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观察

王安群;谢刚;吴永红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观察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对8例男性乳腺癌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8例男性乳腺癌中,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2例.免疫组化染色ER、PR 、C-erbB-2、Ki-67阳性率分别为62.5%、75%、37.5%、87.5%,5年生存率37.5%.结论:男性乳腺癌预后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免疫组化标志物联合检测等有关.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赖诺普利与非洛地平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评价赖诺普利(益迈欧)与非洛地平(波依啶)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205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赖诺普利与非洛地平组,分别观察降压疗效,调节血脂,降低血糖和血尿酸的作用,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明显降低,赖诺普利对心率无影响,非洛地平有加快心率的作用,但无统计学差异.赖诺普利对调节血脂、降低血糖、血尿酸、改善心功能等方面优于非洛地平组.用药后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赖诺普利与非洛地平均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降低血糖和血尿酸,改善心功能作用,两药合用效更佳.

    作者:李学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11例临床分析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可发生于头颈部的唾液腺及上消化道,而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较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1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报告如下.

    作者:赵李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动态测定94例急性百草枯口服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的浓度,根据短期死亡情况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短期死亡组血清淀粉酶浓度显著高于存活组.结论:血清淀粉酶是急性百草枯中毒短期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聂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睡眠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夜间睡眠状况以及影响夜间睡眠的主要因素,为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对180例肿瘤患者用<肿瘤患者睡眠状况调查表>进行定式问卷调查,采用百分比统计调查结果.结果:37.2%的肿瘤患者都存在睡眠障碍,73.1%的睡眠障碍患者使用安眠药帮助睡眠,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易醒、醒后再入睡困难,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理因素,其次是病房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结论:睡眠障碍的肿瘤患者应有效止痛,加强躯体护理,保持生理舒适,同时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和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

    作者:殷文蓉;张晓霞;刘月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我国天疱疮治疗性研究的文献评价

    目的:了解我国天疱疮治疗性研究的一般状况,特别是RCT/CCT的现状,以及能否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方法:按循证医学标准对4种杂志采用人工检索方法逐篇查阅,记录所有天疱疮的治疗性研究,分析其中的RCT/CCT.结果:共查阅104卷544期,纳入临床治疗性文献76篇,其中叙述性研究66篇(88.20%),并分析了RCT/CCT共9篇.结论:我国天疱疮治疗性研究RCT/CCT的数量少、质量不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薇;熊琳;卫茂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Ikeda术式与传统Duhamel术式的比较

    目的: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Ikeda 术式与传统Duhamel术式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两种术式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应用.结果:采用Ikeda术式的患儿排便功能正常,无肛门狭窄及盲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仅有较轻的并发症.结论:两种术式难度相近,但Ikeda术式较传统Duhamel术式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松;赵家瑜;杨复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全身高热伴腮腺小灶性化脓坏死1例

    目前,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在临床上已不多见,其发生常与患者的恶病质或全身衰竭状态有关.慢性化脓性腮腺炎与炎症反复发作或腮腺分支导管或总导管狭窄有关.本文报道1例全身高热伴腮腺小灶性化脓坏死,其临床表现既不同于教材上所述的急性或慢性腮腺炎,也不同于腮腺区肿瘤,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文;王光辉;陈红;陈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宫颈注射与宫旁阻滞在人流术中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宫颈注射与宫旁阻滞在人流术中镇痛的效果.材料和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门诊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64例,随机分为两组:宫颈注射组34例和宫旁阻滞组30例.比较两种利多卡因局麻方式的效果.结果:宫旁阻滞麻醉的止痛效果优于宫颈注射(P=0.026);宫旁阻滞对宫颈的松弛作用优于宫颈注射(P=0.04);副作用均较轻微,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利多卡因宫旁阻滞在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优于宫颈注射,且经济、安全,适于在基层医院和贫穷地区推广.

