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光诱发吲哚花青荧光诊断烧伤深度:一个前期临床试验

刘懿;岑瑛

关键词:光诱, 吲哚花青, 荧光诊断, 烧伤深度, 荧光显像, 判断方法, 临床判断, 激光阵列, 近红外, 组织, 照射, 血流, 双极, 染料, 评价, 皮肤
摘要:临床判断烧伤深度经常欠准确.将皮肤全层烧伤与部分烧伤区别开比较困难,还没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方法.作者对一种新的烧伤深度判断方法进行评价,即静注吲哚花青(ICG)染料,785nm近红外双极激光阵列照射,烧伤组织血流荧光显像.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去甲长春花碱(Navelbine,NVB)加顺铂(Cisplatin,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证实的10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VB 25mg/m2静推,第1、8天,DDP 40mg/m2静滴,第1~3天,21天为一周期.结果:部分缓解(PR)48例,稳定(SD)50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46.2%.初治病例有效率55.6%,复治病例有效率41.1%,腺癌有效率48.6%,鳞癌有效率41.7%.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静脉炎.结论: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吴萍;魏阳;张智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477眼眼球摘除原因及病理

    回顾了1980~1996年间16年477眼球摘除的病理标本,病理诊断为RB的眼球有212眼,占44.44%,摘除眼球的原因还有青光眼,球内肿瘤,眼外伤等.

    作者:吴晓梅;易玉珍;夏瑞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复方皂矾丸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皂矾丸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下降的功能.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组研究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结果:治疗组7天以内血小板恢复正常值有效率81%,(26/32)14天以内恢复正常值有效率91%(29/32).对照组7天、14天有效率分别为25%.(8/32),47%(15/32),两组比较P<0.005.结论:复方皂矾丸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有确切疗效.

    作者:潘明;卢晓晖;李志林;周行;赵世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三种类型医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类型医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国精神科药物使用调查表同时对一所教学医院精神科门诊患者94例(13~84岁)、住院患者119例(12~76岁);一所市级精神病院门诊患者95例(17~77岁)、住院患者142例(14~77岁);和一所区级精神病院门诊患者34例(19~72岁)、住院患者117例(20~70岁)在连续5天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类型医院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一般情况有差异;在教学医院,患者的首次入院和诊断抑郁症的比例较高;住院时间较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比例较其他类型的医院高,以维思通和氯氮平的应用为主;在联合用药方面,联合应用氯氮平的比例高;在不同类型的医院,典型抗精神病药舒必利的应用比例均居首位.结论:不同类型医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不同,教学医院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比例较高.

    作者:黄雪竹;毛文君;黄堂辉;周爱平;沈林成;梅永吉;刘协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矩形自锁钢板固定装置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参照颈前路钢板的特点研制了矩形自锁钢板.共治疗17例颈椎骨折患者,均为颈椎椎体暴裂性骨折,颈髓硬脊膜前方有致压因素存在,实施前路减压,髂骨植骨,颈前路矩形自锁钢板固定,随访时间6个月~2年,术后颈椎生理屈度及椎体高度未发生丢失,植骨3~4个月融合,固定装置无松动、脱落及断裂,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我们体会,颈前路矩形自锁钢板更适合国人颈椎形态,具有避免力学缺陷,稳定性强,固定牢固、促进骨折愈合特点.国内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作者:李永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替地口腔消炎药膜的研制

    目的:本文研究用于牙种植的替硝唑地塞米松口腔膜剂的处方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替硝唑为主药.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99.8%(RSD=0.30%).结论:方法可行,临床初步应用疗效显著.

    作者:孙强;费小凡;邓力;曾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尿道内尖锐湿疣治疗体会(附9例报告)

    笔者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9例尿道内尖锐湿疣,采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荣玖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钬激光泪囊鼻腔造口术

    我科自2001年8月采用鼻内窥镜钬激光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冯越;宋玉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宫颈癌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测定分析

    目的:探讨泌乳素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4例宫颈癌患者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并分析其与宫颈癌的关系.结果:44例宫颈癌中PRL升高17例(38.64%).年龄≤45岁20例,PRL升高11例,升高率55%;年龄>45岁24例,PRL升高6例,升高率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RL升高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部分宫颈癌中血清泌乳素有不同程度升高,提示宫颈癌能产生泌乳素,后者可能为其促发因子.

    作者:樊英;陈毅男;徐世强;余建;谢瑞梦;田昌英;张国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咽炎冲剂祛痰药理作用初探

    咽炎冲剂由远志、枳实、菊花等八味中药组成,具有清咽利喉、宁心安神的作用.在我院长期的临床使用中,它对于急、慢性咽炎均有非常好的疗效.为研究其祛痰作用机理,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饶凡;许静;刘伟;袁雁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兔心房室结细胞的分离及鉴定

    为进一步从细胞水平研究房室结区的特点和功能,需获得形态和功能正常房室结区细胞.本文用快速,恒压的低钙,无钙和胶原酶Tyrode液相继灌流家兔心脏冠脉系统后,结合解剖部位再经KB液或低钙台氏液存放,可获得耐钙的游离的房室结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用全细胞电流记录房室结内梭状和柱状细胞的动作电位参数.此细胞保持了在未损伤的房室结区细胞的电流特性,且与心房肌、心室肌比较明显较短和薄,很多细胞保持了良好的自主活动性,为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房室结电生理特性提供了可能.

