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萍;刘继彦;毕锋;许峰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共135例行介入治疗患者,其中115例为原发性肺癌,20例为内科治疗无效的非肿瘤咯血患者.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104例,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11例.20例内科治疗无效的非肿瘤咯血患者,包括支气管扩张(15例)、肺结核(3例)、血管畸形(2例).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和条.结果:共7例(5.2%)发生并发症,包括脊髓缺血/损伤2例(1.5%)、肋间动脉缺血5例(3.7%).经治疗后肋间动脉缺血均于1~3周内缓解.1例脊髓缺血于7d后缓解,4周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于4周后逐渐恢复.2例脊髓缺血/损伤均发生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者,5例肋间动脉缺血均发生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栓塞者.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需谨慎地进行,合理选择灌注方案及选择明胶海绵作栓塞剂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刘书林;谢晓东;王朝华;程美雄;张昌伟;范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临床肿瘤化疗的减毒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恶性肿瘤化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2周期化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2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毒副作用、血常规变化、生活质量影响.结果:治疗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对血象的影响治疗组也比对照组轻,显示出对白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可以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罗阳超;付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地震挤压伤患者CRRT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并比较不同实施方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汶川地震后我院收治的因挤压伤而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中局部枸橼酸抗凝的情况.共计39例患者因挤压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接受局部枸橼酸抗凝CRRT治疗.按照不同的实施方式分为A组(23例)以同步输入方式进行,B组(16例)以预充式进行.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血常规等.分析不同治疗组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39例患者死亡4例,其余35例均康复.存活患者治疗后SCr和BUN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r:A组(503±215)μmol/L对(149±129.7)μmol/L,B组(577±227)μmol/L对(180.6±146.5)μmol/L,P<0.05;BUN:A组(26.6±10.4) mmol/L对(9.3±6.9)mmol/L,B组(30.5±8.1)mmol/L对(10.9±5.72)mmol/L,P<0.05.两组滤器后ACT值均较外周血ACT值明显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161±31) s 对 (122±25)s,B组:(157±33)s 对 (125±31) s,P<0.05.A组滤器和管路寿命(47.6±11.2)h与B组(41.3±14.5)h相近,A组略长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适于地震挤压伤患者CRRT治疗,这种抗凝方式抗凝效果确切,而且不会加重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不会增加患者活动性出血的风险.同步式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延长滤器和管路方法可能优于预充方式.
作者:秦伟;苏白海;付平;陶冶;涂远茂;李静;陈肖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病员较多,每日约8000多人次挂号,号源量有限,供需矛盾突出,导致门诊大厅挂号处常常呈现出为挂号而拥挤、排长队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近一年来,门诊部采取多种挂号形式,优化了挂号流程,病员可根据自已的需求,选择不同挂号形式提前挂号,按时候诊,病员无需看病当日到医院排队,使医院门诊的拥挤现象得到改善,也方便了患者,病员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实现了医院和病员的双赢.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妇科不孕检查及治疗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不孕拟在腹腔镜下行检查及治疗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人,分别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简称EA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简称GA组);连续硬膜外麻醉加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简称EGA组),观察比较三种麻醉方法对患者呼吸,循环及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三种麻醉方法均可保证手术完成,EA组术中管理较为麻烦,GA组循环波动大,EGA组麻醉效果更好,各种药物用量减少,患者血液动力学更稳定,恢复快,管理更轻松.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加静吸复合全身麻醉(EGA)可避免其它两种麻醉方式不足,各取长处,更适用于腹腔镜妇科不孕检查及治疗术麻醉.
作者:陈涛;王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对1218例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椎旁穿刺,注入胶原酶1200u进行溶解治疗.结果:91%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9%的患者疗效欠佳.结论: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江涛;王朝华;王丽琴;范玉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片治疗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对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每日晨8时顿服氨氯地平5~10mg/d,服药前及治疗8周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80例完成治疗的患者中,60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逆转,同时改善AASI.而20例血压昼夜节律无逆转,AASI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结论:经氨氯地平片治疗后,75%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可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AASI.
作者:何皓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心脏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老年患者接受介入性手术,往往由于不了解其意义和有关内容,在心理上存在担心、紧张的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1].因此,护士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程心理护理,才能使老年患者减轻焦虑,大程度地配合医护人员,保证介入手术的顺利和成功,我科对160例老年患者行介入手术全程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邹莲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博来霉素联合顺铂(BP方案)、5-氟尿嘧啶+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FIP方案)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2004~2008年我院收治的Ib2-IIb期巨块型宫颈癌共62例,其中36例行BP或FIP方案化疗1~2个疗程后行根治性手术,为研究组;另26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为对照组;术前评价NACT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特征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36例患者术前进行NACT有效率为86%;术后病理检查示淋巴结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及宫旁累及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BP,FIP方案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有效、安全、经济,可缩小癌肿体积,增加手术切除率.
作者:王彤洁;熊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科职业陪护现状,探索完善职业陪护的管理之路.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随机对100名老年患者及其职业陪护进行调查.结果:63.0%的患者因情感需求而选择职业陪护,对职业陪护大多比较认同,但对职业陪护的满意率仅40%.结论:职业陪护符合老年患者实际需求,但必须加大专职陪护的综合素质培训力度,提高职业陪护管理效能.
