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造影与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王可;周克松;毛强;粟伟;吕镕桔

关键词:超声造影, 子宫内膜癌, 肌层浸润
摘要:目的:对比超声造影与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两家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术前阴道彩超与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超声造影清晰显示46例子宫内膜癌病灶,诊断准确率为92.0%,其中38例(82.6%,38/46)表现为早增强,8例(17.4%,8/46)为晚增强;20例(43.5%,20/46)表现为早廓清,26例(56.5%,26/46)为晚廓清。超声造影血流分级Ⅰ级4例(8.7%,4/46),Ⅱ级42例(91.3%,42/46),未见0级病例。阴道彩超检出40例,诊断准确率80.0%,血流分级0级10例(20.0%,10/50),Ⅰ级26例(52.0%,26/50),Ⅱ级14例(28.0%,14/50)。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较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血流信息敏感性存在明显优越性,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诊断与临床处理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TU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PKRP治疗,对照组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组织量相似( P >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和大尿流率(Qmax)均较术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40.00%( P<0.05)。结论 PKRP治疗BPH疗效好,并发症轻,是目前治疗BPH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磊;毛敏;李兴斌;蔡显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凉山州脑囊虫病发病特点及与饮食卫生习惯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凉山州脑囊虫病发病的民族、地域特点,及与饮食卫生习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脑囊虫病患者217例。患者职业、年龄、性别、民族、地域,及饮食卫生习惯。结果农村、青壮年、男性、彝族,有吃生猪肉、生猪血、生菜或生熟菜板不分者发病率高。结论提示凉山州脑囊虫病发病率高与本地藏族有食生肉及生熟菜板不分的不良饮食卫生习惯有关,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媒体及卫生防疫部门应对公众进行有关卫生防病知识宣传,从而降低脑囊虫病在本地区的发病率。

    作者:马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溶血性贫血合并ph染色体阳性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因“头晕、乏力1年,加重1周”于2013年7月9日入院。入院前1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就诊于私人诊所,给予生脉、能量等药物静滴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此后患者自觉症状时好时坏,因忙于农活而未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本次入院前1周,患者自觉头晕、乏力症状较前明显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体健,无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特殊不良嗜好,家族中无类似疾患及癌症病史。查体:神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面色及唇色较苍白,中度贫血貌,皮肤无瘀斑、瘀点,浅淋巴结不大。眼巩膜轻度黄染。胸骨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脊柱无异常,四肢关节无红肿及活动障碍,双下肢无浮肿,无病理神经反射及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WBC3.23×109/L,HGB 80g/L,RBC2.10×1012/L,PLT 176×109/L。网织红细胞0.148,网织红细胞数330 x109/L。尿常规:蛋白(-),红、白细胞(-),颗粒管型(-)、尿胆原(-)、胆红素(-)。粪常规正常。血总胆红素34.9μmol/L、直接胆红素10.1μmol/L、间接胆红素24.8μmol/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162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73U/L,乳酸脱氢酶( LDH)4398U/L,血清钾( K +)4.79mmol/L、血清钠( Na +)140.6mmol/L,氯( CL)98.7mmol/L、血糖( GLU)5.52mmol/L、尿氮(BuN)9.56mmol/L、肌甘(Cr)68μmol/L。抗人球蛋白实验:阴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正常。血红蛋白电泳无异常、HbA2、HbF含量均正常。血清总蛋白70g/L、血清白蛋白52.4g/L、球蛋白17.6g/L。血清铁蛋白84.36ng/mL(正常12~245ng/mL)、血清维生素B 12:384pmol/L正常(156~672pmol/L)、血清叶酸:24.00ng/mL(正常大于5.38ng/mL)。血抗核抗体( ANA)阴性、抗双链DNA抗体( ds一阴性,抗RNP、SBS、SSA、SM抗体均阴性。胸片:心肺正常。心电图正常。腹部彩超:脾大(厚约42mm)。骨髓象:增生性贫血骨髓象。因患者有红细胞破坏过多的证据:巩膜轻度黄染,中度贫血貌,RBC、Hb明显减少,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升高为突出,骨髓象显示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同时,患者有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表现:网织红细胞比率明显升高、网织红细胞数亦明显增加。故临床诊断“溶血性贫血”。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甲强龙80mg,1次/d静滴6d,后减量为40mg,1次/d静滴5d)11d后血常规检查:WBC7.68×109/L, HGB 122g/L, RBC3.59×1012/L,PLT 339×109/L。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口服强的松维持治疗出院。该患者入院后在各项检查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曾考虑诊断:1.溶血性贫血?2.巨幼细胞贫血?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故做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西安金域检验中心),结果:46,XY,t(9;22)(q34;q11.2)[10]。因染色体分析结果为患者出院后回报,我们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建议其进一步检查免疫分型及融合基因检查,患者以身体无其余不适而拒绝。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玉泉丸对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玉泉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平稳降糖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12月我科对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玉泉丸治疗,通过动态血糖监测观察血糖波动的变化。结果玉泉丸加用口服药的方案可有效降低血糖,但对血糖波动的改善程度不大。结论玉泉丸对降糖治疗有辅助作用。

