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锡霞
目的:研究Omi/HtrA2在高氧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人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待其达到对数生长期时,随机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高氧组和Ucf-101组。对照组仍置于5%CO 2培养箱中,高氧组即通入3L/min的90%氧气和5%二氧化碳高纯混合气10min。 Ucf-101组则为加入Omi/HtrA2的特异性阻断剂Ucf-101(终浓度为10μmol/L)预处理20min后再用高氧诱导处理。三组细胞密闭培养48h后,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549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Omi/HtrA2,Caspase-3及XIA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细胞呈梭形,贴壁好,细胞间隙较小,悬浮细胞少。高氧组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间隙增宽,悬浮细胞较多,而胞浆Omi/HtrA2、caspase-3表达增多,XIAP表达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高氧组相比,Ucf-101组细胞大部分呈梭形,贴壁较好,悬浮细胞减少;胞浆caspase-3表达降低,XIAP表达明显增多( P<0.05),细胞凋亡率减少( P<0.05),但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Omi/HtrA2可能参与了高氧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过程。通过抑制 Omi/HtrA2的活性可减轻高氧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李果成;邹丹;董文斌;邹新艳;李清平;雷小平;翟雪松;赵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影响输尿管软镜碎石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5例,结石直径8~15mm,平均12mm。结石位于肾盂7例,中盏7例,下盏11例。术前留置J管2周,输尿管软镜寻及结石后,使用200μm钬激光光纤碎石。术后8周复查 KUB,评估结石排净率。结果24例顺利寻及结石(96.0%24/25),一次碎石成功88.0%(22/25),术后8周复查总结石排净率92.0%(23/25),手术时间平均65 min(40~130min),住院时间平均6d(5~7d),无输尿管穿孔、撕脱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是处理直径<15mm肾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手段。肾中盏及肾盂内结石较肾下盏结石碎石成功率高、结石排净率高。
作者:吴强;左自立;辛彩霞;程勇;韩德军;张子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玉泉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平稳降糖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12月我科对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玉泉丸治疗,通过动态血糖监测观察血糖波动的变化。结果玉泉丸加用口服药的方案可有效降低血糖,但对血糖波动的改善程度不大。结论玉泉丸对降糖治疗有辅助作用。
作者:林垦;张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婴儿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婴儿间擦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先用生理盐水局部清洗,3min后轻轻拭干。治疗组用浸透康复新液的灭菌医用纱布敷于患处,对照组用红霉素软膏涂局部。两组均每日早晚各一次,用药后第5天、第7天复诊并记录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第5天、第7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婴儿间擦疹安全、有效、方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海霞;王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MRAS基因(肌RAS癌基因同源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是否与中国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ATS)的发病风险相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ATS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遗传模式分析MRAS基因多态性与ATS的相关性,同时也进行亚组分析探讨研究对象是否具有年龄及性别遗传特异性。结果总共194例ATS患者及186例对照纳入研究。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MRAS 基因 rs40593多态位点与 ATS 易感性相关。亚组分析显示rs40593多态位点的AG基因型(P=0.028),rs3755751多态位点的CT基因型(P=0.036),rs40593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G携带者( AG+GG)对45岁以上的受试人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MRAS基因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ATS相关。
作者:杜鑫;邱亚;柳华;刘伟;熊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呼吸锻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膈下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采取呼吸训练(实验组),患者诉术后膈下疼痛,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术后常规吸氧3小时。两组均采取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于疼痛初始、术后12h、24h、48h进行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12小时疼痛评分开始下降,疼痛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48hVAS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锻炼可作为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膈下疼痛的治疗以及缓解措施,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作者:蒋晓蓉;彭玲;孟以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灌流( HP)+血液透析( HD)及激素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净化治疗( CVVH)+血液灌流治疗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探讨蜂蛰伤的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且均接受了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31名,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予甲基强的松龙(1次/d)联合HP+HD(1次/d)治疗,B组予甲基强的松龙(1次/d)联合CVVH+HP(1次/d)治疗,3d后检测血白细胞总数( WBC)、谷草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肌钙蛋白( cTn)、肌酸激酶( CK)、肌红蛋白( MYO)及尿素氮( BUN)、肌酐( Cr)、C反应蛋白( CRP)。结果 A、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WBC、AST、TBIL、cTn、CK及MYO、BUN、Cr、CRP均显著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间比较,B组BUN、Cr及CK、CRP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激素联合CVVH+HP治疗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较HD+HP更有优势。
