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D BC-Ⅰ全自动血细胞图像分析仪对外周血有核细胞分类能力的验证评价

高飞;唐晶;李景岗;张凤;龙莉;曹得华;汪键

关键词:人工镜检, 有核细胞, LD BC-Ⅰ型全自动血细胞图像分析仪
摘要:目的 对LD BC-Ⅰ型全自动血细胞图像分析仪的临床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 收集2016年10~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门诊EDTA Na2抗凝血液样本202例,涂片经瑞氏染色后,分别进行人工镜检和血细胞图像分析仪扫描,比较人工镜检与自动分析仪检测效率及有核细胞分类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两种方法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结果 自动分析仪分析每份标本所用平均时间较人工镜检缩短3.81±2.11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626,P<0.01).分析仪预分析原始细胞、早幼、中幼及晚幼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的符合率分别是71.4%,64.8%,28.8%,21.1%和71.6%.经人工复核后,五种有核细胞诊断符合率提高到87.7%,81.5%,38.1%,26.3%和86.2%.Passing-Bablok回归法显示,两种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981,0.894,0.725,0.772,均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符合率分别为96%,96%,91%和94%.结论 LD BC-Ⅰ型血细胞图像全自动分析仪能显著提高有核细胞的分析效率,对成熟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分类结果与人工镜检一致性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和Ig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住院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和IgA表达的相关性,筛选具有早期辅助诊断意义的抗体指标.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筛选出2015~2017年50例咽拭子RSV阳性的住院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IgM,IgG和IgA;同时以95例无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儿童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咽拭子RSV阳性患儿血清中IgM,IgG,IgA及三者同时出现阳性率分别为24.00%,60.00%,22.00%和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19,P<0.01);同一性别患儿的IgM,IgG和IgA阳性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6,P<0.01),不同性别在同一实验组或对照组中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P>0.05);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中未检出IgM,IgG和IgA,仅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检测到1例IgG,支气管肺炎及急性支气管炎中以IgG的检出率41.38%和23.53%高,且均未单独检测到IgA;<6个月年龄组患儿在7天和21天内均未检出IgM和IgA,1~5岁年龄组患儿在7天内产生IgM阳性率为50.00%高,且在21天内均能检出IgM,IgG和IgA,5~10岁年龄组患儿在7天内产生IgG和IgA的阳性率为100%和66.67%.结论 RSV特异性抗体IgM,IgG和IgA不能单独作为早期感染RSV的诊断指标,特异性抗体产生不受性别因素影响,上呼吸道感染RSV较难产生IgM,IgG和IgA,患儿年龄越小产生IgM和IgA的速度越慢,同时IgG存在母婴垂直传播且对机体无保护作用,RSV感染人体引起临床呼吸道症状可能与自身免疫力有关;IgA产生早且不单独出现.

    作者:吴意;金娴;樊春卉;侯家兴;赵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D269和CD317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骨髓细胞中CD269和CD317的抗原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反映MM疾病进展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在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性研究,选取63例初诊MM患者作为研究组,35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骨髓血中CD269和CD317表达率以及63例MM患者骨髓血中其他抗原(CD19,CD20,CD56,CD117)的表达率;分别检测MM患者血清血红蛋白(Hb)、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统计学分析CD269和CD317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与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CD269阳性率分别为(86.6±2.35)% vs(4.33±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56,P<0.05);CD317阳性率分别为(71.42±0.62)% vs (8.32±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02,P<0.05);在其他抗原表达上,CD269和CD317阳性组CD5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t=4.032,P<0.05),而CD117的表达水平阳性组显著低于阴性组(t=2.832,P<0.05),CD19,CD20的表达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CD269和CD317表达水平与CD5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92,P<0.05),与CD11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210,P<0.05).Hb含量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t=3.012,P<0.05),血清β2-MG水平阳性组低于阴性组(t=2.024,P<0.05),血清LDH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CD269和CD317表达水平与血清Hb含量呈负相关(r=-0.212,P<0.05),与血清β2-MG水平呈负相关(r=-0.312,P<0.05).结论 MM患者骨髓细胞高表达CD269和CD317;MM的病情进展与患者CD56升高或CD117降低有关;与血清Hb含量和β2-MG水平降低有关,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

