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末端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在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刘玉芳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 N末端B型利钠肽, 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无其它干扰因素的住院诊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例6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20例,Ⅲ级38例和Ⅳ级10例,相同基础疾病而无临床心力衰竭者6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l),并随NYHA心功能级别增高而升高( P<0.01)。结论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早期生化指标。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窥镜引导下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引导下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3年我科收治的鼻泪管阻塞患者85例90眼,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愈77眼(85.56%),好转12眼(13.33%),未愈1眼(1.11%),总有效率98.89%。结论鼻内窥镜引导下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英;黄奇财;陈明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失血性休克的机械通气研究进展

    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或大手术常遇见的临床危急情况,其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器官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量炎性介质释放[1],从而导致多器官损害。研究表明,机械通气本身可引起肺不张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2-3],而失血性休克会不同程度的加重机械通气导致的肺损伤和呼吸功能障碍[3],严重者甚至出现术后呼吸衰竭或死亡。

    作者:王姬;左友波;李军祥;涂发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123例RA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确定RA评分,并测定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TPOAb、TGAb,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3例RA患者中有28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22.8%。观察组RA评分和TPOAb、TGA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RA评分与TPOAb、TGAb呈正相关。 RA评分与甲状腺功能无相关性。结论 RA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重视对RA患者完善甲状腺功能和相关抗体的筛查,从而尽早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胡庆伟;徐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在股骨颈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MPR重建在股骨颈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3例,术前均采用螺旋CT扫描及MPR薄层重建,进行骨折解剖分型及garden分型,并与手术分型结果相对照。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T扫描检查,所有患者均清晰显示了股骨颈骨折线的位置、走形、骨折移位程度、骨折块的多少、分布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但在骨折细节显示方面,特别是嵌入型骨折患者,普通扫描不如MPR。与手术结果对照,5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解剖分型符合率为96.2%,garden分型符合率为100%。结论螺旋CT扫描及MPR重建技术对股骨颈骨折显示全面、直观、准确,明显优于X线检查,完全可以作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原珍团;张小鸽;张曦娥;邓珍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服胺碘酮,治疗组加服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2.86%(P<0.05),治疗组室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67.14%(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与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协同互补作用,二药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香素;王爱京;刘爱华;饶胜国;史彩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胰腺癌320排容积CT全胰腺灌注分析

    目的:利用320排容积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全胰腺灌注分析,探讨胰腺癌病灶与其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灌注特征。方法利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25例胰腺癌患者进行全胰腺灌注扫描,测量并比较胰腺癌及周围相对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AF)、达峰时间(TTP),对比分析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灌注差异。并统计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2.0~24.0kg/m2时的放射剂量。结果胰腺癌病灶AF(49.95±19.29)(ml/min/100ml)明显低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正常胰头:(134.18±35.39);正常胰体:(138.81±51.72);正常胰尾:(137.39±43.60);胰腺癌TTP(50.80±4.81)s较周围正常胰腺组织(正常胰头:(21.35±5.51);正常胰体:(21.99±7.07);正常胰尾:(23.11±7.30)]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胰腺组织头、体、尾部组间AF及TTP无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2.0~24.0kg/m2时放射剂量约为(18.6±2.4)mSv。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胰腺灌注成像能够准确反映出胰腺癌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灌注特点,在临床上对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关静;杜飞舟;顾明;李建浩;张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运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我科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的满意度、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的一组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时间、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费用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人均住院费用,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对医保开展的单病种的执行也起到了较好促进作用。

    作者:李锡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LEEP刀在144例宫颈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LEEP刀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病理诊断为不同类型的宫颈疾病患者222例遵循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两组,144例采用LEEP刀治疗( LEEP刀组),78例采用微波治疗(微波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LEEP刀在治疗Ⅰ度宫颈糜烂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但是治疗Ⅱ度和Ⅲ度糜烂以及CINI的效果明显优于微波治疗(P<0.05或0.01);在息肉、肥大及宫颈囊治疗肿方面总有效率与微波组大体相当(P >0.05),但是LEEP刀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微波组(P<0.05)。结论 LEEP刀在治疗宫颈病变中效果较微波好,痊愈率高、复发率低,能够恢复宫颈正常大小及形态,而手术后可获得完整的标本便于病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杜甫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纳米银抗菌钛种植体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目的:考查纳米银抗菌钛板对成纤维细胞早期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接种于纳米银抗菌钛种植体表面,通过对样品表面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增殖的检测分析该表面对成纤维细胞早期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成纤维细胞在纳米银抗菌钛种植体表面早期铺展形态有差异,而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纳米银改性后的钛片对成纤维细胞早期生物学行为无不良影响。