    作者:林垦;张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绝育术后显微外科输卵管复通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应用于输卵管复通中的临床效果,探索输卵管复通术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10年03月至2013年03月期间采用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治疗的输卵管绝育术后要求再生育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年龄、BMI、结扎时间、围手术期的情况、术中情况、吻合成功率及术后妊娠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77例患者总计149条输卵管,吻合成功144条,总成功率为96.6%,各部位吻合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宫内妊娠59例,流产3例,宫外妊娠1例。总宫内妊娠率为76.6%,宫外孕发生率为1.3%。37岁以下患者宫内妊娠率高于37岁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输卵管复通术安全有效,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患者年龄是影响术后妊娠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江梅;曹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科医患纠纷4例分析

    案例一1.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家庭矛盾喝下除草剂被紧急送往我院急诊科,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粗糙,其他未见明显异常。医师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度)。给予清水洗胃、输液、抗感染、吸氧等相关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颈部变粗、皮下气肿,医师诊断为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穿孔导致的广泛性皮下气肿,但由于时间紧急未作出详细病理诊断依据,遂为其紧急开展剖腹探查术,术中患者病情加重,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患方当日未提出异议,出院后将患者尸体火化。一周后,患方到医院索取杨某当时病历资料,因未见病理诊断依据,坚持认为杨某入院时精神状况较好,终死亡原因为医方在诊断上和在技术上的严重失误,要求医方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终,市医学会因医方未能提供患者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穿孔的足够证据而判定院方给予80%的赔偿责任。

    作者:姚代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小儿鼾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102例小儿鼾症患者分别在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术后整体护理组痊愈58例,好转12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22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术后整体护理组窒息0例,对照组1例;出血:整体护理组:0例,对照组2例。感染:整体护理组1例,对照组3例。整体护理组效果显著。结论通过对小儿鼾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廖红梅;彭慧;陈滟;余文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侧腰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80~99岁,ASA分级Ⅱ~Ⅲ级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分两组,单侧腰麻组( A组)和常规腰麻组(B组),均以0.375%重比重布比卡因2mL为麻醉药,分别评定麻醉效果,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术始、术毕双下肢的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 A组低血压、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P<0.05),A组各时点健肢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患肢(P<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效果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效果好而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熊朝晖;陈运良;秦素兰;王波;刘文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Omi/HtrA2信号通路介导高氧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Omi/HtrA2在高氧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人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待其达到对数生长期时,随机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高氧组和Ucf-101组。对照组仍置于5%CO 2培养箱中,高氧组即通入3L/min的90%氧气和5%二氧化碳高纯混合气10min。 Ucf-101组则为加入Omi/HtrA2的特异性阻断剂Ucf-101(终浓度为10μmol/L)预处理20min后再用高氧诱导处理。三组细胞密闭培养48h后,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549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Omi/HtrA2,Caspase-3及XIA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细胞呈梭形,贴壁好,细胞间隙较小,悬浮细胞少。高氧组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间隙增宽,悬浮细胞较多,而胞浆Omi/HtrA2、caspase-3表达增多,XIAP表达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高氧组相比,Ucf-101组细胞大部分呈梭形,贴壁较好,悬浮细胞减少;胞浆caspase-3表达降低,XIAP表达明显增多( P<0.05),细胞凋亡率减少( P<0.05),但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Omi/HtrA2可能参与了高氧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过程。通过抑制 Omi/HtrA2的活性可减轻高氧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李果成;邹丹;董文斌;邹新艳;李清平;雷小平;翟雪松;赵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臭氧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臭氧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的患者7例,采用臭氧等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臭氧治疗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临床疗效显著,比单纯置管冲洗引流的处理方式,创口愈合提前了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在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满意,避免了取出内固定,治疗时间较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刘永光;旷甫国;颜屈伦;徐頔;何勇;张建;叶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层级管理在三级综合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进一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方法采取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员,对比分析层级管理前后医院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果我院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通过层级管理后(2013年)明显比层级管理前(2012年)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层级管理后护理投诉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层级管理前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层级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它能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纳米银抗菌钛种植体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目的:考查纳米银抗菌钛板对成纤维细胞早期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接种于纳米银抗菌钛种植体表面,通过对样品表面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增殖的检测分析该表面对成纤维细胞早期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成纤维细胞在纳米银抗菌钛种植体表面早期铺展形态有差异,而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纳米银改性后的钛片对成纤维细胞早期生物学行为无不良影响。

