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锥颅CO2置换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杨从云;廖仲舒;周秀群

关键词:锥颅, CO2置换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摘要: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发生在中老年,由于轻微外伤而致颅内压增高及占位疾病.近年来外科治疗CSDH有多种方法,常用双孔或单孔钻颅引流术,并予置管体位引流,但仍复发率高.本组从1998年6月至2004年8月,采取微创手术:单孔锥颅冲洗,CO2置换术治疗CSDH 61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整体护理措施

    麻疹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麻疹病毒所致.而肺炎是麻疹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麻疹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良好的护理和治疗的情况下,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罗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维U颠茄铝胶囊Ⅱ薄层色谱鉴别的探讨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维U颠茄铝胶囊Ⅱ中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等成分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照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薄层色谱法,以硅胶G薄层板为固定相,醋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1]为展开剂鉴别维U颠茄铝胶囊Ⅱ中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等成分.结果:本薄层色谱法得到分离度和重现性好的薄层色谱.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靠、易行,可作为维U颠茄铝胶囊Ⅱ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作者:陈菊;王中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微创锥颅CO2置换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发生在中老年,由于轻微外伤而致颅内压增高及占位疾病.近年来外科治疗CSDH有多种方法,常用双孔或单孔钻颅引流术,并予置管体位引流,但仍复发率高.本组从1998年6月至2004年8月,采取微创手术:单孔锥颅冲洗,CO2置换术治疗CSDH 61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从云;廖仲舒;周秀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非酮症高渗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非酮症高渗综合征(nonketotic hyperosmolar syndrome, NKHS)又称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性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hyperglycemic coma)综合征[1]是目前急诊危重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诱因较多,相互掩盖,易误诊、漏诊、误治,且多合并有多脏器衰竭,病死率高.现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2001年7月至2004年3月收治18例NKHS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周利;贺禄碧;肖先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潘立酮联合多虑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8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多潘立酮多虑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9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用多潘立酮、多虑平联合治疗和多潘立酮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多潘立酮多虑平联合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83.6%,多潘立酮组有效率仅为51%(P<0.01),治疗结束后1~3个月随访,两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潘立酮多虑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不影响肝肾功能,病人易于接受.

    作者:李世东;黄兴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现代医院药学发展的思考

    医院药学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护、技各施其职及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救死扶伤的崇高职责.然而目前在我国的医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就医院药学而言,在医学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医院药学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人们不仅要求减少疾病的发生,还要求生存质量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有药可用,还要求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由此要求有相匹配的药学水平.发展的滞后和需求的增加,对医院药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迫使我们对现代医院药学的发展作出思考.

    作者:叶云;肖顺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妇产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2例分析

    我院近2年收治妇产科感染病例较多,现将由于感染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报道如下.

    作者:邱义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先结扎子宫动脉的意义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扎子宫动脉在子宫切除术中防止或减少术中出血,保证手术安全顺利,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效果.方法:术中先寻找到子宫动脉的主干并阻断,再常规完成腹腔镜子宫切除或腹腔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结论:50例中除1例术中损伤膀胱改为开腹手术外,余无1例因子宫动脉大出血或韧带残端等组织出血给手术造成危险或中转开腹.

    作者:丁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PNP法测定血清α-岩藻糖苷酶的实验室探讨

    目的:建立PNP法测定血清α-岩藻糖苷酶(AFU)自动分析方法.方法:根据测定条件的优化实验采用AFU作用于以CPNP为底物的连续监测法直接测定.结果:批内CV<4.8%,批间CV<6.8%,总CV<5.9%,回收率达101.8%,线性:0~313U/L(Y=0.9945X+1.1233r=0.9954);加入TG<4.6mmol/L,BIL<171μmol/L;Hb<100g/L;UA<440μmol/L时无显著干扰.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快速,适合全自动分析.

    作者:袁平宗;李传达;张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为其主要症状特征.

    作者:张晓星;吕祖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原发性低血压138例分析

    原发性低血压亦称体质性低血压(consititutional hypotension),常见于女性,患者有头昏、心悸、乏力、睡眠差,甚至晕厥,类似神经官能症表现,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近8年我们采用参麦注射液对138例原发性低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亚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及影象学特征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的诱发因素.方法:对56例糖尿病性脑梗死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6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在临床特征、血脂及CT或MRI特征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病应以预防为主,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有助于改善本病预后.