    作者:李世梅;李飞浪;郗明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影像学评价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仅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1%左右[1],其发病率依次为腺癌、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及类癌,好发部位依次为十二指肠、回肠及空肠[2].因其起病隐匿,术前诊断正确率仅21%~53%[3],疗效及预后均欠理想.由于影像学检查是目前公认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因此,本文就X线、内镜、超声、CT及MRI等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特点及其价值作一综述.为临床选择经济、合理、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使能尽早明确诊断,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潘彦辰;周翔平;邓开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室-腹腔分流管自肛门脱出引发化脓性脑室炎1例

    近来,我们收治1例脑室-腹腔分流管自肛门脱出并引发化脓性脑室炎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翔;游潮;谢轩贵;蔡博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1923年Preble[1]等报道约40%的肥胖患者伴有蛋白尿,1948年Weil[1]报道一例40岁极度肥胖(体重指数BMI47.9kg/m2)的男性患者,临床表现有水肿,大量蛋白尿(9.7g/24h),经严格控制饮食,体重减轻31kg后,蛋白尿降至0.13g/24h.1974年Weisinger[3]等证实了肥胖与肾小球病变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提出肾病综合征是极重度肥胖的并发症之一.此后,随着肥胖症发病率的上升,人们对由肥胖导致的肾小球疾病日益受到重视,对其发病机制、病理特点、防治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将其命名为肥胖相关性肾病[4](obesity-related glomerulopathy, ORG),国内由陈惠萍[5]等于2002年首次报道.本文就近来国内外有关本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大凤;冉兴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制气囊在泌尿系后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经腹膜后腔的手术,由于其更接近于泌尿外科医生熟悉的常规开放手术的径路,并且该入路更为直接,受腹腔内脏器干扰少,也减少了对腹腔内脏器的损伤和污染的危险,因此被广泛采用.目前有多种扩张后腹腔的方法[2].我院采用自制气囊用于后腹腔间隙的扩张,使用方便,扩张效果好.

    作者:黄文霞;李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临床随访礼仪

    随访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病人治疗后治疗效果的反馈.规范、科学的随访是客观评价临床效果和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是临床工作的延伸.随访资料能提供给医疗科研和临床教学重要的信息.由于种种原因临床随访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失访率,拒访率高.究其原因,除人口的迁徙流动,调查者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当等原因以外,调查者的礼仪问题而引起调查对象回避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通过对我科1993年以来1千多例喉癌患者的随访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有关临床随访中常见的礼仪问题.

    作者:刘加林;陈晨;梁传余;王力红;刘世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氟桂嗪致帕金森综合征1例

    氟桂嗪(西比灵)是一种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国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该药可引起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Drug-Induced Parkinsonism,DiP),但国内相关报道较少,现将2005年3月我科门诊1例氟桂嗪所致DIP报告如下.

    作者:张锦红;彭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脑梗塞1例并文献复习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临床常见的综合症候群.血栓形成是其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发生率为20%[1],常见于静脉血栓形成,其中肾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高[2],脑血栓形成少见.

    作者:付平;舒英;周莉;唐万欣;刘芳;胡章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难治性面瘫

    目前,对难治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们通过文献检索,获悉了该病的多种治疗方法,但未能获得循征治疗的金标准依据.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同时结合患者的价值和愿望,我们从2000年开始,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难治性面瘫,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王晓红;张黎明;韩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心肌炎症反应与心室重构

    心脏压力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或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神经内分泌异常等因素与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密切相关,后者也是导致临床心力衰竭和心脏事件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作者:张新军;章茂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理量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10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采用常规治疗,乙、丙、丁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每日20ml、40ml、80ml治疗,时间为两周,评价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加用生脉注射液组均较常规治疗组更好地改善心功能.但剂量增加到每日80ml并未增加疗效.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理剂量为每日40ml.

    作者:杨泉;马敏;练世刚;张恒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癌误诊为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后肾周无菌性炎症1例

    患者,男,47岁,司机,因反复腰痛6+月,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后19天,腰痛复发11天入我院肾内科.

    作者:陈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儿嗜血杆菌下呼吸道感染29例临床分析

    我院呼吸科病房2001年2月~8月共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8例,临床诊断的疾病有: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麻疹肺炎、水痘并肺炎等[1].

    作者:宋葳;杨亚静;李焰;吴英;邓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