    作者:廖娟;费伟;郭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淋球菌多重耐药系统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及底物分析

    目的:检测淋球菌多重耐药株的MtrR基因及FarAB基因的点突变位点,比较二者耐药基因及耐药底物的差异。方法收集淋病患者分泌物标本分离出各型耐药淋球菌株,PCR扩增各菌株中MtrR基因、FarAB基因并测序。结果各型淋球菌耐药株中检测出MtrR,FarAB基因不同突变方式。结论淋球菌多重耐药菌株有Mtr基因、FarAB基因突变造成了淋球菌的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能,增加了淋球菌对Has的耐受性,对改变临床抗生素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熊芬;牟韵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123例RA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确定RA评分,并测定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TPOAb、TGAb,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3例RA患者中有28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22.8%。观察组RA评分和TPOAb、TGA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RA评分与TPOAb、TGAb呈正相关。 RA评分与甲状腺功能无相关性。结论 RA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重视对RA患者完善甲状腺功能和相关抗体的筛查,从而尽早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胡庆伟;徐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效果的研究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腺样体肥大伴慢性鼻窦炎的患儿进行分组治疗,手术治疗组64例,药物治疗组56例,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的病情完全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天其;郭朝先;刘晓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胎龄别体重Z评分法评价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营养状况的分析

    目的:采用纠正胎龄别体重Z评分法评估极低出生体重儿入院时、恢复出生体重时与出院时营养状况,探讨其与出生时营养状况、生后营养支持方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出生胎龄28~33+6周,出生体重<1500g,生后24h内入院,住院时间≥2周新生儿,分别按出生胎龄和营养支持方式、出院时营养状况分组,比较每组出生时、恢复出生体重时和出院时的Z评分,以及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每组患儿出院时Z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小出生胎龄组恢复出生体重时和出院时Z评分均高于大胎龄组;营养支持滞后组,恢复出生体重时及出院时Z评分均较积极组更低,滞后组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也均更长;出生时Z评分越低,恢复出生体重时Z评分和出院时Z评分越低,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也越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营养状况较出生时差,并与宫内营养状况正相关;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可改善其住院期间营养状况。

    作者:李乔红;邹永蓉;谭学蓉;唐文秀;高月;陈伟;王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5例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影响输尿管软镜碎石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5例,结石直径8~15mm,平均12mm。结石位于肾盂7例,中盏7例,下盏11例。术前留置J管2周,输尿管软镜寻及结石后,使用200μm钬激光光纤碎石。术后8周复查 KUB,评估结石排净率。结果24例顺利寻及结石(96.0%24/25),一次碎石成功88.0%(22/25),术后8周复查总结石排净率92.0%(23/25),手术时间平均65 min(40~130min),住院时间平均6d(5~7d),无输尿管穿孔、撕脱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是处理直径<15mm肾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手段。肾中盏及肾盂内结石较肾下盏结石碎石成功率高、结石排净率高。

    作者:吴强;左自立;辛彩霞;程勇;韩德军;张子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例孤立性蝶窦囊肿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孤立性蝶窦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近十年孤立性蝶窦囊肿病例,共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孤立性蝶窦囊肿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视力下降、脓涕倒流,术前行影像学CT或MRI检查,术后病理检查可诊断。结论孤立性蝶窦囊肿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诊,详细的问诊、准确的辅助检查、及时的手术治疗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崔榕;范敏;袁洛花;包德刚;罗智莘;李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18例,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神经、运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研究。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相比对照组在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上,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干预组在记忆与思维、交流、情感、社会参与等项目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回归社会有显著意义。

    作者:刘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HCV-RNA的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周、24周及治疗后24周,观察组患者HCV-RNA的阴转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4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均无对治疗不能耐受而停药者。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