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原发纤维肉瘤1例

唐勇

关键词:
摘要:患者,女,56岁,右上腹隐痛2个月,无发热,无恶心、呕吐,纳差.查体:剑突下深压痛,肝区无叩痛,腹部无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AFP阴性,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胸部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B超示肝左叶实性包块,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周缘见晕圈,其内回声不均,呈不规则稍强回声、低回声;余肝实质光点细、分布均匀.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置换治疗10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了解评价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观察重型肝炎患者PE前后总胆红素、白蛋白5项指标及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变化,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好转率的差异.统计分析PE治疗及次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检测部分患者PE前后内毒素(LPS)浓度,探讨LPS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早中期患者好转率分别为54.4%和27.8%(P<0.01);晚期患者的好转率分别为8.3%和1.4%(P>0.05).PE治疗2到4次,患者的好转率分别为39.4%、43.6%和42.9%,但PE次数在不同组别患者的好转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治疗后好转患者血清内毒素浓度下降(P<0.01).结论:PE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提高早中期患者的好转率.PE次数为2到4次时,患者的好转率较高,但不同的PE次数未显示相应患者的临床转归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血清LPS浓度与患者预后有相关性,治疗前血清LPS浓度低且治疗后下降者,预后较好;相反,治疗前血清LPS浓度高且治疗后下降不明显者,预后较差.

    作者:王嘉川;雷学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CT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CT表现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即时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36例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首次CT及伤后迟发性血肿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多数首次CT检查,可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脑挫裂伤和颅骨骨折;颅内迟发性血肿发生的高峰期为伤后24~72小时.结论: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首次CT检查多有异常,但无颅内血肿者,应在24~72小时内进行CT复查,以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方不至贻误诊治.

    作者:田志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相关因素,并收集资料完整的22例做治疗前后的对比.结果:84例患儿中有73.8%存在鼻咽或口咽部病变,另有继发于感冒占8.33%,伴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占3.65%,例原因不明占总14.29%,鼓膜穿刺并置管同时切除增殖体病变后,听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反复发作的SOM患儿应行鼓膜置管,保留6个月以上,同时鼻咽和口咽部伴发病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积极处理相关疾病.

    作者:刘振武;黄安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46例早期乳腺癌诊断分析

    目的:探索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中表现为乳腺痛及肿块者30例,以乳房肿块就诊者16例.钼靶照片14例,诊断为乳腺癌5例(35.7%).42例作彩色超声检查,发现不规则低回声结节37例(89.0%),部分肿块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周围有蟹足状,血流增加.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40例,23例发现癌细胞,直接住院,术中冰冻切片决定手术方式;23例门诊先行切除活检后住院治疗.结论:高危妇女表现为乳腺增生,用药不好转、症状加重者,应怀疑乳腺癌,首选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价值优于钼靶照片.有肿块者结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汪雪;汪树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输卵管妊娠患者开腹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输卵管妊娠患者开腹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以指导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至2007年因输卵管妊娠行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患者183例术后的生殖状况进行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其再次受孕及输卵管妊娠情况.结果:在有生育要求的107位患者中,总的宫内妊娠率为64.5%(69/107例),8.7%复发输卵管妊娠(6/107例).宫内受孕率以<30岁,术后1~2年高,中重度贫血及盆腔中重度黏连导致宫内受孕机率下降;复发输卵管妊娠与年龄及术后时间无相关性,随贫血程度及盆腔黏连程度的加重进行性增加.结论: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与年龄、术后时间、盆腔黏连程度、贫血程度密切相关.及时手术,减轻贫血程度,细致分黏,合理生殖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宫内妊娠,降低复发输卵管妊娠.

    作者:王昌银;戚怀钻;宋林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340例临床病因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构成、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对340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进行病因综合分析.结果:(1)病因以感染因素占首位,其次是溶血因素及围产因素;(2)病因与发病时间的关系:溶血因素及围产因素均发生在日龄<3 d内,发病日龄>3 d以感染因素为主,还有母乳性黄疸.结论:早期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以溶血因素及围产因素为主,中晚期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则以感染因素为主.故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预防及抗感染,减少孕期及产时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作者:彭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ACEI/ARB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ACEI/ARB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78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CEI/ARB)和治疗组(ACEI/ARB+疏血通注射液),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Scr、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尿白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治疗后两组血浆白蛋白均增加(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Scr、BUN、TC、TG和血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能有效减少早期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作者:代频;蔡文静;廖艳丽;管慧;刘叙;代小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但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依然很差,病死率很高,就中重度心衰而言,5年病死率可达30%~50%.

    作者:游桂英;刘兴斌;王雅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成都市1998~2007年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目的:了解成都市集体儿童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进一步做好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方法:对1998-2007年成都市托幼机构集体儿童定期体检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成都市集体儿童身高、体重达标率,身高、体重年增长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中、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下、发育迟缓、消瘦)患病率逐年下降;单纯性肥胖发生率逐年升高;贫血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患病率无明显下降;龋齿患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成都市集体儿童体格发育良好.儿童营养不良减少,肥胖明显增加,视力不良患病率无明显下降,今后托幼园所要将肥胖的预防和干预作为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并重视眼保健工作.

