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蓓;何刚;邹胜琴;刘海
目的 探讨创伤评分(trauma score TS)在急诊救治地震伤员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对2013年4月20日~2013年4月26日我院急诊科救治的241例地震伤员应用创伤评分判断伤情,快速分级,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后比较各级别患者的抢救率、手术率、死亡率、误分率.结果 创伤评分为1~3分(极重度伤)0例,4~13分(重伤)的为22例,14~16分(轻伤)的为219例,根据伤情级别,快速分诊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救治率达100%,手术84例,误诊13例,无1例死亡.结论 地震伤、群体伤的伤情评估在急救流程中至关重要,运用创伤评分能更加客观有效地判断伤情,及时分诊,提高地震伤员的急救效率.
作者:郎志刚;肖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目的 研究不同方式的非血管化结构性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用38只新西南大白兔建立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将髂骨块与股骨应力骨小梁方向一致植于股骨缺损靶区域;B组垂直方向植骨;C组随机植骨.术后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测定X-ray、新生毛细血管、新生骨生成量等指标.结果 股骨骨缺损缺损范围:13~14mm.三组骨缺损靶区域骨痂生长及X-ray:术后2周有少许程度区别,4周时差别明显,8周无明显差别.CD34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新生骨量:术后2、4周AB、BC两组差别明显(P<0.05),8周三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不同方式的非血管化结构性骨移植治疗骨缺损,影响骨缺损的早期愈合,移植骨沿骨小梁方向与成骨方向一致植入骨缺损靶区域,在骨愈合早期要优于另两种植骨方式.
作者:葛建华;薛兆龙;张忠杰;鲁晓波;罗雷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远期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110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非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患者服药2年期间血压的控制情况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脑卒中发生率、卒中死亡发生率、心血管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2% 和 7.1%,P=0.037.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作者:孙学春;刘瑶霞;陈晓涵;吴红英;张伟;赵志颖;唐正萍;刘鹏;李敏;周晓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急性期COPD并发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2011年,选择我科(呼吸,肾内)COPD合并肾损害(蛋白尿和/或急性肾衰竭)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常规治疗组、肾康治疗组,每组25例,分别在治疗时及治疗后2周、4周检查24h尿清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FEV1%和全血粘度等指标,并观察其变化.结果 ①在治疗2周后,常规治疗组尿清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FEV1%和全血粘度无明显改变(P>0.05);肾康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②4周后,常规组24h尿清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EV1%和全血粘度无变化;肾康组除FEV1%明显上升外,其余指标均进一步下降 (P<0.01).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并发肾损害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有效的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蒲超;陈永忠;朱再志;许志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甲氧明联合阿托品预注对腰硬联合麻醉下产妇低血压的防治作用及与单用甲氧明的比较.方法 90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腰麻完成后静脉预注甲氧明3mg、阿托品0.2mg+甲氧明2mg及生理盐水2ml.记录腰麻前(T0)、腰麻后5min(T1)、手术开始时(T2)、胎儿娩出后5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SBP、DBP、HR.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Ⅲ组T1~T3时SBP及DBP均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Ⅰ组T1、T2时HR明显降低且明显慢于其他两组(P<0.05).与T0时比较,Ⅲ组T1~T3时SBP及DBP均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Ⅰ组T1、T2时HR明显降低且明显慢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预注甲氧明3mg或甲氧明2mg与阿托品0.2mg联合应用均能有效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产妇低血压;但甲氧明与阿托品联合应用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作者:郑茂;陶刚;李薇;罗彬;魏官峰;谢生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CsA与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治疗对以RNS为表现的IgM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34例以RNS为表现的IgM肾病患儿随机分两组,分别予CsA 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CsA组)或CTX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CTX组),疗程至少12个月,观察各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肌酐、胆固醇和不良反应, 以及各组的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CsA组和CTX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72.2%,P>0.05.完全缓解患儿中,CsA组平均尿蛋白转阴时间为(35.6±18.7)d,CTX组为(54.7±21.6)d,P<0.05;CsA组、CTX组尿蛋白反复率为36.4%、40.4%,P>0.05.两组患儿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sA与CTX治疗以RNS为表现的IgM肾病疗效无明显差异,但CsA联合激素治疗组尿蛋白转阴时间短.
