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加力
目的:对病毒性肝炎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及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浓度变化,评价其与肝病病程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159例肝病患者及50例对照组血清PC-Ⅲ、Ⅳ-C、LN、HA;并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AFP、CA199,对肝病临床各期的指标均数进行t检验.结果:急性肝炎及轻度慢性肝炎除Ⅳ-C、P<0.05 外,各指标均无差异;慢性肝炎病例分组间差异显著P<0.01;在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组部分病例AFP、CA199表现为阳性.结论:急性肝炎期肝纤维化标志物无显著变化; 轻度慢性期Ⅳ-C早于其他指标出现在血清中具有早期诊断意义;各指标增高幅度与随病程加重相关;AFP对肝病后期的演变有提示意义,而CA199是否与肝基质样改变致胆汁淤滞反映肝硬化程度有关还有待研究.
作者:刘钺;张朝明;王荣生;郝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变化.方法:检测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葡萄糖、胰岛素以及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脑出血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存在胰岛素抵抗.
作者:何思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9例巨大心脏瓣膜病(心胸比率≥0.70)的外科术后的ICU治疗经验.方法: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病变瓣置替换术.本组病例男5例,女4例,年龄45~70岁.其中,风湿性心瓣膜病8例,马凡氏综合症1例.结果:术后早期无1例死亡,患者术后随访4月~6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均提高Ⅰ~Ⅱ级,能正常自理地生活.结论:巨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围手术期的术前处理及术后监护处理十分重要,是降低死亡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剑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氯沙坦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对照组87例给予标准治疗包括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阿斯匹林及/或洋地黄等;治疗组8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氯沙坦片25~50mg/d,总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 77.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SV及LVEF值均有较大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取得更好的疗效,而副作用并无明显增加.
作者:张加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分析其耐药性.方法: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筛选可疑产ESBLs菌株,对筛选出的可疑产ESBLs菌用双纸片法表型确证试验确证,药敏试验采用稀释法.结果:共检出产ESBLs菌株61株,总检出率为27.98%.其中大肠埃希菌36株,占待检菌的25.1%;肺炎克雷伯菌25株,占待检菌的33.3%.产ESBLs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为22.22%~100.00%,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等的耐药率为58.33%~84.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仅1株出现耐药.结论:本地区ESBLs菌株发生率较高,应开展常规检测,临床应重视其流行情况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胡永宽;李焱平;胡高强;石德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医疗行业,一方面护士角色发生改变,由单一技术服务转向技术加经营的服务[1],承担了部分医疗项目划价、计费和催费工作,医疗收费成了敏感问题.
作者:尹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整合素β1及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胶质瘤、5例正常脑组织中整合素β1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Ⅰ、Ⅱ级及Ⅲ、Ⅳ级胶质瘤中,整合素β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1%(8/19)及73.08%(19/26),χ2=4.388,P=0.036;Ki-67 标记指数分别为(7.06±4.17)%及(13.45±8.69)%,t=3.269,P=0.0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整合素β1的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具有正相关关系,r=0.71,P=0.000.结论:整合素β1参与胶质瘤的增殖调控,随着整合素β1表达的增高,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升高,恶性程度增加,并与胶质瘤的侵袭性有关.
作者:曾义;韩杨云;徐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身抗体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B淋巴细胞产生的针对自身组织成分的抗体.随着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深入研究,大量的自身抗体被发现,其中一些自身抗体被公认为某种疾病的标志性抗体,而大部分自身抗体与疾病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积累临床资料和作深一步的研究.
作者:何颖;甘勤;周先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中老年人死亡原因之一,所以积极合理治疗脑血管疾病很重要.甘露醇是治疗脑卒中时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的主要脱水剂,但其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是不可忽视的.我院从2002年2月~2005年2月收治脑卒中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汉泽;杨启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异丙酚及咪唑安定使用后行胃镜下治疗的优点并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选择志愿接受静脉麻醉进行胃镜下治疗患者,胃镜治疗前应用异丙酚及咪唑安定使病人处于浅麻醉状态,然后进行胃镜下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56例有54例顺利完成胃镜下治疗.结论:异丙酚及咪唑安定在胃镜下治疗使用中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黄春;文黎明;杨亚玲;邓冬梅;李淑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曲马多辅用氟哌利多与芬太尼辅用氟哌利多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在硬膜外麻醉期间出现寒战者60例,随机分成2组,芬太尼加氟哌利多组(A组)和曲马多加氟哌利多组(B组),每组30例.当寒战出现持续2min不消失时,A组静脉缓注芬太尼1.5μg/kg加氟哌利多0.05mg/kg,B组静脉缓注曲马多1.5mg/kg加氟哌利多0.05mg/kg.观察注药后2min、5min和10min寒战级别变化,副作用及MAP、SPO2、HR和RR的改变.结果:注药后2min寒战消失者A组18例,占60%;B组27例,占90%,两组同时点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A组注药后SPO2稍有下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曲马多辅用氟哌利多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优于芬太尼辅用氟哌利多.
