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韵;斯焱;周文琪;刘力铭;高丕明
目的:通过研究转移生长因子β2(TGFβ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持续性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探讨AF的免疫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从外周血中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扩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90例西南地区人群AF患者及90例健康对照者TGFβ2基因一个单核苷酸标签位点(rs6658835)多态性。用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AF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F患者组TGFβ2基因标签位点(rs6658835)GG+A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3.4% vs.65.6%和60.6% vs.41.7%,P均<0.05)。结论本研究发现TGFβ2基因rs665883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西南地区人群AF相关。 TGFβ2基因多态性可能在AF遗传易感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贺涛;陈旸;刘明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SOD、ET和NO水平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检测中的重要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82例,分为重度组23例,轻、中度组59例。正常对照组为在我院体检合格的健康儿童74例。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测定血清SOD和ET,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支气管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重度组,支气管哮喘轻、中度组的血清SOD水平显著降低,血清NO和E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几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达91.46%(P<0.05)。结论血清SOD、NO和ET可以作为诊断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几者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丽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成都现代医院及成都新现代手外科研究所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定于2014年10月15日-1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联合举办2014年“全国手外科与显微外科培训班”【项目编号:2014-04-06-021(国)】及成都市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成都市第二届手外科与显微外科培训班”【项目编号:20140406001】。内容包括:(1)四肢、头颈及躯干尸体解剖;(2)微小血管吻合、肌腱及神经无创缝合动物实验;(3)理论学习、手术示教及病例讨论等。届时将邀请全国著名手显微外科、显微解剖学专家作专题讲座。培训班结束后授予继续医学教育学分15分(国家级Ⅰ类10分、Ⅱ类5分)。请参会学员于2014年10月10日前将回执以邮寄、电子邮件、传真、短信、电话或微信、QQ 留言等方式报名。详细情况请浏览成都现代医院网站(www. cdxdyy. com)。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6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服用兰索拉唑片30mg,1次/d;治疗组35例,服用康复新液10mL,3次/d,兰索拉唑片30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和胃镜下溃疡愈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溃疡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
作者:何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MRAS基因(肌RAS癌基因同源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是否与中国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ATS)的发病风险相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ATS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遗传模式分析MRAS基因多态性与ATS的相关性,同时也进行亚组分析探讨研究对象是否具有年龄及性别遗传特异性。结果总共194例ATS患者及186例对照纳入研究。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MRAS 基因 rs40593多态位点与 ATS 易感性相关。亚组分析显示rs40593多态位点的AG基因型(P=0.028),rs3755751多态位点的CT基因型(P=0.036),rs40593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G携带者( AG+GG)对45岁以上的受试人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MRAS基因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ATS相关。
作者:杜鑫;邱亚;柳华;刘伟;熊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超声造影与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两家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术前阴道彩超与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超声造影清晰显示46例子宫内膜癌病灶,诊断准确率为92.0%,其中38例(82.6%,38/46)表现为早增强,8例(17.4%,8/46)为晚增强;20例(43.5%,20/46)表现为早廓清,26例(56.5%,26/46)为晚廓清。超声造影血流分级Ⅰ级4例(8.7%,4/46),Ⅱ级42例(91.3%,42/46),未见0级病例。阴道彩超检出40例,诊断准确率80.0%,血流分级0级10例(20.0%,10/50),Ⅰ级26例(52.0%,26/50),Ⅱ级14例(28.0%,14/50)。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较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血流信息敏感性存在明显优越性,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诊断与临床处理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可;周克松;毛强;粟伟;吕镕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无其它干扰因素的住院诊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例6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20例,Ⅲ级38例和Ⅳ级10例,相同基础疾病而无临床心力衰竭者6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l),并随NYHA心功能级别增高而升高( P<0.01)。结论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早期生化指标。
