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前列腺未分化肉瘤一例

詹文丽;谭平;王显丁;曾浩;赵思修

关键词:前列腺, 肉瘤, 肝转移
摘要:1 病例介绍患者男,48岁.因“尿频、尿急伴排尿困难2个月”于2011年5月入我院泌尿外科治疗.患者入院前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直肠指诊:前列腺Ⅲ度长大,质地偏硬,中央沟消失,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泌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前列腺前后径7 cm,回声不均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0.72 ng/mL.腹部增强MRI提示前列腺形态失常,其内见巨大囊实性不规则混杂信号,呈分隔样,不均匀强化,大截面约6.5 cm×6.1 cm×5.3 cm(图la);肝右前叶下段散在异常信号(图lb).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葡萄糖酸氯己定与75%乙醇消毒液消毒皮肤对指尖血糖值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氯己定在临床中代替75%乙醇消毒液行皮肤消毒后测指尖血糖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1月-3月采用同期自身对照方法对40例术后患者进行随机指尖血糖监测,分别将患者同侧手的食指与中指随机用葡萄糖酸氯己定与75%乙醇消毒液消毒后监测血糖,对两种消毒方法测得的血糖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葡萄糖酸氯己定与75%乙醇消毒液消毒所测血糖值分别为(8.13±2.21)、(8.26±2.2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0,P=0.182).结论 临床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代替乙醇消毒液消毒皮肤,监测指尖血糖值安全、可行.

    作者:沙彦春;田永明;刘欢;徐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讨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发生经颈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1年11月-2012年9月入住的2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颈内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CRBSI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9例患儿(16.07%)发生CRBSI,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体外循环时间> 60min(OR=14.400,P<0.001)、经导管操作次数>6次/d(OR=2.692,P=0.006)、导管留置时间>10d(OR=5.439,P<0.001)、未采取抗生素治疗(OR=3.992,P<0.001)是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患儿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60 min(OR=14.109,P<0.001)、导管留置时间>10d(OR=4.878,P=0.001)、未采取抗生素治疗(OR=3.828,P=0.005)是颈内中心静脉置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伴有体外循环时间长,导管留置时间> 10 d,应该采取针对性干预及护理措施,以预防导管感染.

    作者:张金梅;唐梦琳;王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护一体化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72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实施治疗和护理,并就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8.49±2.75)、(11.35±3.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7,P<0.001);住院费用分别为(12 997.6±4 718.9)、(16 164.7±5 821.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2,P=0.013).试验组发生并发症6例(16.2%),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4例(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1,P=0.024).试验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别为36、1、0例,对照组分别为28、3、4例,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5,P=0.019).结论 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满意度,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刘霞;兰尧;刘静;肖华;冉利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人股骨骨折后压疮预防的护理

    目的 讨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3年1月-6月收治的33例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入院后即行压疮预测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采取使用软床垫、及时变换受压部位、保护骨隆突处等预防措施,同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加强护士交接班预防措施,积极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结果 院外带入的1例Ⅲ期压疮患者通过治疗和护理转为Ⅰ期,4例Ⅰ期、2例Ⅱ期压疮患者均治愈,住院期间无新发压疮患者.结论 积极的护理措施可预防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红英;王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检验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空腹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等常用临床检验指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肿瘤医院住院的14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资料包括患者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超声测量计算的前列腺体积和计算前列腺年增长率.结果 根据前列腺体积中位数分组后,前列腺体积较大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PSA水平和前列腺年增长率明显高于前列腺体积较小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空腹胰岛素水平中位数分组,空腹胰岛素水平较高组前列腺体积和前列腺体积年增长率均大于空腹胰岛素水平较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体积与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r=0.159,P<0.05);前列腺年增长率与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r=0.201,P<0.05).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廖洪;吴毅;张朋;李曾;肖英明;张林;周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概况及控制对策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概况及控制对策.方法 对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1月-12月的23例呼吸道感染MRSA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结果 高龄、免疫低下、侵袭性操作频繁、住院时间长、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抑酸剂使用量大且时间长是患者发生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采取合理必要的防控措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并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促进其康复,以控制MRSA在医院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卢蓉;杨忻;张素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NEP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