    作者:刘玉霞;胡国瑜;袁朝晖;谭奎;李清照;沈婵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尿干化学分析法、散射比浊法、酶法检测尿清蛋白与尿肌酐及比值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目的 评价使用尿干化学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尿清蛋白(Alb)、使用尿干化学法和酶法检测尿肌酐(Cr)及尿清蛋白肌酐比(ACR)的结果一致性分析.方法 收集157例清晨第一次尿液样本,尿清蛋白使用尿干化学法和散射比浊法、尿肌酐使用尿干化学法和酶法分别进行测定.采用kappa检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尿清蛋白kappa值为0.837 9(95%可信区间:0.718 1~0.957 7);尿肌酐kappa值为0.769 7(95%可信区间:0.665 2~0.874 2);尿清蛋白肌酐比kappa值为0.756 6(95%可信区间:0.628 6~0.884 6).结论 尿干化学法检测尿清蛋白,尿肌酐及ACR的结果和散射比浊法检测尿Alb,酶法检测尿Cr及ACR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用于早期肾脏疾病的筛查以及CKD的分级中,初筛患者或长期病情维持过程中复查的监控手段.

    作者:鲁作华;刘倩倩;赵晓静;陈聚盛;孙力;刘兴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异嗜性抗体干扰化学发光方法检测cTnⅠ的处理和分析

    目的 分析和处理异嗜性抗体干扰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免疫测定所导致的假阳性结果.方法 分别采用稀释法、更换检测系统(Beckman,Siemens和Abbott)及异嗜性抗体阻断剂对1例65岁男性患者血浆样本进行处理及检测,比较分析稀释一定倍数、更换检测系统和异嗜性抗体阻断剂处理前后的cTnⅠ结果.结果 使用Beckman系统检测该患者血浆稀释前以及稀释2倍、4倍、8倍的cTnⅠ结果分别为4.60,4.03,3.45和2.62 ng/ml;使用Beckman,Siemens和Abbott系统检测该患者血浆cTnⅠ的结果分别为4.60,0.023和0.022 ng/ml;使用Beckman系统检测异嗜性抗体阻断剂处理前后的血浆cTnⅠ结果分别为4.60和0.106 ng/ml.结论 该患者血浆cTnⅠ检测受到了异嗜性抗体的干扰,更换检测系统或使用异嗜性抗体阻断剂可以有效解决此类干扰作用.

    作者:鲁军;程歆琦;禹松林;侯立安;金成;由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液NLR,LMR,RDW,PLR四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前血常规部分参数的变化意义.方法 以29例卵巢癌和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得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和CA-125水平;依据病理对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分析NLR,1LMR,RDW,PLR及CA-125水平在不同分期中的差异;以是否为卵巢癌分组,对上述参数绘制ROC曲线.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NLR,LMR,RDW,PLR和CA-125水平分别为2.49±1.04 vs 1.46±0.45,4.48±1.56 vs 6.67±1.87,175.35±62.86 vs 127.11±41.99,(12.98±0.98)% vs (12.48±0.76)%,(355.9±369.73)U/ml vs (12.87±6.91)U/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979,4.879,3.477,2.188,5.082,均P<0.05);卵巢癌患者Ⅰ+Ⅱ期与Ⅲ+Ⅳ期上述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79,2.740,3.855,2.940,3.226,均P<0.05);NLR,LMR,RDW,PLR四参数及血清CA 125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判断卵巢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4,0.823,0.749,0.680和0.905.结论 部分血常规参数可辅助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且在卵巢癌临床分期的判断中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徐金良;杜丹丹;翟志敏;郭进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快速去除冰冻红细胞甘油的方法改进研究

