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探讨

史彩萍

关键词:曲美他嗪, 麝香保心丸, 不稳定型心绞痛
摘要: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3%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治疗后观察组NST和∑ST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无明显变化(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NST和∑S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和曲美他嗪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是一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案的良好选择.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乌司他丁治疗严重多发伤血清IL-6、IL-8、IL-10、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应用乌司他丁治疗严重多发伤血清IL -6、IL -8、IL-10、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和对照组40例(未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发病就诊后第0.5、1、2、3、5、7d静脉取血,测定两组血清IL-6、IL-8、IL-10、TNF-α的变化,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多发伤患者IL-6、IL-8、IL -10 、TNF-α的含量在伤后即升高,第1~3天达峰值后开始下降.IL-6、IL-8、TNF-α的含量在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在早期时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能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乌司他丁早期即能降低促炎因子IL-6、IL-8、TNF-α的产生和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抑制多发伤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宁波;曾杰;李艳;张健;陈仿;刘建;胡卫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检测血清标志物、ALT和HBV-DNA对乙型肝炎患者诊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联合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ALT和HBV-DNA,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IFCC双试剂酶法对682例乙型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载量和ALT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682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有373例检测出HBV-DNA阳性,阳性率为54.69%;以模式Ⅰ组(HBsAg+HBeAg+HBcAb阳性)和模式Ⅱ组(HBsAg+HBeAg阳性)HBV-DNA阳性率和平均载量为高,且明显高于模式Ⅲ(HBsAg+HBcAb阳性)、模式Ⅳ组(HBsAg+HBeAb+HBcAb阳性)和模式Ⅴ组(HBcAb阳性)(P<0.05);模式Ⅰ组ALT阳性率、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在HBV-DNA阳性患者中,HBV-DNA载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HBV-DNA载量与血清标志物以及ALT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三者反映的是疾病的不同方面.在HBV感染的诊疗过程中,联合检测血清标志物、HBV-DNA载量和ALT水平,在判断病情转归、抗病毒疗效观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文楷;丁波;魏容;蒲泽晏;赵其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活素在治疗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新活素治疗老年患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标准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新活素.分别在治疗前,用药后7d,记录NT-proBNP,LVEF及心功能等级变化.结果 7d后,两组的心功能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NT-proBNP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而LVEF值显著提高;在此剂量下试验组肝肾功能疗前疗后无显著变化,无低血压发生.结论 用新活素治疗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快速、有效、安全.

    作者:石兆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KLK11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

    目的 探讨KLK11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LK11在卵巢癌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KLK11蛋白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KLK1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其在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的表达(P=0.016,P=0.013);KLK11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高于其他类型的卵巢癌组织(P=0.045,P=0.012);早期卵巢癌组织中(Ⅰ/Ⅱ期)KLK11的表达明显高于晚期卵巢癌(Ⅲ/Ⅳ期)(P=0.002,P=0.010);KLK11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明显关系(P=0.510,P=0.747); KLK11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有明显相关性(P=0.027);KLK11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9.3个月和28.9个月(P=0.031).结论 KLK1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其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提示KLK11的表达失调可能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岳军;梅立;谢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论中西方激励机制的差异比较和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

    所谓激励,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将激励这个心理学的概念用于管理,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含义,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出色地去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近十几年在各行各业进行的试验和探索来看,西方的管理模式已在中国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在医院管理方面也渐渐引入西方激励机制,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和管理效率的提高[1].

    作者:曾化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取白癜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有患者80例给与他克莫司软膏涂抹患处后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他克莫司组40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涂与患处治疗,NB-UVB组40例单独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治疗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他克莫司组为55.00%,NB-UVB组为75.68%,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组与NB-UVB组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肯定,治疗相对安全,对稳定期、局限性白癜风疗效更佳.

    作者:蒋亚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100A4蛋白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S100A4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4蛋白在38例膀胱移行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100A4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及癌旁膀胱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21/38)、0.0%(0/38).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S100A4蛋白水平明显明显高于癌旁膀胱组织P<0.05,且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P<0.05、临床分期P<0.05呈正相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S100A4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肿瘤的发生、进展、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极具价值的指标.

    作者:蒋小雷;卢东;吴明辉;吴运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TK液与Verapamil配伍对供心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建立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流模型,研究HTK液与Verapamil配伍对供心的保护效果.方法 30只SD大鼠(200~400g/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予以HTK液与Verapamil(5mg/L)配伍、对照组予以单纯HTK液作为停搏液,建立标准的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4℃低温下保存大鼠心脏6h,予以37℃ K-H液复灌,心脏复跳,生理仪记录缺血前、复灌20min、40min、60min、80min时血流动力学标值,检测心脏复灌45min时冠脉流出液中心肌酶学指标,实验结束后各组留取样本以行常规病理切片及电镜切片观察微观结构变化.结果 实验组LVSP平均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LVEDP持续上升,实验组LVEDP相对稳定;对照组心肌酶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病理切片显示对照组损伤较实验组明显.结论 HTK液联合Verapamil较单独使用HTK液作为心肌保护液,对心肌具有更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健;周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3%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治疗后观察组NST和∑ST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无明显变化(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NST和∑S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和曲美他嗪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是一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案的良好选择.