作者:刘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胰岛素泵、胰岛素皮下注射与口服降糖药三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进行近期疗效观察,为患者选择经济、方便、有效的控制血糖方法提供依据。方法92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胰岛素注射组和口服降糖药组。胰岛素泵组采用胰岛素泵入治疗,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每日早、晚餐前2次皮下注射治疗;口服降糖药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结核病治疗方案均为HREZ。观察3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临床症状、痰菌阴转及肺部病灶吸收好转情况。结果使用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平均4d),胰岛素注射组血糖达标(平均7.5d),口服降糖药组血糖达标(平均15d),其中有20例未达标,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二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组痰菌转阴快,治疗4周时达83.3%,胰岛素注射组转阴率为42.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8,P<0.05)。胰岛素注射组与口服降糖药痰菌阴转率(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P<0.05)。前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胸CT显示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治疗4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97,P>0.05);但与口服降糖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时,血糖控制达标快,肺结核痰菌阴转快,但胰岛素泵价格、耗材昂贵;而口服降糖药无论是血糖达标、临床症状好转、病灶吸收等情况均与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组比较相差甚远,而胰岛素皮下注射,经济、方便、能较快控制血糖,肺结核痰菌阴转、临床症状好转、肺部病灶吸收均较快。建议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首选外源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控制血糖。
作者:李曦;岳冀;邓长国;刘海燕;王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浅II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使用无菌生物护创膜处理烧伤创面;对照组:使用普通油纱布处理创面。分别观察使用后创面疼痛比较,敷料与创面粘连、创面愈合时间及更换敷料时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疼痛评分、敷料与创面粘连、创面愈合时间及更换敷料时的疼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无菌生物护创膜疗效肯定,能有效减轻粘连程度及换药疼痛感,同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是临床治疗小面积烧伤创面中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周敏;王信春;石兵;方英;钟先利;喻小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臭氧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的患者7例,采用臭氧等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臭氧治疗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临床疗效显著,比单纯置管冲洗引流的处理方式,创口愈合提前了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在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满意,避免了取出内固定,治疗时间较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刘永光;旷甫国;颜屈伦;徐頔;何勇;张建;叶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藏族终末期肾病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及患者对该治疗的耐受性。方法将同一时期在我院治疗的29例终末期肾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藏族患者分为研究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16例,对照组(普通血液透析)13例,分别观察患者接受不同透析方式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血压水平,同时对比观察两种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周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藏族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疗效比普通血液透析优越,耐受性良好。
作者:陈伟;邹晴;李昕怡;吴敬;黄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婴儿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婴儿间擦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先用生理盐水局部清洗,3min后轻轻拭干。治疗组用浸透康复新液的灭菌医用纱布敷于患处,对照组用红霉素软膏涂局部。两组均每日早晚各一次,用药后第5天、第7天复诊并记录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第5天、第7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婴儿间擦疹安全、有效、方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海霞;王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6例,经后路行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并通过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对照组72例,为早期及同期(2008年以前)未通过椎弓根行椎体植骨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两组均在术前、术后行DR及CT断层扫描检查,观察椎体高度的恢复、Cobb角的丢失情况及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弯曲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对照组54例获得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远期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度丢失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行伤椎椎体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减少后期椎体高度的丢失,防止后凸畸形的加重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作者:黄河;李保华;陈旭东;舒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救治的1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救治程序护理58例,观察组采用缺血性脑卒中急诊临床护理路径救治护理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预后、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利于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急诊科到卒中病房的时间,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活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妮;吴显和;毛世芳;黄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的临床及预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8例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9例死亡,12例好转,4例治愈,好转率为42.9%;随访1年以上有4例,其中2例死亡;同时患者血培养菌株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并且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85.7%,对头抱呱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是17.