    目的 建立冰冻红细胞快速去甘油的方法.方法 采用三步法快速去除冰冻红细胞中的甘油.通过控制制备时盐水的浓度、作用时间及离心次数,用高浓度盐水大量稀释冰冻红细胞后,离心去除盐水,加入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重悬,来达到快速去除甘油的目的.分别对比了常规法和改良法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甘油残留量、白细胞残留量及血细胞比容5个方面的指标.结果 传统去甘油的方法大约需要1h,三步法去甘油大约需要15 min,极大地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对去甘油红细胞进行相关检测,甘油残留量和白细胞残留量符合《全血与成分血质量要求(2012版)》的规定,血红蛋白含量略低于规定.结论 快速解冰冻去甘油方法具有时间短、效率高的优点,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以使产品质量全面达到国家标准.

    作者:冯娜;兰静;彭鹏;王锦;刘娜;张嫄;赵京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陕西铜川地区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表型分布调查

    目的 调查铜川地区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袁型分布情况,建立Rh血型表型数据库,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有力保障.方法 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对2015年6月~2017年3月来自铜川市中心血站的3 419例无偿献血者红细胞样本进行Rh血型抗原检测,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RhD初筛阴性的标本进行确认,确定其Rh血型表型,并进行分类统计、计算机存档.与国内其他地区Rh血型表型分布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3 419例无偿献血者RhD阴性率0.55%,Rh其他抗原阳性率分别为D:99.45%,C:90.41%,c:55.10%,E:45.51%和e:92.19%;Rh抗原基因频率分别为D:0.921,C:0.6737,c:0.3207,E:0.2755和e:0.7306;Rh表型分布特征为:CCDee>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RhD阴性.统计分析显示,铜川地区的CCDee和ccDEE构成比与南宁和黔南地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552,P=0.016;x2=18.519,P=0.001),而与唐山、沈阳、邢台、天津滨海四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7~1.31,均P>0.05).结论 铜川地区Rh表型分布具有北方地域特点[1~4],RhD阴性率符合我国汉族人群分布特点,中国南北方地区在不同的Rh表型方面存在差异,Rh血型表型分布调查对于保证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剑锋;兰爱侠;陈春红;李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低MCV引起PLT计数假性增高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价低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对PLT计数的影响,为实验室制定PLT复检规则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收集2017年3~8月期间的466例门诊检测血细胞计数及五分类患者EDTA抗凝血标本,检验结果分为三组:A组MCV≤65fi,B组65fl<MCV≤70fl,C组70fl<MCV≤75fl.采用SYSMEX XN900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进行电阻抗法(PLT-I)和荧光核酸染色法(PLT F)血小板计数,将两种方法检测的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PLT-I值=(322.8±109.1)×109/L,PLT-F值=(282.60±100.5)×109/L,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9,P<0.05);B组PLT-I值=(305.7±111.7)×109/L,PLT F值=(304.8±112.3)×109/L;C组PLT-I值=(292.2±84.4)×109/L,PLT-F值=(291.6±84.4)×109/L.结论 当存在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的情况下,即低MCV≤65fl时,电阻抗法(PLT-I)检测PLT结果,会引起PLT计数的假性增高.