    作者:罗红裔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胶原酶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218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对1218例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椎旁穿刺,注入胶原酶1200u进行溶解治疗.结果:91%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9%的患者疗效欠佳.结论: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江涛;王朝华;王丽琴;范玉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某医院门诊量季节指数计算方法探讨

    目的: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小二乘法两种趋势剔除法中找出一种能较好反映某医院门诊量季节变化规律的方法.方法:根据该医院2005~2008年各月门诊数据,运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小二乘法分别计算该医院门诊患者的季节指数(seasonal index)和各月预测值,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平均绝对偏差(MAD)、平均平方误差(MSE)、平均预测误差(AF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分析.同时,判断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容许区间的关系.结果: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和小二乘法预测值的MAD、MSE、AFE、MAPE分别为766.94,888236.8542,-0.23,5.4782498%和739.0196,802281.2,-0.125,5.259453%.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有4个实际值落在容许区间之外,小二乘法有2个.结论:小二乘法能够更好反映出该院门诊量季节变化的规律,是预测的佳选择方案.

    作者:上官江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小切口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针对性选取我院行THA的病员48例,分为初期小切口THA组、熟练小切口THA组、传统切口THA组,各组16例.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2小时引流量、手术时间及Harris评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期小切口THA组平均出血量,术后12小时平均引流量,平均手术时间等指标均高于传统组,术后Harris评分低于传统组,熟练组与传统组比较,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略少,术后早期Harris评分高,远期Harris评分接近.结论:熟练小切口THA与传统切口THA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优点,初期小切口THA不具微创优势,不必强求小切口THA,并应注重学习曲线.

    作者:赵强;陈兴爱;胡定祥;唐影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评价颈、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血流参数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CA)、股动脉(FA)的内-中膜厚度(IMT)及其血流参数对高血压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利用高频超声进行CA、FA的IMT检查,并与45例正常对照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组的受检者CA、FA的内中膜厚度较正常对照组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的受检者CA、FA内径较正常对照组增宽,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流速度测量:高血压组CA、FA平均流速(MV)、加速度时间(A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的CA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的FA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钙斑形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的CA、FA内-中膜及血流参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变,超声检查对临床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丽;唐蓉;胡蜀文;刘影;邓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8年我院20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至12月20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Ⅰ类切口80例.Ⅱ类切口120例)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Ⅱ类切口手术中头孢菌素类应用频率高,其次为林可霉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氨基糖苷类.结论:应强化医师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意识,以便有效地降低围手术期切口的感染率,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作者:倪小绮;张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子宫腺肌病手术治疗的研究(附97例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及手术疗效的评价.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97例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仅作局部病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97例子宫腺肌病手术后痛经治愈率:轻度,100%,中度37.8%,重度36%,痛经缓解率,中度及重度分别为62.2%及64%.月经过多治愈率为100%.妊娠分娩率原发不孕57.6%,继发不孕52.9%.结论:子宫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既治愈和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又保留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及生理生殖功能可且有助于妊娠率的提高,是值得使用的方法.

    作者:高宏伟;王露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发病率的关系分析

    目的:研究O型RhD阳性孕妇(其丈夫为非O型)血清IgG抗-A(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进行了免疫性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及对其新生儿进行HDN(①新生儿ABO、Rh系统定型;②新生儿直抗实验;③游离IgG测定;④放散实验)的检测.结果: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者330例(占总数86.39%),抗体效价≥64者13.61%.其中发生HDN 5例,抗-A 3例,抗-B 12例,总发生率1.31%.结论:夫妇血型不合应及时检测孕妇IgG抗体,随着孕妇体内IgG抗体效价的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孕妇产前应定时进行IgG抗体检测,了解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之问的关系,对于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极为有效.

    作者:江俊;许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价值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1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单纯手术摘除10例,术前3天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血管内栓塞术7例.结果:7例术前栓塞组术中出血200~700mL,平均430mL;输血0~550mL;10例单纯手术组出血550~1430mL,平均1200mL,输血350~1200mL.术前栓塞组出血量和输血量较单纯手术组显著减少.结论:术前瘤体栓塞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理想的术前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布桂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博来霉素联合顺铂(BP方案)、5-氟尿嘧啶+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FIP方案)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2004~2008年我院收治的Ib2-IIb期巨块型宫颈癌共62例,其中36例行BP或FIP方案化疗1~2个疗程后行根治性手术,为研究组;另26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为对照组;术前评价NACT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特征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36例患者术前进行NACT有效率为86%;术后病理检查示淋巴结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及宫旁累及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BP,FIP方案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有效、安全、经济,可缩小癌肿体积,增加手术切除率.

    作者:王彤洁;熊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同运动强度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强度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市区120例离退休岁的老人随机分为慢走组、太极拳组和健身操组,进行3个月的运动,比较运动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3个月的运动锻炼,3组老人心率较运动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较运动前显著下降,太极拳组和健身操组降幅更大,CO、SV、SI、CI和PEP较运动前显著提高,太极拳组和健身操组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匀和有氧运动能有效锻炼老年人心血管机能、防病、抗老,达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之目的.

    作者:冉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铁路旅客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铁路旅客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KAP)及需求现状,为制订宣传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850名铁路旅客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有效问卷827份,所有数据输入微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艾滋病预防措施方面的认知率较高;在非传播途径(蚊虫叮咬及同桌吃饭)的认知水平较低;与妻子(丈夫)之外的人进行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态度的问题回答愿意使用的有526人,占63.6%.铁路站车艾滋病宣传方式及内容方面,广播与电视宣传途径及艾滋病的预防措施、艾滋病对人体的危害宣传内容选择率较高.结论:铁路旅客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应利用铁路车站、旅客列车的多种宣传形式,针对铁路旅客的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以提高铁路旅客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和防治意识.

    作者:宋佳荔;魏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