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De Vega环缩术治疗重度三尖瓣返流的疗效分析

杨帆;杨建;谭今;张仁宇

关键词:重度三尖瓣返流, 三尖瓣成形术, 改良De Vega环缩术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De Vega环缩术与经典De Vega环缩术相比对于治疗重度三尖瓣返流是否具有更好的成形效果.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对29例重度三尖瓣返流的患者行De Vega环缩术.其中16例行改良De Vega环缩术,13例行经典De Vega环缩术,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三尖瓣返流程度,右心室舒张期末内径,EF值及心功能分级.以秩和检验分析研究两组患者三尖瓣返流程度和心功能分级的差异,以t检验研究两组患者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EF值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指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无显著差异.随访经典DeVega组重度返流1例,中度返流5例,轻度返流5例,微量及无返流2例;改良De Vega组无中、重度返流,轻度返流8例,微量及无返流8例.经分析显示两组患者三尖瓣返流程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De Vega组心功能分级I级5例,II级7例,III级1例;改良De Vega组I级7例,II级8例,III级1例,两组患者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右室舒张期末内径及EF值组内比较随访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De Vega环缩术随访时右室舒张期末内径缩小更显著,射血分数改善更明显.结论:改良De Vega环缩术治疗重度三尖瓣返流效果优于经典De Vega环缩术.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龄患儿腹部外伤6例的有效性护理

    总结了6例5岁以下外伤性低龄患儿的有效性护理,通过帮助父母走出恐慌、指导患儿的饮食、安抚患儿的心理;术后注意三个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输液管道通畅、引流管的通畅;重点三个观察:生命征、腹部情况和并发症,是术后患儿护理的安全保障,除一例伤势过重死亡外,其余痊愈出院.

    作者:张静;杨顺秋;商艳霞;王泽姣;普雪琼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成都地区体检人群ALT升高相关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体检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率与其升高的相关因素,为正确分析引起ALT升高的原因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以参与体检的8734名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身高、体重、血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HBsAg、脂肪肝及胆石症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体检人群中,ALT升高率为10.11%,男性ALT升高率为13.70%,女性ALT升高率为6.3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01);ALT升高组的年龄均数小于ALT正常组(P<0.001);在ALT升高的受检者中,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胆囊结石、饮酒及乙肝等患病率均高于ALT正常组受检者(P<0.05).结论:脂肪肝、糖脂代谢紊乱及乙肝是体检人员ALT升高的主要原因;男性和低龄也是体检者ALT升高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学兵;陈恩强;李红;朱霞;唐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和胃宝颗粒剂对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和胃宝颗粒剂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幽门螺杆菌(Hp)生长的影响,以及和胃宝颗粒剂存在时Hp对几种常用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Hp接种于含不同浓度和胃宝颗粒剂的布氏肉汤中培养,测定和胃宝对三种菌株的抑制直径的改变.E检测法检测和胃宝对甲硝唑等抗生素MIC的影响.结果:(1)和胃宝颗粒剂可抑制Hp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与甲硝唑大致相当,明显优于克拉霉素.(2)和胃宝颗粒剂存在时,分别使100%, 75%及75%的Hp对甲硝唑及克拉霉素的MIC降低,提示和胃宝颗粒剂可使Hp对上述抗生素的敏感性增高.结论:和胃宝颗粒剂可抑制Hp的生长,提高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及羟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

    作者:朱成全;张玉亮;肖烈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丽珠胃三联不同疗程对幽门螺杆菌的根治作用