    作者:荆晶;胡恩亮;樊爱琳;郑善銮;郝晓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深圳地区人群B群链球菌血清学分布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B群链球菌(GBS)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方法 来自深圳4家医院515例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分离株(其中108例侵袭性,112例非侵袭性和295例定植株).所有GBS分离株采用常规血清方法和分子方法进行血清型分型;PCR方法检测GBS分离株的scpB,lmb,hylB,cylE,bac,bca和rib毒力基因;纸片扩散法检测GBS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的敏感度;青霉素的低抑菌浓度(MICs)用E实验检测.结果 分子分型(8个血清型Ⅰa,Ⅰb,Ⅱ~Ⅵ,Ⅸ)与血清分型相符.结合分子分型与血清学分型,血清型Ⅲ是常见的荚膜型(56.5%),然后依次为Ⅰb(17.5%),Ⅰ a(12.6%),V(7.4%),Ⅱ(2.7%),Ⅵ(1.4%),Ⅳ(1.0%)和Ⅸ(1.0%).在不同的人群中Ⅲ型为主要血清型.除Ⅲ型外,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感染人群中,血清型Ⅰa也较为常见(11.1%和29.5%),Ⅰb在定植人群中较为常见(19.3%).PCR检测毒力基因表明在几乎所有分离株中含cylE,lmb,scpB和hylB基因,在515例分离株中发现rib,bca和bac基因分别为29.1%,14.6%和9.7%.此外,一些毒力基因显著与特定的血清型相关,如rib与血清型Ⅲ,Ⅰa和Ⅰb主要相关;bca和bac与血清型Ⅲ和Ⅰb主要相关.药敏结果显示,GBS对β内酰胺酶100%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分别为67.0%,61.9%和86.0%.结论 GBS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设计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江凡;王飞玲;路瑞静;周喜友;邹建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外泌体中CD69表达升高及意义

    目的 探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血清外泌体中CD69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对疾病病理过程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6年12月来长海医院就诊的35例AIP患者血清和同期就诊的35例健康个体血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浓度,以磁珠结合抗体的方法在流式细胞仪中检测血清中外泌体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Pearson系数表示.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实验组血清中外泌体CD69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85.76±19.45 vs 17.01±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1,P<0.0001);实验组中CD69+的外泌体所占百分比与血清中IL-4,IFN-γ,TGF-β表达量呈正比(r=0.456,0.678,0.548,均P<0.05),CD69-的外泌体所占百分比与血清中IL-4,IFN-γ,IL-10,TGF-β呈反比(r=-0.589,0.399,-0.784,-0.657,均P<0.05).结论 CD69在外泌体的表达可能通过影响CD4+T细胞功能参与了AIP病程,是该病潜在的监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作者:李腾达;龙曙萍;黄元兰;刘鹏;张薇薇;郭杰;刘云;谷明莉;邓安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分析

    目的 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进行耐药性及基因分析,为CRE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5.6软件对CRE菌株进行耐药分析;改良Hodge试验对53株CRE菌株采用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洛培南三种药敏纸片进行表型筛选;对31株CRE进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53株CRE中,肺炎克雷伯菌3 4株占64.15%,大肠埃希菌12株占22.64%,阴沟肠杆菌7株占13.21%;Hodge试验阳性菌株有31株,占58.49%(31/53),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罗培南三种药敏纸片的Hodge试验结果一致;31株CRE中,扩增出blaKPC基因的菌株有29株,占93.55%,blaNDM基因有9株,占29.03%,blaKPC和blaNDM两种基因同时含有的菌株是8株,占25.81%,未扩增出blaIMP,blaOXA和blaVIM耐药基因.结论 31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主要耐药机制携带KPC和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重症医学科和呼吸内科病房检出的CRE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其耐药基因型主要是KPC型,干部病房CRE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耐药基因型主要是KPC和NDM的混合型.

    作者:刘宇豪;陈晨;次仁曲珍;周俊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关于淋巴瘤概念及诊断标准的再思考和认识——兼“低度恶性潜能淋巴肿瘤”病理诊断名词的提出

    近年来新发现一类生物学行为偏良性的单克隆增生淋巴组织病变,常被诊断为淋巴瘤,但其病变恶性潜能十分有限,几乎不进展,这对传统淋巴瘤概念及诊断标准都是一个挑战.基于此,笔者在理论层面提出了“良性淋巴瘤”的概念并从克隆性及淋巴细胞流动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其存在的可能性,同时基于临床实践及诊断策略层面考虑,又首次提出“低度恶性潜能淋巴肿瘤”新的病理诊断名词,既表明这类病变不同于恶性淋巴瘤,避免过度治疗,同时又提醒临床和患者注意随访观察,防止少数病例复发.希望通过此文引发学者们对淋巴瘤生物学本质的共同思考和探讨.

