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桀;刘钋宁;唐红
目的 观察独用内镜下手术以及联合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2006年7月-2010年7月,随机将收治的45例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150只耳)分组,比较独用内镜下手术组(A组)以及联合等离子低温射频组(B组)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的疗效.结果 患者均术后成功随访1~3年,48只患耳无复发及恶变,2只患耳3个月后复发.结论 内镜下手术联合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具有微创,手术彻底有效,防止复发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谢艳;张勤修;杨星;刘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药物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8月56例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胃镜下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组行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泮托拉唑、普萘洛尔等药物治疗.观察所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3、6、12、18个月后随访,两组近期再出血率、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及复发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曲张静脉消失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近期再出血及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药物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作者:晋琼玉;吴攀;徐泽燕;肖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17岁.2+d前自行于双侧肘静脉注射百草枯40 mL后出现咽部疼痛、胸闷、气紧、活动后加重,于2012年2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偶有咳嗽,咳黄色脓痰,无畏寒发热、呕血、黑便及水肿.
作者:熊敏;高永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27岁.因要求转我院行输卵管绒癌治疗于2011年12月22日入院.2011年11月20日,因停经59 d,阴道不规则流血20 d,下腹剧痛1d外院初诊输卵管妊娠收入院.
作者:陈美群;高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使用磁敏感加权或梯度回波加权对头颅进行MRI扫描所发现的脑微出血灶已经成为了临床上研究的热点.现对脑微出血的检查手段,可能的临床意义,以及其对临床用药方面带来的潜在影响等进行综述.
作者:程新旺;周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前科室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新热点,放射科作为现代医院重要医技科室,建立和完善其科室管理模式与制度已成为医院十分关注及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科室管理为例,对其实施的科室管理各项新举措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与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相互切磋与交流,共同促进医疗机构中放射科室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廖钦;任海;宋彬;陈卫霞;陈宪;李真林;郭惠利;李昌宪;孙家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Box Lesion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单纯性房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要点.方法 对2011年5月-2011年9月拟行全胸腔镜下Box Lesion双极射频消融(双侧肺静脉+左心房后壁隔离)治疗的6例心房纤颤患者,术前做好心理疏通及各项手术准备;术后采取各项对症措施加强呼吸道、心律、引流、疼痛等监测与护理.结果 6例患者均在术后即刻转复为窦性心律,无死亡,无并发症发生,术后7d均顺利出院.出院后4周复查均为窦性心律.结论 全胸腔镜下行Box-lesion双极射频房颤术是治疗单纯性房颤的有效手段,严密的观察及精心护理是手术顺利施行和疾患治愈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秒;江涛;曾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成都市某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其他传染病的情况,为科学防治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12月,采用网络、现场、活动场所收发调查问卷,用Excel统计结果数据.结果 共调查104例艾滋病患者,合并肝炎感染者11例(10.58%),其中乙肝病毒感染者8例(7.69%),丙肝病毒感染者3例(2.88%);合并性传播疾病感染61例(58.65%),其中梅毒感染26例(25%),尖锐湿疣感染者17例(16.35%),生殖器疱疹感染者10例(9.62%),淋病感染者2例(1.92%),沙眼衣原体感染者4例(3.85%),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者2例(1.92%);合并真菌感染者87例(62.14%),其中耶氏肺孢子菌感染者6例(5.77%),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2例(占1.92%),隐球菌感染者5例(4.81%),组织胞浆菌1例(0.96%);合并结核感染者23例(22.12%)及非结核分枝杆菌3例(2.88%);病毒感染14例(13.46%),全部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弓形虫)1例(0.96%).结论 在MSM人群中HIV患者性传播疾病感染比例高;真菌感染率高;结核感染率高;HCV感染和弓形虫感染率低.
作者:胥建中;温贤敏;陈敏;曾义岚;林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综合评价胰胆管合流异常(PBM)与胆囊癌发生的关系,为胆囊癌的预防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CNKI)、PubMed、EMBASE、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1977年4月-2011年5月,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PBM与胆囊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0.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总计纳入文献8篇,其中3篇仅对比分析了PBM在胆囊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发生率的差异,2篇仅对比分析了胆囊癌在PB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发生率的差异,而另外3篇文献则对这两种发生率的差异都进行了对比.Meta分析结果显示:胆囊癌患者中PB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41,95%CI(5.03,10.87),P<0.000 01];且PBM患者中胆囊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67,95%CI (10.43,29.94),P<0.000 01].结论 PBM是胆囊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邓代安;叶辉;程南生;代强;蒋武;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间接喉镜下的环杓关节脱位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 复习2001年1月-2012年1月治疗的23例环杓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采用间接喉镜下喉息肉钳杓状软骨拨动术复位的疗效.结果 23例患者经过间接喉镜下复位治疗,声嘶明显好转或痊愈,总有效率达95.7%.结论 发病7d内治疗,间接喉镜下杓状软骨拨动术复位疗效明显,发病﹥1周者往往需要多次杓状软骨拨动治疗.
作者:冯勇;奚玲;余晓旭;何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幕上手术后远隔幕下部位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干预结果.方法 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2例经幕上手术后出现远隔幕下部位出血的病例的临床资料.1例患者因颅内动脉瘤经翼点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出现远隔幕下部位出血;1例患者因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出现远隔幕下部位出血.结果 2例幕上手术患者均在术中或(和)术后大量引流脑脊液,术后发生出血部位均位于远隔幕下,均行积极手术干预,恢复良好,格拉斯预后评分均为4分.结论 过度引流可能为引起幕上手术后形成远隔幕下部位出血的主要原因,术前、术中、术后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通过少量间断引流脑脊液可以尽量避免发生.
