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蒋岚;谢书和;马红艳;朱建华;何建华;杨军
目的:总结儿童腹腔镜应用经验.方法:2001.4~2003.6应用微型腹腔镜诊治儿童疾病268例.采用Olympus微型腹腔镜,常规脐下缘0.3~0.5cm切口进镜,气腹压力10~12mmHg,根据情况分别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氯胺酮静脉全麻或单次硬膜外加氯胺酮静脉全麻.结果:本组14例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前期100例中.180例223侧斜疝镜下行内环口疝囊高位结扎.慢性腹痛13例,7例具阳性发现.急性腹痛44例中,35例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美克尔憩室出血4例探查证实诊断.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11例中,8例镜下完成粘连松解.结论:腹腔镜技术改变了传统外科手术操作理念,具有微创、诊治同行的优点,为腹腔内器官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手段,在儿童腹部外科和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实用价值.操作熟练,配合良好,病例选择得当,能障低并发症,减少副损伤,提高安全性.
作者:刘铭;杜一华;植勇;曹相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局部应用以治疗急性牙龈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局部应用肿痛安胶囊治疗124例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牙龈出血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当时止血成功,术后3天复诊,无继续出血.结论:肿痛安胶囊局部应用以治疗急性牙龈出血,可以达到良好的止血、消炎、消肿作用.
作者:蒋俊强;何显敏;肖金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员的法律意识和对医疗的期望值也逐步提高;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业务,先进仪器设备运用于临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原因,随时受到职业暴露、职业危害和职业环境影响.以上因素使护士在工作中自身存在巨大的压力和潜在不安全隐患.
作者:永利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常引起病人猝死,而且心室颤动自行转复非常少见.因此,重要的决定室颤患者生存的因素之一是:从室颤发生至得到除颤治疗的时间.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可以在心律失常发生10~20秒内释放电击除颤,明显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死亡率.我院心内科于2003年3月成功安置了1例单腔ICD.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石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环磷酰胺,阿霉素和氟脲嘧啶的联合化疗方案(CAF方案)作为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已应用于临床20多年.因其副反应轻、疗效好,费用低,已被广泛使用.但在2002年至2003年的一年中,我科2例患者使用CAF方案化疗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其中1例为重度肝功能损害,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丽佳;张建文;王丽英;任培蓉;吴敬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因右胸疼痛,干咳不止,气促1月入院.查体:气管左偏,右中上肺叩实音,右中上肺呼吸音消失,下肺呼吸音减弱,心界向左偏.胸部X片示:右上胸腔可见一大小约15cm×12cm类圆形包块,纵隔左偏.MRI提示:右上胸腔见一巨大球形占位,大小约15cm×12cm×11cm,有一蒂自T2~3椎间孔发出,椎间孔增宽,T2椎管内见一约0.5cm大小类似信号影,纵隔左移.术前诊断:右上后纵隔巨大神经纤维瘤.于2004年7月18日在全麻下行手术切除.术中先从背部正中线切口进入椎管,见肿瘤来源于T2神经根.将T2神经根切断,然后从右侧胸部第5肋床后外侧切口进胸,术中分块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纤维瘤,术后肿瘤称重达2100g.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12天后康复出院.
作者:朱卫国;蒋宾;张勋柱;高怀畅;胡朝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维U颠茄铝胶囊Ⅱ中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等成分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照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薄层色谱法,以硅胶G薄层板为固定相,醋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1]为展开剂鉴别维U颠茄铝胶囊Ⅱ中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等成分.结果:本薄层色谱法得到分离度和重现性好的薄层色谱.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靠、易行,可作为维U颠茄铝胶囊Ⅱ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作者:陈菊;王中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60例CML慢性期住院患者;对照组:60例健康查体者.均采用美国CELL-DYN3700型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LT显著增高(P<0.01),PCT、MPV、PDW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ML慢性期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但形态无明显改变.
作者:景莉;王秦;袁凯锋;王建英;韩建群;李哓明;韩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为其主要症状特征.