作者:唐志刚;郝炎;邱跃;王应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6例,经后路行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并通过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对照组72例,为早期及同期(2008年以前)未通过椎弓根行椎体植骨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两组均在术前、术后行DR及CT断层扫描检查,观察椎体高度的恢复、Cobb角的丢失情况及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弯曲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对照组54例获得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远期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度丢失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行伤椎椎体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减少后期椎体高度的丢失,防止后凸畸形的加重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作者:黄河;李保华;陈旭东;舒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右足包块40年,发现明显增大3年”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广泛0.5 cm ×0.5 cm ×0.5 cm-3 cm ×2 cm ×2 cm结节,质软,无发红,无破溃,无压痛,面部、腹背部及腹股沟皮肤广泛褐色色素斑,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虹膜无色斑,双耳听力正常,脊柱无明显畸形,右足背经外侧至足底巨大包块20cm ×15cm ×12cm,质软,无明显压痛,局部皮温正常,足趾畸形,感觉减退,右踝关节屈伸活动可,右足趾活动障碍,右足趾端血循环良好。右足X片,提示右足显示巨大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增高,第1、2跖骨、趾骨间距增大,1、2、3跖骨显示压迫性骨质吸收弯曲,第二跖骨大部分骨质吸收缺失,残留少许骨皮质,第3跖骨变细弯曲,第4跖骨骨干稍示变细。内中外楔骨及跖跗关节骨质吸收,间隙增大。 MRI 提示,右足见巨大占位影,约12cm ×15cm ×8.6cm,边界清楚,呈不均匀长T1 T2信号影,其内混杂多个大小不等囊变病灶,其内侧份见斑片状短T1信号影。占位周围尚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类似信号结节影,右足跟骨、多个跗骨及趾骨、趾骨骨质破坏。右下肢彩超未发现肿大淋巴结。 ESR、CRP及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入院诊断:1.右足巨大神经纤维瘤,2.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考虑右足肿瘤巨大,骨性结构严重破坏,右足病废,无保肢条件,行右小腿左下段截肢术,术中见,右足背经外侧至足底巨大包块20cm ×15cm ×12cm,质软,右小腿中下段,大隐静脉曲张,呈串珠样,直径1 cm。术后起开足背肿瘤,多个4 cm ×3 cm ×3 cm-6 cm ×5 cm ×4 cm鱼肉样肿瘤,包膜完整,切取5cm ×4cm ×1cm,3cm ×3cm ×3cm肿瘤组织送检。术后病检报告:右足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免疫组化检测:瘤细胞 S -100(灶性+)、Desmin (-)、SMA(-)、EMA (-)、CK (-)、CD68(-)、Bcl-2(灶性+)、CD99(+)、Calponin (-)、Vimentin (+)、P53(+)、Ki-67指数10%。后诊断:①。右足巨大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②。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1个月佩戴假肢活动,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周庆;杨乐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的临床及预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8例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9例死亡,12例好转,4例治愈,好转率为42.9%;随访1年以上有4例,其中2例死亡;同时患者血培养菌株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并且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85.7%,对头抱呱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是17.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出现死亡的机率较高,并且其菌株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所以需要提升对鲍曼不动杆菌的重视程度。
作者:陈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考查纳米银抗菌钛板对成纤维细胞早期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接种于纳米银抗菌钛种植体表面,通过对样品表面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增殖的检测分析该表面对成纤维细胞早期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成纤维细胞在纳米银抗菌钛种植体表面早期铺展形态有差异,而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纳米银改性后的钛片对成纤维细胞早期生物学行为无不良影响。
作者:廖娟;费伟;郭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6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在浅麻醉状态下进行无痛内镜下电切术。结果本组166例上消化道息肉均在无痛内镜下顺利切除,治愈率达100%,其中102例采用热活检钳或氩离子高频电凝切除,64例采用圈套器高频电切。结论无痛内镜下切除息肉患者痛苦小,息肉切除成功率高。
作者:黄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藏族终末期肾病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及患者对该治疗的耐受性。方法将同一时期在我院治疗的29例终末期肾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藏族患者分为研究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16例,对照组(普通血液透析)13例,分别观察患者接受不同透析方式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血压水平,同时对比观察两种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周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藏族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疗效比普通血液透析优越,耐受性良好。
