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灌肠治疗急危重症举隅及体会

李松林;秦东俊;高泓

关键词:中药灌肠, 灌肠治疗, 中毒型痢疾, 四肢厥冷, 急诊入院, 急危重症, 高热抽搐, 体温, 临床, 救治, 惊厥
摘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采用中药灌肠救治急危重症,多收显效,列举验案,简介如下.1高热抽搐(中毒型痢疾)田某,男,4岁.1987年6月1日以突然高热,惊厥抽搐急诊入院.体温41℃,面色灰白,四肢厥冷.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论孙思邈心理治疗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家之一,在他的临证过程中也很重视心理治疗的作用,他认为,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要对疾病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而不要在疾病面前消极悲观,拱手待毖.这是战胜疾病的心理前提.

    作者:徐卫东;陈全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灌肠治疗急危重症举隅及体会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采用中药灌肠救治急危重症,多收显效,列举验案,简介如下.1高热抽搐(中毒型痢疾)田某,男,4岁.1987年6月1日以突然高热,惊厥抽搐急诊入院.体温41℃,面色灰白,四肢厥冷.

    作者:李松林;秦东俊;高泓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清开灵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患儿男性,6岁.住院号:65652.乏力、纳差、尿黄1周于1998年10月20日入院.查体:T:36.6℃,R:21次/min,P:84次/min,神志清,精神差,巩膜、皮肤中度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脏右肋下3.5cm,质中、触痛阳性,脾脏肋下3.0cm,质中,无触痛,肝区叩击痛阳性.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肝功能:总胆红素70.68umol/L,直接胆红素38.76umol/L,丙氨酸转氨酶154单位,抗-HAV-IgM(+).

    作者:杨竹芳;孟卉秦;李子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茺蔚子临证妙用

    茺蔚子性味辛、甘,微寒,入肝经,为益母草之成熟果实,别名小胡麻、三角胡麻.其活血调经功能同益母草,有清肝明目,活血行气作用,临床多用于目赤肿痛或云翳等眼疾.笔者经数十年的临床用药实践,认为该药在治疗头面部多种疾病中也有独到之功用,效果诚佳.现举用药案例数则,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柯增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射频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辨治体会

    笔者在临床上试用中医辨证施治加心理疏导,结合西药对症治疗射频后心脏神经官能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振涛;朱沈;朱明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恢复期190例

    目的:总结药针联合治疗脑血管痰病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治疗仪电兴奋刺激,毫针穴位强刺激,得气后留针30min,同时配合加味八珍汤口服.结果:电兴奋刺激改善脑供血,改善中风患者的高粘、高聚、高凝状态;药物益气活血通络,促进患者脑功能、肢体功能的恢复.总有效率达到82.6%.提示:本方法有益气活血通络,增强疗效的作用.

    作者:马振国;刘敏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60例

    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小19岁,大62岁,平均年龄30岁.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上腹胀痛,嗳气,反酸,喜温喜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本组患者不仅有上述临床表现,并经胃镜诊断.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体会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人类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之一,全世界慢性HBV病毒感染者约3亿,其中绝大部分在亚洲地区.我国人群中慢性HBV携带者约占10%~15%,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每年发生肝硬变和肝细胞癌者分别占3%和1.5%.显然,积极治疗HBV感染,阻制其向肝硬变和肝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玉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加味玉屏风散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6例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根据1987年4月成都会议,不同年龄每年上或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来决定.本组共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分布《3岁29例,3~5岁8例,5~7岁6例,》10岁3例,婴幼儿占63%.其中8例配合注射了两种球蛋白针300mg,每月1次,共3次.5例服用了黄芪精口服液10ml,1日2次.2例加用了转移因子针,每周1次,每次2mg,肌肉注射,连用5周,发病原因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调护失宜或用药不当,少见风日等有关.治疗期间,若再次外感,适当加用抗生素或随症加减.