    作者:廖娟;费伟;郭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痛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166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6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在浅麻醉状态下进行无痛内镜下电切术。结果本组166例上消化道息肉均在无痛内镜下顺利切除,治愈率达100%,其中102例采用热活检钳或氩离子高频电凝切除,64例采用圈套器高频电切。结论无痛内镜下切除息肉患者痛苦小,息肉切除成功率高。

    作者:黄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造影与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超声造影与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两家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术前阴道彩超与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超声造影清晰显示46例子宫内膜癌病灶,诊断准确率为92.0%,其中38例(82.6%,38/46)表现为早增强,8例(17.4%,8/46)为晚增强;20例(43.5%,20/46)表现为早廓清,26例(56.5%,26/46)为晚廓清。超声造影血流分级Ⅰ级4例(8.7%,4/46),Ⅱ级42例(91.3%,42/46),未见0级病例。阴道彩超检出40例,诊断准确率80.0%,血流分级0级10例(20.0%,10/50),Ⅰ级26例(52.0%,26/50),Ⅱ级14例(28.0%,14/50)。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较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血流信息敏感性存在明显优越性,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诊断与临床处理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可;周克松;毛强;粟伟;吕镕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5例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影响输尿管软镜碎石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5例,结石直径8~15mm,平均12mm。结石位于肾盂7例,中盏7例,下盏11例。术前留置J管2周,输尿管软镜寻及结石后,使用200μm钬激光光纤碎石。术后8周复查 KUB,评估结石排净率。结果24例顺利寻及结石(96.0%24/25),一次碎石成功88.0%(22/25),术后8周复查总结石排净率92.0%(23/25),手术时间平均65 min(40~130min),住院时间平均6d(5~7d),无输尿管穿孔、撕脱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是处理直径<15mm肾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手段。肾中盏及肾盂内结石较肾下盏结石碎石成功率高、结石排净率高。

    作者:吴强;左自立;辛彩霞;程勇;韩德军;张子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HCV-RNA的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周、24周及治疗后24周,观察组患者HCV-RNA的阴转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4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均无对治疗不能耐受而停药者。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丙基硫氧嘧啶引起脱发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时就诊,质量检查员,因“发现颈粗伴心悸,汗多半月”于2010年5月25日在我院化验甲状腺功能(放免法):FT323.68pmol/L, FT470.91 pmol/L, T36.68ng/mL, T4329.01ng/mL, TSH 0.04uIU/mL,TGA 0.41,TMA 0.28。于2010年6月1日到内分泌门诊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正力体型,双眼轻度突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II度,质软,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率95次/min,律齐有力,无杂音。临床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机能亢进。予丙基硫氧嘧啶100mg,3次/d。于2010年6月8日复诊时诉脱发明显,嘱其注意洗发液的使用及避免损伤头发的烫染行为,观察脱发情况。2010年7月6日复查甲功:FT38.07 pmol/L, FT415.74pmol/L, T32.81ng/mL,T478.73ng/mL,TSH 0.02uIU/ mL,TGA 0.21,TMA 0.26,将丙基硫氧嘧啶减量为100mg Bid。诉脱发无减轻。于2010年9月28日复查甲功:FT314.36 pmol/L,FT422.1pmol/L,T33.93ng/mL,T4105.06 ng/mL,TSH 0.08 uIU/mL,TGA 0.07,TMA 0.05,9月29日复诊时仍诉脱发明显,予停用丙基硫氧嘧啶,换用甲硫咪唑15mg,qd治疗,1周后脱发停止,故考虑系丙基硫氧嘧啶引起脱发。于2010年11月2日复诊未诉任何不适,复查甲功:FT3475pmol/L, FT46.35 pmol/L,T31.89ng/mL,T435.98ng/mL,TSH 0.04uIU/Ml,TGA 0.05,TMA 0.04。此患者一直随访至今,2013年3月该患者提出准备怀孕,故停用甲硫咪唑,换用丙基硫氧嘧啶,5月底复诊时述脱发再次出现,但比第一次程度明显减低。

    作者:蒋光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科医患纠纷4例分析

    案例一1.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家庭矛盾喝下除草剂被紧急送往我院急诊科,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粗糙,其他未见明显异常。医师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度)。给予清水洗胃、输液、抗感染、吸氧等相关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颈部变粗、皮下气肿,医师诊断为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穿孔导致的广泛性皮下气肿,但由于时间紧急未作出详细病理诊断依据,遂为其紧急开展剖腹探查术,术中患者病情加重,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患方当日未提出异议,出院后将患者尸体火化。一周后,患方到医院索取杨某当时病历资料,因未见病理诊断依据,坚持认为杨某入院时精神状况较好,终死亡原因为医方在诊断上和在技术上的严重失误,要求医方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终,市医学会因医方未能提供患者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穿孔的足够证据而判定院方给予80%的赔偿责任。

