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坤;席晓秋;周凤智;付孝林
为了提高小儿肾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我们采用黄芪颗粒辅助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增贵;叶蜀玉;陶于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肝病常因上消化道出血,加重病情或导致死亡;20%源于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因此,正确认识及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对45例慢性乙肝病相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内镜形态,组织学、幽门螺杆菌检测及临床转归进行了观察,现报导如下.
作者:杨红;杨尧;雷秉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回顾了1980~1996年间16年477眼球摘除的病理标本,病理诊断为RB的眼球有212眼,占44.44%,摘除眼球的原因还有青光眼,球内肿瘤,眼外伤等.
作者:吴晓梅;易玉珍;夏瑞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部大血管刀刺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对8例腹腔大动脉刀刺伤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救治7例,死亡1例.结论:积极抗休克,并紧急剖腹止血,是腹部大血管刀刺伤病人救治的关键.
作者:吴建平;周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门脉高压性胃病也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就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命名、内镜组织学分类、病理基础、影像学诊断及其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
作者:谢娜;闵鹏秋;邓开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关节松动术配合腰椎牵引与理疗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4例)采用关节松动术,使用ATA-IID型自动牵引床,取仰卧位持续牵引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超短波、中频电疗、牵引治疗,治疗结束后两组病例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关节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程短、显效快、疗效好.
作者:王晓红;张黎明;蒋佼佼;张克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应用PCA持续注药镇痛,可以稳定血浆中镇痛药的浓度,使病人持续不痛,在整个镇痛过程中用量小,可自控,给药准确、安全、可靠,便于携带,有利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早日恢复健康.这种方法不仅普遍用于成人,也是小儿术后镇痛的发展方向.小儿PCA术后镇痛也包括硬膜外、静脉、皮下PCA镇痛.配方可以根据病情灵活掌握.
作者:赖黄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评价活力苏口服液对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疗效,于2000年11月~2001年4月对34例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服用活力苏口服液后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苟婴如;王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国外学者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注意到产重与成人时高血压有联系[1],此后,各地学者又相继报道了产重/胎盘重量比、产时消瘦、短小及身长/头围比与高血压相关.提出在胚胎和婴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利环境使个体患心血管病(包括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文德年;钱庆辉;罗宗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胸腰椎骨折中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胸腰椎骨折和螺旋CT扫描及三维和多平面重建资料.重点观察椎体骨折的部位、椎体序列、椎体高度、骨折线、椎体附件和旋转/脱位等的CT表现.结果:23例中轴位CT显示27个椎体骨折,25个横突骨折,3个棘突骨折,3个椎弓根骨折,15个椎板骨折,4个椎间关节脱位,0个椎体脱位,1个椎体旋转,25个椎管狭窄.三维重建显示分别为27、15、3、2、7、2、4、1、25个;多平面重建显示上述结构骨折分别为27、5、3、2、5、2、4、0、25个.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显示椎体骨折效果好,但对附件的显示相对较差.在显示椎体的脱位和/或旋转方面三维重建为直观.结论:胸腰椎骨折的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是轴位CT扫描有价值的补充手段.进行三维和多平面重建规范化操作流程,可提高其诊断效果.
作者:刘再毅;邓开鸿;严志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以下关于Cochrane系统评价的用户文摘及其全文都刊登在Cochrane图书馆上,并由评价员进行了撰写和核对.欲获得更详细的资料,请参看Cochrane图书馆,或浏览Cochrane协作网用户网页的摘要:http://www.cochraneconsumer.com.
作者:吴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V型斜视发病率、病因及探讨V型斜视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了482例斜视患者,分析了V型斜视的病因,治疗V型斜视采用水平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和(或)下斜肌后徙术.结果:①482例斜视中,有62例V型斜视,占12.8%;②62例V型斜视中仅有下斜肌功能亢进者22例,下斜肌功能亢进+垂直肌功能异常者9例,下斜肌功能亢进+水平肌功能异常者7例,下斜肌功能亢进+水平肌功能异常+垂直肌功能异常者3例,仅有水平肌功能异常者18例;水平肌肉附着点垂直移位者3例.③两种术式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①V型斜视在斜视中不少见,不要漏诊.②产生V型斜视的因素较多,多数V型斜视都有下斜肌功能亢进.③两种术式都具有满意疗效.
