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拉地尔和硝普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降压疗效的对比研究

牟顶忠

关键词:乌拉地尔, 硝普钠, 老年高血压, 围术期, 降压效果
摘要:目的 比较乌拉地尔和硝普钠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降压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乌拉地尔组)42例和B组(硝普钠组)42例,后将两组患者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及用药前、手术30min、停药后30min的SBP、DBP、HR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与B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及用药前、手术30min的SBP、DBP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A组手术30min、停药后30min的HR和停药后30min 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乌拉地尔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降压疗效优于硝普钠,且可有效控制心率.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分割方案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分割放射方案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8例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将患者依据术后放射治疗的不同剂量分割方案分为3组:常规分割组136例,2Gy/次,1次/d,5次/周,总放射剂量为50Gy;隔日照射组164例,3 Gy/次,3次/周,总放射剂量为45Gy ;快速照射组58例,第1天和第4天5.5 Gy/次,第16天和第18天7 Gy/次,总25Gy.全部入组患者均接受了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3及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 分割照射组、隔日照射组、快速照射组三组患者放疗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7.794%,96.341,96.552,放化疗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94.853%,91.463%,93.103%,放化疗后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441%,85.976%,84.4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147%,6.707%,5.172%;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471%,2.439%,3.4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日照射可取得和常规分割照射同样的疗效;快速照射缩短了疗程时间,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金雪瑛;段琼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3%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治疗后观察组NST和∑ST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无明显变化(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NST和∑S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和曲美他嗪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是一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案的良好选择.

    作者:史彩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1.0g/次,1次/d,7~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所有患儿心电图改变均消失;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检测指标特异敏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李丽;杜逸亭;赵利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性回顾66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的患者,将其中28例施行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分为A组,38 例施行开胸肺叶切除术分为B组,两组对比分析.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后胸液量,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vision analogue score,VAS),切口长度均低于B组(P<0.05); 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创伤更小,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王一帆;金健;李霭建;王革平;雷耀昌;宋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咪唑斯汀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收集门诊以及病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采用病例随机分组,治疗组口服沙利度100mg/d,分2次口服,咪唑斯汀10mg/d,1次/d,对照组单独服用咪唑斯汀10mg/d,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评价.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1.95%,对照组有效率为3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咪唑斯汀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雪;翁燕荣;赵洪波;刘玉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26例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分析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原因.方法利用结肠镜检查对226例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病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常见原因为息肉108例,脂肪瘤26例,平滑肌瘤12例,肠外肿块压迫12例,类癌6例,假息肉4例,腺瘤6例,癌40例,其他12例.结论 结肠镜检查对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荣深;韩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的36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皮肤粘膜受损、肝脾肿大、肝损害、骨和关节损害、黄疸为主要的临床表现.36例患儿中治愈34例,死亡2例.结论 青霉素是治疗先天性梅毒的首选.早期、足疗程治疗可减少先天性梅毒对患儿的损害.

    作者:王小永;魏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晚期引产孕妇激素及泌乳素、前列腺素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晚期引产孕妇激素及泌乳素、前列腺素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5月~2012年9月本院的74例中晚期引产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利凡诺进行引产,而观察组则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进行引产,然后将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的血清雌二醇、雌三醇、孕酮、泌乳素水平及血清、羊水中的PGE、PGF-2α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用药后12h及引产后24h的血清雌二醇、雌三醇均高于对照组,而孕酮及泌乳素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另外血清及羊水中的PGE、PGF-2α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晚期引产孕妇激素及泌乳素、前列腺素的影响较大,引产效果优于单用利凡诺.

    作者:尹甲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药物在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C(MMC)在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中的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68例术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THP组和MMC组,每组34例,比较观察两组的复发和安全情况.结果 THP组6、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5.9%和8.8%明显低于MMC组的23.5%和32.4%(P<0.05),两组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血象异常、肝功损害和肾功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P与MMC均为术后浅表性膀胱癌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而由于THP治疗后复发率相对较低,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作者:马晋;范地兵;廖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七氟醚对幼鼠获取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七氟醚对幼鼠获取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出生后14d SD幼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和七氟醚组(Sevo),各9只.S组不做任何处理,Sevo组幼鼠暴露于5%的七氟醚4h,1周、3周、6周后于每天上午8:00~11:00应用Morris水迷宫对S组和Sevo组的18只开始连续7d的行为学观察,记录逃避潜伏期.结果 与S组相比,Sevo组逃避潜伏期和探索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七氟醚对幼鼠认识获取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汤和青;余相地;袁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从2008~2011年,纳入在我院诊治的冠心病(CAD)患者88例(研究组),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自愿者88例(对照组),采集空腹12h血标本,监测血清尿酸(SUA)水平.对两组的SUA进行定量比较并进行年龄、SUA浓度的亚组分析.结果 研究组SU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AD患者的S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较正常健康人群更为明显.对CAD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中高水平SUA需予以重视.