    作者:姚代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巨大神经纤维瘤恶变病例报告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右足包块40年,发现明显增大3年”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广泛0.5 cm ×0.5 cm ×0.5 cm-3 cm ×2 cm ×2 cm结节,质软,无发红,无破溃,无压痛,面部、腹背部及腹股沟皮肤广泛褐色色素斑,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虹膜无色斑,双耳听力正常,脊柱无明显畸形,右足背经外侧至足底巨大包块20cm ×15cm ×12cm,质软,无明显压痛,局部皮温正常,足趾畸形,感觉减退,右踝关节屈伸活动可,右足趾活动障碍,右足趾端血循环良好。右足X片,提示右足显示巨大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增高,第1、2跖骨、趾骨间距增大,1、2、3跖骨显示压迫性骨质吸收弯曲,第二跖骨大部分骨质吸收缺失,残留少许骨皮质,第3跖骨变细弯曲,第4跖骨骨干稍示变细。内中外楔骨及跖跗关节骨质吸收,间隙增大。 MRI 提示,右足见巨大占位影,约12cm ×15cm ×8.6cm,边界清楚,呈不均匀长T1 T2信号影,其内混杂多个大小不等囊变病灶,其内侧份见斑片状短T1信号影。占位周围尚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类似信号结节影,右足跟骨、多个跗骨及趾骨、趾骨骨质破坏。右下肢彩超未发现肿大淋巴结。 ESR、CRP及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入院诊断:1.右足巨大神经纤维瘤,2.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考虑右足肿瘤巨大,骨性结构严重破坏,右足病废,无保肢条件,行右小腿左下段截肢术,术中见,右足背经外侧至足底巨大包块20cm ×15cm ×12cm,质软,右小腿中下段,大隐静脉曲张,呈串珠样,直径1 cm。术后起开足背肿瘤,多个4 cm ×3 cm ×3 cm-6 cm ×5 cm ×4 cm鱼肉样肿瘤,包膜完整,切取5cm ×4cm ×1cm,3cm ×3cm ×3cm肿瘤组织送检。术后病检报告:右足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免疫组化检测:瘤细胞 S -100(灶性+)、Desmin (-)、SMA(-)、EMA (-)、CK (-)、CD68(-)、Bcl-2(灶性+)、CD99(+)、Calponin (-)、Vimentin (+)、P53(+)、Ki-67指数10%。后诊断:①。右足巨大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②。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1个月佩戴假肢活动,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周庆;杨乐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淋球菌多重耐药系统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及底物分析

    目的:检测淋球菌多重耐药株的MtrR基因及FarAB基因的点突变位点,比较二者耐药基因及耐药底物的差异。方法收集淋病患者分泌物标本分离出各型耐药淋球菌株,PCR扩增各菌株中MtrR基因、FarAB基因并测序。结果各型淋球菌耐药株中检测出MtrR,FarAB基因不同突变方式。结论淋球菌多重耐药菌株有Mtr基因、FarAB基因突变造成了淋球菌的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能,增加了淋球菌对Has的耐受性,对改变临床抗生素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熊芬;牟韵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脐带血管前置的早期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儿脐带血管前置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8例中孕期胎儿脐带血管前置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并随访其预后。结果18例血管前置患者在中孕期产前超声系统筛查中正确诊断17例,误诊1例(误诊为脐带先露),准确率为94.44%(其中帆状胎盘14例,副胎盘3例,边缘性脐带入口1例)。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宫颈内口上方见条管状血管回声,沿宫颈内口或接近宫颈内口处的胎膜穿行,CDFI检查条管状回声内可见血流充填,频谱多普勒检查为脐动脉频谱。行剖宫产18例,18例均存活。结论中孕期产前超声筛查能直观显示血管前置的走形情况及与宫颈内口的关系,提高了血管前置的产前超声检出率,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李玲俐;周家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效果的研究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腺样体肥大伴慢性鼻窦炎的患儿进行分组治疗,手术治疗组64例,药物治疗组56例,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的病情完全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天其;郭朝先;刘晓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科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救治的1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救治程序护理58例,观察组采用缺血性脑卒中急诊临床护理路径救治护理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预后、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利于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急诊科到卒中病房的时间,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活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妮;吴显和;毛世芳;黄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