    作者:李文生;周小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江苏宿迁地区汉族人群DNMT3B基因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分析

    目的 分析江苏宿迁地区汉族人群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基因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食管癌(E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分析246例食管癌患者及240例健康对照者的DNMT3B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在-149C>T位点中,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TT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9,P>0.05).在579G>T位点中,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TT与GT+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9,P>0.05).在年龄和性别分组中,两位点在食管癌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044~0.876,P值均>0.05).结论 DNMT3B基因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无相关性.

    作者:邱巍;胡威;赵建江;陈素梅;刘东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3~2016年四川省儿童患者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2013~2016年四川省儿童患者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6年四川省耐药监测报告的儿童患者所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感染数据,实验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率分析.结果 4年间,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13年为8.95%,2016年上升至16.66%;儿童卡他莫拉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13年为4.16%,2016年上升至6.34%.15 896株儿童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2016年为71.6%;对头孢克洛的上升趋势更明显,由2013年的26.1%上升至2016年的59.5%,增幅为33.4%;对阿奇霉素不敏感率上升,由2013年的8.3%上升至2016年的25%,对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的不敏感率呈下降趋势,且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各年均高于90%.与分离自所有患者的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相比,分离自儿童患者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更高,儿童分离株和总菌株对阿奇霉素的不敏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由2013年的8.3%,10.2%升至2016年的25%,22.1%.5 625株卡他莫拉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率高,大于9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逐年增高,由2013年的15.1%上升至59.1%.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敏感率大于90%,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已上升至70%左右,不适于选用.儿童卡他莫拉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上升至59.1%,对其它测试药物耐药率变化较小.

    作者:张琼芳;王芳;李睿;任然;吴波;辛力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北京地区汉族女性人群SYK基因启动子区-803A>T(rs29098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基因启动子区-803A>T(rs290987)单核苷酸多态与汉族女性人群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57例乳腺癌患者和60例与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syk基因启动子区-803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受试者血清SYK水平.结果 -803A>T多态T等位基因频率在乳腺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5.348,P=0.021).与AA基因型相比(TA+TT)基因型可显著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OR值为2.87,95% CI=1.27~6.49.乳腺癌组血清SY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F=33.278,P<0.01).结论 北京地区汉族女性人群SYK基因803位点基因型TA和TT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靳庆娥;苏建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中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研究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9例,其中单个节段突出的患者70例(A组)、多个节段突出(腰椎间盘突出节段数量≥2个)的患者29例(B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中caspase-3和caspase-9浓度.结果 对照组、A组和B组血清中caspase-3浓度分别为11.24±0.41,14.31±0.67和17.43±1.86 pmol/L,各组之间caspase-3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7,P<0.01).对照组、A组、B组血清中caspase-9浓度分别为18.54±2.19,30.57±3.63和43.68±5.15 pmol/L,各组之间caspase-9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85,P=0.001).A组(q=3.08,3.29,均P<0.05)、B组(q=5.78,4.50,均P<0.05)caspase-3和caspase-9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3.21,3.22,均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上调促进了细胞凋亡过程,参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并且与椎间盘突出节段数量相关,突出节段数量越多,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量越高.