    作者:陈蓓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充血性心力衰竭(C0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系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及/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出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1].

    作者:梁君昭;夏均青;刘文胜;刘文江;韩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知常识变治顽疾

    常即常理、常规、常法,是辨证的常规性思维方法,反映了病证的一般规律,为病之本;变与常理、常规、常法相异,是辨证的变法性思维,揭示了病证的特殊变化,为本之变.知常即认识病证的一般规律,此乃正确施治之前题,不知常则无从识变.临证工作中,既要知常,又要识变,治常治变,心中了然,方能运筹帷幄.笔者思常识变治疗某些顽症,每多效验,今不揣冒昧,特录验案四则,以就正同道.

    作者:黄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电针配合激光治疗周围性面瘫85例

    目的:观察针灸激光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阳白、太阳、下关、地仓等,配合激光照射治疗本病85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提示:用此法治疗具有调和气血,温经通络的功效.

    作者:李建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管性痴呆与五脏气机关系的探讨

    本文从血管性痴呆的病位着手,结合五脏气机的生理病理变化,探讨了五脏气机失常与血管性痴呆的密切关系.

    作者:李国辉;刘杏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丹参郁芎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2例

    治疗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方法上加丹参郁芎汤,方中丹参、郁金、川芎各10g,两周为1疗程,治疗后观察心绞痛,心电图变化.

    作者:蔡师敏;黄发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大气下陷证与病毒性心肌炎相关性机理的理论探讨

    本文系统论述了大气下陷证与病毒性心肌炎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认为大气下陷与VMC的发病相关,大气下陷证与VMC症状、体征相关,大气下陷证是VMC的一个常见证侯,益气升陷是治疗大气下陷证的基本法则,认为VMC患者的心功能变化与大气下陷证变化相应,是大气下陷证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价的客观依据之一.

    作者:曹洪欣;朱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龙胆泻肝汤痔科运用举隅

    笔者辨证运用此方,清湿热,散瘀毒,和肝胆,通络脉,治疗痔科疾患,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肛周脓肿初发期陈某,男,45岁.肛门旁肿痛3d,伴有口苦,心烦,小便短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肛门检查:左侧红肿压痛明显,波动感不明显.证属湿热蕴结肝胆下注魄门,治以清热泻火,化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作者:尹玉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颈损伤病1例

    戾某,女,17岁,学生.1999年7月,坐车发生车祸,当时颈部疼痛,医院拍片检查颈椎部无异常,服药后将2年颈部无疼痛感.今年8月自觉项强背肩痛,手麻木,眩晕恶心,头痛,耳鸣,视力模糊,心慌,上课思想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有时全身震颤.医院复查心电图、脑电图无异常,诊断:颈部损伤病.

    作者:张玉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柴胡治疗心系病证

    一般治疗胸痹、心悸此类病证,大多从瘀、虚、痰论治,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为常用之法.而河南中医学院高体三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善用经方治病,以柴胡之剂为主治疗许多心系证候每获良效.其用药规律:(1)原则上首应注意大便通畅与否,大便正常者以小柴胡汤为主;大便秘结或呈现一派实热证候者以大柴胡汤为主.(2)若心悸、气短者合生脉饮,胸闷窒痛者合《金匮要略》之橘枳姜汤及茯苓杏仁汤.

    作者:赵玉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试论肿瘤治疗中祛邪与扶正的关系

    目的:探讨肿瘤治疗中祛邪与扶正的关系.认为肿瘤是正虚邪实的病理产物,因此提出祛邪与扶正是治疗肿瘤的两大基本法则,在治疗时要谨守病机,正确处理祛邪与扶正的辨证关系.

    作者:杨成虎;郭翠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0例

    目的:探索针刺透穴治疗肩周炎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针刺条口透承山为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0例,总有效率93.33%,与服用西药组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此法治疗肩周炎有理气活血,舒筋活络的功效.

    作者:赵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