作者:罗苇;冯仕品;王莉;谢敏;张伟;李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肱三头肌尺骨鹰嘴腱膜双入路结合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肱三头肌尺骨鹰嘴腱膜双入路结合双钢板内固定治疗19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结果 19例均获随访,时间14~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按Mayo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6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78.9%.结论 经肱三头肌尺骨鹰嘴腱膜双入路,在不造成肱三头肌及尺骨鹰嘴的横断性损伤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显露肱骨髁部骨折,结合双钢板的牢固内固定,术后无需等待骨折周围软组织愈合,可以一期进行肘关节主动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作者:史艳光;刘彬;刘谋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唐肌康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效果及差异性.方法 同体对照,分别采用唐肌康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10只糖尿病大鼠背部两侧皮肤溃疡进行外敷治疗,观察溃疡创面大小、自溶清创效果、有无换药疼痛.结果 唐肌康自溶清创效果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t=-1.455,P=0.172);唐肌康换药疼痛显著低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68.850,P=0.000).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均有效,唐肌康自溶清创效果、换药疼痛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作者:顾琼;唐利;郭辉梦;赵彩群;李沛金;刘珉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2009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例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及预后.结果 15例患者均有一侧肢体无力,肌力从0级至轻瘫,与肢体瘫痪同侧的中枢性面瘫9例,与肢体瘫痪同侧的舌瘫7例;一侧肢体感觉障碍11例;10例起病时伴有头晕或眩晕;13例伴有构音障碍;6例有饮水呛咳;1例患者出现一侧肢体共济失调;1例患者出现复视,在体征上表现为病灶侧眼球外展障碍对侧肢体瘫痪的交叉瘫.头颅MRI示梗死灶位于一侧脑桥内侧,多为楔形,底部紧靠脑桥腹侧表面,尖部朝向脑桥被盖;病灶大部分位于基底动脉旁中央支的供血区域内,常位于脑桥中上部,很少累及第四脑室底.结论 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位于脑桥内侧2/3区域,主要由基底动脉穿支病变引起;凡在临床诊疗中发现一侧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伴有头晕或眩晕、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的患者均要考虑到脑桥旁正中梗死,及时行MRI检查;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预后较好.
作者:高健;吕志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腔镜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效果评价.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的手术室护士制定相应的腔镜专科培训目标和计划,进行规范化培训后对其考核评价.结果 2009-2012年96名学员在接受腔镜专科规范化培训后理论知识考核平均(94.6±2.7分),操作技能考核平均(96.2±2.3分).手术医生对培训后学员手术配合满意度评分均在94.2分以上,满意度呈上升趋势.结论 手术室腔镜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是适应微创手术发展的必然需求.
作者:陈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在输卵管妊娠诊断中的运用比较.方法 对201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经腹部(TAS)、经阴道(TVS)以及经腹部与经阴道二者结合的(TAS+TVS)超声声像图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AS 67例诊断符合率65.3%,漏诊率19.5%,误诊率15.2%;TVS 67例诊断符合率82.2%,漏诊率9.2%,误诊率8.6%;TAS+TVS 67例诊断符合率96.4%,漏诊率1.8%,误诊率1.8%.TAS+TVS对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胚芽、原始心管搏动、宫内假孕囊及卵巢的检出率远较TAS、TVS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腹部与经阴道二者结合的超声检查方法比仅经腹部或仅经阴道的方法诊断准确率高,误诊或漏诊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许达清;孔晓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息肉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泌尿外科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切除输尿管息肉患者21例.结果 输尿管息肉术中通过钬激光全部切除.术后21例患者随访3个月,无息肉复发患者,1例出现输尿管局部狭窄.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息肉安全、有效,但其长远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赖飞;黄朝友;杨振;钱友良;郭志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例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给予置管前后等护理.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均痊愈,无患者发生肺栓塞.结论 PICC后的临床专业、及时与有效的护理可减少PICC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以及提高血栓发生后的治愈率.
