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腺肌病手术治疗的研究(附97例疗效评价)

高宏伟;王露颖

关键词:子宫, 腺肌病, 病灶切除
摘要: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及手术疗效的评价.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97例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仅作局部病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97例子宫腺肌病手术后痛经治愈率:轻度,100%,中度37.8%,重度36%,痛经缓解率,中度及重度分别为62.2%及64%.月经过多治愈率为100%.妊娠分娩率原发不孕57.6%,继发不孕52.9%.结论:子宫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既治愈和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又保留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及生理生殖功能可且有助于妊娠率的提高,是值得使用的方法.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技巧与并发症

    目的:探讨低能量CO2激光切除扁桃体切除术中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关系,以改进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科51例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观察、记录扁桃体切除所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程度、术后创面反应程度、术后再出血、术后术区瘢痕共6项指标.结果: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主要的并发症是术后较轻的伤口疼痛、术中少量出血,无术后再出血及术后术区瘢痕.结论: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小,反应轻,手术方法易掌握,提高手术技巧可进一步减少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并发症,更好体现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是扁桃体切除术中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

    作者:张中菊;蒋振华;王杰;刘国旗;董钏;梁传余;付启红;罗刚;张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汶川地震中踝关节创伤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总结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中,华西医院救治的踝关节损伤病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治的103例踝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资料完整的97例,男59例,女38例,年龄14-76岁,平均34.9岁.根据受伤时的情况(软组织损伤和踝关节骨折)将软组织损伤和骨折类型及治疗的措施与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我院住院期间,共计46例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6例行外固定架固定,扩创17例,植皮25人次;根据术后 X 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局部功能评定按 Leeds 描述的标准,治疗结果分为优、良、差 3级,其中优51例,良32 例,差14例,优良率86.6%.至2008年6月9日仅有7例伤口创面未闭合,3例外固定治疗的粉碎性骨折尚需进一步手术治疗,1例因为感染和肌肉坏死行截肢术;其他伤员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无一例患者因为踝关节损伤而死亡;无一例内固定并发症发生;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结论:我院对地震踝关节损伤的伤员的治疗并发症少,疗效良好.

    作者:吴辉;王光林;裴福兴;宋跃明;杨天府;黄富国;屠重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调查206例腹股沟马鞍疝患者,其中行巴德网塞充填式修补术57例,普里灵疝装置腹膜前间隙修补术149例,观察两种修补方式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要点、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日及复发率.结果:两种方式修补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死亡.手术时间、恢复情况、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和并发症两种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平均随访分别为(2.3±0.5)和(2.2±0.7)年,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普里灵疝装置修补组的费用较巴德网塞组低.57例巴德网塞修补术后有2例复发,149例普里灵疝装置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后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腹股沟马鞍疝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龚艳萍;雷文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Doderlein式子宫切除术式比较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子宫良性病变者行LAVH手术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与腹腔镜Doderlein式子宫切除术(LDH)32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在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中出血量比较:LAVH组(96.2±58.56)mL,LDH组(186.2±62.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手术镜处理子宫动脉,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茂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输卵管妊娠患者开腹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输卵管妊娠患者开腹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以指导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至2007年因输卵管妊娠行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患者183例术后的生殖状况进行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其再次受孕及输卵管妊娠情况.结果:在有生育要求的107位患者中,总的宫内妊娠率为64.5%(69/107例),8.7%复发输卵管妊娠(6/107例).宫内受孕率以<30岁,术后1~2年高,中重度贫血及盆腔中重度黏连导致宫内受孕机率下降;复发输卵管妊娠与年龄及术后时间无相关性,随贫血程度及盆腔黏连程度的加重进行性增加.结论: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与年龄、术后时间、盆腔黏连程度、贫血程度密切相关.及时手术,减轻贫血程度,细致分黏,合理生殖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宫内妊娠,降低复发输卵管妊娠.

    作者:王昌银;戚怀钻;宋林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3例青年大肠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1997年7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3例3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3例青年大肠癌患者平均年龄24.5岁,男女比例为2.8∶1;病变部位以直肠多见,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腺癌与印戒细胞癌多;Dukes分期:A期1例,B期3例,C期13例,D期6例.结论:青年大肠癌表现为病理分化程度低、Dukes分期晚,更具进展性.提高认识及早期行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汪树林;汪雪;彭德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原发性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及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原发性呼吸系统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1月到2008年10月34例原发性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患者,其中发生于咽的淀粉样变性有2例,喉的有27例,气管支气管的有5例.结果:24例行全麻下CO2激光手术治疗,其中3例由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先行支气管切开后再行手术治疗,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单纯肿物切除术,余8例由于无法手术而给予对症治疗.结论: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靠病理活检和刚果红染色.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亮;黄娜;刘丹;袁泉;杨小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骨梗死的MRI表现(附8例分析)

    目的:分析骨梗死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对8例临床证实为骨梗死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7例累及双侧股骨下段及双侧胫骨上段,1例累及双侧股骨下段,均呈地图样信号异常.结论:骨梗死在MRI上有特征性表现,怀疑骨梗死应行MRI检查.