作者:刘红;徐昭旭;张敬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3年9月~1999年11月住院完成治疗的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平均年龄49.7岁,5年生存率为57.7岁,5年生存率为57.4%,临床Ⅰb期6例,Ⅱ期14例,Ⅲ期19例,Ⅳ期6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76.0%、44.3%和0.0%.结论:宫颈癌的临床分期仍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大坤;席晓秋;周凤智;付孝林;文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长期相互作用的正常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从生物角度对肿瘤病因进行的研究证明病毒是一重要生物致癌因素.细菌L型即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失去细胞壁后,其菌落形态、生长行为、生化反应、致病性等均与原菌显著不同,而表现出与病毒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特征,并作为一种慢性致病因子长期在人体内存活,具致突变和增加宿主细胞对其它致突变物易感性的可能.一些研究显示细菌L型可能促进肿瘤的形成与发展,一些研究却支持L型具抑癌作用.本文就细菌L型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玲;吕晓菊;范昕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肺部疾患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且病程长,药物治疗效果常不理想,配合物理治疗,如压力雾化吸入等有助于增强药物效果,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肖梅;王英;蒙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乳酸酸中毒的报道时有所见,但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后发生低血糖伴发乳酸酸中毒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1例糖尿病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病人使用二甲双胍致低血糖伴发乳酸酸中毒的抢救成功报告,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些启示.
作者:赵铁耘;羊海燕;李宏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本病伴发和治疗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也日趋增加,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近5年来我院共收治肿瘤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1例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冀玲;曾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动脉溶检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肢端血管病变.方法:对10例SLE并肢端血管病变者经综合治疗7天无效后,应用尿激酶50万u采用Seldinger经股动脉到达肱动脉或/和动脉行溶栓治疗,每间隔7天一次,并分别于治疗后第7d、14d、21d进行血管彩超检查,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0例病人第一次动脉溶栓治疗后,1例病人治疗有效;第二次动脉溶栓后,6例病人治疗有效;第三次动脉溶栓后,2例病人治疗有效(其中1例病人第二次动脉溶栓后临床症状有缓解,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所有病人溶栓后无全身出血、局部血肿等副作用出现.结论:动脉溶检治疗SLE并肢端血管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同时认为溶栓时间窗与原发病的控制、侧枝循环的建立、病变肢体溶栓时有无活力等有关.
作者:杨静;黄忠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癌脊椎转移瘤MRI表现与血供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Elscint Gyrex V型0.5TMR成像仪,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T1WI、T2WI,轴位T1WI,增强扫描矢状位T1WI.选择15例MR扫描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诊断的肺癌脊椎转移瘤,以脊椎血供解剖特点为基础,分别观察分析肺癌脊椎转移瘤对椎体、椎体附件、椎间盘、椎旁软组织、椎管内等侵犯的MRI表现特征.结果:肺癌脊椎转移瘤共有26个椎体受累,其中颈椎3个(8.3%),胸椎17个(47.2%),腰椎14个(38.9%),骶椎2个(5.5%).单椎体受累6例,多椎体受累9例.共有14个椎体伴椎弓根受累,13例有硬膜囊和脊髓受压,6例伴椎旁软组织块.癌栓可经椎体节段动脉的周围支、中央支和后支进入椎体,其中经中央支进入椎体多见,还可进入脊椎静脉丛,致椎管内硬膜外转移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形成.结论:通过对15例肺癌脊椎转移瘤MRI表现的研究,表明其与椎体血供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董鹏;邓开鸿;伍定平;魏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泌乳素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4例宫颈癌患者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并分析其与宫颈癌的关系.结果:44例宫颈癌中PRL升高17例(38.64%).年龄≤45岁20例,PRL升高11例,升高率55%;年龄>45岁24例,PRL升高6例,升高率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RL升高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部分宫颈癌中血清泌乳素有不同程度升高,提示宫颈癌能产生泌乳素,后者可能为其促发因子.
作者:樊英;陈毅男;徐世强;余建;谢瑞梦;田昌英;张国楠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