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经气血流注方向与其多向性作用的探讨

张卫华;江婵娟;富延萍

关键词:十二经经脉, 流经, @应向性作用
摘要:十二经气血流注的方向呈单向性,其实质说明十二经气血流注的连贯性;从经脉的联系、病邪传注、病候反应、针感传导诸方面看十二经的作用多向性,从而成为指导针灸临床辨证归经和组方配穴的依据.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口干症的辨治体会

    口干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然而,在临床常出现无病因可究,治疗难以适从的局面,其中又以老年口于尤为普遍.患者常多方求医而罔效,于是病久迁延便可能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曾运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口干症,收效良好,报首如下.

    作者:李雯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三参养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58例

    3年来,笔者临床用三参养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5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58例中,男23例,女35例;年龄8~15岁6例,16~30岁21例,31~45岁28例,45岁以上3例;病程3~5月28例,6~8月19例,9~12月6例,1年以上5例.

    作者:周永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茺蔚子临证妙用

    茺蔚子性味辛、甘,微寒,入肝经,为益母草之成熟果实,别名小胡麻、三角胡麻.其活血调经功能同益母草,有清肝明目,活血行气作用,临床多用于目赤肿痛或云翳等眼疾.笔者经数十年的临床用药实践,认为该药在治疗头面部多种疾病中也有独到之功用,效果诚佳.现举用药案例数则,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柯增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管性痴呆与五脏气机关系的探讨

    本文从血管性痴呆的病位着手,结合五脏气机的生理病理变化,探讨了五脏气机失常与血管性痴呆的密切关系.

    作者:李国辉;刘杏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龙胆泻肝汤举隅

    龙胆泻肝汤为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为清利肝胆经湿热良方.组成:龙胆草、栀子、柴胡、当归、生地、泽泻、木通、车前子、甘草等.近年来,笔者在治疗较多的肝胆病患者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纠正房颤消除症状,改变心电图有一定的价值.现举例如下:

    作者:张玉堂;朱富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射频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辨治体会

    笔者在临床上试用中医辨证施治加心理疏导,结合西药对症治疗射频后心脏神经官能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振涛;朱沈;朱明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米槁心乐滴丸药理学研究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证实米槁心乐滴丸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耐、缺氧作用,与该制剂用于防治胸痹心痛功效相吻合;米槁心乐滴丸灌胃给药测得LD50为4.8g(合生药55·5g)·kg-1;大鼠长期连续给药无毒理学意义,停药15d可逆性反应,表明了临床拟定的剂量15mg·kg-1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赵金香;隋艳华;张英丰;龚莉;郭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体会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人类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之一,全世界慢性HBV病毒感染者约3亿,其中绝大部分在亚洲地区.我国人群中慢性HBV携带者约占10%~15%,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每年发生肝硬变和肝细胞癌者分别占3%和1.5%.显然,积极治疗HBV感染,阻制其向肝硬变和肝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玉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充血性心力衰竭(C0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系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及/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出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1].

    作者:梁君昭;夏均青;刘文胜;刘文江;韩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丹参郁芎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2例

    治疗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方法上加丹参郁芎汤,方中丹参、郁金、川芎各10g,两周为1疗程,治疗后观察心绞痛,心电图变化.

    作者:蔡师敏;黄发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痰瘀与原发性高血压病

    文章就中医的痰瘀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作了探讨,认为痰瘀是导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主张治疗高血压应注重从痰瘀入手,以期达到不仅治证而且治病的目的.同时强调高血压病的预防也应从痰瘀作起,强调从青少年做起,以防生痰生瘀,防患与未然.

    作者:职利琴;裴纪文;周数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颈损伤病1例

    戾某,女,17岁,学生.1999年7月,坐车发生车祸,当时颈部疼痛,医院拍片检查颈椎部无异常,服药后将2年颈部无疼痛感.今年8月自觉项强背肩痛,手麻木,眩晕恶心,头痛,耳鸣,视力模糊,心慌,上课思想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有时全身震颤.医院复查心电图、脑电图无异常,诊断:颈部损伤病.