    作者: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胸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胸腹部X线平片显示特征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胸腹部X线平片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急性胰腺炎胸腹部X线平片显示反射性肠郁积15例,十二指肠曲部见弧形压迹1例,剑突下胰腺区高密度影1例,麻痹性肠梗阻伴胸腔积液2例.结论:胸腹部X线平片经济,快捷,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黄大成;李成杰;姚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胃癌复发再次手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再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6例复发性胃癌再次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探查发现30例侵及毗邻器官,16例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5年以上1例、3年以上18例、1年以上3例、1年以内死亡15例.结论:术后定期胃镜检查有助于复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提高手术率.选项择身体素质好、肿瘤复发局限者采取再次手术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全信保;吴建平;罗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手术室对手术患者施行有意识安全护理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潜在不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方法:对手术患者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未出现一例差错事故.结论:有意识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让患者平安度过手术期.

    作者:黄琼;吴国胜;罗秀琴;赵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异常的逆转作用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片治疗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对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每日晨8时顿服氨氯地平5~10mg/d,服药前及治疗8周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80例完成治疗的患者中,60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逆转,同时改善AASI.而20例血压昼夜节律无逆转,AASI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结论:经氨氯地平片治疗后,75%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可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AASI.

    作者:何皓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2008年犬伤门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分析犬伤暴露后到我院犬伤门诊就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相关因素,为制定狂犬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根据犬伤门诊记录,对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暴露级别、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犬伤Ⅲ度暴露者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及伤人犬只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结果:2008年我院犬伤门诊共接诊2 589例,咬伤人犬只的接种率为46.26 %.就诊病例的年龄有两个高峰,分别是0~10岁组和21~30岁组.就诊时间除1~2月和11~12月病例较少外,全年各月份均在198~342人之间.犬伤暴露后,只有2.16 %病例及时、正确地处理了伤口.100%的犬伤暴露者进行了狂犬疫苗的注射.犬伤Ⅲ度暴露中,狂犬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仅为28.4%.结论: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对家犬实行免疫,加强对低年龄组儿童的保护.做好狂犬病的防治和知识的宣传工作,合理设置犬伤医学门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全程、免费接种服务.

    作者:吕春容;万彬;余巧林;黄文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亢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研究(附2例报告)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贫)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甲亢合并巨幼贫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甲亢耗竭维生素B12,叶酸造成缺乏和胃肠蠕动增强及伴发病如胃炎等致吸收障碍,导致营养缺乏性巨幼贫.结论:甲亢需要营养物质较正常人多,预见性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可防止巨幼贫发生或减轻其贫血程度.

    作者:姚秋生;安振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低位直肠癌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低位直肠癌几种术式的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探讨术式的选择.方法:收集我院2001~2008年收治268例低位直肠癌病例资料,按局部切除,TME+DIXON、TME+MILES分成三组,对术后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局部切除组12例,2年局部复发2例,复发率16.7%,TME+DIXON组192例,总保肛率84.4%,2年复发45例,复发率16.7%,5年生存率61.3%,TME+MILES术64例,2年复发11例,复发率17.2%,5年生存率59.6%,三组病例2年复发率相近,统计学数据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低位直肠癌,可根据病灶大小,病理学类型,Dukes分期等把握术式选择的适应症:保肛术式为首选,Miles术为后的选择.

    作者:贺鳌;吴建平;罗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DCT)增强扫描对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组: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经我院诊治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30例,均行MD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两者间隔时间不超过1周;对照组:同期无肾脏疾患,无尿路感染史,因其他原因来做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25例.由两名不同年资的腹部影像医师对拟定的征象进行观察、评价.结果:两医师对本组病例的诊断一致性极佳(K=0.812,P<0.05).病例组30例,双肾病变14例,单肾病变16例.单肾病变中,左肾12例,右肾4例.MDCT增强扫描显示肾盏轻度变形2例(6.7%),肾盏裸露18例(60.0%),实质凹陷征23例(76.7%),肾盂轻度扩张积水21例(70.0%),肾盂壁增厚、强化21例(70.0%),肾功能减退15例(50.0%).5例(16.7%)仅表现为肾盂壁增厚、强化.MDCT增强扫描与IVP对肾实质凹陷征,肾盂壁增厚、强化及肾盏轻度变形的显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DCT增强扫描能清晰地显示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与IVP比较,它能提供更多肾实质的信息,对判定慢性肾盂肾炎所造成的肾脏损害程度及疾病预后具有很高的价值,不过对肾盏轻度变形的显示有赖于延迟扫描.

    作者:周海鹰;尚兰;邓开鸿;刘荣波;胡雅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但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依然很差,病死率很高,就中重度心衰而言,5年病死率可达30%~50%.

    作者:游桂英;刘兴斌;王雅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48例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8例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8例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首次确诊率不到80%,死亡率8.25%,单纯抽气治愈10例,胸腔闭式引流治愈22例.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治愈15例,手术治疗1例.肺复张平均天数单纯抽气10天,胸腔闭式引流9天,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7天,手术治疗15天.结论:COPD并自发性气胸治疗多需排气减压术,复张时间较长,治疗以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为宜.

    作者:程彦星;李小青;李金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妊娠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哮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 例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适当的治疗,3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妊娠患者症状缓解,随访至产后1 个月,婴儿和母亲均正常.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妊娠时,妊娠早期可选用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β2 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吸入布地奈德,强的松口服,短期甲强龙静滴),妊娠中晚期还可选用茶碱类药物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作者:胡竞予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股骨头坏死病因学研究的某些进展

    骨坏死(osteonecrosis,ON),又称缺血性ON、无菌性坏死,是一类有特殊病理改变的疾病,按照国际骨循环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的定义,ON是指骨的血供中断引起骨组织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过程.

    作者:陈演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