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学夫;耿肇平;何琴;蔡毅华
心血管疾病是肾移植受体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各种危险因素导致了肾移植受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仅有少数研究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降低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目前,肾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因为它较血液透析而言可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更高、生存预期时间更长[1,2].
作者:何月;刁永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注射液应用在中重度急性腹腔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纳入31 例患者,随机分为罗氏芬加甲硝唑治疗组(对照),罗氏芬2 g,每日1次,甲硝唑0.5 g,每日2次;莫西沙星治疗组,莫西沙星400mg,每日1次,均为静脉滴注,疗程为7~14 天.结果:两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0 %和81.25 %,有效率分别为86.67 %和87.5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67%与9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分别为2/15和 1/16,主要表现为局部刺激及转氨酶升高等.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重度腹腔细菌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李雪梅;黄立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共135例行介入治疗患者,其中115例为原发性肺癌,20例为内科治疗无效的非肿瘤咯血患者.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104例,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11例.20例内科治疗无效的非肿瘤咯血患者,包括支气管扩张(15例)、肺结核(3例)、血管畸形(2例).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和条.结果:共7例(5.2%)发生并发症,包括脊髓缺血/损伤2例(1.5%)、肋间动脉缺血5例(3.7%).经治疗后肋间动脉缺血均于1~3周内缓解.1例脊髓缺血于7d后缓解,4周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于4周后逐渐恢复.2例脊髓缺血/损伤均发生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者,5例肋间动脉缺血均发生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栓塞者.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需谨慎地进行,合理选择灌注方案及选择明胶海绵作栓塞剂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刘书林;谢晓东;王朝华;程美雄;张昌伟;范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女,56岁,右上腹隐痛2个月,无发热,无恶心、呕吐,纳差.查体:剑突下深压痛,肝区无叩痛,腹部无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AFP阴性,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胸部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B超示肝左叶实性包块,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周缘见晕圈,其内回声不均,呈不规则稍强回声、低回声;余肝实质光点细、分布均匀.
作者:唐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CT表现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即时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36例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首次CT及伤后迟发性血肿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多数首次CT检查,可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脑挫裂伤和颅骨骨折;颅内迟发性血肿发生的高峰期为伤后24~72小时.结论: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首次CT检查多有异常,但无颅内血肿者,应在24~72小时内进行CT复查,以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方不至贻误诊治.
作者:田志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四川汶川大地震胸部损伤患者影像学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对地震发生后近2个月余陆续送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因地震致有胸部损伤史的155名伤员进行影像学分析总结.结果:在本组伤员中,胸廓骨折139例,胸膜损伤160例,肺损伤55例,纵隔损伤28例,肺部慢性感染39例,肺部肿块2例.其中部分伤员为多处复合性损伤.结论:影像学检查能准确、快速、有效地对地震胸部损伤患者进行判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起指导作用.
作者:纪琳;邓开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对1218例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椎旁穿刺,注入胶原酶1200u进行溶解治疗.结果:91%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9%的患者疗效欠佳.结论: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江涛;王朝华;王丽琴;范玉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相关因素,并收集资料完整的22例做治疗前后的对比.结果:84例患儿中有73.8%存在鼻咽或口咽部病变,另有继发于感冒占8.33%,伴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占3.65%,例原因不明占总14.29%,鼓膜穿刺并置管同时切除增殖体病变后,听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反复发作的SOM患儿应行鼓膜置管,保留6个月以上,同时鼻咽和口咽部伴发病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积极处理相关疾病.
作者:刘振武;黄安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外来流动人员及本地农村人口多见,平均年龄26.78岁,多数患者未接种麻疹疫苗或麻疹疫苗史不详.成人麻疹患者临床症状重,皮疹典型,为充血性斑丘疹,麻疹黏膜斑(Koplik's spots)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可合并肝脏和心肌损伤,但并发症以肺炎和支气管炎为主.结论:有必要加强成人的免疫接种,尤其是外来的务工人员,强化医务人员对麻疹的认识,避免麻疹的流行.
作者:毛碧容;陈仕晓;王丽;田浩;辛隽;李文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超声检查,并收集其手术、病理结果.结果:本组病例超声与手术结果完全相符者83例(占90.2%),基本相符者6例(占6.5%),漏诊3例(占3.3%).其中脾破裂49例,肝破裂16例,肾破裂14例,胰腺损伤1例,肠破裂6例,复合性内脏破裂6例.92例患者均伴有腹腔积液,超声检出率100%(92/92).结论:超声能迅速、较准确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作出诊断,尤其诊断实质性脏器破裂比空腔脏器破裂更有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雪;李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华西医院健康检查中心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通过加强综合性医院的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医院就医环境,对提高群众健康意识,提升医院品牌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在大型综合医院推广健康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作者:刘琴;廖志林;王佑娟;朱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脂联素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0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急性盐水负荷试验,确定65例为盐敏感性(SS)高血压患者,35例为盐不敏感性(NSS)高血压患者,选定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其胰岛素水平、血脂、血尿酸及脂联素水平.结果:高血压患者存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P<0.01),SS组较NSS组的血尿酸、血胆固醇、血甘油三脂增高(P<0.01).SS组脂联素[(6.04±2.08)ng/mL],较NSS组[(7.89±3.35)ng/mL(P<0.01)]降低,且SS组存在胰岛素抵抗,HOMA指数分别为[2.54±0.53,2.21±0.55(P<0.01)].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标存在正相关,r=-0.36,(P<0.01).结论: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脂联素降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他代谢异常及脂联素降低的基础.
