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测定及临床价值

杨溢;李顺君;杨扬

关键词: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颅内肿瘤
摘要:目的:评价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价值.结果:通过测定100例正常健康人和68例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的含量,得出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与正常人群的血清TSGF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后与手术前相比,血清TSGF含量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TSGF含量的检测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对29例中度慢性乙肝、37例重度慢性乙肝、21例重症乙型肝炎、32例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26例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11例乙型肝炎肝癌、32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和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HA、PCⅢ、CⅣ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肝硬化、重度慢性乙肝、重症乙肝和肝癌患者血清HA、PCⅢ、CⅣ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中度慢性乙肝和HBsAg携带者虽比健康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随着肝功能恢复,血清HA和CⅣ水平随之下降,但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A和CⅣ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动态监测HBV感染者血清HA、PCⅢ和CⅣ水平,有助于临床肝病的鉴别诊断、分型、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

    作者:郭洪君;吴林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尖锐湿疣的研究进展

    尖锐湿疣(CA)是发生于生殖器等部位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易误诊、漏诊,病情顽固,手术治疗极易复发,易癌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作者:闫新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在术后病人镇痛的临床应用

    镇痛泵是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而出现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以科学的方式解决了疼痛这种恶性刺激对人体所造成的各种损害,是一种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作者:张卫;易斌;杨国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与使用安定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过程中使用安定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相关性.方法:45例患者均为COPD加重所至呼吸衰竭,其中25例用安定,20例未使用,二组间的VAP发病率、发病时间、拔管时间、治愈出院率、VAP相关死亡及病原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安定组的VAP发病率增高,机械通气时间延长,VAP相关死亡增高,但VAP的发病时间、治愈出院率及病原学情况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过程中采取积极的心理治疗,鼓励病人配合治疗优于使用安定,可减少VAP的发病,减少VAP相关死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周红;田雯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善科研管理,促进中医药科研工作发展

    我所既从事中医研究,又从事临床医疗.随着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科研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作者:夏代宇;杨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元城区人群中血脂水平的分析

    目的:了解城区人群中的血脂水平现状.方法:根据广元地区冠心病与年龄的发病关系,按年龄段划分为三个组:即26-40岁为第1组,337人;41-55岁为第2组,455人;56-87岁为第3组,352人.检测TC、TG、HDL-C、LDL-C、APOA1、APOB、Lp(a),用±s统计.结果:各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其中第2组(41~55岁),第3组(56~87岁),血脂异常人数明显高于第1组,第2组和第3组TC、TG两组之间相差不大,第3组的LDL-C、APOA1、APOB高于前1、2组,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这一结果也符合该年龄段的血脂水平.结论:此次城区人群中血脂水平调查结果,明显高于已经报道的血脂水平,通过调查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加了解和重视不同层次人群中血脂水平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研究和防治作出努力.

    作者:姚明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88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分析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特征.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对88例多发性骨髓瘤进行IgG、IgA、IgM及轻链定量检测,并计算H/L(重轻链之比)、κ/λ(游离轻链之比).结果:IgG型、IgA型、IgM型和单纯游离轻链型MM分别为43.2%、29.5%、11.4%、15.9%,轻链型以κ型为主.M蛋白所属部分显著增高,非M蛋白所属免疫球蛋白明显降低,且H/L、κ/λ明显异常.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定量检测有助于MM快速诊断和免疫学分型.

    作者:王利君;何思春;王玉华;邹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右股动脉栓塞并肢端湿性坏疽的护理1例报道

    动脉栓塞是指源于左心或动脉的栓子随血流运行阻塞远端动脉,引起受累脏器或肢体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

    作者:邓晓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不同采血针影响高白细胞值病人血钾浓度1例报道

    患儿,男,7岁,临床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WBC计数为453.0×109/L.因急性失血输液,遂监测其电解质尤其是血K+浓度.在对病人不使用补K+、保K+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前提下,按常规双向针真空静脉采血和注射器静脉采血方法,采集其静脉血.注射器采血完毕后,立即取下针头并准备好肝素锂真空抗凝管,将针管内血液沿管壁打入试管内,充分混匀,同时在血气电解质分析仪上测定其K+浓度,在10小时内重复采血测定3次,取均值.