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出现死亡的机率较高,并且其菌株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所以需要提升对鲍曼不动杆菌的重视程度。
作者:陈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考查纳米银抗菌钛板对成纤维细胞早期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接种于纳米银抗菌钛种植体表面,通过对样品表面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增殖的检测分析该表面对成纤维细胞早期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成纤维细胞在纳米银抗菌钛种植体表面早期铺展形态有差异,而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纳米银改性后的钛片对成纤维细胞早期生物学行为无不良影响。
作者:廖娟;费伟;郭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灌流( HP)+血液透析( HD)及激素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净化治疗( CVVH)+血液灌流治疗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探讨蜂蛰伤的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且均接受了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31名,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予甲基强的松龙(1次/d)联合HP+HD(1次/d)治疗,B组予甲基强的松龙(1次/d)联合CVVH+HP(1次/d)治疗,3d后检测血白细胞总数( WBC)、谷草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肌钙蛋白( cTn)、肌酸激酶( CK)、肌红蛋白( MYO)及尿素氮( BUN)、肌酐( Cr)、C反应蛋白( CRP)。结果 A、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WBC、AST、TBIL、cTn、CK及MYO、BUN、Cr、CRP均显著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间比较,B组BUN、Cr及CK、CRP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激素联合CVVH+HP治疗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较HD+HP更有优势。
作者:唐志刚;郝炎;邱跃;王应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123例RA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确定RA评分,并测定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TPOAb、TGAb,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3例RA患者中有28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22.8%。观察组RA评分和TPOAb、TGA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RA评分与TPOAb、TGAb呈正相关。 RA评分与甲状腺功能无相关性。结论 RA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重视对RA患者完善甲状腺功能和相关抗体的筛查,从而尽早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胡庆伟;徐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侧腰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80~99岁,ASA分级Ⅱ~Ⅲ级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分两组,单侧腰麻组( A组)和常规腰麻组(B组),均以0.375%重比重布比卡因2mL为麻醉药,分别评定麻醉效果,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术始、术毕双下肢的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 A组低血压、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P<0.05),A组各时点健肢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患肢(P<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效果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效果好而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熊朝晖;陈运良;秦素兰;王波;刘文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时就诊,质量检查员,因“发现颈粗伴心悸,汗多半月”于2010年5月25日在我院化验甲状腺功能(放免法):FT323.68pmol/L, FT470.91 pmol/L, T36.68ng/mL, T4329.01ng/mL, TSH 0.04uIU/mL,TGA 0.41,TMA 0.28。于2010年6月1日到内分泌门诊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正力体型,双眼轻度突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II度,质软,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率95次/min,律齐有力,无杂音。临床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机能亢进。予丙基硫氧嘧啶100mg,3次/d。于2010年6月8日复诊时诉脱发明显,嘱其注意洗发液的使用及避免损伤头发的烫染行为,观察脱发情况。2010年7月6日复查甲功:FT38.07 pmol/L, FT415.74pmol/L, T32.81ng/mL,T478.73ng/mL,TSH 0.02uIU/ mL,TGA 0.21,TMA 0.26,将丙基硫氧嘧啶减量为100mg Bid。诉脱发无减轻。于2010年9月28日复查甲功:FT314.36 pmol/L,FT422.1pmol/L,T33.93ng/mL,T4105.06 ng/mL,TSH 0.08 uIU/mL,TGA 0.07,TMA 0.05,9月29日复诊时仍诉脱发明显,予停用丙基硫氧嘧啶,换用甲硫咪唑15mg,qd治疗,1周后脱发停止,故考虑系丙基硫氧嘧啶引起脱发。于2010年11月2日复诊未诉任何不适,复查甲功:FT3475pmol/L, FT46.35 pmol/L,T31.89ng/mL,T435.98ng/mL,TSH 0.04uIU/Ml,TGA 0.05,TMA 0.04。此患者一直随访至今,2013年3月该患者提出准备怀孕,故停用甲硫咪唑,换用丙基硫氧嘧啶,5月底复诊时述脱发再次出现,但比第一次程度明显减低。
作者:蒋光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