    作者:任学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和疾病健康指导对老年胃肠息肉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疾病愈合的影响.方法 78例老年胃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为实验组患者提供完整的书面围手术期护理计划、疾病健康指导,护理人员一对一督导执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门诊随访率、疾病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严士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脉搏波传导速度、动态脉压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脉搏波传导速度、动态脉压检测在了解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86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的baPWV、baPWV%及24h、白天和夜间动态MBP、PP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baPWV、baPWV%及24h、白天和夜间动态MBP、P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中多支病变者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患者,重度狭窄者高于轻度及中度狭窄患者,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动态脉压可有效反应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可用于了解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唐永江;赵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1例患者肾脏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肾穿术前术后的护理和术中的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行肾脏穿刺活检术手术护理和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肾穿刺术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穿刺术成功率100%.结论 肾脏穿刺活检术是一项有创检查,可能发生出血、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探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目前ICU中多的感染之一.患有VAP的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较长的住院时间.因为仅依靠影像学上出现新的炎性渗出,以及发热、白细胞增高或减少、支气管脓性分泌物等临床标准就诊断有呼吸机相关肺炎,太过于局限了,且很多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故单靠临床指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缺乏敏感度.应用气道分泌物培养定量分析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以及降低病死率.但对于定量分析,目前还不能确定哪一种标本收集方法更加的完美.

    作者:陈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12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在抗感染,改善通气,吸氧、吸痰等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吸入布地奈德1mg/次,2次/d,同时予复方异丙托溴铵1.25ml/次,间隔20min~2h吸入1次至喘憋缓解;对照组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mg/(kg·次),2次/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1.28,P>0.05),但显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92,P<0.05),并且观察组喘憋减轻时间、喘息缓解时间、住院日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需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静脉使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作者:苏秦;邓益斌;于旭旭;唐怡;杨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绵阳地区2006~2010年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间绵阳地区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发生规律,为以后急性中毒的救治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事先确定的入组标准,收集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经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受理的急性中毒患者数据,以性别、年龄、地域、时间、毒种等为观察指标,将资料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2311例急性中毒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急性中毒患者呈现增多的趋势,男女之比为1.17:1;20~40岁属好发人群;各年份无明显季节性;各年度均有急救高峰时间段;主城区占75.08%;急性中毒多的为酒精中毒(61.66%),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公共餐饮娱乐场所和家中是高发地点.结论 根据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建议政府应健全法制,加强公民健康教育,完善监督与监测,健全院前急救网络,科学制定急性中毒应急救治预案,是降低中毒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病死率关键措施.

    作者:冯守映;邓绍富;骆贵强;李银先;汤道雄;邓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SPOT.TB)和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在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两者在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诊或待排结核的68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采用T SPOT.TB和TST试验,比较二者对结核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阳性似然比(LR+)和阴性似然比(LR-).结果 68例疑患结核患者确诊结核48例.T SPOT.TB实验在敏感性、特异性、PPV、NPV等方面显著优于TST(P<0.05);T SPOT.TB的LR+值明显高于TST,LR-值明显低于TST.结论 T SPOT.TB检测是诊断结核的快速敏感方法,显著优于结核菌素试验(TST),更适于作为结核筛检试验,在结核疾病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永生;刘蔺;周航;宁靓;徐小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患儿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D组15min内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必要时追加丙泊酚.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评级;观察两组患儿注药前(T0)、注药后5min(T1)、过脾曲时(T2)、过肝曲时(T3)、苏醒时(T4)HR、RR、SBP和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组镇痛效果优于P组(P<0.05).T1时两组HR慢于、SBP和SpO2均明显低于T0时(P<0.05).T2~T4时D组HR慢于、SBP低于P组和T0时(P<0.05).P组起效、苏醒时间长于D组(P<0.05).P组丙泊酚用量明显高于D组(P<0.05).术中舌后坠和呼吸抑制P组明显高于D组(P<0.05).P组苏醒时头晕、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可以安全用于小儿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且麻醉效果满意.

    作者:程斌;徐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测量视神经相关结构的变化在早期诊断颅内压增高中的应用

    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患者常有难以忍受的头痛、呕吐,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迅速增高还会导致脑疝,危及生命.ICH在代偿期时,患者的体征症状常不典型,易忽略,有明显症状时已进入失代偿期.因此,临床上早期判断是否有ICH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将恶性循环打破在失代偿期,避免进入血管麻痹期.现代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超声技术的应用,为早期诊断颅内高压提供了依据,进一步缩短了诊断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患的痛苦,降低病死率.本文将对超声测量视神经相关结构的在早期诊断颅内压增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世琪;李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