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蔚;张东友;刘翼程;刘海滨
骨折在临床是常见病、多发病,但舌骨骨折极为罕见.笔者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益群;阳义;刘园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颅底界于颅腔底部与眼眶、鼻腔、筛蝶窦、鼻咽腔及颞下窝顶部之间.组织结构复杂,疾病种类繁多.本文仅就眶颅区、海绵窦区和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影像诊断加以讨论.
作者:吴恩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血管疾病的诊断中作为无创性血管造影检查当前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41例(72条血管)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同期动脉造影对比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张旭东;苏满玉;张发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SARS患者肺纤维化的转归情况并随访观察其胸部及髋关节影像学表现.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4例SARS患者进行的影像学检查随访观察1年,随访内容包括摄胸部X线正侧位、骨盆正位片及CT扫描检查.结果:34例SARS患者中18例在住院时期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其中15例重症SARS病例中12例住院时期肺部有纤维化改变.19例普通型SARS中,6例并发肺纤维化.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9例(27%)患者存在肺纤维化.随访1月,4例(12%)SARS患者两肺见纤维条索状影,粗细不均,但与前片比较均有吸收好转.随访3月,仅2例(6%)见两肺纤维条索影,其余2例病灶完全吸收.随访6月及12月,1例(3%)见纤维条索影,两肺纹理增重.1年随访中未观察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结论:肺纤维化是SARS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重症SARS患者较普通型患者更易发生肺纤维化,老年和重症SARS患者合并肺纤维化的程度较重,其肺纤维化吸收慢、时间长.未见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征象.
作者:余卫业;陆普选;朱文科;杨桂林;蒋小玲;周伯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测量左心室形态及功能的方法和准确性.方法:应用磁共振成像仪对40例健康成年人进行图像扫描及后处理分析,分别用短轴位、长轴位、四腔心位测量左心室室壁和室间隔的厚度、心腔大小,屏气电影法测量计算左心室容积和功能.结果:左心室室壁和室间隔的厚度、心腔大小的测量值、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及心肌重量男性均大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左心室短径的收缩末期径线男女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心室心肌重量与身高的比值、射血分数与年龄无关;经身高的调整,各测量值仍是男性大于女性(P<0.02);经体表面积的调整,心室容积(包括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心肌重量的测量值男性大于女性(P<0.05),女性左心室心腔大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增加,而且舒张末期横径与体表面积的比值女性大于男性(P<0.05).结论:左心室的室壁厚度、心腔的大小、心室的功能,均与性别、个体大小有关,磁共振成像能准确测量左心室的室壁厚度、心腔的大小,且能计算心室功能,是一种临床实用价值很高的技术.
作者:张蔚;张东友;刘翼程;刘海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肱动脉血管顺应性的改变.方法:选择MS患者38例为研究组(MS组)、健康查体者35例为对照组(NC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在静息、反应性充血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舒张末期内径的变化.结果:MS组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D与年龄、体重指数、三酰甘油、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呈负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血管顺应性减低及血管内皮功能失调,FMD及NID的测定对MS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褚熙;吕学成;王艳清;路淮英;朱兴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病症,大多是由于下肢及盆腔的静脉血栓形成后栓子脱落进入右心,继而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该病死亡率较高,临床危害极大.下腔静脉滤器经皮经股静脉穿刺置入术已被公认为有效的预防方法,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我院自1999年1月~2003年12月选择有肺动脉栓塞高危因素的髂股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皮经股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插管溶栓治疗共11例,均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建;马磊;郭叔毅;陈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表高频超声评估兔颈动脉经皮腔内动脉成形术(PTA)后再狭窄(RS)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47只雄性日本纯种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应用体表高频超声在动物处死前测定颈动脉内径、膜厚、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评估颈动脉狭窄率;术后取颈动脉进行常规组织处理,行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光镜形态学观察及图像分析仪分析,测定内径、膜厚和狭窄率,对二种方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评估血管轻、中、重度狭窄的敏感性分别为71.43%、81.82%、50%,特异性分别为75.86%、88%、100%,准确性分别为75%、86.11%、87.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1.67%、75%、100%,阴性预测值75.86%、91.67%、81.48%.结论:体表高频超声对兔颈动脉PTC后RS狭窄程度的动态鉴别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树彪;王硕仁;赵明镜;李秋梅;吕希滢;崔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1],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中高达20%~25%[2].临床以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造成贫血,瘤体较大造成压迫症状而就诊.以往的治疗方法为子宫肌瘤摘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和药物治疗,两者均可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影响.现对2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的临床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李麦福;靳国庆;王东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一直是干扰影像工作者的难点,随着新的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不断应用,该病的确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将我院近5年来资料完整的21例早期周围型肺癌的随访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孙希刚;李吉臣;陈冰;姜金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肺炎性假瘤、限局性机化性肺炎及限局性化脓性肺炎CT检查均可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其临床与CT表现不完全相同,且与肺癌、肺结核鉴别有一定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4例肺炎性肿块的临床与CT表现,旨在提高对于肺炎性肿块CT表现的认识及其与肺癌及其他良性肺结节的鉴别.
