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压胶囊配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86例

王磊

关键词: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 平肝熄风药/治疗应用, @降压胶囊, 尼莫地平/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以滋阴清热,平肝潜阳类中药配合尼莫地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本院自制的中药降压胶囊(川芎、夏天无、决明子、怀牛膝、干地龙、钩藤、天麻等)配合尼莫地平片口服连续两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3%.提示:具有滋阴清热,平肝潜阳,化瘀通络,降粘降脂的作用.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冯兴华教授从肝论治痹证经验介绍

    冯兴华教授在继承传统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痹证从肝论治的新观点.本文谨就导师辨证治疗痹证的部分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张显彬;冯兴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53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对53例患者采用粘膜下注射或局部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结果:53例患者经治疗16例痊愈、27例显效、10例好转,总有效率10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副作用小,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韩伟;王翔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消肿活血定痛汤为主辨证治疗炎性外痔158例

    目的:观察消肿活血定痛汤为主辨证治疗炎性外痔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消肿活血定痛汤以为主辨证治疗炎性外痔158例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养阴润肠、消肿止痛为法.结果:对炎性外痔采用消肿活血定痛汤为主辨证治疗,根据分型随证加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示:消肿活血定痛汤为主辨证治疗炎性外痔具有时间短、无痛苦、恢复快以及良好止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6例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活血通脉汤(丹参、红花、地龙、山甲、玄胡、苍术、黄柏、防己、乳香、川牛膝)配合西药治疗本病46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本方对本病具有清热利湿、活血祛瘀、通脉消肿的功效.

    作者:张继良;王东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消肿散结法治疗骨质增生74例

    目的:观察消肿散结法治疗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1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74例.分别采用中药软膏、骨友灵搽剂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6%,对照组总有效率8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消肿散结法是治疗骨质增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柴天川;邵海峰;王艳君;刘丽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香菊片对NIH小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香菊片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观察香菊片对棉球肉芽肿、耳廓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研究其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香菊片对慢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抗炎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急性炎症反应也具有抗炎作用;对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均显示了镇痛作用.结论:香菊片有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刘宇;龚汉明;叶吉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止嗽散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94例

    目的:观察传统方止嗽散加减治疗急性气管炎94例的疗效.方法:采用止嗽散加减(桔梗、炙紫苑、炙百部、白前、陈皮、荆芥、炙甘草等)治疗急性支气管炎94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4.7%.提示:本方具有疏表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作者:吕登仕;王志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药物阻滞合用推拿治疗疼痛288例

    目的:观察药物阻滞合推拿治疗疼痛的疗效.方法:药物阻滞用2%利多卡因等,局部或椎旁注射.10min后进行按摩、整复、牵拉手法.结果:288例总有效率99%,提示:药物阻滞有消炎、止痛作用,推拿手法能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作者:赵润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136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经化浊之法,拟定中药基本方红藤解毒汤和益气化瘀解毒汤辨证加减内服治疗急慢性盆腔炎136例.结果:总有效率91.2%,提示,本法具有明显抗菌抑菌作用.

    作者:霍玉芝;胡伟;逯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34例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内服中药辨证治疗,外敷金黄膏.结果:临床治愈152例,显效57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99%.提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宋鹤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60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辩证分为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结果:本组60例中,总有效率93%.提示:辨证治疗是治疗失眠症的优选途径.

    作者:李小波;白丽萍;米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温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42例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取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等及阿是穴,采用温针灸.结果:总有效率96.7%.提示局部温针灸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脉、通络止痛的作用.

    作者:曹银香;杨少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光叶小蜡树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分析光叶小蜡树花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光叶小蜡树花中的挥发油,运用GC-MS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分析鉴定.结论:分离出36个离子峰,初步鉴定出14个化学成分,主要为萜醇类、苯丙素衍生物.

    作者:杨静;边军昌;魏彩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平痫汤治疗病证42例

    目的:观察平肝熄风,清热镇痉类中药配伍治疗痫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观察法,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平痫汤(天麻、钩藤、石决明、川芎、代赭石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托吡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总有效率53.3%,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在西药常规基础上联合使用平痫汤治疗痫证,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贾琦;张晓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伤寒论》方证治法分类研究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中医临证医学的经典,它包括现今流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从它问世以来,深深影响着中医临床的各个学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学人.对仲景著作的整理,既往研究多注重文字的搜集整理、考证、校勘、注释和医案的汇编.本课题利用现代数据化信息研究技术,以《伤寒论》方剂为纲,从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入手,对《伤寒论》进行初步分类研究.

    作者:辛智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脾益肾升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2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升白汤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均采用健脾益肾升白汤(黄芪、党参、白术、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补骨脂).治疗,连续用药2周为1疗程,1疗程后复查血常规.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健脾益肾生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可靠,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田正良;阴智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活络骨康丸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620例

    目的:探讨因气血不通、瘀滞而导致的无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破瘀通经,引气止痛的中药为主,补气血、滋阴壮阳、醒脾和胃以扶正气的中药为辅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20例股骨头坏死病人跟踪观察.结果:治愈431例,治愈率占74%;有效122例,有效率占21%;无效29例,无效率占5%.提示:活络骨康丸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疗效甚好,效果满意,无毒副作用.

    作者:白秀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油膏外敷辅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8例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恶性胸积液的疗效.方法:将7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西医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油膏(甘遂、大戟、黄芪、葶苈子、山慈姑等)外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对照组6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油膏参与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逐水、化痉、抗癌的功效,并避免了内服的毒副作用.

    作者:吴孝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桂龙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桂龙通络方(桂枝、地龙、黄芪、白芍、鸡血藤、川芎等)治疗,对照组用弥可保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肢体神经症状及感觉疗效分别为92%、62%,两组有效率比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本方具有活血通络,修复神经损伤作用.

    作者:袁志敏;田锋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的217例

    目的:观察温经、疏肝、解郁类中药组成的乳结胶囊对乳腺增生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口服乳结胶囊(黄芪、黄精、龟板、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郁金、香附、当归、川芎、桃仁、荔枝核),30d后,统计该药对肝郁痰凝型、冲任失调型和乳腺小叶增生、囊性增生、纤维病、乳痛证乳腺疾病的治疗效果,提示:乳结胶囊对乳腺增生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西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