    目的:比较丽珠胃三联不同疗程对Hp的根治及胃溃疡的愈合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丽珠胃三联提供依据.方法:1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周治疗组、两周治疗组和三周治疗组三组,分别给予丽珠胃三联:标准铋剂60mg+克拉霉素250 mg+替硝唑500 mg治疗1、2、3周,均为每日2次.全部患者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复查胃镜和HP检查,以判断溃疡愈合和Hp的根除情况.结果:经丽珠胃三联治疗1、2、3周后,Hp得到有效根除,胃溃疡愈合率大幅提升,其中一周治疗组Hp的根除率达85.71%,溃疡愈合率达80.95%,两周治疗组和三周治疗组Hp的根除率和胃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一周治疗组(P<0.05),两周治疗组与三周治疗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三组方案均能有效治疗胃溃疡,并能有效地根除幽门螺杆菌.两周疗程方案为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苏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慢性肌病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肌病(CTM)的临床、EMG特点.方法:对34例CTM患者的临床特点、电生理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34例CTM患者均有突出的肌无力及甲状腺毒症性周期性麻痹(TPP),19例伴肢带肌萎缩,11例伴明显肌痛,并同时伴不同程度多汗、心悸、食欲亢进、双手震颤等甲亢的高代谢症状.EMG提示肌源性损害,经抗甲状腺药物及补钾治疗后,肌病症状随甲亢控制而恢复.结论: CTM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可以肌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甲亢控制后肌病症状可恢复,预后良好.

    作者:范玉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NP方案联合参一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NP方案与参一胶囊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3例,化疗同时服用参一胶囊.结果:可评价疗效病例43例,总有效率44.2%,腺癌有效率高于鳞癌,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但远低于单用NP方案发生率.结论:NP方案与参一胶囊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而且可以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盛华明;朱晓霞;吴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中晚期宫颈癌插植内照射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组织间插植内照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肿瘤组织间插植内照射+外照射.结果:有23例肿瘤脱落,宫颈原形出现,其余7例肿瘤缩小50%以上,持续时间均≥1个月,另有2例肿块缩小<50%,即CR为71.9%,PR为21.8%,NC为6.3%,PD为0%.结论:超声引导下插植内照射是一种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安全有效的近距离放疗技术.

    作者:司琴;曹怀宇;张兰英;庞芳;王金岩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33例肺结核合并肺癌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本文33例肺结核并发肺癌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3例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病历.结果:33例患者均接受3~4种抗结核药物治疗,疗程1 a~2 a;结核与肺癌发生在同一侧肺14例,结核与肺癌不在同一侧肺12例,双侧肺结核于一侧发生肺癌7例;肺癌类型:鳞癌16例,腺癌15例,鳞癌腺癌混合型2例.结论:通过对33例肺结核合并肺癌原因分析,认为免疫功能异常、长期抗结核治疗,有可能诱发癌变.应积极进行短程化疗的研究,缩短抗结核疗程,减少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孙华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5·12汶川地震颅面部外伤影像学表现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5·12汶川8.0级地震中颅面部外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5月12~31日因地震颅面部外伤在我院行CT、MRI检查的伤员251例,其中CT检查248例,MRI检查16例.结果:放射检查阳性162例,阳性率为64.54%,以40~49岁年龄组多,为53例,其中男性41例.在放射检查阳性中,多发伤112例(约69.13%),多类型颅面部外伤同时并存103例(约63.58%).主要损伤发生率依次为软组织损伤(35.50%),骨折(22.94%),脑挫裂伤(21.21%),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10.40%),其它(共约9.92%).结论:地震造成颅面部外伤人群主要为40~49岁中年男性,多发伤、多类型颅面部外伤多见,并以软组织损伤、骨折、脑挫裂伤、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较常见.

