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飞;黄朝友;杨振;钱友良;郭志明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与高血压数值及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以研究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0 例.按静息心率(RHR)水平分为2 组,RHR1 组<70bpm,RHR2 组≥80bpm,并检测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心电图心肌缺血、血压.结果①高血压组RHR(80.10±8.02)bpm 显著高于对照组RHR(68.81±9.28)bpm,且高血压组RHR≥80bpm 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②RHR增加的高血压患者其心肌缺血明显,RHR与心肌缺血呈正相关性(r=0.234,P <0.01).结论 静息心率增加可能是高血压疾病发生及其心肌缺血增加的危险因素.
作者:姚素波;彭大庆;叶先平;王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例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给予置管前后等护理.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均痊愈,无患者发生肺栓塞.结论 PICC后的临床专业、及时与有效的护理可减少PICC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以及提高血栓发生后的治愈率.
作者:唐怀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程度的因素,为优化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经标准吞咽评估检查确诊的196例DAS患者,入院48h内完成SSA定量评估,详细记录入院时的年龄、性别、是否有糖尿病史、有无卒中史、有无高血压病史、是否为脑干卒中、卒中病灶大小、卒中病灶是否多发、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低密度脂蛋白、巴塞指数、NIH卒中量表评分.分析这些因素与SSA评分的关系.以以上因素为自变量,以SSA评分为应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巴塞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年龄、是否脑干卒中与标准吞咽评估评分密切相关(P<0.05),其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43、0.238、0.142、-0.220.结论 巴塞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年龄、是否脑干卒中可以协助判断吞咽障碍程度.
作者:王相明;张月辉;林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比.方法 选择符合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伴出血住院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泮托拉唑组(42例)和奥美拉唑组(36例).泮托拉唑组给予泮托拉唑42.3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12h;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42.6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12h,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二者效果-成本比.结果 泮托拉唑组总有效率为92.9%,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为94.4%,两组药物均能有效止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和2.7%;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5.19、10.2;奥美拉唑相对于泮托拉唑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为317.3.结论 国产泮托拉唑是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出血有效、安全、经济的药物.
作者:徐朝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叶酸、维生素B12联合重组促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口服叶酸及维生素B12),对照组22例.两组病例都合并使用EPO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清蛋白(Alb)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 Hb、 Hct、Alb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Hb、 Hct、Alb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 叶酸、VitB12联合EPO较单纯使用EPO可以更好的改善血透患者的贫血状况.
作者:张渊;孟祥龙;梁静;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西尼地平能否在低氧环境下,通过抑制HIF-1α下调宫颈癌HeLa细胞VEGF的表达.方法 将HeLa细胞分为常氧组(Normoxia组)、低氧环境组(Hypoxia组)、低氧环境+3μM西尼地平组(Hypoxia+3μM Cilnidipine组)和低氧环境+30μM西尼地平组(Hypoxia+30μM Cilnidipine组).在低氧环境(1% O2、5% CO2和94% N2)下,对Hypoxia+3μM Cilnidipine组和Hypoxia+30μM Cilnidipine组细胞使用西尼地平(3μM和30μM)干预,在干预后不同时间点(0、24、48和72 h)使用MTT法对HeLa细胞活性进行测定;在干预72h后,使用RT-PCR法对细胞表达的VEGF和HIF-1α mRNA进行测定,使用Western blot法对细胞表达的VEGF和HIF-1α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在低氧环境下,西尼地平干预后,HeLa细胞的细胞活性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降低(P均<0.05);在干预72 h后,细胞VEGF和HIF-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未干预细胞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结论 在低氧环境下,西尼地平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下调HeLa细胞VEGF的表达,导致肿瘤的增殖能力降低.