    作者:唐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02例诊治回顾

    目的:分析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时的误诊原因与救治方法.方法:总结回顾国内报告的102例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并具有(AMI)样临床表现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VMC)102例,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理,讨论其诊断及误诊原因,鉴别诊断与救治方法.结果: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结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动态分析患者心电图演变情况十分重要,冠状动脉造影和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对两者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丽;杜一平;何江;林文果;罗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两种不同镇痛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筛选人工流产镇痛方法.方法:笑气(N2O)吸入复合阿托品静脉注射,氯胺酮配伍安定、阿托品静脉注射,并设立对照组,比较其结果.结果:两组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扩宫效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镇痛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简单、安全、迅速、有效、易于掌握,能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

    作者:刘惠根;张德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基因芯片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癌症死亡的第2位.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过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基因分析,一次只能研究少量基因且操作复杂费时的传统方法已显局限.新近发展的基因表达分析平台--基因芯片技术能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已成为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基因表达及表达程度方面研究的强有力工具,用它可以随意获取肝癌生长各期与肝癌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确定肝癌发生发展中基因突变位点;同时,根据基因型将肝癌分类,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以及进行药物筛选,在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文理;段承刚;宋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血液保护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的方法,以实现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少输血或不输血.方法:对130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围术期采用血液保护综合措施:制定保守的输血指征;适宜的麻醉深度,实施控制性降压;围手术期使用抑肽酶;机器剩余血全部回输;术中仔细止血.结果:本组患者围手术期平均用血量414ml的,其中41例未输血,占30%.术中平均出血量312ml,术后24h心包纵隔引流量200ml以下,均于术后第2d上午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结论:采用严格的血液保护措施,不仅能减少心内直视手术中的用血量,而且在部分病人中能达到不输异体血的目标.

    作者:施东辉;廖斌;詹福生;邓明彬;李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硬化27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273例肝硬化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与合并症,研究其诊断.方法:统计分析肝硬化主要病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肝肾综合征比例、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构成.结果: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为肝炎、酒精性、胆汁性;主要症状体征为乏力、纳差、腹水征、脾大;实验室检查PT、TT、APTT延长;腹水组SBP与非SBP腹水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合并肝肾综合征显著差异;上消化道出血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PHG、HU为主;酒精性肝硬化r-GT、前白蛋白与非酒精性肝硬化显著差异;胆汁性肝硬化ALP、r-GT显著增高.结论:肝硬化的诊断以常见症状结合肝炎、饮酒史、脾功能亢进、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出血倾向、低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腹水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有助于鉴别腹水性质,SBP并发肝肾综合征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需重视PHG、HU原因;r-GT、前白蛋白检测有助于酒精性肝硬化鉴别诊断;ALP、r-GT检测有助于胆汁性肝硬化鉴别诊断.

    作者:邓勇;王小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两种检查方法对护理质量影响及对策

    目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两种检查方法对临床护理质量跟踪,探讨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方法:对某附属医院的4个临床科室进行每月定期护理质量大检查和不定期的护理质量检查两种方法,统一使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医院评审标准>评分,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技术操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消毒隔离和护理文件书写无差异,P>0.05.结论:主张护理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这样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珉甬;汪建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与肾脏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是一组内源性分泌蛋白,一方面可特异性地与相应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催化活性中心的锌离子结合封闭其催化活性,抑制正常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改建和降解,在各种病理过程,如肿瘤的侵袭、转移、组织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TIMPs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及凋亡中亦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对MMPs的抑制作用无关.TIMPs共有4种,其中TIMP-1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在肾脏,TIMP-1由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其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TIMP-1及TIMP-1与肾脏疾病的关系作文献综述.

    作者:曹灵;孙兴旺;马跃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改良沙堡弱培养基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念珠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占临床念珠菌病的3/4,能尽快鉴定白色念珠菌将有利于指导治疗.厚膜孢子和假菌丝有助于鉴定,过去用沙堡弱琼脂培养基来培养,白色念珠菌的厚膜孢子和假菌丝形成较晚.为此我们对培养基进行改进,经改良的沙堡弱培养基能更快形成厚膜孢子和假菌丝,缩短了鉴定时间,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叶迎春;夏世萍;赵世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