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英;王小玲;祝艳妮
目的:观察夹脊穴为主的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有100例有腰腿痛症状并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对象;选用突出椎间盘及上、下两个节段的夹脊穴为主,并行温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1%.提示:用艾条温和灸,可驱逐风湿湿邪、活血化瘀、温养筋肉、通则不痛.此法具有针对性,针感强、疗效好,且简单、安全.
作者:谢松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经化浊之法,拟定中药基本方红藤解毒汤和益气化瘀解毒汤辨证加减内服治疗急慢性盆腔炎136例.结果:总有效率91.2%,提示,本法具有明显抗菌抑菌作用.
作者:霍玉芝;胡伟;逯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内服中药辨证治疗,外敷金黄膏.结果:临床治愈152例,显效57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99%.提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宋鹤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笔者自2001年5月~2003年10月,运用自拟愈风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保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地黄止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T细胞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对确诊的80例ITP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地黄止血方治疗组和强的松对照组,分别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给药后,激素治疗组的有效率为47.5%,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中药治疗组中ITP患者CD3、CD4水平有明显提高,CD8水平显著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地黄止血方对ITP有良好的效果,其机制与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程纬民;曾清;韦常丽;杨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本组52例主要采用穿刺、抽液及中药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结果:治疗1个月内疼痛消失,或所伴关节内积液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复发,关节内摩擦音明显减轻者占83.6%,经6个月以上随访,疗效满意.提示:采用穿刺、抽液及中药外洗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中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达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桂龙通络方(桂枝、地龙、黄芪、白芍、鸡血藤、川芎等)治疗,对照组用弥可保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肢体神经症状及感觉疗效分别为92%、62%,两组有效率比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本方具有活血通络,修复神经损伤作用.
作者:袁志敏;田锋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辩证分为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结果:本组60例中,总有效率93%.提示:辨证治疗是治疗失眠症的优选途径.
作者:李小波;白丽萍;米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1998年8月~2005年6月救治2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例中毒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0~65岁,平均48.5岁.全部因为腰腿疼和颈肩部疼痛口服乌头类中药中毒.其中14例服川、草乌煎药水,5例口服附子药酒,1例口服一枝蒿煎药水.3例进食过程中,7例进食后30 min,8例30~120 min内,2例120 min后出现中毒症状;从出现中毒症状到就诊时间15 min~4 h,平均1.6 h,0.5~2h内就诊者12例.
作者:张延军;王景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冯兴华教授在继承传统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痹证从肝论治的新观点.本文谨就导师辨证治疗痹证的部分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张显彬;冯兴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观察温阳散寒及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阳虚血瘀型脉管炎.方法:采用自拟方温阳通脉汤(肉桂、丹参、黄芪等)治疗本病120例,并设对照组采用脉络宁、复方丹参针等治疗30例.结果:两组间治愈率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P<0.05,有显著差异.提示:本方具有温阳散寒,活血通脉的功能.
作者:王玉萍;李明道;李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参龙散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用MTT法、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参龙散对SMMC-7721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应的机理.结果:不同浓度参龙散(0.5、5、50mg/ml)对SMMC-772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中药物作用48h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16.8%、56.8%和67.4%;在中低剂量(0.5、5 mg/ml)时DNA凝胶电泳呈现梯形图谱,而高剂量时则呈现膜状条带;细胞周期检测显示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但有S期减少的倾向,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中药复方参龙散有确切抗肿瘤效应,其机制包括诱导的细胞凋亡和促坏死作用.
作者:宋文广;王毅峰;张志;赵良骐;王瑞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清热除湿、通络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地龙散加减(地龙、川牛膝、苏木、黄柏、当归、桃仁、乳香、没药、麻黄、甘草、官桂)辨证治疗坐骨神经痛86例.结果:总有效率:97.7%.提示:本方对该病有活血化瘀、清热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作者:华刚;管爱芬;孟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肾键脾,益气活血、除湿化痰、通络类中药配合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方(鹿含草、泽泻、白芍、葛根、当归、钩藤等)配合药枕方(淫羊藿、透骨草、川芎、红花、丹参等)治疗本病58例.结果:总有效率91.3%.提示:本方法对该病具有补肾键脾,益气活血、除湿化痰、通络的功效.
作者:黄美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升白汤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均采用健脾益肾升白汤(黄芪、党参、白术、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补骨脂).治疗,连续用药2周为1疗程,1疗程后复查血常规.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健脾益肾生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可靠,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田正良;阴智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安肾口服液治疗肾小球疾病肾阳虚证之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系膜细胞培养方法,提取大鼠的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观察安肾口服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白细胞介素1、血管紧张素Ⅱ、Ⅳ型胶原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安肾口服液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可拮抗白细胞介素1、血管紧张素Ⅱ、Ⅳ型胶原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结论: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拮抗白细胞介素1、血管紧张素Ⅱ、Ⅳ型胶原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是安肾口服液治疗肾小球疾病肾阳虚证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程小红;刘勤社;许建秦;窦建卫;戴双明;田耘;胡俊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香菊片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观察香菊片对棉球肉芽肿、耳廓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研究其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香菊片对慢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抗炎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急性炎症反应也具有抗炎作用;对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均显示了镇痛作用.结论:香菊片有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刘宇;龚汉明;叶吉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以滋阴清热,平肝潜阳类中药配合尼莫地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本院自制的中药降压胶囊(川芎、夏天无、决明子、怀牛膝、干地龙、钩藤、天麻等)配合尼莫地平片口服连续两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3%.提示:具有滋阴清热,平肝潜阳,化瘀通络,降粘降脂的作用.
作者:王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2003年元月~2004年元月,对8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裴桃枝;连建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血生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予益血生胶囊口服(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白芍、当归等),对照组(40例)予葡萄糖酸亚铁液口服治疗.观察Hgb,SI,FEP/Hgb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近期疗效相似.(χ2=1.9,P>0.05).远期复发率及副作用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益血生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
作者:俞红丽;孙金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