    作者:路涛;袁琴;邓开鸿;蒋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但为基因的表达、调控和遗传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体系,而且更重要的是为生物定向改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作者:高瞻;唐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采用PKRP治疗的BPH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2个月,并对手术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大尿流率、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PKRP手术治疗BPH患者共238例,手术时间30~159 min,平均70 min,切除腺体25~127 g,平均54 g.无电切综合征.术后及1年后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三项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PKRP是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邓显忠;崔曙;龚志勇;姜果;李建勇;曾德朗;王继忠;唐铁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8例FD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给予西药西沙必利、泮托拉唑、谷维素,有精神神经症状者加阿普唑仑;治疗组60例给予自拟柴芍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及对照组的西药部分,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情况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症状积分情况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显著,是治疗FD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许忠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32例小儿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总结32例小儿颅脑损伤治疗及护理过程,得出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术后的细致护理等对疾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俊霞;余光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学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征与智商及学习困难的关系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抽动秽语综合征(TD)患儿的智商及学习困难关系.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 WISC)对ADHD和TD病组及正常学龄儿童(对照组)各100例进行智力测验,分别计算各分测验的量表分、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DHD组言语量表中的知识、词汇、理解分测验及操作量表中的填图、积木分测验及PIQ、FIQ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D组中言语量表中的算术、词汇、理解分测验以及PIQ、FI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ADHD和TD病组儿童智商均在正常范围或处于边缘水平,但均存在智力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作者:夏小燕;刘丽波;刘伯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MDL28170对缺氧缺血新生鼠大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卡配因抑制剂-3(MDL28170)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新生SD大鼠HIBD模型,治疗组于缺养缺血后即刻、2 h、4 h腹腔内注射MDL28170,对照组及手术组同时予生理盐水.缺氧缺血后24 h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脑皮质及海马CA1区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并计算海马神经元死亡数,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缺氧缺血后24 h缺血侧大脑皮质及海马CA1区Caspase-3和TUNEL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透射电镜证实有凋亡细胞;MDL28170可减少阳性细胞数量,抑制神经元死亡,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DL28170可通过抑制神经凋亡而对新生大鼠HIBD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陈莉娜;陈大鹏;姚裕家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气雾剂配合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4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气雾剂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疗效.方法:将自2007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230例,B组对照组230例,分组时临床表现方面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镇静、适量静脉补液等综合治疗基础上,A组加用气雾剂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P均<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雾剂配合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副作用小、方法简便,用于改善儿童喘息性疾病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杰;王玉芳;李红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10万U小剂量干扰素结合电离子手术治疗仪治疗尖锐湿疣69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以小剂量干扰素和大剂量干扰素分别对不同组尖锐湿疣(CA)患者疗效观察,探讨小剂量干扰素和大剂量干扰素对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及影响情况.方法:将69例C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以10万U干扰素配合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以200万U干扰素配合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0.6%和72.7%.结论:控制CA复发,小剂量干扰素比大剂量干扰素疗效好.

    作者:郭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高频电刀在乳腺癌手术皮瓣游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在乳腺癌手术皮瓣游离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功率大小对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15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腺刀组(A组)37例,小功率电刀组(B组)60例,大功率电刀组(C组)57例,对比分析各组皮瓣坏死情况.结果:共发生皮瓣坏死35例,其中A组用乳腺刀游离皮瓣6例(6/37),B组用小功率电刀(18~22W)游离皮瓣9例(9/60),C组用大功率(≥28W)电刀游离皮瓣20例(20/57),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B、C组与A组比较,游离皮瓣时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高频电刀游离皮瓣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若功率过高,则会增加皮瓣坏死率.

    作者:张晓红;张珍;赵丽娟;但慧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口腔颊黏膜尿道背侧镶嵌补片法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口腔颊黏膜尿道背侧镶嵌补片法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术前做好口腔、会阴部及肠道准备,重视患者心理护理;术后重视尿管护理,维持吻合口低压状态,做好口腔及饮食护理,适当限制活动,注重并发症的观察与及时处理.结果:术后2~3月手术成功率达到92.4%,仅7.5%患者复发.结论:保证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质量对尿道成形手术的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谷波;杨玉仙;刘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手术加综合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ⅡB期宫颈癌的比较

    目的:对比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及同步放化疗治疗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147例,分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72例,术前予紫杉醇为主的化疗,根治性手术后或需补充放疗)和同步放化疗组(75例,予顺铂为主的化疗,同步给予放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组化疗有效率为73.6%,同步放化疗组有效率为70.6%,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81.9%和78.6%,手术组的并发症主要为血液毒性术后尿潴留和淋巴囊肿的发生,经对症处理短时间内痊愈.同步放化疗组的并发症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阴道挛缩,前者可痊愈,后者严重者甚至穿孔.结论: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ⅡB期宫颈癌可明显提高患者有效率、5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盛群英;潘雪珍;刘力;李华美;刘江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