作者:李靖;王大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计算机和医学影像设备的结合与发展,1982年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首先研发了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与传统X线照片相比,其成像质量、宽容度、信息量都优于传统X线照片,且所得信息可按诊断要求进行处理,为X线影像长期保存和检索提供了可能性[1].由于CR系统在我国的普及使用,如何更好地发挥CR系统的作用,提高影像质量和诊断率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以下就我院有关CR系统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刘伟伟;李军;范医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治疗和病理证实的15例胸部结节病的CT征象.结果:15例均有胸部淋巴结增大,其中9例为纵隔和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4例为纵隔和单侧肺门淋巴结增大,2例仅出现纵隔淋巴结增大.伴肺实质异常11例,主要表现为肺内微小结节(8例)及肺磨玻璃样改变(2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结论:CT是诊断胸内结节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作者:刘锡甫;张雪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及预防并发症.方法:对268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整复.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252例(94%),其中24例经2次整复成功,2例在术前麻醉后第三次整复成功,失败16例.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好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整复成功率,还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龙威;姜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实现医院信息系统(HIS)和PACS系统的无缝连接.方法:PACS与HIS采用独立并行开发方式,PACS内部遵循DICOM标准,各类影像诊断报告采用结构化报告形式;HIS内部采用MSMQ通讯方式,PACS与HIS之问采用Windows Socket通讯.结果:经过近几年的修改和完善,我院的HIS已经能完成日常医疗信息化工作,同时确保了在PACS和HIS单方面故障时,另一系统仍能正常工作.结论:该解决方案在医院人力、物力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并可推动医院信息化的建设.
作者:黄大江;洪文松;吴政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在目前众多器官移植当中,肾移植是开展较普遍、效果也较理想的治疗.随着移植肾患者的不断增多,术后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1].我院4年来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或支架治疗TRAS共6例,并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南;李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药物诱导后通过多层螺旋CT(MSCT)与组织病理学对照建立一种肺损伤及纤维化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支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5 mg/kg)诱导建立大鼠肺损伤模型,在肺损伤及纤维化的不同时期行多层螺旋CT检查,同时观察肺损伤不同时期的病理特点.结果:CT图像与病理组织学均发现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早期急性肺损伤及晚期肺纤维化过程.结论:博莱霉索性大鼠肺损伤及纤维化模型适于CT及病理组织学评价,CT对大鼠肺损伤及纤维化模型具有敏感性.
作者:张智猷;茹永新;郭德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交通事故增加而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胸部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直观、有效的方法,但往往由于投照位置、体位、条件等原因不能充分地、完全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及数目,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特别是外伤或车祸病人,骨折的数量、对位情况对于判断伤害的程度及伤残等级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准确无误的诊断肋骨骨折是绝对必要的.本文对我院两年来使用CR诊断肋骨骨折的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法.
作者:郝先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男,50岁,3年前曾因下咽梗噎感和食后胸骨后疼痛来我院就诊.体检正常.食管钡餐检查诊断为:食管憩室(未摄片).近3月因进行性咽下困难和咽下疼痛再次来我院就诊.体检:消瘦,贫血,营养不良.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食管中段左前壁见一狭颈憩室,其上部边缘及颈部上缘不规则充盈缺损影,憩室内钡剂残留,排空不良,憩室开口上下方见一长约6.0 cm的不规则管腔狭窄和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局部壁僵硬,黏膜皱襞中断破坏,蠕动消失(图1).X线诊断:食管憩室并发食管癌.
作者:李东华;郑春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腰椎管狭窄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本文主要分析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上多见.笔者自1995~2003年共搜集180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及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崔志洁;师长华;邓军;吴严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