作者:唐怀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指南推荐维持性血透患者(MHD)临床监测频率应每1~3月1次,提供临床指导和判断,而实际工作中检验频率和推荐频率有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我中心临床指标实际监测频率与指标达标情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10例患者分别行血常规、血电解质、ALB、iPTH等检查的次数,测定上述指标值,按照KDOQI及KDIGO指南计算每位患者1年间的达标率,分析患者临床检验的频率与上述指标达标情况的关系.结果 按患者各项检验的次数,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检验≤3次/年;B组,4~5次/年;C组,≥6次/年),三组患者年龄、性别、CKD病程及透析龄无显著差异.血Hgb,A组与B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93);Hgb达标率,A组与B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B组与C组患者Hgb达标率无显著差异.血Ca、P值达标率与Hgb类似,A组与B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指南推荐的检测频率有利于MHD患者各项指标的控制,临床上实施存在困难时应至少每季度一次,否则不利于贫血及钙磷等生化等指标的控制.
作者:张月;洪大情;何强;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聚焦超声和药物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的效果.方法 100例中-重度持续性AR完全随机按11比例分配到聚焦超声组和药物组,每组50例.聚焦超声组使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进行治疗;药物组予氯雷他定及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4周.治疗后随访18个月,用记分法评定其术后或用药后12个月和18个月的疗效.结果 术后12个月,18个月聚焦超声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76%;药物组为48%、3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药物治疗,聚焦超声治疗中-重度持续性AR疗效显著、微创、安全.
作者:温蓓;何刚;邹胜琴;刘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西尼地平能否在低氧环境下,通过抑制HIF-1α下调宫颈癌HeLa细胞VEGF的表达.方法 将HeLa细胞分为常氧组(Normoxia组)、低氧环境组(Hypoxia组)、低氧环境+3μM西尼地平组(Hypoxia+3μM Cilnidipine组)和低氧环境+30μM西尼地平组(Hypoxia+30μM Cilnidipine组).在低氧环境(1% O2、5% CO2和94% N2)下,对Hypoxia+3μM Cilnidipine组和Hypoxia+30μM Cilnidipine组细胞使用西尼地平(3μM和30μM)干预,在干预后不同时间点(0、24、48和72 h)使用MTT法对HeLa细胞活性进行测定;在干预72h后,使用RT-PCR法对细胞表达的VEGF和HIF-1α mRNA进行测定,使用Western blot法对细胞表达的VEGF和HIF-1α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在低氧环境下,西尼地平干预后,HeLa细胞的细胞活性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降低(P均<0.05);在干预72 h后,细胞VEGF和HIF-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未干预细胞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结论 在低氧环境下,西尼地平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下调HeLa细胞VEGF的表达,导致肿瘤的增殖能力降低.
作者:袁志平;牟华平;王秋;王立帅;陈洁;张川利;周光远;陈家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严重蜂蛰伤的临床诊治方案与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18例严重蜂蜇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局部处理、全身用药及血液净化等治疗措施,观察临床特征及疗效差异.结果 18例患者中15例治愈出院,住院时间8~27d,3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对于严重蜂蜇伤患者,除了早期局部处理外,还应重点进行全身综合治疗.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曾光;饶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发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2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A\B级,采用TACE+PSE,每次脾脏栓塞范围约10%~30%,栓塞次数2~4次,至脾脏总的栓塞范围约60%~70%,记录术后外周血象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整个疗程后,所有患者的外周血象均达到正常水平,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发的脾功能亢进,能准确控制脾动脉栓塞的范围及位置,安全而有效.
作者:滕红;赵张平;徐兴明;谢英;陈友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例老年骨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模式,选取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临床满意度、护理前后心态改变作为对比指标.结果 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试验组患者在健康行为、临床满意度、护理前后心态改变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骨科住院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患者表现上优于常规护理服务,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叶酸、维生素B12联合重组促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口服叶酸及维生素B12),对照组22例.两组病例都合并使用EPO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清蛋白(Alb)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 Hb、 Hct、Alb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Hb、 Hct、Alb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 叶酸、VitB12联合EPO较单纯使用EPO可以更好的改善血透患者的贫血状况.
作者:张渊;孟祥龙;梁静;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