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敏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为其主要症状特征.
作者:张晓星;吕祖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时的误诊原因与救治方法.方法:总结回顾国内报告的102例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并具有(AMI)样临床表现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VMC)102例,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理,讨论其诊断及误诊原因,鉴别诊断与救治方法.结果: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结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动态分析患者心电图演变情况十分重要,冠状动脉造影和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对两者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丽;杜一平;何江;林文果;罗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愈合不良的原因.方法:1992年5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对170例股骨干骨折采用了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18个月.结果:发现骨不连、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共34例,占内固定治疗的20%.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应严格遵循内固定技术原则,术中对骨部血供的保护和对骨缺损部位的植骨,术后循序有效的功能锻炼是骨折满意愈合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晨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高压氧治疗是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反复认识才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压氧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一个组成部分,同时氧舱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我院这种用氧气加压的单人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尤为重要.虽我院开展高压氧治疗已有20年,由于时时不忘安全管理,至今未有差错事故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们的经验和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丹;杨元碧;刘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髋关节炎X线表现和分型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证实的化脓性髋关节炎130例,回顾性分析化脓性髋关节炎临床及X线表现与分型的关系.结果:据化脓性髋关节炎原发和继发的不同分4型:Ⅰ型(滑囊型);Ⅱ型(髂骨型);Ⅲ型(股骨型);Ⅳ型(坐骨型).结论:认识分型的X线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后估计.
作者:苏久维;张贤江;曹跃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扎子宫动脉在子宫切除术中防止或减少术中出血,保证手术安全顺利,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效果.方法:术中先寻找到子宫动脉的主干并阻断,再常规完成腹腔镜子宫切除或腹腔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结论:50例中除1例术中损伤膀胱改为开腹手术外,余无1例因子宫动脉大出血或韧带残端等组织出血给手术造成危险或中转开腹.
作者:丁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环尔康对细菌性阴道病(BV)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环尔康为治疗组,甲硝唑为对照组.两组均为阴道泡腾片200mg,每晚1次,塞入阴道深部,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有显著性差异,且无不良反应.结论:环尔康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安全、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罗思通;卢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273例肝硬化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与合并症,研究其诊断.方法:统计分析肝硬化主要病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肝肾综合征比例、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构成.结果: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为肝炎、酒精性、胆汁性;主要症状体征为乏力、纳差、腹水征、脾大;实验室检查PT、TT、APTT延长;腹水组SBP与非SBP腹水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合并肝肾综合征显著差异;上消化道出血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PHG、HU为主;酒精性肝硬化r-GT、前白蛋白与非酒精性肝硬化显著差异;胆汁性肝硬化ALP、r-GT显著增高.结论:肝硬化的诊断以常见症状结合肝炎、饮酒史、脾功能亢进、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出血倾向、低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腹水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有助于鉴别腹水性质,SBP并发肝肾综合征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需重视PHG、HU原因;r-GT、前白蛋白检测有助于酒精性肝硬化鉴别诊断;ALP、r-GT检测有助于胆汁性肝硬化鉴别诊断.
作者:邓勇;王小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利多卡因在口腔局部麻醉过程中对大脑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口腔门诊拔牙患者共6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选2%利多卡因;对照组选用2%普鲁卡因,观察两组在口腔局部麻醉过程中是否发生晕厥反应.结果:①实验组300例中无1例发生晕厥反应;对照组300例中发生晕厥反应的有13例,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②13例晕厥患者在1周后改用利多卡因,则无1例再次发生晕厥反应.结论:利多卡因通过减少动作电位的产生,降低能量消耗,从而对缺血、缺氧的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王正伦;李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念珠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占临床念珠菌病的3/4,能尽快鉴定白色念珠菌将有利于指导治疗.厚膜孢子和假菌丝有助于鉴定,过去用沙堡弱琼脂培养基来培养,白色念珠菌的厚膜孢子和假菌丝形成较晚.为此我们对培养基进行改进,经改良的沙堡弱培养基能更快形成厚膜孢子和假菌丝,缩短了鉴定时间,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叶迎春;夏世萍;赵世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局部应用以治疗急性牙龈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局部应用肿痛安胶囊治疗124例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牙龈出血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当时止血成功,术后3天复诊,无继续出血.结论:肿痛安胶囊局部应用以治疗急性牙龈出血,可以达到良好的止血、消炎、消肿作用.
作者:蒋俊强;何显敏;肖金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胆囊小隆起性病变是指超声所能显示的胆囊壁增厚或隆起的软组织病变.
作者:唐蓉;吴红樱;杨丽;胡蜀文;刘华丽;梁祯;刘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一种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理论.人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归因理论是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有关社会认识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内容.该理论是目前解释学习动机系统的理论.
作者:刘彬儒;高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的方法,以实现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少输血或不输血.方法:对130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围术期采用血液保护综合措施:制定保守的输血指征;适宜的麻醉深度,实施控制性降压;围手术期使用抑肽酶;机器剩余血全部回输;术中仔细止血.结果:本组患者围手术期平均用血量414ml的,其中41例未输血,占30%.术中平均出血量312ml,术后24h心包纵隔引流量200ml以下,均于术后第2d上午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结论:采用严格的血液保护措施,不仅能减少心内直视手术中的用血量,而且在部分病人中能达到不输异体血的目标.
作者:施东辉;廖斌;詹福生;邓明彬;李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药物流产(简称药流)中不全流产的临床分析,进一步掌握药流指针,确保药流安全.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460例中不全流产60例.结果:妊娠大于7周25例,不全流产率达41.6%;子宫屈度过大20例,不全流产率达33.3%;瘢痕子宫9例,不全流产率达15%;有人流史者48例,不全流产率达80%.结论:药物终止早孕影响流产的主要原因有妊娠大于7周,子宫屈度过大,瘢痕子宫,人流史,故对此类原因的早孕要慎用药流.
作者:周跃花;曾利;童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员的法律意识和对医疗的期望值也逐步提高;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业务,先进仪器设备运用于临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原因,随时受到职业暴露、职业危害和职业环境影响.以上因素使护士在工作中自身存在巨大的压力和潜在不安全隐患.
作者:永利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筛选人工流产镇痛方法.方法:笑气(N2O)吸入复合阿托品静脉注射,氯胺酮配伍安定、阿托品静脉注射,并设立对照组,比较其结果.结果:两组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扩宫效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镇痛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简单、安全、迅速、有效、易于掌握,能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
作者:刘惠根;张德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癌症死亡的第2位.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过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基因分析,一次只能研究少量基因且操作复杂费时的传统方法已显局限.新近发展的基因表达分析平台--基因芯片技术能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已成为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基因表达及表达程度方面研究的强有力工具,用它可以随意获取肝癌生长各期与肝癌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确定肝癌发生发展中基因突变位点;同时,根据基因型将肝癌分类,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以及进行药物筛选,在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文理;段承刚;宋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纳洛酮、利多卡因均可治疗眩晕症,而联合应用效果如何,报道少.现将我院纳洛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轻度脑伤合并轻度酒精中毒的病人,共32例,恢复良好.重度脑伤或/和重度酒精中毒的病人,恢复良好12例,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救治包括积极的现场急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酒精中毒和动态头部CT检查以明确脑损伤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取得较好预后.
作者:冉住国;李骥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