作者:张甜;蒙张敏;吴琳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的8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初期使用头孢菌素和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严重者使用头孢唑林和头孢他啶治疗.结果:89例腹膜炎患者透析液培养阳性33例(37.1%),其中19例1~4d治愈(21.3%),56例4~14 d治愈(62.9%),复发11例(12.4%),2例因尿毒症而全身衰竭死亡(2.2%).结论:虽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有降低趋势,但其仍然是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之一,我们在强调对腹膜炎治疗的同时,更要强调对腹膜炎的预防.
作者:唐勇;胡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输卵管妊娠患者开腹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以指导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至2007年因输卵管妊娠行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患者183例术后的生殖状况进行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其再次受孕及输卵管妊娠情况.结果:在有生育要求的107位患者中,总的宫内妊娠率为64.5%(69/107例),8.7%复发输卵管妊娠(6/107例).宫内受孕率以<30岁,术后1~2年高,中重度贫血及盆腔中重度黏连导致宫内受孕机率下降;复发输卵管妊娠与年龄及术后时间无相关性,随贫血程度及盆腔黏连程度的加重进行性增加.结论: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与年龄、术后时间、盆腔黏连程度、贫血程度密切相关.及时手术,减轻贫血程度,细致分黏,合理生殖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宫内妊娠,降低复发输卵管妊娠.
作者:王昌银;戚怀钻;宋林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后、病理诊断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26例急腹症中以急性胆囊炎、输尿管结石、急性阑尾炎以及妇科急症常见,共289例,占88%,其他急腹症37例,占12%.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17例,109例临床随访证实.超声符台率89.9%.结论:B超检查对急腹症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急腹症首选的诊断方法.
作者:靳晓清;高红;张业光;黄兴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总结97例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手术根治性切除82 例,姑息性切除9例,手术探查6例,姑息性切除和探查手术有11例术中植入I125种子,术后75例经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手术切除率93.8%,手术病死率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9%,随访率93.8%.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0.8%、55.1%、28.2%.结论:年龄不是高龄肺癌手术的禁忌证,但高龄肺癌患者常并有多系统基础疾病,正确的手术方式及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罗继文;何树松;任杰;罗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集体儿童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进一步做好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方法:对1998-2007年成都市托幼机构集体儿童定期体检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成都市集体儿童身高、体重达标率,身高、体重年增长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中、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下、发育迟缓、消瘦)患病率逐年下降;单纯性肥胖发生率逐年升高;贫血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患病率无明显下降;龋齿患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成都市集体儿童体格发育良好.儿童营养不良减少,肥胖明显增加,视力不良患病率无明显下降,今后托幼园所要将肥胖的预防和干预作为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并重视眼保健工作.
作者:罗红裔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针对性选取我院行THA的病员48例,分为初期小切口THA组、熟练小切口THA组、传统切口THA组,各组16例.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2小时引流量、手术时间及Harris评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期小切口THA组平均出血量,术后12小时平均引流量,平均手术时间等指标均高于传统组,术后Harris评分低于传统组,熟练组与传统组比较,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略少,术后早期Harris评分高,远期Harris评分接近.结论:熟练小切口THA与传统切口THA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优点,初期小切口THA不具微创优势,不必强求小切口THA,并应注重学习曲线.
作者:赵强;陈兴爱;胡定祥;唐影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HUA(高尿酸)血症与MS(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3 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血糖、血压等各指标患病率的统计,血尿酸(SUA)与MS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1)HUA组肥胖、高TC、高TG、IFG、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均比正常尿酸组显著增多(P<0.05).(2)血尿酸与HOMA-IR呈正相关.(3)MS组的HUA患病率为23.46%,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的患病率10.24%(P<0.001).结论:HUA血症可能是MS发生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曾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低位直肠癌几种术式的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探讨术式的选择.方法:收集我院2001~2008年收治268例低位直肠癌病例资料,按局部切除,TME+DIXON、TME+MILES分成三组,对术后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局部切除组12例,2年局部复发2例,复发率16.7%,TME+DIXON组192例,总保肛率84.4%,2年复发45例,复发率16.7%,5年生存率61.3%,TME+MILES术64例,2年复发11例,复发率17.2%,5年生存率59.6%,三组病例2年复发率相近,统计学数据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低位直肠癌,可根据病灶大小,病理学类型,Dukes分期等把握术式选择的适应症:保肛术式为首选,Miles术为后的选择.
作者:贺鳌;吴建平;罗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TCR(低温等离子射频)序贯治疗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8月至2007年2月收治153例轻中度OSAHS患者,采用TCR序贯治疗,初次手术后追踪患者情况,必要时分阶段分部位反复消融,并在术后半年,1年进行PSG检查等,对其疗效、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53例患者半年有效率86.27%.1年有效率73.20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CR序贯治疗疗效确切,组织反应轻,可作为治疗轻中度OSAHS的有效方案.
作者:尹建平;邓伟;柳庆君;王杰;董钏;蒋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2007年通过招募有医学和社会学背景的志愿者组建了华西医院志愿者服务中心,在门诊部设立志愿者服务台六个,为就诊患者提供分诊、导诊、咨询、排忧解难等公益性服务.通过社会调查、专题调研,以第三部门的视角弥补了医院管理、医院制度和医疗活动中的不足.在维护就诊秩序,密切医患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际介绍了该院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建立、培训、管理的经验,同时从理论上探讨了建立医院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必要性、定位、对象、策略,对医院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阐述了医院志愿者服务组织特色,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刘姿;康淑琼;谭明英;王庭贵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