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型医院门诊挂号流程优化探讨

张秀兰

关键词:门诊挂号, 流程优化
摘要: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病员较多,每日约8000多人次挂号,号源量有限,供需矛盾突出,导致门诊大厅挂号处常常呈现出为挂号而拥挤、排长队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近一年来,门诊部采取多种挂号形式,优化了挂号流程,病员可根据自已的需求,选择不同挂号形式提前挂号,按时候诊,病员无需看病当日到医院排队,使医院门诊的拥挤现象得到改善,也方便了患者,病员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实现了医院和病员的双赢.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泪囊鼻腔吻合术后鼻内窥镜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的应用.方法:343例436眼实施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结合鼻内窥镜检查.结果:术后随访1~12月,手术治愈好转率为96.33%.结论:鼻内窥镜对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行检查及修复,能很好的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

    作者:刘丹;吴武;刘丹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异常的逆转作用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片治疗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对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每日晨8时顿服氨氯地平5~10mg/d,服药前及治疗8周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80例完成治疗的患者中,60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逆转,同时改善AASI.而20例血压昼夜节律无逆转,AASI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结论:经氨氯地平片治疗后,75%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可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AASI.

    作者:何皓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的8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初期使用头孢菌素和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严重者使用头孢唑林和头孢他啶治疗.结果:89例腹膜炎患者透析液培养阳性33例(37.1%),其中19例1~4d治愈(21.3%),56例4~14 d治愈(62.9%),复发11例(12.4%),2例因尿毒症而全身衰竭死亡(2.2%).结论:虽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有降低趋势,但其仍然是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之一,我们在强调对腹膜炎治疗的同时,更要强调对腹膜炎的预防.

    作者:唐勇;胡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子宫全切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愈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1例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分常规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常规组按妇产科护理常规进行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讲解;观察组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同时实施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结果:常规组患者自我认知能力稍差,有缺失感,住院时间稍长;观察组患者术后乐观,配合术后康复训练较为积极,住院时间稍短.结论:认为做好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并进行及时的康复训练,对其术后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亚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PTCD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接受PTCD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48例患者黄疸明显减退,腹胀缓解,肝功能改善,食欲提高;10例患者黄疸减退较慢.结论:PTCD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江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在地震伤员膝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在地震伤员膝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汶川大地震中25例膝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早期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同时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其中胫骨平台骨折13例,(SchatzkerⅤ型4例,SchatzkerⅥ型 9例),股骨远端骨折12例,(AO分型C1型3例,C2型5例,C3型4例),25例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GustiloⅡ型5例,GustiloⅢA型8例,GustiloⅢB型10例,GustiloⅢC型2例.结果:术后至患者转院治疗期间两周内,25例开放性伤口均闭合,8例伤口术后出现表浅感染,经加强局部换药感染控制,无伤口深部感染.术后复查X线片无关节面塌陷,骨折无成角畸形,患者出院时无外固定支架钉道松动.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为不适宜做内固定治疗的膝关节周围严重开放性骨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地震等重大灾害所造成的复杂伤情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胡旭栋;王光林;裴福兴;宋跃明;杨天府;屠重棋;黄富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生化和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生化、甲状腺功能变化的检测,探讨其原因.方法:分别对17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常规、电解质、血糖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本组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换血前、后有明显下降.换血后血电解质血钾降低,血钠、血钙升高,血糖暂时性升高,但在24 h内自行恢复至正常.可有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明显下降,甲状腺功能变化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换血后可出现低钾、高钙、高钠、高血糖、低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症的发生,应预防感染、出血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作者:李雪梅;林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成人麻疹1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外来流动人员及本地农村人口多见,平均年龄26.78岁,多数患者未接种麻疹疫苗或麻疹疫苗史不详.成人麻疹患者临床症状重,皮疹典型,为充血性斑丘疹,麻疹黏膜斑(Koplik's spots)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可合并肝脏和心肌损伤,但并发症以肺炎和支气管炎为主.结论:有必要加强成人的免疫接种,尤其是外来的务工人员,强化医务人员对麻疹的认识,避免麻疹的流行.

    作者:毛碧容;陈仕晓;王丽;田浩;辛隽;李文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罗格列酮钠片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罗格列酮钠片与二甲双胍片分别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太罗组(罗格列酮钠片)(21例);B组,二甲双胍组(19例),进行为期16周的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呈有意义的下降(P<0.05),从下降幅度的百分率统计,太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结论:太罗联合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的控制明显优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

    作者:熊萍;董刚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塞通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血塞通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00%、86.67%,对照组为66.67%、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温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铁路旅客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铁路旅客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KAP)及需求现状,为制订宣传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850名铁路旅客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有效问卷827份,所有数据输入微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艾滋病预防措施方面的认知率较高;在非传播途径(蚊虫叮咬及同桌吃饭)的认知水平较低;与妻子(丈夫)之外的人进行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态度的问题回答愿意使用的有526人,占63.6%.铁路站车艾滋病宣传方式及内容方面,广播与电视宣传途径及艾滋病的预防措施、艾滋病对人体的危害宣传内容选择率较高.结论:铁路旅客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应利用铁路车站、旅客列车的多种宣传形式,针对铁路旅客的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以提高铁路旅客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和防治意识.