    作者:姚素波;李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肺癌脊椎转移瘤MRI表现与血供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肺癌脊椎转移瘤MRI表现与血供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Elscint Gyrex V型0.5TMR成像仪,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T1WI、T2WI,轴位T1WI,增强扫描矢状位T1WI.选择15例MR扫描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诊断的肺癌脊椎转移瘤,以脊椎血供解剖特点为基础,分别观察分析肺癌脊椎转移瘤对椎体、椎体附件、椎间盘、椎旁软组织、椎管内等侵犯的MRI表现特征.结果:肺癌脊椎转移瘤共有26个椎体受累,其中颈椎3个(8.3%),胸椎17个(47.2%),腰椎14个(38.9%),骶椎2个(5.5%).单椎体受累6例,多椎体受累9例.共有14个椎体伴椎弓根受累,13例有硬膜囊和脊髓受压,6例伴椎旁软组织块.癌栓可经椎体节段动脉的周围支、中央支和后支进入椎体,其中经中央支进入椎体多见,还可进入脊椎静脉丛,致椎管内硬膜外转移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形成.结论:通过对15例肺癌脊椎转移瘤MRI表现的研究,表明其与椎体血供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董鹏;邓开鸿;伍定平;魏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尿毒症及透析后高血压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尿毒症及透析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5例不同阶段尿毒症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并对各组间及伴或不伴高血压比较.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浆ET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与对照组(38.4±7.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透析后3月时血ET水平(74.3±5.8)高于1月及6月组,透后1、6月与尿毒症非透析组比较亦有差异(P<0.05).对伴或不伴高血压尿毒症血浆ET进行比较,尿毒症伴有高血压时ET明显升高(67.4±12.6),而不伴高血压组为49.2±8.4,两组比较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血ET升高与尿毒症伴高血压和透析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阻断ET作用或降低ET水平可能对尿毒症及透析相关高血压治疗有益.

    作者:杨立川;陈海燕;马行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治疗肝源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慢性肝病常因上消化道出血,加重病情或导致死亡;20%源于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因此,正确认识及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对45例慢性乙肝病相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内镜形态,组织学、幽门螺杆菌检测及临床转归进行了观察,现报导如下.

    作者:杨红;杨尧;雷秉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PFGE在医院内感染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应用

    医院内感染是目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问题之一.据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估计每年约有200~400万病人住院后发生医院感染,占住院病人的5%~10%.这种医院内感染不仅可以导致病情的恶化,严重时还可致命,而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为主的革兰阳性菌取代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的革兰阳性菌,成为主要的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群,因此,对于致病微生物的分型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康梅;申艳娜;李明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V型斜视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V型斜视发病率、病因及探讨V型斜视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了482例斜视患者,分析了V型斜视的病因,治疗V型斜视采用水平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和(或)下斜肌后徙术.结果:①482例斜视中,有62例V型斜视,占12.8%;②62例V型斜视中仅有下斜肌功能亢进者22例,下斜肌功能亢进+垂直肌功能异常者9例,下斜肌功能亢进+水平肌功能异常者7例,下斜肌功能亢进+水平肌功能异常+垂直肌功能异常者3例,仅有水平肌功能异常者18例;水平肌肉附着点垂直移位者3例.③两种术式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①V型斜视在斜视中不少见,不要漏诊.②产生V型斜视的因素较多,多数V型斜视都有下斜肌功能亢进.③两种术式都具有满意疗效.

    作者:刘红;徐昭旭;张敬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肠道恶性淋巴瘤并急腹症的诊治探讨

    近10年收治原发性肠道恶性洒巴瘤51例,并发急腹症者19例(37.2%).按Ann Arbor临床分期法,Ⅰ期5例,Ⅱ期6例,Ⅲ期和Ⅳ期各4例.本病并发急腹症术前诊断困难,术前误诊率为84.2%.本组19例中的16例均为手术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才明确诊断.治疗原则,在处理并发症同时应立争切除原发灶和清扫区域淋巴结,对缩短治疗时间和提高治愈率极为重要.本组19例中17例行根治性或姑息性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伤口Ⅰ期愈合者16例出院后继续放、化疗.

    作者:江春芽;程中;郑吉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与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随机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对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与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随机单盲对照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评价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完成试验药20例及对照药19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两组病例的一般项目基本相似,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00%与89.47%,细菌学有效率为分别为80.00%和86.67%,细菌清除率为93.33%与100%,临床分离细菌的产酶率均为66.67%.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0.53%,不良反应轻微,不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结论: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β-内酰胺酶产生菌也同样有较好疗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

    作者:冯萍;吕晓菊;王文雅;宗志勇;俞汝佳;王丽春;张乃昌;高燕渝;卢家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动脉溶栓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肢端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动脉溶检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肢端血管病变.方法:对10例SLE并肢端血管病变者经综合治疗7天无效后,应用尿激酶50万u采用Seldinger经股动脉到达肱动脉或/和动脉行溶栓治疗,每间隔7天一次,并分别于治疗后第7d、14d、21d进行血管彩超检查,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0例病人第一次动脉溶栓治疗后,1例病人治疗有效;第二次动脉溶栓后,6例病人治疗有效;第三次动脉溶栓后,2例病人治疗有效(其中1例病人第二次动脉溶栓后临床症状有缓解,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所有病人溶栓后无全身出血、局部血肿等副作用出现.结论:动脉溶检治疗SLE并肢端血管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同时认为溶栓时间窗与原发病的控制、侧枝循环的建立、病变肢体溶栓时有无活力等有关.

    作者:杨静;黄忠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卫生技术评估与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在许多国家被证明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然而,如何控制医疗保险系统费用的增长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瑞典将卫生技术评估结果与政府决策和医疗保险管理结合起来,使医疗费用得到控制同时卫生服务的质量得以提高.中国正在进行医疗改革开展新的医疗保险计划.借鉴别国的经验对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和管理意义重大.

    作者:李幼平;祁国明;邝璞;刘星刚;石锐;姚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