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代国友;王俞
嗜铬细胞瘤多发生于肾上腺髓质或全身从颅底至盆腔交感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1].其临床表现为心血管等多系统功能损害.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中可因各种因素引起急剧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大幅度升降,低血容量性休克,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等[2].因此,术中护理至关重要.我院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行嗜铬细胞瘤摘除术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中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蓉;程华;张虹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什么是DIPEx?单个病人疾病病情数据库(Database of Individual Patients' Experience of illness,DIPEx)是一个新的多媒体网站(www.dipex.org),旨在解决(鉴定)人们患病或与健康问题相关时所提出和遇到的问题.DIPEx于2001年6月建立,内容包括患有严重高血压、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三种疾病的病人循证治疗经验和其他有用信息,并与相关网站链接.DIPEx对病人的知情选择、医护人员和卫生工作者的教育具有潜在影响,也可为医学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景资料.
作者:刘雪梅;张鸣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我院微生物实验室2001年分离的8种常见的3116株病原菌,进行耐药分析,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选择及调整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菌株经美国Dade公司MicroScan鉴定所得.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结果显示:8种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85%,其中阴沟肠杆菌耐药为严重.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外,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其次为丁胺卡那.结果还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较表皮葡萄球菌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5.8%;而表皮葡球菌对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6.15%,说明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较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且严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还可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我院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
作者:陈文昭;陈知行;陶传敏;康梅;过孝静;陈慧莉;简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胸部术后常规在左胸或右胸置放带侧孔的胸腔闭式引流管,但由于其孔道少易堵塞,常致引流不畅,拔管后胸腔有积液存留。
作者:陈溉;武忠;赵雍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哮喘发作期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EOS)及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改变.方法:42例哮喘发作期及24例正常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诱导痰中EOS及ECP同步观察肺功能(FEV1)的改变.结果:哮喘患者吸入激素治疗7~10天后,诱导痰中EOS及ECP分别由33.4±7.40及86.78±64.40降至22.40±5.3及20.16±9.84,FEV1则由1.15±0.98升至1.78±0.53,差异显著,不同病情程度哮喘患者的诱导痰EOS及ECP亦有一定差异.结论:诱导痰EOS及ECP可用于评估哮喘气道炎症的病情及指导合理用药.
作者:谢祖理;易延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与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4例大肠癌标本VEGF及KDR蛋白表达,分析VEGF和KDR与临床病理因素、微血管密度(MVD)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VEGF和KDR表达与大肠癌Duke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VEGF和KDR表达阳性组MVD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大肠癌术后复发与VEGF、KDR密切相关,VEGF组(P<0.01),KDR组(P<0.05).但各复发转移部位的关系并不密切(P>0.05).结论:VEGF和KDR与大肠癌血管生成相关,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中起重要作用,可反映大肠癌的进展情况,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李俊;曹桦;吴宁;孟红;汪永寿;陈玉祥;程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腱鞘囊肿是一种关节附近的囊性肿块,好发于腕背侧、党侧、足背等处,呈圆形,表面光滑,张力较大[1],以腕部为常见;身体其它部位的关节囊、腱鞘也可以发生.其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作者采用α-糜蛋白酶治疗腱鞘囊肿患者7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明伟;张德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医疗保险在许多国家被证明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然而,如何控制医疗保险系统费用的增长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瑞典将卫生技术评估结果与政府决策和医疗保险管理结合起来,使医疗费用得到控制同时卫生服务的质量得以提高.中国正在进行医疗改革开展新的医疗保险计划.借鉴别国的经验对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和管理意义重大.
作者:李幼平;祁国明;邝璞;刘星刚;石锐;姚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胸腰椎骨折中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胸腰椎骨折和螺旋CT扫描及三维和多平面重建资料.重点观察椎体骨折的部位、椎体序列、椎体高度、骨折线、椎体附件和旋转/脱位等的CT表现.结果:23例中轴位CT显示27个椎体骨折,25个横突骨折,3个棘突骨折,3个椎弓根骨折,15个椎板骨折,4个椎间关节脱位,0个椎体脱位,1个椎体旋转,25个椎管狭窄.三维重建显示分别为27、15、3、2、7、2、4、1、25个;多平面重建显示上述结构骨折分别为27、5、3、2、5、2、4、0、25个.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显示椎体骨折效果好,但对附件的显示相对较差.在显示椎体的脱位和/或旋转方面三维重建为直观.结论:胸腰椎骨折的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是轴位CT扫描有价值的补充手段.进行三维和多平面重建规范化操作流程,可提高其诊断效果.
