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彦飞;曹昉;李雄;李磊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 ~ 10%[1],以鳞状细胞癌多见,其发病部位主要为鼻、咽、喉、口腔等[2].这些部位比较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或病灶较小不易引起注意,但易转移至周边淋巴组织及神经组织从而使病情恶化[3-4].
作者:李文丽;范敏;崔榕;蒋锐明;袁洛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西甲硅油乳剂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结肠镜检查前6h依次服用磷酸钠盐、西甲硅油;B组:结肠镜检查前6h仅服用磷酸钠盐.主要观察参数:结直肠清洁程度、结直肠泡沫程度、结直肠病变检出率.结果 共368例,A组186例,B组182例,两组间结直肠清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结直肠泡沫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组结直肠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group A46.77% vs.group B35.71%;P<0.05).结论 结直肠镜检查前服用西甲硅油乳剂可明显降低肠腔的泡沫,进而有助于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陈曦;蹇贻;顏峻松;文武;邱佟;呙琳琳;胡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解剖位置的多层螺旋CT (MSCT)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18例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MSCT所示病变阑尾解剖位置,并与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MSCT图像显示病变阑尾位置:盆位35例(29.7%);回肠后位25例(21.2%);盲肠下位23例(19.5%);盲肠后位17例(14.4%);回肠前位10例(8.5%);盲肠外位5例(4.2%);高位2例(1.7%);盲肠内位,1例(0.8%).与手术所见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较好地显示成人急性阑尾炎病变阑尾的不同解剖位置,可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洪;高靳;周瀚;欧阳羽;梁勇;肖壬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4年1月至12月我社区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9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纳入患者进行高血压综合管理,包括规范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定期随访及个性化管理.比较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改变.结果 干预后,患者血压正常率显著高于高于前,1级、2~3级血压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影响因素、肥胖危害、高血脂危害、低盐饮食、按时服药的作用的知晓率更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规律运动、健康饮食、按时体检、按时服药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血压管理效果,改善患者的日常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娟;宋丽君;李金莲;蔡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6856例皮肤科急诊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种及转归.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于我科急诊就诊的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疾病种类、预后等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 共有患者6856例,平均年龄(27.22±17.85)岁,其中男性占43.23%,女性占56.77%,14 ~30岁患者多,占40.37%.常见的疾病为变态反应性疾病(65.39%),其次为昆虫及节肢动物所致皮肤病(15.83%)及病毒感染性皮肤病(10.08%).儿童患者在昆虫及节肢动物所致皮肤病、丘疹性荨麻疹、脓疱疮、带状疱疹、药疹、丹毒及多形红斑上与成人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重症药疹仍为死亡率较高的皮肤急症.结论 皮肤科急诊以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为主,真正意义的急诊不多,但为急诊医生掌握的重点.
作者:王倩;周夕湲;张丽霞;刘伟;段西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AECOP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筛选并收集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426例,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40例和存活组386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数据,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年龄、mMRC评分、前一年急性加重次数、血清尿素氮、肌酐、白蛋白水平,以及动脉血pH值、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合并真菌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分析,前一年急性加重次数、血清尿素氮浓度、血清白蛋白水平、动脉血pH值、合并真菌感染与患者死亡相关(P<0.05).结论 前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氮质血症、低白蛋白血症、酸血症、合并真菌感染是AECOPD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白碧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4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非糖尿病孕妇126例为对照(非糖尿病组).对两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宫内感染、剖腹产、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等产科并发症明显增高(P<0.05);围产儿低血糖症、巨大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先天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产妇病死率、围产儿新生重症监护室(NICU)入院率、病死率高(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应该加强妊娠期间的血糖控制工作,应尽早住院观察.