作者:王勉;陈晓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但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依然很差,病死率很高,就中重度心衰而言,5年病死率可达30%~50%.
作者:游桂英;刘兴斌;王雅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蜂窝织炎(eosinophilic cellulitis,EC)又称Wells综合征(Wells's syndrome),为一种复发性肉芽肿性皮炎,伴有嗜酸粒细胞浸润.该病较少见,主要为成人发病,也可累及儿童.本文就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蜂窝织炎的病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闫薇;刘宏杰;郭在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是器官移植后供体、受体细胞早接触的部位,它早被受体免疫系统所识别,并且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1],是启动器官移植后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关键.本文就有关内皮细胞的功能以及在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郑仲谨;冉崇福;陈理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DCT)增强扫描对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组: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经我院诊治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30例,均行MD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两者间隔时间不超过1周;对照组:同期无肾脏疾患,无尿路感染史,因其他原因来做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25例.由两名不同年资的腹部影像医师对拟定的征象进行观察、评价.结果:两医师对本组病例的诊断一致性极佳(K=0.812,P<0.05).病例组30例,双肾病变14例,单肾病变16例.单肾病变中,左肾12例,右肾4例.MDCT增强扫描显示肾盏轻度变形2例(6.7%),肾盏裸露18例(60.0%),实质凹陷征23例(76.7%),肾盂轻度扩张积水21例(70.0%),肾盂壁增厚、强化21例(70.0%),肾功能减退15例(50.0%).5例(16.7%)仅表现为肾盂壁增厚、强化.MDCT增强扫描与IVP对肾实质凹陷征,肾盂壁增厚、强化及肾盏轻度变形的显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DCT增强扫描能清晰地显示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与IVP比较,它能提供更多肾实质的信息,对判定慢性肾盂肾炎所造成的肾脏损害程度及疾病预后具有很高的价值,不过对肾盏轻度变形的显示有赖于延迟扫描.
作者:周海鹰;尚兰;邓开鸿;刘荣波;胡雅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HUA(高尿酸)血症与MS(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3 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血糖、血压等各指标患病率的统计,血尿酸(SUA)与MS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1)HUA组肥胖、高TC、高TG、IFG、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均比正常尿酸组显著增多(P<0.05).(2)血尿酸与HOMA-IR呈正相关.(3)MS组的HUA患病率为23.46%,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的患病率10.24%(P<0.001).结论:HUA血症可能是MS发生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曾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针对性选取我院行THA的病员48例,分为初期小切口THA组、熟练小切口THA组、传统切口THA组,各组16例.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2小时引流量、手术时间及Harris评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期小切口THA组平均出血量,术后12小时平均引流量,平均手术时间等指标均高于传统组,术后Harris评分低于传统组,熟练组与传统组比较,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略少,术后早期Harris评分高,远期Harris评分接近.结论:熟练小切口THA与传统切口THA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优点,初期小切口THA不具微创优势,不必强求小切口THA,并应注重学习曲线.
作者:赵强;陈兴爱;胡定祥;唐影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哮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 例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适当的治疗,3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妊娠患者症状缓解,随访至产后1 个月,婴儿和母亲均正常.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妊娠时,妊娠早期可选用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β2 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吸入布地奈德,强的松口服,短期甲强龙静滴),妊娠中晚期还可选用茶碱类药物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作者:胡竞予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输卵管妊娠患者开腹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以指导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至2007年因输卵管妊娠行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患者183例术后的生殖状况进行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其再次受孕及输卵管妊娠情况.结果:在有生育要求的107位患者中,总的宫内妊娠率为64.5%(69/107例),8.7%复发输卵管妊娠(6/107例).宫内受孕率以<30岁,术后1~2年高,中重度贫血及盆腔中重度黏连导致宫内受孕机率下降;复发输卵管妊娠与年龄及术后时间无相关性,随贫血程度及盆腔黏连程度的加重进行性增加.结论: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与年龄、术后时间、盆腔黏连程度、贫血程度密切相关.及时手术,减轻贫血程度,细致分黏,合理生殖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宫内妊娠,降低复发输卵管妊娠.
作者:王昌银;戚怀钻;宋林佳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