作者:袁志平;牟华平;王秋;王立帅;陈洁;张川利;周光远;陈家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创伤评分(trauma score TS)在急诊救治地震伤员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对2013年4月20日~2013年4月26日我院急诊科救治的241例地震伤员应用创伤评分判断伤情,快速分级,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后比较各级别患者的抢救率、手术率、死亡率、误分率.结果 创伤评分为1~3分(极重度伤)0例,4~13分(重伤)的为22例,14~16分(轻伤)的为219例,根据伤情级别,快速分诊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救治率达100%,手术84例,误诊13例,无1例死亡.结论 地震伤、群体伤的伤情评估在急救流程中至关重要,运用创伤评分能更加客观有效地判断伤情,及时分诊,提高地震伤员的急救效率.
作者:郎志刚;肖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院前低血糖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贡市急救中心2005~2010年度所有院前低血糖资料,描述院前低血糖人数及占院前急救总人数的比值,描述性别及年龄构成,分析时间分布特点,描述院前低血糖病因及构成比,描述院前低血糖患者意识状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2005~2010年院前低血糖共204例,占院前急救总人数百分比0.83%,各年院前低血糖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男108例,女96例,年龄为(63.5±15.8)岁,男女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院前低血糖接诊时间的周及月份分布无高峰点及高峰段,时点分布高峰点为13点26分,高峰段为8点33分~18点20分,院前低血糖以糖尿病低血糖为主,院前低血糖的意识状态为昏迷101例(49.5%),意识模糊62例(30.4%),昏睡状态13例(6.4%),嗜睡3例(1.5%),意识清楚25例(12.3%),经治疗意识正常177例(92.2%),意识未恢复16例(7.8%).结论 我们必须充分了解院前低血糖的临床特点,重视糖尿病教育,提高院前急救人员低血糖诊疗水平,对于低血糖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徐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1 年 1月~2012 年 9月80例经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且快速Hp尿素酶试验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前 5d 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后5d 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对照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共10d,疗程结束后继续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4周,治疗后第6周复查胃镜及 Hp,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5%和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 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优于传统三联法根除Hp,能够有效地清除 Hp和预防复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毅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术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负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PCI介入治疗的11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负荷组术前12h予阿托伐他汀40mg口服,术前2h再给予40mg口服,术后继续20mg/d治疗;对照组术前不予阿托伐他汀,仅术后予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测定PCI前后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指标变化.结果 高剂量负荷组患者CIN发生率为1.69%,明显低于对照组11.86% (P<0.05).PCI术后两组患者cTnI、CK-MB和CRP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增高(P<0.05),但高剂量负荷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负荷可减少ACS患者术后CIN发生率,该保护效应可能与其减轻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牟英;罗彩东;刘云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2009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例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及预后.结果 15例患者均有一侧肢体无力,肌力从0级至轻瘫,与肢体瘫痪同侧的中枢性面瘫9例,与肢体瘫痪同侧的舌瘫7例;一侧肢体感觉障碍11例;10例起病时伴有头晕或眩晕;13例伴有构音障碍;6例有饮水呛咳;1例患者出现一侧肢体共济失调;1例患者出现复视,在体征上表现为病灶侧眼球外展障碍对侧肢体瘫痪的交叉瘫.头颅MRI示梗死灶位于一侧脑桥内侧,多为楔形,底部紧靠脑桥腹侧表面,尖部朝向脑桥被盖;病灶大部分位于基底动脉旁中央支的供血区域内,常位于脑桥中上部,很少累及第四脑室底.结论 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位于脑桥内侧2/3区域,主要由基底动脉穿支病变引起;凡在临床诊疗中发现一侧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伴有头晕或眩晕、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的患者均要考虑到脑桥旁正中梗死,及时行MRI检查;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预后较好.