    目的 通过与单纯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进行比较,探讨NEP 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方法 从孕18d的Sprague-Dawley (SD)大鼠胚胎大脑皮质中分离获碍原代神经于细胞,体外培养及传代后采用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采用已成功构建的慢病毒载体将NEP1-40基因导入第3代神经干细胞内建立NEP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将30只SD大鼠在第9胸椎水平进行脊髓右侧半切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只,伤后第7天在损伤局部分别植入细胞培养液(损伤组)、神经干细胞(NSC组)及NEP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NEP1-40-NSC组).另取10只仅行第8~10胸椎椎板切除,设置为假手术组.细胞移植前和移植后8周通过Basso-Beattle-Bresnahan (BBB)运动功能评分及网格测试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细胞移植后8周,BBB测试及网格测试结果显示:损伤组大鼠BBB评分低且网格摔倒次数多,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BBB评分较之增高且网格摔倒次数减少(P<0.01),而NEP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BBB评分高且网格摔倒次数少,和前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NEP1-40基因修饰能进一步提高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对于大鼠脊髓损伤后行为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为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作者:汪雷;宋跃明;刘立岷;李涛;龚全;杨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心脏体外循环术后胸腔积液患者的引流护理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心脏体外循环术后胸腔积液患者的引流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3年3月-12月行心脏体外循环术后胸腔中量积液的179例患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且成功引流的方法及护理要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置管操作时间(7.2±3.5)min,导管留置时间2~6 d.置管引流中,发生肋间血管损伤出血2例,胸膜刺激征2例,导管阻塞1例,经及时的对症处置,相关并发症得以控制.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脏体外循环术后胸腔积液其效果满意,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曾玲;林敏;罗天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816份干部健康体检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干部健康体检中受检者对体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策略.方法 对2014年6月-7月816名体检者采取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根据体检中心管理制度和方法确定服务效率干扰因素,制作量表和问卷,调查受检者接受检查前准备状态和基本信息,分析其相关性,用于管理决策.结果 816名体检者中共396人问卷得分>6分(48.5%),接受检查前准备状态良好;420人得分≤6分(51.5%),接受检查前准备水平低.男性较女性接受检查前准备状态更低(x2=4.318,P=0.038).结论 干部体检中,注意加强对受检者体检相关知识宣教.

    作者:唐怀蓉;张琼英;王淇;陈蓓蓓;雷亚莉;甘尽然;冯超;黄文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芦山地震医疗救援急诊手术的协调和管理

    目的 探讨地震伤员急诊手术和普通急诊手术的协调管理方法和注意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日-21日2d内芦山地震伤员和普通急诊患者手术的统筹协调措施及完成情况,并对手术类型、手术间占用时间、术前准备时间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协调和管理,共完成手术88台,其中普通急诊手术27台,地震急诊手术61台,所有手术均及时完成.但是均存在手术间内时间浪费现象.结论 灾害性急诊手术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根据灾害特点等作好早期评估,将灾害急诊手术和普通急诊手术作为一个整体,按照轻重缓急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

    作者:薛华英;陈忠兰;张天笑;龚仁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白细胞介素-6表达与耳廓假性囊肿发病的关系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IL)-6在耳廓假性囊肿(PCA)患者的血清、囊液、囊壁组织及正常耳廓软骨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6与PCA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2010年9月-2013年6月68例PCA患者血清及囊液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IL-6水平,并选择10例PCA患者囊壁组织经免疫组织化学二抗-酶标多聚体(Envision)二步法检测囊壁组织中的IL-6.结果 患者血清与健康者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8),患者囊液与健康者血清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患者囊液与患者血清IL-6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IL-6在正常软骨呈低表达,在PCA患者囊肿囊壁表达则明显增多(P<0.01).结论 IL-6高表达与PCA的发病原因具有相关性.

    作者:戴林桐;徐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所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护理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6岁,汉族.因“反复双下肢水肿2+年”于2012年9月3日入院.患者生于甘肃,10余年前于西藏从事司机工作,长期往返于高原、平原两地,2+年前出现反复双下肢对称凹陷性水肿,自述于高原地区生活时水肿更严重.6个月前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尿常规:尿蛋白定性(+++),24 h尿蛋白定量6g/L,血白蛋白24 g/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醋酸泼尼松60 mg口服,1次/d,治疗6个月,逐渐减量至10 mg.