作者:黄新;周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体内血清25(OH)D3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详细收集60例老年T2DM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测定老年T2DM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老年T2DM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老年T2DM患者血清25 (OH) 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5.32±15.24) nmol/Lvs.(43.17±17.15) nmol/L,P<0.01].②老年T2DM患者血清25(OH)D3与HOMA2-IR、HOMA2-%S无显著相关性(r=-0.235,P=0.073;r=0.223,P=0.090),与HOMA2-%B呈显著正相关(r=0.400,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2-%B的重要相关影响因素是25(OH) D3(β3 =0.304,P<0.01)和FPG(β=-0.607,P<0.01).结论 老年T2DM患者体内血清25(OH)D3的水平明显下降,血清25(OH)D3水平过低可能会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
作者:李斌;陈平;张敏;孙勤;王英吉;叶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颈淋巴结结核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阶段的超声表现.方法 对照组94例为单纯颈淋巴结结核,试验组94例为HIV/AIDS合并颈淋巴结结核,超声观察分析两组淋巴结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彩色血流情况,并将试验组按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不同阶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淋巴结各观察指标比较,CD4+T淋巴细胞> 200cells/μ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 T淋巴细胞< 200cells/μL时淋巴结结核超声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试验组随着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Ⅱ型、Ⅲ型颈淋巴结结核多见,且无Ⅳ型出现.CD4T淋巴细胞<100 cells/μL与CD4+T淋巴细胞100 ~ 200cells/μL相比颈部淋巴结结核容易形成大面积液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IV/AIDS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随着CD4+T淋巴细胞数目的下降,病变累及双侧颈部、淋巴结融合、脓肿伴瘘窦道形成与单纯颈部淋巴结结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2).④发病群体以青壮年为主,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患者(P =0.0001).结论 HIV/AIDS合并颈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表现随着机体免疫力降低,淋巴结内部容易形成大面积液化,颈淋巴结无钙化;超声有助于临床评估HIV/AIDS合并颈淋巴结结核的病情发展,可作为HIV/AIDS合并颈淋巴结结核在不同阶段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罗小英;刘姝;岳冀;林军;宋雨芩;周雅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母乳喂养对糖尿病所娩婴幼儿超重及肥胖发生的影响.方法 检索有关对糖尿病所娩子代母乳喂养相关文献,按照特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提取数据,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共纳入7篇非随机对照试验(MINROS评分在16~ 23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在超重[OR=0.50,95% CI(0.40,0.61),P<0.001]、肥胖[OR =0.37,95% CI(0.27,0.51),P<0.001]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母乳喂养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所娩子代超重及肥胖的发生,对子代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晓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血浆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名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浆A-FABP水平,慢性肾脏病定义为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 <60 mL/(min·1.73m2).结果 血浆A-FABP水平与eGFR成负相关(r=-0.43,P<0.05),调整其它相关因素后,其与eGFR值之间仍存在相关关系.血浆A-FABP中位数为20.3ng/mL,高于或低于该值,CK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A-FABP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C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61,95% CI(1.352,9.223),P<0.05].结论 血浆A-FABP水平是T2DM患者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于预测T2DM发生CKD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章娜;刘琳;严宗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用于≥75岁老年肿瘤患者营养评估的效果.方法 选取肿瘤住院老年患者80例,采用GNRI进行营养评估,测定12项营养相关指标,分析营养相关指标与GNR1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分别通过测量身高或膝高计算理想体质量的方法所得GNRI各营养分组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I营养评估的4个营养分组之间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MAC)、小腿围(C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铁蛋白(TRF)、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I评分与BMI、MAC、CC、TSF、TP、PAB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GNRI适用于肿瘤科住院老年患者营养评估,肿瘤科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当尽早进行营养干预.
作者:敬晓;舒静;朱斌;李航;牟奕;张涵;张语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胸外伤患者预防肺不张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106例胸外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53例.常规护理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肺活量、大通气量、肺不张、低氧血症等情况以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肺不张、低氧血症、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护理组,而患者的大通气量和肺活量均大于常规护理组.讨论 综合护理方法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对于预防肺不张十分有效.
作者:邓永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分布,探索健康管理的重点人群.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中抽取11740例,年龄从18岁~ 92岁,平均年龄(45.86±13.53)岁,其中男7441例,女4299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都地区人群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14.31±7.50μmol/L),男性(16.13±8.52μmol/L)高于女性(11.15±3.4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岁以上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1),30岁以下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升高检出率异常增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边缘升高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在50岁以后的男性和70岁以后的女性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降低.在研究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2.74%,H型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91.98%.结论 成都地区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且H型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进行健康管理很有必要,30岁以下人群及50岁以后的男性和70岁以后的女性是健康管理的重点人群.
