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芍总苷与萘丁美酮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比较

胥方元;杨南萍;谢其冰;干锦华;王忠明;江丽

关键词:白芍总苷, 萘丁美酮, 老年, 骨关节炎
摘要:目的:比较白芍总苷与萘丁美酮对老年膝骨关节炎(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膝OA患者随机分为白芍总苷治疗组和萘丁美酮对照组各40例,对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患膝疼痛程度、关节压痛度、下肢日常活动能力及医、患双方对病情的评价等5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有减轻,白芍总苷组在缓解疼痛、改善下肢功能方面与萘丁美酮组疗效相近(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白芍总苷对老年膝OA具有较好而稳定的疗效,安全性好.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在对抗恶性肿瘤中的重要作用,肿瘤的生物治疗已经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生物制剂如干扰素、CD20单抗等的治疗作用也已得到了肯定.近年来,随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各种与DCs相关的肿瘤疫苗(细胞类、多肽类、核酸类)也逐渐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开始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潘竹;朱青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38 MAPK信号通路:炎性肠病治疗的新靶

    细胞外刺激可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介导细胞功能,包括细胞的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和死亡或凋亡、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等.细胞外刺激可主要通过两种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调节细胞的基因转录,一是通过一系列磷酸化酶磷酸化激活下游分子的级联反应,激活胞核中的核转录因子,调节细胞的基因转录;二是通过受体-配体途径激活胞浆内的核转录因子,激活后的核转录因子通过转位进入核内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1MAPK信号传导途径可通过前一途径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在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与IBD的关系及P38 MAPK抑制剂在IBD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易文全;甘华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头颈肿瘤关系的研究

    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约为14/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6%~40%, 5年生存率为35%~60%.其发病原因仍不很清楚,但目前越来越多地认为与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作者:聂敏;杨建波;刘世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癫痫与认知功能

    癫痫患者除了发作以外,认知功能的损害也极大干扰着其日常生活.而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癫痫的病因,发作严重性以及治疗等.癫痫的主要治疗措施,抗痫药物的使用在控制癫痫发作从而改善认知功能的同时,也可能使得认知功能恶化.因此在评价癫痫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以期达到好的效果.现就癫痫各方面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陈波;周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巨型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全切除及手术与γ-刀联合治疗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巨型垂体泌乳素腺瘤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采用手术全切除及手术与γ-刀联合治疗160例巨型垂体泌乳素腺瘤,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较手术全切除组患者复发率低,且术后并发症少而轻.结论:手术与γ-刀联合治疗为巨型垂体泌乳素腺瘤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段元周;肖其华;毛伯镛;黄思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与预防对策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2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2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本来源以脓及伤口分泌物和痰标本为主.其临床科室分布前5位依次是重症监护病房(ICU)、骨外科、皮肤科、普外科和神经内科.32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复方磺胺甲盓唑的耐药率较低,为5.7%.结论: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以脓及伤口分泌物和痰标本为主,其临床分布主要为ICU和骨外科,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定期监测MRSA的检出情况,预警MRSA的流行,洗手、缩短住院时间和合理地使用广谱抗生素是预防MRSA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陶传敏;陈慧莉;杜晓青;陈文昭;杨廷富;范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子宫颈巨大肌瘤变性1例

    患者41岁,孕5产1,因发现下腹包块2年余,于2005年1月以盆腔包块收入院.患者2年前自觉下腹有包块,解大便后缩小,并且伴有轻微腹胀,无食欲下降、尿频、尿急等症状,未予重视.平素月经规律,经量中等,无痛经,白带正常.1月前因停经50+天到当地医院检查,B超提示早孕及盆腔巨大囊实混合性团块,在当地行人流手术.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门诊检查发现盆腔巨大包块,收入院手术.

    作者:陈慧;方芳;尹如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牵牛花综合征合并弱视1例

    患者,男,11岁.因家长发现视力不良于2000年4月26日于我院门诊就诊.过去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体检:全身无异常发现.眼科检查:33cm角膜映光:正位.视力:右眼0.7/0.7,+1.50DC×90°→ 0.7;左眼0.3/0.3,-0.50DS/+1.50DC×105°→0.3.双眼外眼及眼前节正常.

    作者:舒智宇;李平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周围淋巴结转移1例

    患者,女,43岁.因反复右侧腰痛2月于2005年6月21日入院.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右肾未扪及,右肾区轻叩痛.实验室检查:镜下血尿(+),其它无异常.B超提示右肾上份内侧实质内减弱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CT扫描:右肾门水平可前份实质内见一大小约5.0×3.5×5.0cm软组织肿块突破肾皮质向肾外生长,呈不均匀轻度强化,肿块与十二指肠降段、下腔静脉、胰腺钩突部关系密切,腹腔及腹膜后间隙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作者:胡佳;王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嗜铬细胞瘤危象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某女,65岁,因头痛,恶心,呕吐10小时入院,过去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7.5℃,呼吸22次/分,血压260/120mmHg,烦躁,高枕卧位,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唇无发绀,四肢震抖,心界不大,心率140次/分,律齐,无杂音,心音增强,双肺无罗音,腹软,无压缩,未扪及包块,无血管鸣.

