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春;吕晓菊
为了提高小儿肾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我们采用黄芪颗粒辅助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增贵;叶蜀玉;陶于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动脉溶检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肢端血管病变.方法:对10例SLE并肢端血管病变者经综合治疗7天无效后,应用尿激酶50万u采用Seldinger经股动脉到达肱动脉或/和动脉行溶栓治疗,每间隔7天一次,并分别于治疗后第7d、14d、21d进行血管彩超检查,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0例病人第一次动脉溶栓治疗后,1例病人治疗有效;第二次动脉溶栓后,6例病人治疗有效;第三次动脉溶栓后,2例病人治疗有效(其中1例病人第二次动脉溶栓后临床症状有缓解,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所有病人溶栓后无全身出血、局部血肿等副作用出现.结论:动脉溶检治疗SLE并肢端血管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同时认为溶栓时间窗与原发病的控制、侧枝循环的建立、病变肢体溶栓时有无活力等有关.
作者:杨静;黄忠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科自2001年8月采用鼻内窥镜钬激光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冯越;宋玉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正常健康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超声回声表现.方法:对118例正常健康人腕管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正中神经的形态、大小、解剖关系及回声表现;且在桡骨远端、豌豆骨及钩状骨切面测量正中神经的前后、左右径及截面积,并计算正中神经的扁平率和肿胀率.结果:高频超声能纵、横向显示正中神经.横断面上正中神经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区,周围包绕以稍强回声;纵断面上,正中神经呈条带状弱回声.本组正中神经的前后、左右径及截面积分别为:桡骨远端平面4.25±0.50mm、1.92±0.20mm、6.04±1.00mm2;豌豆骨平面5.08±0.46mm、1.88±0.20mm、7.19±1.23mm2;钩骨平面5.68±0.62mm、1.58±0.20mm、6.3±1.17mm2.正中神经平均扁平率和腕横韧带的膨隆率分别为:桡骨远端平面2.24±0.41;豌豆骨平面2.73±0.45、1.91±0.77mm;钩骨平面3.05±0.47、1.82±0.59mm.正中神经平均肿胀率:1620±0.17.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楚显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形态、大小及其关系,并能测量正中神经截面积等指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永忠;彭玉兰;马文敏;彭俊茹;杨开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对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与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随机单盲对照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评价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完成试验药20例及对照药19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两组病例的一般项目基本相似,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00%与89.47%,细菌学有效率为分别为80.00%和86.67%,细菌清除率为93.33%与100%,临床分离细菌的产酶率均为66.67%.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0.53%,不良反应轻微,不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结论: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β-内酰胺酶产生菌也同样有较好疗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
作者:冯萍;吕晓菊;王文雅;宗志勇;俞汝佳;王丽春;张乃昌;高燕渝;卢家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从解剖结构和临床特点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对其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8月至5年,平均1年3个月,优11例,良9例,可1例.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复杂,MRI有诊断价值,主张早期手术.
作者:蒋成;吴青;蔚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比较了CO2激光手术与常规手术方法的过程,结果表明,无论在临床过程和治疗方面,激光手术显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避免手术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如像切口的感染、出血、血管和神经的损失.
作者:陈传真;何志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大疱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是指各种理化及生物因素而致角膜内皮失代偿引起的,以伴有或不伴有上皮水疱或大疱的角膜基质水肿为特征的异常,可引起患者视力下降和眼痛.大疱性角膜病变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征象.本文主要就白内障摘除术后继发无晶体性或人工晶体性大疱性角膜病变以及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崔敏;邓应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V型斜视发病率、病因及探讨V型斜视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了482例斜视患者,分析了V型斜视的病因,治疗V型斜视采用水平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和(或)下斜肌后徙术.结果:①482例斜视中,有62例V型斜视,占12.8%;②62例V型斜视中仅有下斜肌功能亢进者22例,下斜肌功能亢进+垂直肌功能异常者9例,下斜肌功能亢进+水平肌功能异常者7例,下斜肌功能亢进+水平肌功能异常+垂直肌功能异常者3例,仅有水平肌功能异常者18例;水平肌肉附着点垂直移位者3例.③两种术式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①V型斜视在斜视中不少见,不要漏诊.②产生V型斜视的因素较多,多数V型斜视都有下斜肌功能亢进.③两种术式都具有满意疗效.
