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检测精液常规、抗精子抗体及精子宫颈粘液穿透力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分析

张德文;沈再阳

关键词:联合检测, 精液常规检查, 精浆抗精子抗体, 宫颈粘液, 穿透力, 男性不育症, 诊断分析, sperm count, 诊断与治疗, 现报道如下, 细胞毒作用, 能力, 免疫因素, 临床医生, 不育患者, 参考依据, 力检测, 制动, 实验, 女双
摘要:不育的原因十分复杂,免疫因素与患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男女双方都可以出现的抗精子抗体,对精子有制动和细胞毒作用.精液常规检查,对男性不育的诊断有限,而结合抗精子抗体的检查及精子穿透宫颈粘液的能力实验,能更进一步说明不育的原因,为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我院对110例精液常规正常的不育患者,进行了精浆抗精子抗体,精子穿透宫颈粘液能力检测,现报道如下.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检测精液常规、抗精子抗体及精子宫颈粘液穿透力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分析

    不育的原因十分复杂,免疫因素与患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男女双方都可以出现的抗精子抗体,对精子有制动和细胞毒作用.精液常规检查,对男性不育的诊断有限,而结合抗精子抗体的检查及精子穿透宫颈粘液的能力实验,能更进一步说明不育的原因,为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我院对110例精液常规正常的不育患者,进行了精浆抗精子抗体,精子穿透宫颈粘液能力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文;沈再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气胸126例疗效分析

    气胸是呼吸内科常见急症之一,胸腔闭式引流则是治疗气胸的常用手段.我科自1999年底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内置管治疗自发性气胸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新时期医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医学是关于人的生命的科学.医德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医院发展的内在性资源,也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基础和软实力.新世纪以来,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趋势加速推进,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民经济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然而,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医疗服务行业,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出现了市场竞争无序、医院的公益性质淡化、医务人员的医德失范等不良现象,医院的医德建设面临着严峻考验.对此,有必要引起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加强新时期的医德建设,真正为广大群众提供价廉、高效、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

    作者:蔡玉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颅多普勒检测偏头痛的频谱类型分析

    目的:探讨偏头痛间歇期经颅多普勒(TCD )检测时所表现出来的频谱类型,并对偏头痛患者中血管张力过高时动脉指数(PI)增高与动脉硬化的(PI)增高在频谱形态和有关血液动力学参数方面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TCD对297例临床诊断为偏头痛的病例进行血管松弛剂治疗前后的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频谱检测.结果:血液增快(痉挛型)144例(48%);单纯PI增高(高张力状态型)34例(11.2%);血流速度增快并有PI同时增高43例(14.2%);双侧同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相差15cm/s(不对称型)31例(10.8%),单支血管血流时快时慢(不稳定型)15例(5%),血流动力学参数及频谱形态正常30例(10%);其中增高者经血管松弛剂治疗1~2周后PI下降37例(86%).结论:偏头痛间歇期的TCD表现类型有六种,其中有两类为很少见的血管高张力状态型和混合型,PI可随药物治疗而降至正常范围,此点可以与脑动脉硬化所致的PI增高相区别.

    作者:王凌;刘强;崔蓉;李宇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腹股沟疝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5~70min,平均38min,术后切口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4~9d,平均5.5d.随访3月~4年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损伤小、痛苦轻、复发率低,应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侯朝铭;石晓军;王斌;李宗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胸部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目的:讨论胸部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法:运用吸痰法、机械通气、肺部体疗,呼吸道湿化对92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结果:91例病人均保持了呼吸道通畅,纠正了低氧血症,PaO2 、PaCO2均在正常范围,仅1例病人因病情特重而死亡.结论:加强胸部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是可以维持呼吸道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周丽君;吴中渠;陶艳;候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斯奇康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10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斯奇康肌注联合维A酸乳膏外擦扁平疣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肌注斯奇康联合维A酸乳膏外擦疣体,对照组单用斯奇康肌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3%和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斯奇康联合维A酸乳膏外擦疣体是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唐丽英;何云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Excel函数在教学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信息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需要处理的数据较多,工作量大,因此提高教学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尤为重要.而Excel函数的应用,功能的开发则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作者:王洪波;鲁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成都市部分公共场所尘螨污染情况调查及其浸出液蛋白电泳分析

    目的:调查成都市2002年~2004年部分公共场所尘螨的污染情况及其浸出液蛋白组成分析.方法:采自压面机、学生宿舍、饭店内样本,过筛后生理盐水涂片检查,将培养后粉尘螨用PBS液浸泡,取其浸出液进行蛋白电泳分析.结果:共收集标本112份,检出尘螨92例,阳性率为82%:其中压面机阳性率为88%,学生宿舍阳性检出率为81%,饭店阳性检出率为78%,三地尘螨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尘螨滋生密度高是55个/克尘土,低是12个/克尘土,平均为32.12±8.66个/克尘土.粉尘螨浸出液的蛋白电泳显示出三条带,其中一条带深染,另两条带浅染.结论:尘螨普遍存在于人类居住和工作的环境中.

