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毒症患者脐血输注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

李露霞;严春英

关键词:尿毒症, 脐血输注, 护理
摘要:为探讨脐血输注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要点,对分别接受脐血或洗涤红细胞输注的51例尿毒病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及主要病状改善情况进行了观察及效果评价,观察并记录输血前及输血后1周、2周、4周患者的血象检测及症状改善情况,以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尿毒症患者接受脐血输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输血后血象指标改善更为显著、持久.贫血及不适症状明显好转,有利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巴曲酶对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血清TGF-β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巴曲酶对TGF-β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TGF水平以及用巴曲酶进行试验性治疗后的血清TGF水平.结果:巴曲酶治疗后TGF水平升高.结论:巴曲酶可能具有升高TGF水平、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周东;田林郁;黄娟;方定志;吴宏涛;陈槐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分析

    目的:对我院微生物实验室2001年分离的8种常见的3116株病原菌,进行耐药分析,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选择及调整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菌株经美国Dade公司MicroScan鉴定所得.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结果显示:8种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85%,其中阴沟肠杆菌耐药为严重.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外,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其次为丁胺卡那.结果还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较表皮葡萄球菌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5.8%;而表皮葡球菌对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6.15%,说明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较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且严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还可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我院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

    作者:陈文昭;陈知行;陶传敏;康梅;过孝静;陈慧莉;简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早年生活与高血压

    国外学者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注意到产重与成人时高血压有联系[1],此后,各地学者又相继报道了产重/胎盘重量比、产时消瘦、短小及身长/头围比与高血压相关.提出在胚胎和婴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利环境使个体患心血管病(包括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文德年;钱庆辉;罗宗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腱鞘内克氏针内固定在治疗烧伤后手指屈曲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一种手指屈曲畸形矫形术后指间关节固定的新方法.方法:对78例双手烧伤后屈曲畸形作整形术的患者,行腱鞘内克氏针固定,观察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腱鞘内克氏针固定在术后防治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活动、肌腱及韧带挛缩方面与髓腔内克氏针固定具有相同的作用,且可避免骨骺及关节方面的损伤,防止发生骨髓炎.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学文;岑瑛;刘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包皮环切术525例分析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评价本院6年行包皮环切术525例效果.结果:503例一期愈合.13例切口感染,9例切口继发出血.随访390例,时间7天~6年,系带过短2例,阴茎畸形2例,包皮两则明显不对称6例,包皮不美观,患者不满意16例,结论:环切术为门诊小手术,但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重视包皮内板过窄和系带过短的处理、以及术中精细操作和美学在环切中的应用,否认就会影响疗效,增加术后并发症,给患者未来的性心理和性行为造成影响.

    作者:张兴洪;郭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纤溶异常与治疗进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出血的原因甚为复杂,其中过度纤溶是引起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本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已对其机制及相应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黄杰;邓承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宫颈癌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测定分析

    目的:探讨泌乳素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4例宫颈癌患者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并分析其与宫颈癌的关系.结果:44例宫颈癌中PRL升高17例(38.64%).年龄≤45岁20例,PRL升高11例,升高率55%;年龄>45岁24例,PRL升高6例,升高率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RL升高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部分宫颈癌中血清泌乳素有不同程度升高,提示宫颈癌能产生泌乳素,后者可能为其促发因子.

    作者:樊英;陈毅男;徐世强;余建;谢瑞梦;田昌英;张国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健康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超声显像

    目的:研究正常健康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超声回声表现.方法:对118例正常健康人腕管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正中神经的形态、大小、解剖关系及回声表现;且在桡骨远端、豌豆骨及钩状骨切面测量正中神经的前后、左右径及截面积,并计算正中神经的扁平率和肿胀率.结果:高频超声能纵、横向显示正中神经.横断面上正中神经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区,周围包绕以稍强回声;纵断面上,正中神经呈条带状弱回声.本组正中神经的前后、左右径及截面积分别为:桡骨远端平面4.25±0.50mm、1.92±0.20mm、6.04±1.00mm2;豌豆骨平面5.08±0.46mm、1.88±0.20mm、7.19±1.23mm2;钩骨平面5.68±0.62mm、1.58±0.20mm、6.3±1.17mm2.正中神经平均扁平率和腕横韧带的膨隆率分别为:桡骨远端平面2.24±0.41;豌豆骨平面2.73±0.45、1.91±0.77mm;钩骨平面3.05±0.47、1.82±0.59mm.正中神经平均肿胀率:1620±0.17.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楚显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形态、大小及其关系,并能测量正中神经截面积等指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永忠;彭玉兰;马文敏;彭俊茹;杨开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的配合特点

    1998~2002.5,我院成功的切除腹膜后巨大肿瘤27例.手术配合特点为:了解肿瘤侵犯范围进行完善的物资准备,如血管器械盒、人造血管、尼龙布;选择在上肢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尼龙布或大腿阔筋膜张肌筋膜瓣修补腹膜等.