    作者:史彩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高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前列地尔治疗高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6例高龄糖尿病或/和高血压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疾病种类随机分为前列地尔(凯时)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尿蛋白总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前列地尔可改善老年糖尿病及高血压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功能.

    作者:姚俊秀;戎健;胡永霞;李鸿雁;叶兴蓉;孙海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单侧上颌骨缺损纯钛铸造支架式中空型赝复体修复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纯钛铸造支架式中空型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效果.方法 选择22例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纯钛铸造支架式中空型赝复体修复或塑胶赝复体进行修复,测定患者的发音清晰度、咀嚼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调查患者自身满意度.结果 与戴用塑胶赝复体相比,22例患者戴用纯钛铸造支架式中空型赝复体咀嚼效率、发音清晰度及自身满意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纯钛铸造支架式中空型赝复体修复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纯钛铸造支架式中空型赝复体可改善上颌骨缺损患者咀嚼及语音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悦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测量视神经相关结构的变化在早期诊断颅内压增高中的应用

    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患者常有难以忍受的头痛、呕吐,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迅速增高还会导致脑疝,危及生命.ICH在代偿期时,患者的体征症状常不典型,易忽略,有明显症状时已进入失代偿期.因此,临床上早期判断是否有ICH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将恶性循环打破在失代偿期,避免进入血管麻痹期.现代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超声技术的应用,为早期诊断颅内高压提供了依据,进一步缩短了诊断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患的痛苦,降低病死率.本文将对超声测量视神经相关结构的在早期诊断颅内压增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世琪;李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早期合用小剂量奥氮平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早期合用小剂量奥氮平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6例抑郁症患者早期治疗时随机分成帕罗西汀组(单用组)和帕罗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组(合用组)各33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前、治疗后1、2、4周末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合用组较单用组疗效好(P<0.05),而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早期合用小剂量奥氮平起效快,克服了单用抗抑郁药起效慢的特点,迅速改善睡眠障碍和焦虑.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温天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妊娠高血压合并肾损伤30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妊娠高血压合并肾损伤患者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妊娠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及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血压及肾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肾功能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的产妇应当进行积极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及改善肾功能.

    作者:甘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筋膜外、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264例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经腹筋膜内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特点,探讨相关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病例资料264例.统计分析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A组)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B组)近远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64例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3.0%,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6.8%.近期并发症主要为残端出血(15.9%)、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2%)、尿路感染(10.6%)、切口愈合不良(1.9%)、输尿管损伤(0.4%).其中残端出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愈合不良和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并发症主要为围绝经综合征(36.4%)、心血管系统疾患(15.9%)、残留卵巢综合征(4.5%),远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子宫切除术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理术式,有利于近远期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莫晓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RRT早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早期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3例)和治疗组(常规治疗+CRRT治疗,13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h、12h、24h、48h、72h各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气分析,乳酸,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治疗72h后2组治疗效果APACHEI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6h、12h、24h、48h、72h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明显改善,乳酸和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治疗组患者APACHEII评分(17.0±5.6 vs 12.8±3.5,P<0.05)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而常规治疗组患者变化并不显著.结论 早期治疗能快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各脏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艳;文刚;王俊英;谯明;张芳;彭雪刚;熊荣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微创治疗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微创治疗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效果.方法 对80例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微创取石.结果 8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无严重情况发生而需改行开放手术.术中一次性取石成功23例,二次取石成功57例.采用单通道取石57例,采用双通道取石23例.62例患者结石被完全取净,18例有小结石残留.结论 皮肾镜微创取石术是一种能有效治疗肾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经皮肾镜微创取石治疗复发性复杂结石具有创伤小,风险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细致操作,即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商昌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甘露消毒丹加减与西药联用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甘露消毒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B 水平显著上升,TBIL、AST、ALT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B、TBIL、AST、A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6.7%(23/30),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甘露消毒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CH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舒康博G水凝胶敷料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性静脉炎的研究

    目的 探讨舒康博G透明水凝胶在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引起导管性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46例患者使用舒康博G水凝胶敷料联合理疗进行预防处理,并与46例单纯使用理疗进行预防处理的患者比较,两组分别发生静脉炎的比率和程度,以及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方便程度主观评价.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的比率为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P<0.05),患者表示治疗方便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康博G透明水凝胶对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引起导管性静脉炎的效果作用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俊辉;赵婷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眶颅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眶颅沟通性肿瘤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18例眶颅沟通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视神经胶质瘤7例,泪腺腺样囊性癌4例,蝶骨嵴脑膜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泪腺腺瘤1例,神经鞘瘤1例,10例经额眶联合径路手术,5例经翼点入路手术,3例行额颞眶颧入路手术.7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术前术后放疗,术前剂量45 Gy,术后剂量为50~69Gy,5例进行4~6个周期的化疗,术前化疗2例,2周期,术后化疗3例,2~4周期.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死亡患者,肿瘤全切14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有4例创口局部感染,清创缝合1~2次后创口延迟愈合.未行眶内容物剜除术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7例良性肿瘤术后随访至今仍存活.11例恶性肿瘤,2例术后1年死于肿瘤转移,1例术后3年失访,其余8例随访至今仍存活.结论 经翼点、额眶、额颞眶颧入路3种径路是处理眶颅沟通性肿瘤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王光辉;张虹;吴宇平;吕扬成;刘劲松;马杰科;朱江;李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