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桂英;刘兴斌;王雅莉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的应用.方法:343例436眼实施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结合鼻内窥镜检查.结果:术后随访1~12月,手术治愈好转率为96.33%.结论:鼻内窥镜对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行检查及修复,能很好的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
作者:刘丹;吴武;刘丹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共135例行介入治疗患者,其中115例为原发性肺癌,20例为内科治疗无效的非肿瘤咯血患者.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104例,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11例.20例内科治疗无效的非肿瘤咯血患者,包括支气管扩张(15例)、肺结核(3例)、血管畸形(2例).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和条.结果:共7例(5.2%)发生并发症,包括脊髓缺血/损伤2例(1.5%)、肋间动脉缺血5例(3.7%).经治疗后肋间动脉缺血均于1~3周内缓解.1例脊髓缺血于7d后缓解,4周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于4周后逐渐恢复.2例脊髓缺血/损伤均发生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者,5例肋间动脉缺血均发生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栓塞者.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需谨慎地进行,合理选择灌注方案及选择明胶海绵作栓塞剂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刘书林;谢晓东;王朝华;程美雄;张昌伟;范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O型RhD阳性孕妇(其丈夫为非O型)血清IgG抗-A(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进行了免疫性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及对其新生儿进行HDN(①新生儿ABO、Rh系统定型;②新生儿直抗实验;③游离IgG测定;④放散实验)的检测.结果: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者330例(占总数86.39%),抗体效价≥64者13.61%.其中发生HDN 5例,抗-A 3例,抗-B 12例,总发生率1.31%.结论:夫妇血型不合应及时检测孕妇IgG抗体,随着孕妇体内IgG抗体效价的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孕妇产前应定时进行IgG抗体检测,了解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之问的关系,对于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极为有效.
作者:江俊;许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效果.方法:1998年12月至2008年12月对16例中央型肺癌施行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肺叶切除,包括双袖式左肺上叶切除7例;双袖式右肺上叶切除2例;双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2例;双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同时隆突重建2例;袖式左上肺叶切除、肺动脉楔形切除2例;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肺动脉楔形切除1例.结果:本组无死亡及吻合口瘘发生,术后2例出现肺不张,2例并发肺感染,全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93.8%,3年生存率为62.5%.结论:肺动脉成形或肺动脉支气管同时成形肺叶切除减少了全肺切除和单纯剖胸探查的比例,扩大了手术适应征,符合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肺癌手术基本原则,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
作者:何佳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地震挤压伤患者CRRT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并比较不同实施方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汶川地震后我院收治的因挤压伤而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中局部枸橼酸抗凝的情况.共计39例患者因挤压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接受局部枸橼酸抗凝CRRT治疗.按照不同的实施方式分为A组(23例)以同步输入方式进行,B组(16例)以预充式进行.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血常规等.分析不同治疗组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39例患者死亡4例,其余35例均康复.存活患者治疗后SCr和BUN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r:A组(503±215)μmol/L对(149±129.7)μmol/L,B组(577±227)μmol/L对(180.6±146.5)μmol/L,P<0.05;BUN:A组(26.6±10.4) mmol/L对(9.3±6.9)mmol/L,B组(30.5±8.1)mmol/L对(10.9±5.72)mmol/L,P<0.05.两组滤器后ACT值均较外周血ACT值明显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161±31) s 对 (122±25)s,B组:(157±33)s 对 (125±31) s,P<0.05.A组滤器和管路寿命(47.6±11.2)h与B组(41.3±14.5)h相近,A组略长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适于地震挤压伤患者CRRT治疗,这种抗凝方式抗凝效果确切,而且不会加重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不会增加患者活动性出血的风险.同步式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延长滤器和管路方法可能优于预充方式.
作者:秦伟;苏白海;付平;陶冶;涂远茂;李静;陈肖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不同方式深静脉置管的优缺点.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及能否配合操作,分别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将三种术式的优缺点及所致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76例深静脉置管术中(1) 经锁骨下置管者220例,占79.71%.其中术后感染2例,占0.91%;误入动脉2例,占0.91%;纵膈血肿1例,占0.45%;(2) 经颈内静脉置管者35例,占12.68%.其中术后感染3例,占1.40%;误入动脉者1例,占2.86%;气胸1例,占2.86%;术后导管脱落者1例,占2.86%;(3) 经股静脉置管者21例,占7.60%.其中术后感染5例,占23.8%;误入动脉者1例,占4.76%.结论:几种深静脉穿刺术中,尤以经锁骨下穿刺者并发症相对较少,是深静脉置管方式中的首选.
作者:杨芳;高波;朱炜炜;刘后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多种血液净化(BP)模式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急性中毒并ARF患者,其中9例行血液透析(HD)治疗,11例行HD串联血液灌流(HD+HP)治疗,10例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各组均给予综合性治疗,比较单纯HD组、HD+HP组、CVVHDF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CVVHDF组治愈率高,肾功能恢复优于其他血液净化组(P﹤0.05),昏迷者的清醒时间快,住院时间缩短(P﹤0.05),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CVVHDF、HD+HP血液净化治疗抢救各种急性中毒并ARF患者成功率高,对急性重症中毒伴多器官功能障碍者,提倡早期行CVVHDF治疗,同时重视洗胃、营养支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等综合治疗,以利于急危重症中毒患者的救治.