作者:刘红;徐昭旭;张敬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9例尿道内尖锐湿疣,采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荣玖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腱鞘囊肿是一种关节附近的囊性肿块,好发于腕背侧、党侧、足背等处,呈圆形,表面光滑,张力较大[1],以腕部为常见;身体其它部位的关节囊、腱鞘也可以发生.其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作者采用α-糜蛋白酶治疗腱鞘囊肿患者7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明伟;张德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以下关于Cochrane系统评价的用户文摘及其全文都刊登在Cochrane图书馆上,并由评价员进行了撰写和核对.欲获得更详细的资料,请参看Cochrane图书馆,或浏览Cochrane协作网用户网页的摘要:http://www.cochraneconsumer.com.
作者:吴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咽炎冲剂由远志、枳实、菊花等八味中药组成,具有清咽利喉、宁心安神的作用.在我院长期的临床使用中,它对于急、慢性咽炎均有非常好的疗效.为研究其祛痰作用机理,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饶凡;许静;刘伟;袁雁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胆石症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过去5年收治的405例胆石症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主要原因为结石残留或复发,术前漏诊以及残株胆囊、胆管狭窄等.再次手术方式以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残株胆囊切除术、肝左外叶切除术为主.结论:胆石症患者术前检查应尽量完善,明确结石部位,不应忽视胆囊切除术,胆肠吻合应采取大口吻合、以防止吻合口狭窄发生.
作者:熊先泽;程南生;彭其芳;张晓蓉;黄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3年9月~1999年11月住院完成治疗的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平均年龄49.7岁,5年生存率为57.7岁,5年生存率为57.4%,临床Ⅰb期6例,Ⅱ期14例,Ⅲ期19例,Ⅳ期6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76.0%、44.3%和0.0%.结论:宫颈癌的临床分期仍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大坤;席晓秋;周凤智;付孝林;文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脏手术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及CPB(心肺转流)前后的循环功能影响.方法:30例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参附和对照两组,每组15例.参附组诱导前、气管插管后、开放主动脉时分别静滴参附注射液20ml、40ml、40ml.对照组同期静滴等量生理盐水.观测指标主要有麻醉诱导前后、CPB前及开放主动脉后的血压、心率、除颤次数,多巴胺、肾上腺素用量等.结果:劈胸后对照组HR(心率)较切皮前明显上升(P<0.05),参附组HR较切皮时无明显升高(P>0.05).劈胸后两组SBP(收缩压)(P<0.01)、DBP(舒张压)(P<0.05)均较切皮时明显升高.开放主动脉后参附组HR高于对照组(45.5±39vs 13.3±19.4,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减轻手术强烈刺激所致的心率增快,有利于主动脉开放后自主心率的恢复.参附液对于心脏手术中血压的作用不明显.
作者:魏蔚;魏新川;李羽;王晴威;罗朝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回顾了1980~1996年间16年477眼球摘除的病理标本,病理诊断为RB的眼球有212眼,占44.44%,摘除眼球的原因还有青光眼,球内肿瘤,眼外伤等.
作者:吴晓梅;易玉珍;夏瑞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即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认为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依据[1].循证医学在临床医疗的具体实践过程是: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及应用证据[2].我们尝试将循证医学的临床医疗具体实践过程应用于优化我院门诊药房的工作流程,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张志勇;代国友;王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哮喘发作期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EOS)及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改变.方法:42例哮喘发作期及24例正常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诱导痰中EOS及ECP同步观察肺功能(FEV1)的改变.结果:哮喘患者吸入激素治疗7~10天后,诱导痰中EOS及ECP分别由33.4±7.40及86.78±64.40降至22.40±5.3及20.16±9.84,FEV1则由1.15±0.98升至1.78±0.53,差异显著,不同病情程度哮喘患者的诱导痰EOS及ECP亦有一定差异.结论:诱导痰EOS及ECP可用于评估哮喘气道炎症的病情及指导合理用药.
作者:谢祖理;易延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嗜酸性肉芽肿为组织细胞增生X中的一种,好发于儿童及青年,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扁骨如颅骨、骨盆、肋骨、股骨等,可单发或多发,以单发者多见[1,5],骨的嗜酸性肉芽肿属于少见病,髋臼上缘髂骨嗜酸性肉芽肿更为少见,其治疗更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本文报告自2000年以来收治的4例髋臼上缘髂骨溶骨性病损病人,经病理证实为骨的嗜酸性肉芽肿,本文着重结合小儿骨科的特点,对髋臼上缘髂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以及其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进行一些分析,以便参考.
作者:王林强;彭明惺;刘利君;刘敏;辛文琼;唐学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