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梅仕云;祝天全;梅雪松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Gamma钉, 老年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案.方法:总结用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Gamma钉的优缺点.结果:25例术后均一期愈合伤口,随访23例术后3月去拐行走,6.5月骨折愈合,13例在1后恢复伤前功能.结论:Gamma钉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具有闭合复位、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等特点,有利于老年病人的恢复.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氟桂嗪致帕金森综合征1例

    氟桂嗪(西比灵)是一种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国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该药可引起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Drug-Induced Parkinsonism,DiP),但国内相关报道较少,现将2005年3月我科门诊1例氟桂嗪所致DIP报告如下.

    作者:张锦红;彭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干部病人安排住院过程中的心理调查及护理服务

    护理服务,渗透到医院各个科室,在构建医院文明服务中具有重要地位.离退休干部、高级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针对他们的护理服务更应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和周到艺术的综合.当老年干部病人在病情紧急(急症)或病情需要(进一步诊断治疗)而安排住院时,可能一时没有床位或其他原因无法收入时,病人的心理准备少、角色转换慢,在等候住院时常容易被心理因素夸大了候床入院时间而影响病人满意度.为此我们对该群体就诊病人安排住院、候床入院过程等进行调查分析,旨在理解需要入院病人在等候住院时的心理状态,进一步探讨采取周到的服务,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度的必要性.

    作者:杨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超声表现特征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超声表现特征,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本组病例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5型:Ⅰ型为导管扩张伴管腔内乳头状实性回声或实性回声充填(46.9%);Ⅱ型为囊实混合型团块(18.8%);Ⅲ型为局限性导管扩张,远端导管壁不规则或中断(18.8%);Ⅳ型为导管扩张伴远端中断处实性结节或团块回声(9.4%);Ⅴ型为腺体内低回声结节,无导管扩张(6.3%).32例中有23例的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相符,诊断符合率71.9%.结论:高频超声能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管扩张及瘤体情况,对Ⅰ、Ⅱ型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Ⅳ型次之.

    作者:陈红艳;卢强;彭玉兰;罗燕;杨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运用循证护理程序指导产程观察与护理

    目的:缓解分娩不适,缩短产程,减少可预防性难产.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程序.结果:枕横位得到有效矫正,疼痛及焦虑减轻,产程缩短.结论:产程观察与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程序可大限度满足病人的需求,同时可促进产科临床护理的发展.

    作者:周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80例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转归,评价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作用.方法: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等量冰冻血浆进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与血浆置换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总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1),胆碱酯酶升高(P<0.01).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总死亡率为41.25%.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有肯定和可靠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人工肝治疗进行得越早,疗效越好.掌握好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

    作者:卢家桀;唐红;王文雅;雷秉钧;王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灌注顺铂射频热疗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36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灌注顺铂射频热疗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入组晚期胃癌36例,其中管状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17例,粘液腺癌12例,印戒细胞癌5例,治疗方案为顺铂40mg/m2,加入44℃生理盐水1500~2000ml中,行腹腔灌注,然后将射频热疗机探头对准病变部位持续热疗1.5h,温度42℃~43℃,第1、8天,希罗达2000mg/m2*d,分成2次口服, 第1~14天,21天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4个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33例中,CR1例(3%),PR19例(57.6%),SD 9例(27.3%),PD4例(12.1%),总有效率(CR+PR)60.6%,中位肿瘤进展5.7个月,中位生存期13.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手足综合征.结论:腹腔灌注顺铂射频热疗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性可耐受.

    作者:张中冕;王健;田薇薇;刘萍;李海峰;梁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6例结肠镜检查穿孔的老年性因素分析

    随着结肠镜性能改善和医师操作技术的日臻成熟,结肠镜检查较以往更安全可靠,穿孔等并发症大大减少,如结合无痛检查术,病人痛苦更小,95%以上的病人均可顺利完成检查,已成为诊断大肠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甘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L-精氨酸对随意皮瓣存活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随意皮瓣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皮瓣存活情况,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量的变化,探讨和明确L-精氨酸(L-arg)对随意皮瓣的存活有无影响,有何影响?其作用机制是什么等问题.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实验方案,实验组每日给予L-arg15克,对照组每日给予甘氨酸25克,实验共持续7天,在术后24小时拔引流管时取皮瓣组织检测NO、SOD、MDA的含量,术后7天观测两组皮瓣存活长度.结果:实验组术后24小时N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SOD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而实验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皮瓣存活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arg对随意皮瓣存活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加外源性L-arg的量,促进了机体组织中NO的生成,进而使组织中SOD增多,并降低了机体组织中的MDA,改善皮瓣血供,减轻组织缺血,促进了创面愈合,增加了皮瓣存活.以上结果与动物实验一致.

    作者:金培生;岑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少年巨型生殖器尖锐湿疣1例

    1 病历资料张△△,男,13岁.患者因冠状沟长有菜花状新生物1年,逐渐长大,并伴糜烂出血1月来我院就诊,病理报告:阴茎尖锐湿疣.临床检查发现患者阴茎包皮呈嵌顿性水肿,包皮内面长满乳头状增生物,包块4cm×4cm,表面有糜烂性出血,恶臭,在外未作任何治疗.