    作者:刘牧;于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4例报告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 PM)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深部真菌病.马尔尼菲青霉菌为条件致病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可导致皮肤淋巴结和内脏致命性感染.随着HIV/AIDS发生率的增加,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也随之增多,被认为是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目前本病临床误诊率较高,我国近年已陆续有个案报道[1,2,3].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9月收治4例该病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白浪;刘焱斌;宗志勇;刘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腔超声造影显像新进展

    虽然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评价心脏的形态和功能,但在准确定量和定性诊断某些心脏疾病方面仍有一定局限性.心脏超声造影技术显著提高和改善了经胸心脏超声诊断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现代心脏超声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延东娥;唐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晚发支气管哮喘与老年COPD气道反应性及肺功能特点

    目的:探讨晚发支气管哮喘与老年COPD患者气道反应性等呼吸功能特点.方法:36例晚发支气管哮喘与58例老年COPD行通气功能,气道阻力,肺气肿分度及气道反应性比较.结果:缓解期晚发支气管哮喘97%存在气道高反应性(BHR),而COPD组BHR仅为12%,且乙酰甲胆碱浓度为哮喘组的4.8倍(P<0.005),COPD组V25下降达100%,且气道阻力在激发前后无明显改变,肺气肿分度以中重度为主.结论:COPD组小气道损害及肺气肿程度较重,而气道高反应性测定对于老年哮喘患者检出较为敏感,并对差异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晓霞;陈敏;徐治波;高蜀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副作用观察(附171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联合化疗时的严重毒副作用及与临床分型和各化疗阶段的关系,以便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方法:对171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后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检查进行分析.结果:171例中发生副作用26例(15.2%),其中凝血功能异常9例(5.3%),急性过敏反应6例(3.5%),胰腺损害5例(2.3%),低蛋白血症3例(1.8%),肝功能损害3例(1.8%).用确切概率法及X2检验对这几种副作用发生率与临床分型关系进行统计,结果P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化疗不同阶段副作用的发生率比较,早期强化阶段占优势.结论:L-ASP引起的副作用与临床分型无关,可能与化疗不同阶段有关,主要发生在早期强化阶段.用药前及期间、之后要定期测血糖、尿糖、血尿淀粉酶、肝功和及时对症治疗,并加强饮食控制,能有效控制副作用严重程度,并防止糖尿病等某些毒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乌学真;符仁义;朱易萍;许亚红;李红光;刘衡;蒋敏;郭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37例的初步疗效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37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40次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血清总胆红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降低TNF-α水平,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梅小平;曾跃;敬雪明;常茂华;李健;唐宁;谭赤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与先天性免疫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大多数病人病情较轻,重症约占15%~20%,虽然重症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仍可达10%~30%[1].不管起始原因为何,急性胰腺炎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局部炎症反应阶段、②可引起单一器官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全身炎症反应阶段、③由肠菌移位形成的感染阶段[2].

    作者:李红光;王永;周总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MMP-2、MMP-9在乳腺癌转移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了解MMP-2、MMP-9与乳腺癌局部侵袭、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性,进而探讨MMP-2、MMP-9在乳腺癌转移发生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不同患者MMP-2、MMP-9的表达情况,然后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研究.结果:MMP-2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局部侵袭情况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MMP-9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我们认为MMP-2、MMP-9作为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乳腺癌转移发生过程中有促进作用且作用不同.

    作者:李治;帅晓明;黄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的关联研究

    目的:了解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之间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20例脑梗塞及120例正常对照的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脑梗塞组与对照组相比,ε3/3基因型频率 (0.6917 vs0.8333,P=0.015)及ε3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0.7708 vs 0.8958,P=0.000);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0.1500 vs 0.0667,P=0.005).结论:Apo Eε3/3基因型及ε3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塞的保护因素,ε4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波;张卓伯;刘洪;何柳;姜晓峰;王晓惠;蔡臻林;曾虹;罗祖明;徐严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阿齐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成本-疗效分析

    目的:验证阿齐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优越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药物阿齐霉素采用序贯疗法与连续静脉滴注作成本-疗效分析.结果:阿齐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与连续静脉滴注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序贯疗法与连续静脉滴注治疗支原体肺炎成本有显著差异.结论:阿齐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优越性.

    作者:严辉琼;唐尧;何文富;孙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我院2004年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调查及用药参考

    医院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是研究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大课题,经常性的药敏监测可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科学依据.因此,我们收集了本院2004年度临床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1874份,旨在了解我院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而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王琴芳;吴丽群;宋文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