    作者:宋佳荔;魏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97例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97例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手术根治性切除82 例,姑息性切除9例,手术探查6例,姑息性切除和探查手术有11例术中植入I125种子,术后75例经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手术切除率93.8%,手术病死率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9%,随访率93.8%.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0.8%、55.1%、28.2%.结论:年龄不是高龄肺癌手术的禁忌证,但高龄肺癌患者常并有多系统基础疾病,正确的手术方式及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罗继文;何树松;任杰;罗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例POEMS综合征肌电电生理表现及临床分析

    POEMS综合征是一种与浆细胞异常有关的多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病变(endocrinopathy)、M蛋白血症(M protein)和皮肤改变(skin changes),取各种病变术语英文字首组合命名为POEMS综合征[1].目前国内关于POEMS综合征肌电电生理方面的文章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花;曾艳;张会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汶川大地震后1周内伤员特点分析(附1216例报道)

    目的:了解地震后1周内地震伤伤员的特点.方法:询问地震后1周内就诊的伤员性别、年龄、来诊时间和方式、进行伤情判断并应用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进行评分,统计入院率,抢救成功率.结果:受伤人员以7~18岁年龄段多;平均每小时来院(7.90±11.75)人,震后53 h、54 h形成2个来诊高峰,每小时来院人数分别为70人、58人,地震36 h后夜班伤员来院明显减少,第3天来院人数多,为328人;四肢伤员多,为565例,占46%;地震后第2天来院的伤员ISS评分高,为(10.24±5.79)分;急诊科停留时间平均为(97.47±12.56) min,入院率为57.81%,抢救成功率为99.8%.结论:地震发生后第2天来院的伤员重,第3天来院人数多,36 h后每天夜班伤员人数明显减少.

    作者:许树云;李佳励;唐时元;张建成;曹钰;王一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髋臼骨折52例手术入路选择及复位固定体会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复位固定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经Kocher-Langenbeck、髂腹股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52例.结果:随访6~36个月,优良率90.4%.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0例,股骨头坏死2例,异位骨化10例,所有患者均骨愈合.结论:手术治疗髋臼骨折能较好地恢复骨盆形态及下肢活动功能,防止骨折畸形愈合.正确的选择手术入路和术中良好的复位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基础.

    作者:吴岗;方跃;裴福兴;段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78例慢性湿疹和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接触性致敏原及其特点.方法:应用斑贴试验分析178例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接触性致敏原.结果:列前的致敏原分别是硫酸镍、甲醛、香料、对苯二胺、重铬酸钾、松香、橡胶、白降汞、乙二胺;引起手部湿疹和皮炎患者的致敏原主要是香料和重铬酸钾、躯干和四肢湿疹和皮炎患者的致敏原主要为硫酸镍和松香、头面部湿疹和皮炎患者的主要致敏原为甲醛和香料,脐周皮炎和系统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致敏原主要为硫酸镍.结论: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的接触性致敏原及其性质.

    作者:郑德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TCR序贯治疗在OSAHS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TCR(低温等离子射频)序贯治疗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8月至2007年2月收治153例轻中度OSAHS患者,采用TCR序贯治疗,初次手术后追踪患者情况,必要时分阶段分部位反复消融,并在术后半年,1年进行PSG检查等,对其疗效、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53例患者半年有效率86.27%.1年有效率73.20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CR序贯治疗疗效确切,组织反应轻,可作为治疗轻中度OSAHS的有效方案.

    作者:尹建平;邓伟;柳庆君;王杰;董钏;蒋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但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依然很差,病死率很高,就中重度心衰而言,5年病死率可达30%~50%.

    作者:游桂英;刘兴斌;王雅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Doderlein式子宫切除术式比较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子宫良性病变者行LAVH手术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与腹腔镜Doderlein式子宫切除术(LDH)32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在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中出血量比较:LAVH组(96.2±58.56)mL,LDH组(186.2±62.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手术镜处理子宫动脉,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茂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技巧与并发症

    目的:探讨低能量CO2激光切除扁桃体切除术中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关系,以改进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科51例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观察、记录扁桃体切除所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程度、术后创面反应程度、术后再出血、术后术区瘢痕共6项指标.结果: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主要的并发症是术后较轻的伤口疼痛、术中少量出血,无术后再出血及术后术区瘢痕.结论: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小,反应轻,手术方法易掌握,提高手术技巧可进一步减少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并发症,更好体现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是扁桃体切除术中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

    作者:张中菊;蒋振华;王杰;刘国旗;董钏;梁传余;付启红;罗刚;张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