作者:高健;吕志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急性期COPD并发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2011年,选择我科(呼吸,肾内)COPD合并肾损害(蛋白尿和/或急性肾衰竭)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常规治疗组、肾康治疗组,每组25例,分别在治疗时及治疗后2周、4周检查24h尿清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FEV1%和全血粘度等指标,并观察其变化.结果 ①在治疗2周后,常规治疗组尿清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FEV1%和全血粘度无明显改变(P>0.05);肾康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②4周后,常规组24h尿清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EV1%和全血粘度无变化;肾康组除FEV1%明显上升外,其余指标均进一步下降 (P<0.01).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并发肾损害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有效的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蒲超;陈永忠;朱再志;许志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内侧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同期行腹腔镜内侧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30例(腔镜组)和行传统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开腹组) 27例的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腔镜组的出血量(47.1±45.8)ml明显少于开腹组(90.3±50.7)ml(P<0.05);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腔镜组(24.3±7.9)h小于开腹组(63.2±16.1)h(P<0.05); 术后住院时间腔镜组( 7.1±1.2) d短于开腹组(12.5±2.8) d(P<0.05).结论腹腔镜内侧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 符合微创手术切口小、患者痛苦轻、康复快的优点及肿瘤根治原则.
作者:李云涛;侯康;刘展;夏乡;刘雁军;江山红;何欢;古建辉;李世红;任海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影响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期待治疗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36例PPROM(孕周28~33+6)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期待时间长短将患者分为A组:期待治疗时间<72h(56例);B组:期待时间≥72h(80例).结果 两组年龄、孕产次、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破膜时孕周宫颈长度及扩张程度、羊水过少、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ROM 破膜时孕周、羊水过少、绒毛膜羊膜炎、入院宫颈长度和扩张程度对期待治疗时间的长短有影响.
作者:陆韵佳;周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腔镜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效果评价.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的手术室护士制定相应的腔镜专科培训目标和计划,进行规范化培训后对其考核评价.结果 2009-2012年96名学员在接受腔镜专科规范化培训后理论知识考核平均(94.6±2.7分),操作技能考核平均(96.2±2.3分).手术医生对培训后学员手术配合满意度评分均在94.2分以上,满意度呈上升趋势.结论 手术室腔镜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是适应微创手术发展的必然需求.
作者:陈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鼻内镜联合手术疗效.方法 39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窦炎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鼻内镜鼻窦开放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年,所有患者鼻中隔矫正居中,无1例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或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 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的鼻内镜联合手术方式有效,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汉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岗前岗后一体化整合模式在医院实习护生培训中的应用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实习护生培训的200名护士学生实习情况,按照采用实习生培训方式的不同,将实习生分为两组,对照组100名,采用常规简单的岗前培训;观察组100名,采用岗前岗后一体化整合模式下的培训措施进行培训.对两组实习生的培训结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实习生培训后掌握专业知识和专科能力的情况,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观察组掌握的理论知识情况、基本操作能力、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医院实习生培训采取岗前岗后一体化整合模式的培训方式,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文绍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腹腔镜及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100例,其中腹腔镜组49例,小切口组51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第3天外周血中CD3、CD4+、CD8+及NK细胞表达变化,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 患者术后第1天、腹腔镜组和小切口组CD3、CD4+、CD8+及NK细胞同术前相比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第3天腹腔镜和小切口组CD3、CD4+、CD8+及NK细胞同术前相比均基本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腹腔镜组比较,小切口组术前及术后CD3、CD4+、CD8+及NK细胞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作者:陈小芬;陈洪彬;周洪贵;阳志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远期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110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非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患者服药2年期间血压的控制情况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脑卒中发生率、卒中死亡发生率、心血管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2% 和 7.1%,P=0.037.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作者:孙学春;刘瑶霞;陈晓涵;吴红英;张伟;赵志颖;唐正萍;刘鹏;李敏;周晓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一次性脉搏氧饱和度(SpO2)探头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心电监护仪配置的永久性探头,试验组采用一次性脉搏氧饱和度探头监测SpO2.观察两组患者在监测过程中,SpO2精确性、患者感受舒适性、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率、成本核算等情况.结果 ①准确性:试验组高于对比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②舒适性: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③医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④成本核算: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Ρ<0.05).结论 一次性脉搏氧饱和度探头能够提高SpO2监测的准确性、舒适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科室成本.
作者:严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