    作者:张玉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凉血通瘀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采大鼠自体抗凝血注入脑内尾壳核区制成脑出血模型,观察凉血通瘀注射液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脑出血大鼠存在脑水肿,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降低;而凉血通瘀注射液能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减轻脑水肿程度.其机理可能与增强脑细胞膜离子泵活性、加速钙离子向细胞外转输、延缓钙离子内流有关.

    作者:王长松;顾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杨震运用相火学说诊治乙肝经验举隅

    杨震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年,对乙型肝炎的辨证论治有其独到经验.笔者有幸侍诊三年,对其应用相火论的观点,以内生火热理论来阐述乙肝的发病机理,并将其分为郁热相火、血热相火、湿热相火三类证候进行论治的经验,略述管窥之见,谬误之处,祈盼同道指正.

    作者:李幸仓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十二经气血流注方向与其多向性作用的探讨

    十二经气血流注的方向呈单向性,其实质说明十二经气血流注的连贯性;从经脉的联系、病邪传注、病候反应、针感传导诸方面看十二经的作用多向性,从而成为指导针灸临床辨证归经和组方配穴的依据.

    作者:张卫华;江婵娟;富延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木防已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

    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18~85岁,平均50.3岁;心衰史1~16年,平均5.1年.60例中风湿性心脏16例,冠心病15例,高血压心脏病13例,扩张性心肌病16例.

    作者:侯学艺;李泉香;侯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龙胆泻肝汤痔科运用举隅

    笔者辨证运用此方,清湿热,散瘀毒,和肝胆,通络脉,治疗痔科疾患,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肛周脓肿初发期陈某,男,45岁.肛门旁肿痛3d,伴有口苦,心烦,小便短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肛门检查:左侧红肿压痛明显,波动感不明显.证属湿热蕴结肝胆下注魄门,治以清热泻火,化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作者:尹玉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加味玉屏风散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6例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根据1987年4月成都会议,不同年龄每年上或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来决定.本组共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分布《3岁29例,3~5岁8例,5~7岁6例,》10岁3例,婴幼儿占63%.其中8例配合注射了两种球蛋白针300mg,每月1次,共3次.5例服用了黄芪精口服液10ml,1日2次.2例加用了转移因子针,每周1次,每次2mg,肌肉注射,连用5周,发病原因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调护失宜或用药不当,少见风日等有关.治疗期间,若再次外感,适当加用抗生素或随症加减.

    作者:陈蓓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知常识变治顽疾

    常即常理、常规、常法,是辨证的常规性思维方法,反映了病证的一般规律,为病之本;变与常理、常规、常法相异,是辨证的变法性思维,揭示了病证的特殊变化,为本之变.知常即认识病证的一般规律,此乃正确施治之前题,不知常则无从识变.临证工作中,既要知常,又要识变,治常治变,心中了然,方能运筹帷幄.笔者思常识变治疗某些顽症,每多效验,今不揣冒昧,特录验案四则,以就正同道.

    作者:黄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大鼠长期脾虚造模的舌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脾虚造模的舌扫描电镜变化.方法:成年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脾虚组,脾虚造模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时间26周.另取幼年Wistar大鼠为幼年组.观察舌扫描电镜象.结果:脾虚组与对照组比较,脾虚动物舌体丝状乳头角化上皮剥脱较明显,剥脱部位较高,丝状乳头表面纹理呈后移改变,同时细菌附着部位较低,细菌较暗,细菌间联系较疏松,幼年组动物舌丝状乳头表面比较光滑,角化上皮剥脱少,同时细菌附着部位向上延伸,细菌较亮,细菌间联系较紧密.结论:脾虚动物的舌象呈现出趋于舌体后部的变化.与幼年组也明显不同.

    作者:陈小野;邹世洁;王震;王少军;李燕;窦志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