    作者:梁亚屏;王艳;江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移动式床旁CT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移动式床旁CT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6月23日08:00-10月15日21:10使用移动式床旁CT行床旁CT检查的97例患者临床资料和检查过程中的护理.结果 移动式床旁CT的准确应用及时为医疗提供诊治依据,在患者病情变化时,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了解颅内的病情并及时作出处理,减少对患者的转运,增加其安全性,对提高医护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本组9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CT检查,未出现安全隐患.结论 在神经ICU使用移动式床旁式CT可以及时地发现患者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变化,有效地避免搬动患者外出检查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作者:刁丽;陈弟洪;刘帆;廖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食管良性疾病的发病诱因及外科诊治总结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良性疾病发生的原因,讨论其预防、诊断以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并分析1994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162例食管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此类疾病的发生诱因、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2例收治的良性食管病变患者,85例有明确发病诱因,经钡餐X线片、CT、胃镜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均及时外科手术治疗;155例痊愈出院,7例因并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多数食管良性病变的发生有明确的外部诱因,因此相当一大部分可以预防、避免发生.一旦发生应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效,根据情况应积极手术,以免引起病情进一步恶化,多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清峰;寇瑛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肩锁关节脱位并肩胛颈骨折行钢板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对广义浮肩损伤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生物力学评价,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7例包含锁骨及肩胛骨的右侧上肢防腐尸体标本,解剖出肩胛上悬吊复合体(SSSC),制造浮肩损伤模型.7例标本进行内固定前后的自身对照,分为损伤前、单纯肩锁关节固定、肩锁关节固定加肩胛颈单钢板固定、肩锁关节固定加肩胛颈双钢板固定4个阶段.利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测定不同状态下肩胛颈的运动范围(ROM)及中性区(NZ),比较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失稳SSSC的稳定作用.结果 生物力学测试表明,肩锁关节固定加肩胛颈双钢板固定的NZ值分别是:屈伸(3.88±1.71)°、侧屈(1.89±0.21)°、旋转(3.13±1.37)°,其ROM值分别为:屈伸(12.91±4.82)°、侧屈(18.44±4.43)°、旋转(11.27±4.41)°,与其他固定阶段相比均明显减小(P<0.05),肩锁关节固定加肩胛颈双钢板固定的活动范围小,稳定性好.结论 治疗广义浮肩损伤的佳内固定方式为同时固定肩锁关节脱位及肩胛颈骨折,且肩胛颈骨折采取双钢板坚强内固定,这样可以在大程度上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

    作者:段连鸿;张鹏;黄继锋;赵卫东;程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成都市脑卒中急性期大小便失禁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大小便失禁发生相关因素,以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有效性护理.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对成都市3家医院2010年8月-2012年10月入院的25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完成脑卒中临床特征表格的填写.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分别进行单因素x2检验、f检验分析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大小便失禁发生率为16.7%.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卒中发生大小便失禁的相关因素为年龄、发病时意识障碍、发病2h后不能坐起站立、伴肺部感染、伴心功能不全以及本次发病是否伴并发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是否伴意识障碍[OR=4.186,95%CI (2.010,8.715),P<0.001]、是否伴肺部感染[OR=3.490,95%CI(1.616,7.539),P=0.001]、年龄[OR=1.036,95%CI(1.004,1.069),P=0.029]是大小便失禁的危险因素,发病时伴意识障碍、肺部感染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大小便失禁,年纪越大越容易发生大小便失禁.结论 卒中后患者易发生大小便失禁,伴意识障碍、肺部感染以及年龄增大是大小便失禁发生的独立因素.

    作者:曾玉萍;杨蓉;张慧;赵俐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住院患者老年综合征管理策略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综合征的认知与管理问题日显突出.老年综合征是老年患者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提高对老年综合征的认知,加强对老年综合征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老年综合征规范化干预措施,通过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制定流程等措施对住院患者进行管理,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应对策略,有助于为提高老年人的预后与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蒲丽辉;刘祚燕;胡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量化管理在医院运输工人绩效管理中的探索和实践

    目的 调动运输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医疗运输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 自2013年7月以来,通过制定量化管理方案,将运输工作的相关要素进行量化并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对运输工人的工作量、劳动纪律、服务质量进行统一考评计分,作为绩效奖励金发放的依据.结果 量化管理有效地调动了运输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稳定了运输队伍,提高了医疗运输服务质量.结论 量化管理可提高中央运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医院运输工人绩效管理更趋于科学化.

    作者:陈晓华;陈群;魏毅;王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2年11月-12月选取成都市2所精神专科病房,分层随机抽取80名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制基线调查表进行统一测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开放式精神病房相比封闭式病房护理人员在焦虑和恐怖2个因子得分较低(P<0.05),较高教育程度的护理人员在敌对因子得分较高(P<0.05).结论 应加强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而对于病情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安置于开放式病房有利于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李娜;银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芦山地震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疗救援队在芦山地震中药品使用情况,总结地震救治的药品供需经验.方法 对2013年4月22日-29日医疗救援队在地震灾区宝兴县实施医疗救援中,按世界卫生组织灾难医学救援疾病分类法,对疾病分类与疾病使用的药品量进行统计.结果 前30位药品以救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药品为主,其次依次为四肢扭伤药品、消化道疾病药品、皮肤病药品.结论 根据疾病谱分类特点,可预计地震灾区阶段性药品的需要量,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

    作者:张慧萍;王鑫;赵延杰;余娟;陈燕;殷燕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