作者:蒋耀峰;那世杰;黄玉杰;王斌;杨咏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急救队员在接到呼吸心跳骤停的求救电话后,在赶往现场的途中给予目击人电话指导如何立即心肺复苏抢救,分析其对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12月,经120呼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08例,按目击者是否接受电话指导分为未指导组(n=61)和指导组(n=47),观察两组在复苏成功率及出院(患者)存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指导组47例患者中,呼吸心跳恢复12例,复苏成功率25.5%,其中7例存活,5例未留任何后遗症;而未指导组61例中,呼吸心跳恢复4例,成功率6.6%,1例植物状态出院;两组在复苏成功率及出院存活率上有明显差异,且是否参加过心肺复苏术培训也有差异.结论 现场第一目击者在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接受电话指导后,能完成初级生命支持,为后续复苏赢得宝贵时间,大大提高了复苏成功率.
作者:朱爱华;董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梗死区心肌存活性对左室重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12月208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的患者接受静息状态下18氟-脱氧葡萄正电子断层显像进行心肌代谢显像检查,根据基线梗死区心肌有无存活分为两组,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室壁运动、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内径及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血运重建术后12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观察梗死区心肌存活状态对于左室重构以及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PCI术后12个月,有存活心肌组左室射血分数(46.7±6.98)%高于无存活心肌组(45.1±7.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存活心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3.17±3.89)mm小于无存活心肌组(55.46±4.75)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及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两组随访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后的患者,在有存活心肌的情况下,心功能改善明显;而梗死区无心肌存活的患者,12个月后,心功能减低,左室重构更加明显.
作者:依力米努尔·阿合买提江;彭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58岁.因“突发头痛致意识不清20 d”入院.20 d前散步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剧烈头痛,呈持续性胀痛,以颞顶部为重,伴间歇性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数次,约数分钟后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及呼吸急促,急诊入外院,行头颅CT及CT血管造影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动脉瘤”.
作者:杨帆;刘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病例介绍患者 女,59岁.成都市郫县人.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腹胀、腹泻、右下腹疼痛6d于2011年1月31日入院.1个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伴寒战、头晕、头痛、视物不清、乏力、咳嗽、咯白色泡沫痰,无咯血,无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无关节疼痛.
作者:卢家桀;刘钋宁;唐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贵州地区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1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1 842例患者资料,筛查方法包括液基细胞学技术、宫颈刮片、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HPV第2代捕获杂交法检测、阴道镜检查,以病理确诊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结果 贵州地区女性人群的HPV平均感染率为21.87%.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39例(2.12%),官颈癌2例(0.11%).结论 医院内就诊女性宫颈病变检出率高,应高度重视其机会性筛查,有助于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邱芳;张兴芳;张志军;蒲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结合钼靶X线摄片标记定位对无临床体征乳腺肿块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10月对48例彩超和钼靶X线检查发现可疑病灶而无任何临床体征的患者,在彩超引导下穿刺病灶金属导丝标记定位,并结合钼靶X线检查切除病灶,同时快速冰冻活检明确诊断.结果 48倒中有11例确诊为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7例,导管内癌4例),37例为良性病变(纤维瘤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乳腺腺病28例).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病检结果一致.结论 彩超引导下穿刺钢丝标记定位活检结合钼靶X线摄片,有效地解决了乳腺细小钙化和微小病灶活检术中精确定位和完整切除的难题,对无临床体征的微小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可靠、实用.
作者:权毅;付华;左怀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痛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9月,选取痛风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遵医行为评价和疾病相关检查;对干预组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分析患者存在的痛风饮食治疗的认知误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认知行为总分和各单项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体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19例(20.0%)复发,对照组36例(37.9%)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90,P=0.007).结论 行为认知治疗可提高痛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助于改善尿酸等相关指标.
作者:晏启明;李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预防的分级护理方法,为静脉血栓的预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1月,以某市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各科室手术患者为对象,引入量化工具评估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分级护理方法进行防治,并在患者出院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是否存在静脉血栓,以验证分级护理防治效果.结果 纳入的318患者经评估均存在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其中低度危险患者65例,中度182例,高度危险71例.经分级护理治疗,出院时均未发生静脉血栓症状、肺栓塞.结论 分级护理方法安全、简便,可操作性强,便于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的早期、普遍预防,值得推广.
作者:罗勤;贺文;宁宁;陈忠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分析免散瞳眼底数码照相法和散瞳后直接用眼底镜检查法在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优劣势,为DR早期防治提供可靠而简便易行的筛检方法.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1年6月就诊的352例确诊糖尿病患者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和普通眼底镜检查法检查眼底后对比两者在DR检出率差异.免散瞳眼底照相使用日本Topcon TRC-NW300彩色数码眼底照相机,所使用的眼底镜型号为M374451.视网膜病变分级以2002年国际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分期.结果 两种方法测得352例患者眼底视网膜病变阳性结果为:数码照相测得阳性总数61例(占17.33%),其中轻至中度非增殖性DR38例(占10.80%),重度至增殖性DR23例(占6.53%).眼底镜测得阳性总数60例(占17.05%),其中轻至中度非增殖性DR38例(占10.80%),重度至增殖性DR22例(占6.25%).两种方法的测得结果高度一致(P>0.5).结论 免散瞳眼底数码照相法和传统散瞳后眼底镜检查法相比在筛查DR效果等同,但有着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和检查结果可保存的优点,对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对比和指导治疗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虎;白浩斌;马学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