作者:刘再毅;邓开鸿;严志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3年9月~1999年11月住院完成治疗的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平均年龄49.7岁,5年生存率为55.75%(25/45),临床Ⅰb期6例,Ⅱ期14例,Ⅲ期19例,Ⅳ期6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77.4%、46.7%和0.0%.结论:宫颈腺癌的临床分期仍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大坤;席晓秋;周凤智;付孝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153Sm-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两次给药法静脉注射153Sm-EDTMP对76例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骨痛完全缓解者25例,中度缓解者40例,总有效率为85.52%(65/76).除Ⅲ度以内的血液学毒性反应外,未见其它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153Sm-EDTMP能有效地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疼痛,且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武海明;谭天秩;匡安仁;方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尿道肉阜是女性尿道外口常见的尿道疾病,常因尿道炎长期刺激粘膜增生所致.既往用电切或雌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外科治疗多采取手术切除,手术难度大.我们采用CO2激光或Nd:YAG激光治疗尿道肉阜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梅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8~2002.5,我院成功的切除腹膜后巨大肿瘤27例.手术配合特点为:了解肿瘤侵犯范围进行完善的物资准备,如血管器械盒、人造血管、尼龙布;选择在上肢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尼龙布或大腿阔筋膜张肌筋膜瓣修补腹膜等.
作者:杨小蓉;王桂闽;徐淑芳;廖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参照颈前路钢板的特点研制了矩形自锁钢板.共治疗17例颈椎骨折患者,均为颈椎椎体暴裂性骨折,颈髓硬脊膜前方有致压因素存在,实施前路减压,髂骨植骨,颈前路矩形自锁钢板固定,随访时间6个月~2年,术后颈椎生理屈度及椎体高度未发生丢失,植骨3~4个月融合,固定装置无松动、脱落及断裂,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我们体会,颈前路矩形自锁钢板更适合国人颈椎形态,具有避免力学缺陷,稳定性强,固定牢固、促进骨折愈合特点.国内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作者:李永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及透析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5例不同阶段尿毒症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并对各组间及伴或不伴高血压比较.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浆ET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与对照组(38.4±7.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透析后3月时血ET水平(74.3±5.8)高于1月及6月组,透后1、6月与尿毒症非透析组比较亦有差异(P<0.05).对伴或不伴高血压尿毒症血浆ET进行比较,尿毒症伴有高血压时ET明显升高(67.4±12.6),而不伴高血压组为49.2±8.4,两组比较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血ET升高与尿毒症伴高血压和透析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阻断ET作用或降低ET水平可能对尿毒症及透析相关高血压治疗有益.
作者:杨立川;陈海燕;马行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自发性脑内出血具有较高死残率.近年来有学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果[1~3].作者于1999年9月~2001年10月采用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本病15病,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浩;何俊;王刚;魏勤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3年9月~1999年11月住院完成治疗的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平均年龄49.7岁,5年生存率为57.7岁,5年生存率为57.4%,临床Ⅰb期6例,Ⅱ期14例,Ⅲ期19例,Ⅳ期6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76.0%、44.3%和0.0%.结论:宫颈癌的临床分期仍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大坤;席晓秋;周凤智;付孝林;文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V型斜视发病率、病因及探讨V型斜视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了482例斜视患者,分析了V型斜视的病因,治疗V型斜视采用水平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和(或)下斜肌后徙术.结果:①482例斜视中,有62例V型斜视,占12.8%;②62例V型斜视中仅有下斜肌功能亢进者22例,下斜肌功能亢进+垂直肌功能异常者9例,下斜肌功能亢进+水平肌功能异常者7例,下斜肌功能亢进+水平肌功能异常+垂直肌功能异常者3例,仅有水平肌功能异常者18例;水平肌肉附着点垂直移位者3例.③两种术式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①V型斜视在斜视中不少见,不要漏诊.②产生V型斜视的因素较多,多数V型斜视都有下斜肌功能亢进.③两种术式都具有满意疗效.
作者:刘红;徐昭旭;张敬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attis痴呆程度量表评价血管性痴呆和Alzheimer病的作用.方法:应用Mattis痴呆程度量表对30例正常老年人,20例血管性痴呆病人和15例Alzheimer病人进行了测试.结果:血管性痴呆患者和Alzheimer病患者在启动和保存能力、概念形成能力和记忆力方面均有显著障碍(P<0.05).MDRS的注意力分测验、空间结构分测验在三组间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对早期血管性痴呆和Alzheimer病痴呆的区别上,MDRS的启动和保存分测验,记忆分测验的得分差异较大,尤以记忆障碍的改变突出.结论:对痴呆的评价中记忆功能的评价意义较大.
作者:朱文梅;赖晓晖;袁光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文献的与日俱增,如何在浩瀚的信息和文献海洋中筛选出优的证据已成为实践循证医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查找佳证据不再仅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印刷型资源中,电子信息资源成为查找医生证据的主要来源.本文介绍了电子信息资源在收集循证医学证据中的运用.
作者:李珏;方平;胡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