    作者:杨小蓉;王桂闽;徐淑芳;廖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脉络膜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脉络膜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8只眼门诊连续就诊病人的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B超及CT检查的表现.结果:眼底检查可见肿瘤位于乳头附近或黄斑区,大小不一,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黄白色或桔红色边界清楚,但不整齐,肿瘤边缘有色素脱失.FFA在脉络膜背景荧光显现前病变区出现斑点状荧光,随着视网膜动静脉的充盈逐渐增强,晚期呈弥漫性强荧光.B超检查当声波接触到肿瘤时将出现强反射,形成回声.CT检查眼球后极部眼环上圆形、卵圆形、弧形或半环状光滑锐利的致密影.结论:CT扫描对脉络膜骨瘤的诊断价值大,但应结合B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眼底表现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蔡善君;唐健;严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谷氨酸脱氢酶对肝病诊断的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谷氨酸脱氢酶和其他几种血清酶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测定了数种肝病患者及健康者GLDH的活性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比较,同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肝病患者GLDH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其活性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病情好转时下降.血清酶AST、GGT、ALT、GLDH、ALP及LDH其ROC曲线下部面积分别为0.983、0.899、0.851、0.756、0.732和0.658.结论:GLDH可作为肝病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病损程度及判定预后指标,尤其在肝损害较严重并涉及到线粒体时,测定GLDH的活性对肝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饶绍琴;邓君;传良敏;邹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抗菌治疗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没有胃肠穿孔等感染原因而发生的腹膜急性弥漫性细菌炎症,又称原发性腹膜炎.SBP通常发生于合并有腹水形成的疾病,尤其是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作者:王丽春;吕晓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探讨(附120例分析)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为小儿时期常见病,本病系不明原因的全身性血管炎,累及中小血管,冠状动脉显著,严重危害小儿健康,已引起普遍重视,目前对本病尚无特异诊断,早期诊断亦还有一定困难,本文分析KD120例,旨在探明本病早期临床表现与心血管改变,为K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李安娜;徐培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咽炎冲剂祛痰药理作用初探

    咽炎冲剂由远志、枳实、菊花等八味中药组成,具有清咽利喉、宁心安神的作用.在我院长期的临床使用中,它对于急、慢性咽炎均有非常好的疗效.为研究其祛痰作用机理,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饶凡;许静;刘伟;袁雁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加强沟通与协调,提高入院处护理质量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日趋重视,对护理角色的高期望,如何让病人在医院中得到满意、实惠、高水平的护理服务,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入院处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窗口,是住院病人必经的中间环节,与医院其它部门有着纵横交错的联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是入院处的工作重点.

    作者:解蓉;张雪梅;舒友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华西医院1980、1990、2000年心衰住院患者调查报告

    目的:探讨近年来华西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病因构成、住院病死率、平均住院日和用药情况等方面的变化.方法:对华西医院1980、1990、2000年心衰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全部病例均按照中国心衰调查表格的要求将病例逐一进行登记.结果:我们发现住院心衰患者年龄,1990及2000年较1980年明显增高;住院心衰患者病因构成,3年平均:风心病43.36%,高血压病21.24%,冠心病9.73%,扩心病10.61%,其他15.04%;在住院病死率方面,2000年较1990年和1980年有明显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3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用药情况方面,利尿剂、洋地黄、硝酸酯在3个年组内无统计学差异,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明显减少,而ACEI、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的运用明显增多.结论:从华西医院1980、1990、2000年心衰住院患者的比较可见,心衰住院患者的年龄推迟,住院周期缩短,病死率下降,且这种差异并非由心脏扩大程度不同所引起,这和医疗条件及生活环境的改善,尤其是ACEI、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的运用明显增多可能有关.在我国西部地区心衰住院患者中,风心病仍是心衰的重要原因,但高血压病、冠心病及扩心病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高血压引起心衰住院病死率较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陈晓平;祝烨;崔凯军;李克宏;黄德嘉;胡宏德;郑明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普理灵疝修补装置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应用体会(附41例报告)

    腹股沟疝是普外常见疾病,男性和女性一生中发生疝的机会分别有25%,2%[1],其中主要为腹股沟疝.Bassini等传统的疝修补手术约有10%的复发率,尽管现代的Lichtenstein,Stoppa技术和网塞补片技术等对腹股沟疝进行的无张力修补,但仍有2~4%或更高的复发率[2,3].

    作者:唐诗彬;李家潜;陈小伍;林雍熙;梁智强;剧永乐;冯家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附98例报告)

    目的:探索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我们自1997年12月~2002年2月期间,对98例腹股沟疝病人,成功实施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平均年龄66.7岁(58~87岁),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6小时(6小时~5天).随访1个月~4年,尚无一例复发,2例有异物感及切口深面牵扯痛.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适应证广泛,操作简便,手术效果满意、复发率低,是疝修补术的新趋势[1].

    作者:高木珍;王根蓉;刘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咪唑安定与氟哌啶在小儿PCA镇痛中的应用观察

    应用PCA持续注药镇痛,可以稳定血浆中镇痛药的浓度,使病人持续不痛,在整个镇痛过程中用量小,可自控,给药准确、安全、可靠,便于携带,有利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早日恢复健康.这种方法不仅普遍用于成人,也是小儿术后镇痛的发展方向.小儿PCA术后镇痛也包括硬膜外、静脉、皮下PCA镇痛.配方可以根据病情灵活掌握.

    作者:赖黄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隆乳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也更重视自己的形体美.乳房是女性形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形体应是优美的曲线,而乳房在曲线形成中独具魅力.不幸的是有些妇女乳房发育不良,萎缩、缺失、下垂或左右不对称.丧失了女性特有的风姿.她们为这一缺陷烦恼、自卑,迫切要求整形.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