作者:陈伟;邹晴;李昕怡;吴敬;黄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冠脉病变影像诊断领域中,导管造影检查( DSA)一直被公认为金标准,但它属于有创检查,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且费用高昂,这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寻找一种安全、简便且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成为了人们探索的目标。多排螺旋CT的问世开创了冠脉无创检查的新纪元,其具有扫描速度快、成像质量高等优点,大大的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是冠状动脉成像的主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近年来,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发展很快,在冠状动脉疾病的早期诊断、防治、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龚梅林;杨庆军;李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6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服用兰索拉唑片30mg,1次/d;治疗组35例,服用康复新液10mL,3次/d,兰索拉唑片30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和胃镜下溃疡愈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溃疡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
作者:何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辨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3~36个月,依据GOS标准评价治疗结果。结果良好12例(37.5%),中残10例(31.25%),重残2例(6.25%),植物生存2例(6.25%),死亡6例(18.7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骨窗减压范围大,术中暴露好,止血彻底,术后减压充分,明显增加颅内代偿空间,显著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仙登沁;秦舒;王运平;赵海;刘晓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应用于输卵管复通中的临床效果,探索输卵管复通术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10年03月至2013年03月期间采用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治疗的输卵管绝育术后要求再生育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年龄、BMI、结扎时间、围手术期的情况、术中情况、吻合成功率及术后妊娠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77例患者总计149条输卵管,吻合成功144条,总成功率为96.6%,各部位吻合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宫内妊娠59例,流产3例,宫外妊娠1例。总宫内妊娠率为76.6%,宫外孕发生率为1.3%。37岁以下患者宫内妊娠率高于37岁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输卵管复通术安全有效,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患者年龄是影响术后妊娠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江梅;曹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服胺碘酮,治疗组加服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2.86%(P<0.05),治疗组室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67.14%(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与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协同互补作用,二药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香素;王爱京;刘爱华;饶胜国;史彩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案例一1.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家庭矛盾喝下除草剂被紧急送往我院急诊科,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粗糙,其他未见明显异常。医师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度)。给予清水洗胃、输液、抗感染、吸氧等相关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颈部变粗、皮下气肿,医师诊断为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穿孔导致的广泛性皮下气肿,但由于时间紧急未作出详细病理诊断依据,遂为其紧急开展剖腹探查术,术中患者病情加重,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患方当日未提出异议,出院后将患者尸体火化。一周后,患方到医院索取杨某当时病历资料,因未见病理诊断依据,坚持认为杨某入院时精神状况较好,终死亡原因为医方在诊断上和在技术上的严重失误,要求医方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终,市医学会因医方未能提供患者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穿孔的足够证据而判定院方给予80%的赔偿责任。
作者:姚代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患者,李××,女,70岁。因“咳嗽、咳痰20+d,加重伴发热10 d”入院,院外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侧胸腔积液。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入院前1个月不明原因出现咳嗽、咳痰加重,痰为白色粘痰,伴活动时气促,发热,高体温38.9℃,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5 kg。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3 d仍发热,胸水检验提示炎性改变,结合病史、症状、体征、胸部CT、胸水检验结果诊断考虑结核性胸膜炎,入院时白细胞6.35×109/L,血红蛋白129g/L。经家属签字同意,给予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口服诊断性抗痨治疗。患者经抗痨治疗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行2次胸穿抽液后多次复查B超胸水明显减少,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成立,继续服药。但患者逐渐出现头晕、乏力、脸色苍白,抗痨治疗16 d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64×109/L,血红蛋白104g/L,抗痨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66g/L,网织红细胞0.0288×1012/L,肝功、胆红素正常,40d后复查血红蛋白46g/L,住院期间无明显出血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升白细胞,输血4次,但患者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仍不能恢复正常,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诊断免疫性溶血。考虑利福平导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白细胞下降,停用利福平胶囊,继续给予异烟肼、乙胺丁醇联合可乐必妥抗痨治疗,同时给予强的松片40mg,2次/d口服,逐渐减量至10mg,2次/d,维持2个月。多次复查白细胞、血红蛋白均正常。10个月后停抗痨药物,复查胸部CT示:右侧胸膜少许增厚,无胸腔积液征象,血常规未见异常。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