作者:吴琴琴;唐怀蓉;唐国华;李乔;薛桂君;陈姚;冷蓉;王佑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本文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BMI、HB、HCT以及AL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周外源性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疗效较单独使用促红素效果好.
作者:冷彦飞;曹昉;李雄;李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体质量63kg,拟于腰丛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行右踝血管、神经、肌腱探查修复术.术前检查未见异常,既往体健,否认癫痫等特殊病史.患者人室后常规监测SpO2 96%,心率88bpm,血压130/92 mmHg,开放静脉通道.置患者于左侧屈髋屈膝位,经右侧髂后上棘与大转子连线中点作一垂线交于右侧大转子与骶裂孔连线中点,为坐骨神经后路穿刺点;于腰4/5椎间隙右侧旁开约4cm定位为腰丛神经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单、穿刺点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用21G100mm穿刺针(德国宝雅PAJUNK)经坐骨神经穿刺点垂直皮肤进针,引出腓肠肌收缩、踝关节运动反应,减小电流量至0.5mA,持续回抽无血并注入2mL 0.375%罗哌卡因,见运动反应消失,继续推注局麻药,每推5mL回抽确认无血,直至推人30mL局麻药,期间与患者沟通正常;同法于腰丛神经穿刺点行神经阻滞,减小电流量至0.6mA仍可见股四头肌收缩,间断回抽无血注入上述相同局麻药.操作完毕后立即置患者于平卧位,发现患者意识已消失,疼痛刺激无反应,给予面罩吸氧.
作者:张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高频超声检查技术在检查成人髋部肌骨损伤或者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髋部肌骨高频超声检查的30例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与每一位研究对象签署自愿协议,然后对其髋部肌骨进行横切面以及纵切面的高频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中髋部肌肉、骨骼、神经、血管及其毗邻的声像图与髋部相关疾病以及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本次试验以成人髋部肌肉、骨骼、神经、血管为解剖学标志,高频超声检查在观察骨组织细微结构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且该诊断手段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使用方便,无创伤,无辐射并且可以在短期内进行重复检查,此外该种检测技术还可以在患者运动状态下进行,从而极大丰富了诊断资料.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在成人髋部肌骨疾病诊断以及其他骨科疾病方面的诊断中均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尹存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CD151及整合素α3β1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7至2011年我院经手术切除并经常规病理证实的65例NSCLC患者标本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病理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51及α3β1在NSCLC中表达水平,采用阳性细胞半定量法进行结果判定.结果 研究组中,共43例患者CD151阳性表达,阳性率66.2%;对照组中共4例患者CD 151阳性表达,阳性率2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共35例患者α3β1阳性表达,阳性率53.8%;对照组中共2例患者α3β1阳性表达,阳性率13.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吸烟史、T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数的患者CD151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吸烟史、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数的患者α3β1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51与α3β1阳性表达具有一致性,列联系数C=0.57(P <0.01).结论 NSCLC患者CD151及α3β1阳性表达情况与患者的病理指标具有相关性,且两者表达具有一致性,表明CD151及α3β1在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杨纯;孙静;偰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马齿苋水煎液对异位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的降低效果.方法 将符合并位性皮炎患者9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n=45)内服马齿苋水煎液,对照组(n=45)口服氯苯那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总IgE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齿苋水煎液降低异位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比氟苯那敏更明显.
作者:刘林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佳手术方法并对患儿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开腹法进行手术,试验组患儿采用腹腔镜与超声刀配合治疗.手术后对患儿的治疗指标进行测定,包括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患儿发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患儿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调查其并发症,对手术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儿各项指标除排便功能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试验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其他明显不良情况.结论 腹腔镜配合超声刀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开腹组,在临床上应多建议患儿家长采用前者进行手术,提高安全性.
作者:廖凯男;彭强;卞则栋;谢东可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