    作者:高蓉;罗萍;章亚倞;宋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治体会(附11例报告)

    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占肾脏畸形中的第二位.我院自1998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11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忠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除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要点和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下直视置镜,用铲状气化电极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结果:TUVP治疗423例,其中Ⅱ度BPH 154例,Ⅲ度BPH 269例,大尿流率由术前(6.5±2.3)ml/s到术后(15.6±3.8)ml/s,IPSS评分由术前(31.2±3.3)分到术后(8.9±2.5)分,QOL评分由术前(5.4±0.3)分到术后(1.8±0.3)分.结论:TUVP治疗BPH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术后康复快,适用于不同程度增生的BPH患者.

    作者:曾铁兵;邓小东;王万东;雷星辉;李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凉山彝族地区输血前四项检查结果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吸毒、卖淫、嫖娼的滋生,致使血液及性接触传播的疾病逐年增多,为此卫生部出台<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受血者在输血前均需作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清标志物检测.为了解凉山彝族地区血源性疾病感染状况,明确血源性疾病责任,减少不必要医疗纠纷,我科在2002年5月开展输血前四项检查: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IgG、抗-TP、抗-HIV(初筛).现将我科2002年5月~2005年1月共检测602例病人输血前四项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键;唐友芬;黄静;杨肇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百草枯中毒27例治疗体会

    百草枯(克无踪,对草快)是季胺类除草剂,临床上百草枯中毒患者虽不多,但由于该药毒性较强,且中毒后无特效解毒剂,因而给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我院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27例,现就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莉;王影琴;高元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996年~2005年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96例(其中238例做了尿培养),并分析获得尿培养阳性结果的52例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82.8%,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为42.4%;革兰阳性球菌占11.5%;真菌占5.7%;氨苄西林的耐药菌株发生率高,为86.4%,其次是环丙沙星(72.7%)和庆大霉素(68.1%);亚胺培南的耐药菌株发生率低,仅5.6%,其次是加替沙星(14.3%),头孢哌酮/舒巴坦(17.5%)和阿米卡星(27.3%).结论: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治疗应以抗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在抗生素的选择上以新型喹诺酮类和含酶抑制剂的抗生素为首选.

    作者:伍尚平;陈仕银;樊均明;张维明;宋明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抗核抗体与抗线粒体抗体在慢性肝病诊治中的意义

    自身抗体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B淋巴细胞产生的针对自身组织成分的抗体.随着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深入研究,大量的自身抗体被发现,其中一些自身抗体被公认为某种疾病的标志性抗体,而大部分自身抗体与疾病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积累临床资料和作深一步的研究.

    作者:何颖;甘勤;周先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18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分析其耐药性.方法: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筛选可疑产ESBLs菌株,对筛选出的可疑产ESBLs菌用双纸片法表型确证试验确证,药敏试验采用稀释法.结果:共检出产ESBLs菌株61株,总检出率为27.98%.其中大肠埃希菌36株,占待检菌的25.1%;肺炎克雷伯菌25株,占待检菌的33.3%.产ESBLs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为22.22%~100.00%,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等的耐药率为58.33%~84.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仅1株出现耐药.结论:本地区ESBLs菌株发生率较高,应开展常规检测,临床应重视其流行情况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胡永宽;李焱平;胡高强;石德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巨大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ICU治疗

    目的:总结9例巨大心脏瓣膜病(心胸比率≥0.70)的外科术后的ICU治疗经验.方法: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病变瓣置替换术.本组病例男5例,女4例,年龄45~70岁.其中,风湿性心瓣膜病8例,马凡氏综合症1例.结果:术后早期无1例死亡,患者术后随访4月~6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均提高Ⅰ~Ⅱ级,能正常自理地生活.结论:巨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围手术期的术前处理及术后监护处理十分重要,是降低死亡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剑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与压力支持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比较

    近十年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治疗中,由于呼吸肌疲劳显著加重,呼吸力学方面改变主要是气道阻力增加,持续存在动态气道陷闭引起的PEEPi,呼吸肌群作功负荷增加,大多推荐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通气模式,其本质是两个水平的CPAP通气,在机械通气的任何时候均允许患者存在自主呼吸.

    作者:杨杨;施斌;孙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胶质瘤中整合素β1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整合素β1及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胶质瘤、5例正常脑组织中整合素β1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Ⅰ、Ⅱ级及Ⅲ、Ⅳ级胶质瘤中,整合素β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1%(8/19)及73.08%(19/26),χ2=4.388,P=0.036;Ki-67 标记指数分别为(7.06±4.17)%及(13.45±8.69)%,t=3.269,P=0.0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整合素β1的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具有正相关关系,r=0.71,P=0.000.结论:整合素β1参与胶质瘤的增殖调控,随着整合素β1表达的增高,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升高,恶性程度增加,并与胶质瘤的侵袭性有关.

    作者:曾义;韩杨云;徐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氯沙坦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对照组87例给予标准治疗包括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阿斯匹林及/或洋地黄等;治疗组8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氯沙坦片25~50mg/d,总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 77.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SV及LVEF值均有较大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取得更好的疗效,而副作用并无明显增加.

    作者:张加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