果,会引起PLT计数的假性增高.
作者:荆晶;胡恩亮;樊爱琳;郑善銮;郝晓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筛查的适用性,同时了解宁夏地区丙肝的感染现状,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IA)检测的所有丙肝抗体(抗-HCV)数据共209 889例,依据美国《2003CDC实验室抗-HCV检测及结果报告指南》,将有反应性病例分为弱阳性(0.9≤S/CO值≤8.0)和阳性(S/CO值>8.0)两组;依据2015更新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临床诊断标准,完成急、慢性丙肝的确诊,采用卡方检验和回归分析的曲线估计等分析丙肝确诊率及患丙肝人群的分布特征.结果 S/CO值>8.0组,丙肝确诊率达97.57%;0.9≤S/CO值≤8.0组,丙肝确诊率仅为2.05%.感染丙肝的人群,男女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32,P>0.05),21~6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儿童及老年人感染率较低(x2=254.901,P<0.01),院内各科室均有分布;假阳性人群主要为老年、儿童、孕妇及肿瘤患者,主要科室分布为产科、肿瘤科、儿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CV适于丙肝临床筛查,但要注意其假阳性.应提高宁夏地区高发人群丙肝的检测,并注意院内感染的防治,不断完善对丙肝的筛查和监测体系.
作者:董璐艳;王菊英;苏明;魏军;李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LD BC-Ⅰ型全自动血细胞图像分析仪的临床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 收集2016年10~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门诊EDTA Na2抗凝血液样本202例,涂片经瑞氏染色后,分别进行人工镜检和血细胞图像分析仪扫描,比较人工镜检与自动分析仪检测效率及有核细胞分类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两种方法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结果 自动分析仪分析每份标本所用平均时间较人工镜检缩短3.81±2.11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626,P<0.01).分析仪预分析原始细胞、早幼、中幼及晚幼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的符合率分别是71.4%,64.8%,28.8%,21.1%和71.6%.经人工复核后,五种有核细胞诊断符合率提高到87.7%,81.5%,38.1%,26.3%和86.2%.Passing-Bablok回归法显示,两种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981,0.894,0.725,0.772,均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符合率分别为96%,96%,91%和94%.结论 LD BC-Ⅰ型血细胞图像全自动分析仪能显著提高有核细胞的分析效率,对成熟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分类结果与人工镜检一致性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高飞;唐晶;李景岗;张凤;龙莉;曹得华;汪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血清外泌体中CD69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对疾病病理过程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6年12月来长海医院就诊的35例AIP患者血清和同期就诊的35例健康个体血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浓度,以磁珠结合抗体的方法在流式细胞仪中检测血清中外泌体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Pearson系数表示.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实验组血清中外泌体CD69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85.76±19.45 vs 17.01±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1,P<0.0001);实验组中CD69+的外泌体所占百分比与血清中IL-4,IFN-γ,TGF-β表达量呈正比(r=0.456,0.678,0.548,均P<0.05),CD69-的外泌体所占百分比与血清中IL-4,IFN-γ,IL-10,TGF-β呈反比(r=-0.589,0.399,-0.784,-0.657,均P<0.05).结论 CD69在外泌体的表达可能通过影响CD4+T细胞功能参与了AIP病程,是该病潜在的监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作者:李腾达;龙曙萍;黄元兰;刘鹏;张薇薇;郭杰;刘云;谷明莉;邓安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江苏宿迁地区汉族人群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基因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食管癌(E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分析246例食管癌患者及240例健康对照者的DNMT3B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在-149C>T位点中,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TT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9,P>0.05).在579G>T位点中,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TT与GT+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9,P>0.05).在年龄和性别分组中,两位点在食管癌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044~0.876,P值均>0.05).结论 DNMT3B基因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无相关性.
作者:邱巍;胡威;赵建江;陈素梅;刘东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检测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总抗体的性能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重组TP优势多表位嵌合抗原,应用双抗原夹心TRFIA检测TP特异性总抗体.评价该方法学的精密度、检测低限、准确度、线性、参考品符合率等分析性能指标,并进行临床比对试验研究,方法间结果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该方法的批内与批间的CV均不高于10%;检测低限可达0.05 mIU/ml;检测国家标准物质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在1.50~155.00 mIU/ml内,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99 9;检测国家参考品能达到检定要求;检测标化的血清盘结果符合率为100%;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平行比对试验,总符合率为99.56%,Kappa指数为0.990 6.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线性范围宽,临床符合率高,能满足临床检测需要.
作者:谭玉华;雷泽洪;郑丹;刘灿;赵凡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贫血女性患者血清铁蛋白(sF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RA女性患者,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炎症感染及恶性肿瘤,纳入154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活动指标评估.同时选取6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参考组.根据贫血状态和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各组RA相关指标、铁代谢指标和并发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并发贫血患者较不并发贫血患者的体质指数低(BMI) (22.69±3.89 kg/m2 vs 24.51±3.61 kg/m2,t=-3.39,P<0.001),血清铁(Fe)[9.95(7.75) μmol/L vs 13.30(7.80) μmol/L,F=-1.98,P<0.001]、总铁结合力(TIBC) [21.75(18.55)μmol/L vs 31.40(15.60)μmol/L,F=-1.72,P=0.001]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RA活动度评分(DAS28)以及各项活动度指标都显著高于不并发贫血患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1~2.14,P<0.05),但是两组间sF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P=0.659).RA并发贫血的患者组,高sFt水平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显著升高[59(53)mm/h vs 29(43)mm/h,F=-4.35,P<0.001],并具有较高的血脂水平,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也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并发贫血会加重患者病情,sFt可以用于辅助RA并发贫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监控RA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微;张润清;于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