    作者:杜泽丽;胡正强;陈岚;邹盛杰;李文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APO)的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96例对照者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计算LDL-C/HDL-C、APOB/APOA1并对组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96例糖尿病患者组与对照组P值均<0.01,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存在血脂和载脂蛋白(APO)的改变,而且APO和血脂的改变是预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CHD)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德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对急性盆腔炎诊断及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对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及对比分析,探讨阴道超声对急性盆腔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6 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的声像图表现.结果: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检查敏感性高,能提供的影像信息更丰富.结论: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更能即时、准确地诊断急性盆腔炎.

    作者:吴洁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胰岛素抵抗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测定了60例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以及服糖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对胰岛素抵抗各项指标同血脂各项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空腹胰岛素、以及反映胰岛素抵抗的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且在相关性分析中发现血脂水平同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血脂代谢、高胰岛素血症的共同发病基础,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对胰岛素抵抗的预防和治疗将对治疗冠心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锐;杨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无乳糖奶在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病的应用及营养价值探讨

    目的:为探讨无乳糖奶在小儿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病治疗中的应用及营养价值.方法:将88例小儿秋冬季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均在脱水基本纠正后及出院前抽血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无差异(P>0.05),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无乳糖奶用于小儿秋冬季腹泻病的辅助治疗,可以避免因停用乳制品导致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降低,营养缺乏,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不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代惠英;张光艳;高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溶血性贫血患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检测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症在我国主要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以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自治区)的发病率较高,北方各省(自治区)较为少见.G6PD的缺乏可以导致急性溶血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贫血及血红蛋白尿.本病易发于幼儿及儿童.新生儿的G6PD缺乏率为3.0%~8.65%,严重黄疸发病率为21%~50%,占新生儿黄疸病因的15.4 % ~69%.[1]了解小儿溶血的确切原因,有利于临床治疗和预防.本试验对100例曾出现溶血症状的儿童进行了G6PD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红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肌瘤患者40例,每日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监测子宫及其肌瘤的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尿常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愈2例(5.0%);明显有效15例(37.5%);有效21例(52.5%);无效2例(5.0%),其他监测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反应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于近期有效率高,但易复发;多疗程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张凌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都地区孕妇TORCH感染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孕妇TORCH感染情况.方法:自2001年2月~2003年9月,采用抗体捕获ELISA法对2308例孕妇血清做了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U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II)IgM类抗体检测.结果:弓形体阳性率0.95%,风疹阳性率1.34%,巨细胞阳性率2.17%,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率1.04%.每年9~11月是本地区CMV及RUV感染相对高发期,而每年6~8月为HSVII感染的相对高发期,TOX感染无明显季节差异.结论:孕妇TORCH感染的筛查对优生优育是非常有用的指标,分析结果为本地区妇女怀孕时期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作者:吴泳;刘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甲状旁腺腺瘤的外科治疗(附16例报告)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定位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16例采用术前影像学定位和术中单侧探查的甲状旁腺腺瘤.结果:在术前超声、CT、MRI及99mTC-MIBI核素扫描检查指导下,16例甲状旁腺腺瘤中的15例进行了单侧探查(94%),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若有良好的术前影像学定位,甲状旁腺腺瘤的单侧探查是可行的.

    作者:艾正友;李茂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南溪县城区饮食业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为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餐饮具消毒的卫生质量.方法:对各餐饮行业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各类餐食具随机抽样进行监测.结果:不同规模饮食单位的餐(饮)具卫生监测合格率不同;不同消毒方法的餐(饮)具卫生监测合格率不同;各种规模的餐(饮)具的监测合格率也不同.结论:不同规模的饮食单位、采用何种消毒方法,以及不同的保洁方式,都会影响餐(饮)具的消毒效果.因此,应加强餐(饮)具消毒的管理,针对不同环节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作者:程其林;潘先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Foley管在后鼻孔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Foley管在鼻腔后部出血时止血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借助Foley管的特殊设计,双腔隐形气囊为后鼻孔出血患者止血.结果:72例后鼻孔出血患者,其中66例效果满意.3天后抽水不再出血占91.7%,4例效果欠佳,需反复注水不再出血占5.6%,无效者2例2.8%.结论:应用Foley管法止后鼻孔出血疗效好,损伤小,痛苦小,操作安全,易学易用.

    作者:余晓旭;冯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4项生化指标与冠心病

    引起CHD的RF多达200多种[1],其中血脂及脂蛋白(Lp)指标异常是CHD发病危险性的重要生化指标.

    作者:李建新;王旭东;杨溢;邓承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