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梅;李飞浪;郗明蓉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对2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应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处理,根据病程的不同时期,应用相应的中药方剂及剂量,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同时应用生长抑素或抑太酶、抗生素及镇静、止痛等治疗.结果:本组住院治疗时间长63天,短11天,平均21天.痊愈16例,好转6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亡2例.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曾涛;吴光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左心房的大小的差异,以及左房的大小是否与炎性标志物的表达有关.方法:15例心电图和既往病史证实持续性心房纤颤老年患者分别通过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左心房的大小,并同时测定血浆CRP的浓度,并与阵发房颤和对照组比较.结果:持续房颤组左房内径明显大于阵发房颤组和对照组(P<0.05).利用放免法测定C反应蛋白浓度,持续房颤高于阵发房颤组及对照组,后两者的两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房长大是房颤持续状态的原因,其机制可能与炎症有关.
作者:葛宁;岳冀蓉;张小君;黄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简单内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7例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病例,分析评价经单边外固定架及简单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全组病例术后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钉道感染,根据Dienst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1]其中优11例,良4例,优良率为88.2%.结论:单边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简单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腕关节功能锻炼开始早,关节功能恢复快,适合于此类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
作者:冯济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就60例肿瘤病人治疗中应用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方法、护理以及它与锁骨下静脉、颈静脉穿刺置管的比较作了简要叙述,旨在为肿瘤专科推广提供参考.
作者:何小燕;余春华;干春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YC-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针穿刺引流,部分侧脑室引流,结合生物酶技术液化血肿,达到清除血肿目的,并与内科治疗组对照分析.结果: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治疗,治愈好转4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0%.结论:手术简单易行,创伤小,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付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以减少花生四烯酸转化成前列腺素(PG)等炎症介质,达到抗炎镇痛的目的,是目前疼痛治疗的常用药物.非选择性的NSAIDs几乎都是口服型,虽能同时阻断COX-1和COX-2,起到抗炎和止痛作用,但胃肠道、肾脏和血小板等的不良反应却限制其进一步使用.口服选择性的COX-2 抑制剂如塞来昔布(celecoxib) 和罗非昔布(rofecoxib) 能有效缓解中度疼痛,减少胃肠道反应和抗血小板作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对术后恶心、呕吐以及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也不是理想选择.因此,Pharmacia公司研制开发的、正在后期临床试验的、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途径使用的一种特异有效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parecoxib,Par)可能是佳选择.本文现就其在疼痛治疗的临床应用加以综述.
作者:尹智;刘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而严重的微血管合并症,也是终末期肾病(ESRD)主要原因之一,发展到终末期的过程是不可逆,但可以延缓其疾病的病程.
作者:胡庆;唐勇;赵德纯;苟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着重探讨颈椎挥鞭伤的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诊治并有MRI资料的颈椎挥鞭伤16例,均为交通事故伤,伤后6小时~3天行颈椎常规MRI检查.结果:1.颈椎爆裂性骨折6例.2.椎间盘突出3例.3.椎管变形狭窄6例.4.颈髓损伤4例.5.颈椎管硬膜下血肿1例.6.椎前间隙出血16例.7.项后软组织撕裂伤10例.8.颈椎及椎管内外损伤均有MRI信号改变,16例中12例为长T1和长T2信号;4例为短T1和长T2信号.结论:颈椎挥鞭伤是一种急性过伸过屈性间接暴力伤,常多结构受损,MRI可全面揭示其损伤的MRI特征、范围及程度,对临床诊治可提供重要影像学信息.
作者:邓开鸿;周生焰;方宏洋;郑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甲硝唑是硝基咪唑类药物的人工合成衍生物,初是作为抗滴虫及阿米巴原虫药应用于临床的,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它的抗厌氧菌作用,并使其在临床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近来,人们又发现甲硝唑作为一种临床常用药,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用途.
作者:张颖涛;岑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宫颈注射与宫旁阻滞在人流术中镇痛的效果.材料和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门诊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64例,随机分为两组:宫颈注射组34例和宫旁阻滞组30例.比较两种利多卡因局麻方式的效果.结果:宫旁阻滞麻醉的止痛效果优于宫颈注射(P=0.026);宫旁阻滞对宫颈的松弛作用优于宫颈注射(P=0.04);副作用均较轻微,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利多卡因宫旁阻滞在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优于宫颈注射,且经济、安全,适于在基层医院和贫穷地区推广.
作者:李世梅;李飞浪;郗明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肿瘤的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胰腺癌模型,以血卟啉衍生物作为光敏剂,测定PDT治疗后,肿瘤组织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并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肿瘤区血管损伤状况进行研究.结果:PDT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DT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结构破坏.结论:氧化杀伤和血管损害是PDT治疗肿瘤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波;罗婷;刘卫平;邓依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47岁,司机,因反复腰痛6+月,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后19天,腰痛复发11天入我院肾内科.