作者:陈德政;张勇;李明鹏;王明莉;唐小琰;骆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蜂窝织炎(eosinophilic cellulitis,EC)又称Wells综合征(Wells's syndrome),为一种复发性肉芽肿性皮炎,伴有嗜酸粒细胞浸润.该病较少见,主要为成人发病,也可累及儿童.本文就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蜂窝织炎的病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闫薇;刘宏杰;郭在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病理学科的整体形象和水平,应着力培养他们,让技术人员轮转到技术室、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具体工作,从医、教、研三方面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只有医生和实验技术人员全方位合作工作,整个学科才能同步提升,良性发展.
作者:成娘;夏天;罗添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1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单纯手术摘除10例,术前3天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血管内栓塞术7例.结果:7例术前栓塞组术中出血200~700mL,平均430mL;输血0~550mL;10例单纯手术组出血550~1430mL,平均1200mL,输血350~1200mL.术前栓塞组出血量和输血量较单纯手术组显著减少.结论:术前瘤体栓塞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理想的术前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布桂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总结97例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手术根治性切除82 例,姑息性切除9例,手术探查6例,姑息性切除和探查手术有11例术中植入I125种子,术后75例经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手术切除率93.8%,手术病死率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9%,随访率93.8%.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0.8%、55.1%、28.2%.结论:年龄不是高龄肺癌手术的禁忌证,但高龄肺癌患者常并有多系统基础疾病,正确的手术方式及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罗继文;何树松;任杰;罗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用于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预防的效果.方法:将126例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1例,对照组65例.实验组从置管当日开始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照组从置管当日用3M透明敷贴,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61例患者无一例发生静脉炎,对照组65例患者有4例发生静脉炎,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在预防静脉炎方面有明显的效果,PICC置管时首选贵要静脉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李虹;易琼;付岚;张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ALI发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本文就TNF-α在ALI中的作用和以抗TNF-α为靶点治疗ALI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孟秦;曹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对1218例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椎旁穿刺,注入胶原酶1200u进行溶解治疗.结果:91%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9%的患者疗效欠佳.结论: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江涛;王朝华;王丽琴;范玉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片治疗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对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每日晨8时顿服氨氯地平5~10mg/d,服药前及治疗8周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80例完成治疗的患者中,60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逆转,同时改善AASI.而20例血压昼夜节律无逆转,AASI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结论:经氨氯地平片治疗后,75%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可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AASI.
作者:何皓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应激反应是机体重要的调节适应方式,它程度不等地出现于各种损伤性打击之后,如感染、创伤、烧伤、手术、疼痛、出血、发热、放射线、缺氧等,对人体的存活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外科应激的概念综合了创伤应激、感染应激、麻醉应激、手术应激等多种原因,基本上所有的外科患者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外科应激的状态.众所周知,外科应激是一柄双刃剑,它有利于患者的存活,但却有害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晋波;赵豫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侧穿刺进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4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穿刺进针,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治疗,使用VAS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变化,测定手术前后椎体前、中柱高度与Cobb角.结果:单侧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穿刺的手术均安全完成.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5±0.3)分改善到术后(2.2±0.2)分,随访三月为(2.1±0.4)分 (与术前比较,P<0.0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3.6±2.3) mm到术后(24.5±2.2) mm,随访三月为(24.3±2.0) mm(与术前比较,P<0.05);锥体中部高度由术前(14.2±2.1) mm到术后(25.6±2.4) mm,随访三月为(25.4±2.2) mm(与术前比较,P<0.05);Cobb角由术前的(22.5±3.6)°到术后(10.5±3.0)°随访三月为(10.3±2.8)°(与术前比较,P<0.05).结论: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的单侧穿刺锥体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缓解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余彬;陈勤;邓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能量CO2激光切除扁桃体切除术中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关系,以改进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科51例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观察、记录扁桃体切除所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程度、术后创面反应程度、术后再出血、术后术区瘢痕共6项指标.结果: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主要的并发症是术后较轻的伤口疼痛、术中少量出血,无术后再出血及术后术区瘢痕.结论: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小,反应轻,手术方法易掌握,提高手术技巧可进一步减少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并发症,更好体现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是扁桃体切除术中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
作者:张中菊;蒋振华;王杰;刘国旗;董钏;梁传余;付启红;罗刚;张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愈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1例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分常规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常规组按妇产科护理常规进行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讲解;观察组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同时实施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结果:常规组患者自我认知能力稍差,有缺失感,住院时间稍长;观察组患者术后乐观,配合术后康复训练较为积极,住院时间稍短.结论:认为做好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并进行及时的康复训练,对其术后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亚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接受PTCD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48例患者黄疸明显减退,腹胀缓解,肝功能改善,食欲提高;10例患者黄疸减退较慢.结论:PTCD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江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