    作者:赵英伦;马元;莫森;李东冉;王军;刘冲;詹新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LD BC-Ⅰ全自动血细胞图像分析仪对外周血有核细胞分类能力的验证评价

    目的 对LD BC-Ⅰ型全自动血细胞图像分析仪的临床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 收集2016年10~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门诊EDTA Na2抗凝血液样本202例,涂片经瑞氏染色后,分别进行人工镜检和血细胞图像分析仪扫描,比较人工镜检与自动分析仪检测效率及有核细胞分类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两种方法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结果 自动分析仪分析每份标本所用平均时间较人工镜检缩短3.81±2.11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626,P<0.01).分析仪预分析原始细胞、早幼、中幼及晚幼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的符合率分别是71.4%,64.8%,28.8%,21.1%和71.6%.经人工复核后,五种有核细胞诊断符合率提高到87.7%,81.5%,38.1%,26.3%和86.2%.Passing-Bablok回归法显示,两种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981,0.894,0.725,0.772,均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符合率分别为96%,96%,91%和94%.结论 LD BC-Ⅰ型血细胞图像全自动分析仪能显著提高有核细胞的分析效率,对成熟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分类结果与人工镜检一致性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高飞;唐晶;李景岗;张凤;龙莉;曹得华;汪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筛查丙肝的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筛查的适用性,同时了解宁夏地区丙肝的感染现状,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IA)检测的所有丙肝抗体(抗-HCV)数据共209 889例,依据美国《2003CDC实验室抗-HCV检测及结果报告指南》,将有反应性病例分为弱阳性(0.9≤S/CO值≤8.0)和阳性(S/CO值>8.0)两组;依据2015更新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临床诊断标准,完成急、慢性丙肝的确诊,采用卡方检验和回归分析的曲线估计等分析丙肝确诊率及患丙肝人群的分布特征.结果 S/CO值>8.0组,丙肝确诊率达97.57%;0.9≤S/CO值≤8.0组,丙肝确诊率仅为2.05%.感染丙肝的人群,男女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32,P>0.05),21~6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儿童及老年人感染率较低(x2=254.901,P<0.01),院内各科室均有分布;假阳性人群主要为老年、儿童、孕妇及肿瘤患者,主要科室分布为产科、肿瘤科、儿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CV适于丙肝临床筛查,但要注意其假阳性.应提高宁夏地区高发人群丙肝的检测,并注意院内感染的防治,不断完善对丙肝的筛查和监测体系.

    作者:董璐艳;王菊英;苏明;魏军;李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西格玛管理在职业健康体检血细胞分析检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西格玛性能验证图评价某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血细胞分析检测项目中主要指标的检测性能,指导质量改进.方法 收集该机构2016年10月实验室血细胞分析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和2016年第二次全国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将该实验室的血细胞分析检测项目的室内控制累积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的估计值,将室间质评结果中的百分差值作为该实验室的偏倚(%)估计,采用卫生行业标准WS/T406-2012的允许总误差作为质量控制规范,用专业软件绘制该实验室的血细胞分析检测中主要八个项目的西格玛性能验证图.结果 白细胞计数的西格玛值达到了“δ≥6”水平,检验性能一流;血红蛋白的西格玛值位于“4≤δ<5”,检验性能良好;Hct,HCV和MCHC的西格玛值均在“3≤δ<4”,处于临界水平;而红细胞、血小板和MCH的西格玛值位于“2≤δ<3”水平,检验性能欠佳.结论 西格玛性能验证图可直观地反映该实验室对血细胞计数不同检测项目的检测性能水平,促进质量改进.

    作者:梁婧;罗虎;李隆飞;罗环;常晓燕;王如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功能性便秘患者胃分泌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功能性便秘患者胃分泌功能,明确有无胃肠轴激动.方法 研究纳入51例体检者为对照组,4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便秘组,检测各组清晨胃液pH值、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比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便秘组患者Hp阳性率、PGⅡ水平差畀无统计学意义(Hp阳性率:x2=0.031,P=0.861;PGⅡ:t=1.666,P=0.100),两组间胃液pH值,G-17和PGⅠ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H值:t=2.180,P=0.032;G-17:t=2.703,P=0.008;PGⅠ:t=7.388,P<0.001).结论 功能性便秘患者胃分泌功能亢进,提示功能性便秘患者可能存在胃肠分泌轴激动并促进胃酸分泌.

    作者:汪照函;陈建勇;余志强;刘晖;罗斌;胡坚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