作者:陈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约35岁,均经B超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脾脓肿.发热10例,左上腹痛7例,左腰部疼痛及腹痛2例;左上腹压痛及叩击痛9例,全腹压痛及肌紧张2例;白细胞升高(11.2~21.6×109/L)10例;血培养10例,阳性4例,分别为金黄色葡萄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球菌和沙门菌属;脾脓液培养4例,阳性2例,分别为肺炎球菌和沙门菌属;术后检查为脾结核2例;B超发现多发脓肿6例,单发脓肿4例;7例行CT检查结果与B超结果一致;10例胸部X线检查示左侧胸腔积液6例,双侧胸腔积液3例.
作者:罗艳丽;邬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IgM-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及与骨侵蚀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106例,其他疾病对照组273例(其中非RA的风湿性疾病132例,非风湿性疾病91例,正常人群50例).对上述379份血清进行抗CCP抗体及IgM-RF检测,同时对106例RA患者行手足X摄片,将其按修正的Sharp评分分为有骨侵蚀组与无骨侵蚀组,并分析抗CCP抗体、IgM-RF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及与骨侵蚀的相关性.结果:抗CCP抗体阳性者与RA骨侵蚀有相关性(P<0.01),IgM-RF阳性与骨侵蚀无相关性(P>0.05).抗CCP抗体及IgM-RF对诊断R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抗CCP抗体(66.04%,98.90%,60.09,0.34),IgM-RF(74.53%,79.49%,3.63,0.32).抗CCP抗体与IgM-RF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49%、99.27%,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3.56、0.42.提示抗CCP抗体特异度、阳性似然比明显高于IgM-RF,IgM-RF较抗CCP抗体有较高的敏感度,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但不能提高敏感度.结论:抗CCP抗体阳性者存在严重的骨关节破坏,IgM-RF与骨侵蚀无相关性.抗CCP抗体对RA诊断特异度高,IgM-RF特异度相对较低,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但不能提高敏感度.抗CCP抗体对RA预后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静;刘云;奉家富;吴茜;向礼贤;肖成明;王宏志;胡容;苏牟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正常对照人群和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CHD患者的血浆C-RP浓度,在CHD中,单支病变16例,双支以上病变24例,稳定型心绞痛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结果:CHD组C-RP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RP水平比稳定型心绞痛组有明显升高(P<0.05),双支以上病变组C-RP水平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C-RP浓度与冠心病(CHD)和冠脉病变有关.
作者:唐川苏;罗贵全;席海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无瘤技术的配合,观察防止肿瘤细胞医源性扩散和局部种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6例进行大肠癌根治的手术过程采取无瘤技术配合.结果:近期效果满意,随访3个月至一年未发现有腹腔种植.结论:通过无瘤技术的配合,有效地防止了癌细胞的医源性扩散,对提高病人的5年生存率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尹丽;钟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CD28+、CD8+CD28+、CD8+CD28-淋巴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CD3CD4CD8三标抗体和CD8CD28双标抗体对SLE患者淋巴细胞进行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3+CD4+、CD3+CD8+、CD28+、CD8+CD28+和CD8+CD28-淋巴细胞的表达.结果:SLE患者外周血CD3+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倒置(P<0.01),CD3+CD8+淋巴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其中以CD8+CD28-的T淋巴细胞增加为主(P<0.01),而CD8+CD28+淋巴细胞增加不明显(P>0.05),SLE患者外周血CD28+T淋巴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明显的T细胞功能失调.CD28+、CD8+CD28+(Tc)、CD8+CD28-(Ts)T淋巴细胞在SLE的发病机制和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唐江涛;王兰兰;刘瑾;陈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三种治疗非急症异位妊娠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适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996年至2004年的住院病人共150例,其中腹腔镜组53例,单独MTX保守治疗组66例,超声介入MTX注入组31例,比较三组间治疗和住院情况.结果:在一次性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上腹腔镜组与单用MTX保守组有显著性差异.与介入组仅在平均住院天数和费用上有显著性差异,而一次性治愈率、改手术、术后病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MTX治疗组在一次性治愈率、二次性治愈率、改手术、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介入治疗非急症异位妊娠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代苏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寻求急性颅脑损伤后有效治疗途径.方法:179例患者分对照组87例和治疗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中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硬膜下及脑内血肿愈后良好率分别为79.04%、59.18%、68.00%,比较对照组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脑苷肌肽注射液能改善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袁晓东;黄晓明;陈世平;韩晓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案.方法:总结用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Gamma钉的优缺点.结果:25例术后均一期愈合伤口,随访23例术后3月去拐行走,6.5月骨折愈合,13例在1后恢复伤前功能.结论:Gamma钉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具有闭合复位、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等特点,有利于老年病人的恢复.
作者:梅仕云;祝天全;梅雪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