作者:张晓星;吕祖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癌症死亡的第2位.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过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基因分析,一次只能研究少量基因且操作复杂费时的传统方法已显局限.新近发展的基因表达分析平台--基因芯片技术能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已成为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基因表达及表达程度方面研究的强有力工具,用它可以随意获取肝癌生长各期与肝癌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确定肝癌发生发展中基因突变位点;同时,根据基因型将肝癌分类,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以及进行药物筛选,在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文理;段承刚;宋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念珠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占临床念珠菌病的3/4,能尽快鉴定白色念珠菌将有利于指导治疗.厚膜孢子和假菌丝有助于鉴定,过去用沙堡弱琼脂培养基来培养,白色念珠菌的厚膜孢子和假菌丝形成较晚.为此我们对培养基进行改进,经改良的沙堡弱培养基能更快形成厚膜孢子和假菌丝,缩短了鉴定时间,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叶迎春;夏世萍;赵世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男尸,约40岁.在解剖中发现,左上肢正中神经由3部分纤维在两处相合形成.第1处在胸小肌下缘、腋动脉前内侧,由发自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的两根,距喙突4.08cm处相合,内侧根宽0.3cm,厚0.15cm,外侧根宽0.2cm,厚0.10cm,合成后的干宽0.35cm,厚0.2cm.第2处在臂中、下1/3交界处,腋动脉的前外侧方,由第1次合成的干与肌皮神经发出的分支在距喙突21.07cm处相合成正中神经,肌皮神经分支宽0.32cm,厚0.21cm,相合后的正中神经宽0.53cm,厚0.21cm,见图1、图2.
作者:胡光强;杜杰;涂江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神经传导通路的传统教学中,使用简图或模型的形式沿用已久,而没有设计制作出这类标本,这对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与形象思维都存在着一定困难,为解决这类难题,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制作出一系列关于神经传导通路的标本,使各种传导通路的纤维走行,中继核团的立体位置都一一清楚显示,现将本体感觉传导路的剥制法予以介绍.
作者:廖新品;杜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环尔康对细菌性阴道病(BV)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环尔康为治疗组,甲硝唑为对照组.两组均为阴道泡腾片200mg,每晚1次,塞入阴道深部,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有显著性差异,且无不良反应.结论:环尔康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安全、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罗思通;卢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髋关节炎X线表现和分型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证实的化脓性髋关节炎130例,回顾性分析化脓性髋关节炎临床及X线表现与分型的关系.结果:据化脓性髋关节炎原发和继发的不同分4型:Ⅰ型(滑囊型);Ⅱ型(髂骨型);Ⅲ型(股骨型);Ⅳ型(坐骨型).结论:认识分型的X线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后估计.
作者:苏久维;张贤江;曹跃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一种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理论.人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归因理论是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有关社会认识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内容.该理论是目前解释学习动机系统的理论.
作者:刘彬儒;高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PNP法测定血清α-岩藻糖苷酶(AFU)自动分析方法.方法:根据测定条件的优化实验采用AFU作用于以CPNP为底物的连续监测法直接测定.结果:批内CV<4.8%,批间CV<6.8%,总CV<5.9%,回收率达101.8%,线性:0~313U/L(Y=0.9945X+1.1233r=0.9954);加入TG<4.6mmol/L,BIL<171μmol/L;Hb<100g/L;UA<440μmol/L时无显著干扰.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快速,适合全自动分析.
作者:袁平宗;李传达;张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是一组内源性分泌蛋白,一方面可特异性地与相应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催化活性中心的锌离子结合封闭其催化活性,抑制正常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改建和降解,在各种病理过程,如肿瘤的侵袭、转移、组织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TIMPs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及凋亡中亦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对MMPs的抑制作用无关.TIMPs共有4种,其中TIMP-1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在肾脏,TIMP-1由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其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TIMP-1及TIMP-1与肾脏疾病的关系作文献综述.
作者:曹灵;孙兴旺;马跃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之优缺点.方法:观察1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疗效.采用钬激光碎石78例,气压弹道碎石82例.结果:钬激光碎石1次操作成功74例,1周内结石全部排净,没有并发症发生.气压弹道碎石1次操作成功72例,再次碎石6例,发生并发症6例.结论:钬激光较气压弹道碎石更优越.
作者:曾铁兵;邓小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是评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敏感、准确、简便的新指标.本文比较Cystatin C和血肌酐(Scr)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白蛋白排泄率(UAE)分为,Ⅰ组正常蛋白尿组29例(UAE<20μg/min),Ⅱ组微量蛋白尿组18例(UAE 20~200μg/min),和Ⅲ组大量蛋白尿组15例(UAE>200μg/min).测定各组血清中的肌酐(Cr)及Cystatin C.进而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Ⅱ组糖尿病患者中所测的Cystatin C平均值高于Ⅰ组(P<0.05),第Ⅲ组高于Ⅰ组,也高于第Ⅱ组(P<0.05).而血肌酐在Ⅰ组和Ⅱ组中所测的平均值并无明显差别,只是第Ⅲ组中的血肌酐平均值高于Ⅰ、Ⅱ组(P<0.01).血Cystatin C(>0.96mg/L)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性为84%,而血肌肝(>134μmmol/L)为30%(P<0.01).结论:血Cystatin C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较血肌酐更敏感.Cystatin C是临床上评定糖尿病GFR的更可靠、敏感、简便的指标.
作者:徐勇;蒋岚;谢书和;马红艳;朱建华;何建华;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