    作者:钟泽华;陈传真;贾成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临床应用进展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强大血管扩张剂.它通过调节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酸二脂酶活性促进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增加,激活依赖环磷酸腺苷的一系列蛋白激酶使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从而改善组织微循环状态,增加血淮灌注[1,2].由于前列地尔脂微球的保护,减少了其在肺脏中的失活,从而延长了药效持续时间,大限度的减轻了其对注射部位的刺激作用.同时由于脂微球在体内的定位效果,与普通前列素E1相比,药效明显增强.仅用普通制剂的1/5~1/10的剂量,即可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3,4].由于在剂型及药效学上的独特作用,目前在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中作用独特,本文就其临床应用现状作一小结.

    作者:杨华勇;张新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聚丁酯缝线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聚丁酯(Polybutester)缝线是目前应用在心脏、血管切口缝合的新型缝线.我院于2004年2月至5月在2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试用了该新型缝线,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张祥蓉;郭应强;张尔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的观察及护理

    手术是食管癌主要的治疗手段,胃以其操作简单、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成为了食管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的主要器官.由于胃代食管术后胃上徙过高,张力增大,血管变细,血流量减少及手术中对胃血管和胃壁的损伤等原因造成胸胃缺血坏死穿孔、应激性溃疡而形成胸胃瘘[1],严重地影响病人预后.因此,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早期发现胸胃瘘的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周红;文彦;邓明珍;刘静;罗芙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率季节变异分析

    目的: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年发病率的四季构成差异进行了探讨.方法:回顾了成都地区两所医院6年间共145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率的四季平均构成比,并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率确实存在季节差异,均表现为冬达峰期夏抵低谷.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皆存在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异.

    作者:袁志敏;卢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影像学评价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仅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1%左右[1],其发病率依次为腺癌、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及类癌,好发部位依次为十二指肠、回肠及空肠[2].因其起病隐匿,术前诊断正确率仅21%~53%[3],疗效及预后均欠理想.由于影像学检查是目前公认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因此,本文就X线、内镜、超声、CT及MRI等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特点及其价值作一综述.为临床选择经济、合理、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使能尽早明确诊断,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潘彦辰;周翔平;邓开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宫颈注射与宫旁阻滞在人流术中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宫颈注射与宫旁阻滞在人流术中镇痛的效果.材料和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门诊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64例,随机分为两组:宫颈注射组34例和宫旁阻滞组30例.比较两种利多卡因局麻方式的效果.结果:宫旁阻滞麻醉的止痛效果优于宫颈注射(P=0.026);宫旁阻滞对宫颈的松弛作用优于宫颈注射(P=0.04);副作用均较轻微,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利多卡因宫旁阻滞在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优于宫颈注射,且经济、安全,适于在基层医院和贫穷地区推广.

    作者:李世梅;李飞浪;郗明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观察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对8例男性乳腺癌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8例男性乳腺癌中,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2例.免疫组化染色ER、PR 、C-erbB-2、Ki-67阳性率分别为62.5%、75%、37.5%、87.5%,5年生存率37.5%.结论:男性乳腺癌预后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免疫组化标志物联合检测等有关.

    作者:王安群;谢刚;吴永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难治性面瘫

    目前,对难治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们通过文献检索,获悉了该病的多种治疗方法,但未能获得循征治疗的金标准依据.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同时结合患者的价值和愿望,我们从2000年开始,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难治性面瘫,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王晓红;张黎明;韩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D28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c/Ts淋巴细胞上异常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CD28+、CD8+CD28+、CD8+CD28-淋巴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CD3CD4CD8三标抗体和CD8CD28双标抗体对SLE患者淋巴细胞进行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3+CD4+、CD3+CD8+、CD28+、CD8+CD28+和CD8+CD28-淋巴细胞的表达.结果:SLE患者外周血CD3+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倒置(P<0.01),CD3+CD8+淋巴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其中以CD8+CD28-的T淋巴细胞增加为主(P<0.01),而CD8+CD28+淋巴细胞增加不明显(P>0.05),SLE患者外周血CD28+T淋巴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明显的T细胞功能失调.CD28+、CD8+CD28+(Tc)、CD8+CD28-(Ts)T淋巴细胞在SLE的发病机制和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唐江涛;王兰兰;刘瑾;陈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残角子宫妊娠中期破裂1例

    患者,女,20岁.因停经5月,右下腹痛2天急诊入院.患者于5月前停经,在外院检查后诊断为早孕,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为持续性隐痛,无阴道流血、腹泻等不适,于外院行输液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既往史无特殊.

    作者:罗婷;张波;杨纲;陈志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脉络膜转移癌1例

    患者,女,45岁.因右眼视力下降4月于2004 年11月19日来我科就诊.无明显全身不适.1年前曾在我院行乳癌根治术.病理报告:(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乳头皮肤有累及.(左腋下)淋巴结7/14有腺癌转移.癌胚抗原3.38ng/ml,血清CA15-3:14.03u/ml.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数指/20cm,不能矫正;左眼0.9.眼压:右眼10mmHg,左眼16mmHg.双外眼及眼前节正常.

    作者:杨于力;张军军;吕红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