作者:周木香;姚文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常规生化定量测定法中应用多点校准和单点校准模式校正分析仪,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评价其差异的可接受性.方法:采用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总蛋白及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60C上,分别应用多点校准和单点校准模式测定系列已知浓度的样品,并进行结果比较,通过1/4总允许误差判断可接受性.结果:总蛋白单点校准和多点校准测定已知浓度的样品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都小于1/4总允许误差.葡萄糖的单点校准在浓度2.78mmol/L大于1/4总允许误差,不可接受.但采用多点校准多元回归模式测定已知浓度的样品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都小于1/4总允许误差,测定范围内标本的测定结果均较准确,且其准确度随回归拟合方次的增加而提高.结论:在常规生化定量测定法中建议采用多点校准多元回归模式取代单点校准模式,以提高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张小平;王贤文;罗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微泵,是由微电脑自动控制的一种输液装置,在危重病人抢救性用药和大手术后用药中,微泵由于操作方便,用药速度和剂量便于掌握,而渐趋广泛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对我科110例危重病人的应用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连丽红;王秀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是相互理解、沟通心灵的纽带.护士是与患者接触多的医务工作者,护理语言本身是一门艺术,且是一种职业技术,它可治病也可致病.干部病房面临的是一个特殊群体,护理人员在与他们的沟通中语言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兰玉琼;张钦芳;叶志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成都市2002年~2004年部分公共场所尘螨的污染情况及其浸出液蛋白组成分析.方法:采自压面机、学生宿舍、饭店内样本,过筛后生理盐水涂片检查,将培养后粉尘螨用PBS液浸泡,取其浸出液进行蛋白电泳分析.结果:共收集标本112份,检出尘螨92例,阳性率为82%:其中压面机阳性率为88%,学生宿舍阳性检出率为81%,饭店阳性检出率为78%,三地尘螨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尘螨滋生密度高是55个/克尘土,低是12个/克尘土,平均为32.12±8.66个/克尘土.粉尘螨浸出液的蛋白电泳显示出三条带,其中一条带深染,另两条带浅染.结论:尘螨普遍存在于人类居住和工作的环境中.
作者:高蓉;罗萍;章亚倞;宋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螺旋CT轴扫、多平面(MPR)和三维(3D)重建图像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前螺旋CT资料25例,其中20例同时进行了MPR和3D重建图像,着重分析踝关节骨折线的走行、关节面塌陷程度、骨折碎片移位程度等,并评价轴扫、MPR和3D重建图像的优势.结果:25例病人25个踝关节骨折均被显示,MPR和3D重建图像可直观显示骨折的情况.依据螺旋CT重建图像,术前更改诊断5例.结论:螺旋CT轴扫结合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图像,可更好显示踝关节骨折的情况,能为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晋川;赖照兵;谢仁才;彭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1、2组.对照组给予氧疗、抗感染、止咳、祛痰、纠正酸碱平衡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吸入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或二丙酸倍氯米松,组间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和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或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疗效明显;两个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疗效相同.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缩短恢复时间,加快肺功能改善并降低治疗失败率.
作者:邱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牛黄宁宫片与心境稳定剂联用对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符合CCMD-3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标准的50例门诊病人为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常规使用心境稳定剂或合并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牛黄宁宫片15片/日,分3次服用,治疗4周.用BRMS量表评定治疗前、治疗后1、2、4周分值,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发生率,GAS评估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常规选用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种类、剂量相似的情况下,研究组在治疗第一周和第四周时,BRMS单项症状分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评定经Ridit分析也显示出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中仅见对照组便秘较多(P<0.05).结论:在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加用牛黄宁宫片有增强躁狂发作期的治疗效果、缩短疗程的作用.
作者:杨正春;童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监测血糖水平对判断窒息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112例明确诊断为窒息的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68例),重度窒息组(44例),两组均测定入院时及入院后24h、48h、72h的血糖.结果:①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血糖异常持续时间越长;②窒息程度不同,血糖异常种类不同,轻度窒息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以高血糖为主;③血糖持续高水平的窒息儿预后不良.结论:提示对窒息新生儿应定期监测血糖,特别是重度窒息新生儿,应将血糖监测作为常规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韩彦青;曹治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抗HIV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用这三种方法分别检测20份卫生部全国血站系统免疫检验2003~2004年室间质量评价血清、2NCU/ml和4NCU/ml抗HIV定值质控血清和300份无偿献血者血清,并进行分析.结果:GICA、间接ELISA和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血清、2NCU/ml血清、4NCU/ml血清和无偿献血者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95%、70%、100%、0,90%、60%、90%、6.7%,100%、100%、100%、0.其中间接ELISA法阳性的2例无偿献血者血清,免疫印迹试验确证为阴性.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法优于其余二种方法.
作者:徐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