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涵;张谦;吕霞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缺血再灌注组(IR)和依托咪酯组(Etom),各20只.采用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后1d、3d、7d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mPTP的表达.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和Etomidate组海马CA1区神经元mPTP的表达明显上升(P<0.01),但Etom组海马CA1区神经元mPTP的表达低于IR组(P<0.05).组内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PTP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作者:侯俊;杨鹏;汤和青;皮明芳;方为;冯雪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康复期对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科室2011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52例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期排便及舒适度、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17例,无效9例,有效率 65.3 %,实验组有效24例,无效2例,有效率 92.3 %,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舒适护理在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期能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防止再出血,增加患者康复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蒲涛;周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就诊时间和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和传统置管组,胸腔镜组在电视胸腔镜下处理积液和胸膜后喷洒滑石粉,传统置管组经胸腔闭式引流后向胸膜腔内灌注滑石粉胶浆,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胸腔镜组有效率(96%)明显高于传统置管组(73%)(P<0.05),且住院时间、引流时间短于传统置管组,胸腔镜组有术后复张性肺水肿、肺漏气、阻塞性肺不张各1例.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微创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凌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为其心理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08例被试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躯体化、抑郁等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E得分较低,N得分较高,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消极应对得分高,积极应对得分低,与正常组有极显著差异.冠心病组N得分与抑郁、焦虑等显著性正相关;E得分与人际敏感、焦虑等显著性负相关.冠心病组消极应对得分与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呈非常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冠心病患者有神经质及内向型人格倾向;消极应对对冠心病的心理健康不利.要从完善人格和改善应对方式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尹绍侠;王建新;刘艳丽;王慧霜;滑俊峰;姜长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外侧小切口微创方式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常规后外侧切口TH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6月,采用外侧微创小切口(A组)THA治疗髋部疾病26例,同期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B组)THA治疗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外展肌力、住院时间、术后Harris功能评分等.结果 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两组间的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术后2周外展肌力、住院时间及术后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术式临床疗效大致相同,小切口微创方式THA具有损伤小、失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的优点,适用于体形中等及偏瘦患者.
作者:叶永杰;银毅;陈刚;孙官军;王志强;索仓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静滴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13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8).对照组给予吸氧、口服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人免疫球蛋白400mg/(kg·d),治疗时间为5d.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咳嗽、喘憋、呼吸困难缓解、湿啰音消失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咳嗽、喘憋、呼吸困难缓解、湿啰音消失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滴人免疫球蛋白能有效改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2例,男40例,女52例,年龄65~100岁,平均81岁;骨折按改良Evens分型:II型4例,III型15例,IV型63例,V型10;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75例.结果 手术时间35~55min,平均40min,出血量80~150ml,平均105ml;术后第7~14天离床活动,伤口一期愈合,出院后平均随访7.5个月(6~15个月),术后第15~30天,可扶助步器下床患肢不负重行走.术后1~2个月,可部分负重行走.术后4个月完全负重行走.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2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29例,良50例,可12例,差1例,优良率85.8%.无股骨颈螺钉切出、骨折断端塌陷吸收、主钉末端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抗旋转能力强,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良好选择.
作者:王亚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超声和CT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过综合征治疗和手术治疗确诊为腹部实质脏器闭合外伤的87例患者、103个外伤灶的CT和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和回顾.结果 在103个外伤脏器当中,利用超声进行准确诊断的共有91个(88.34%),利用CT进行准确诊断的有96个(93.20%);在25个对损伤复合脏器的诊断当中,利用超声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88%(22/25),利用CT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100%(25/25).结论 利用CT和超声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诊断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二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都比较高,而且差别不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联合使用,进行腹部脏器单一损伤检查是应首选超声检查,而对复合损伤进行检查时应首选CT诊断,并且在证实超声诊断时运用CT诊断的方法是不合理的.
作者:李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性输尿管小结石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50例在我院诊治的急性输尿管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 50例输尿管结石表现为走行与输尿管一致的输尿管内梭形、条形、点状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CT值132~716Hu,结石大小0.5~5mm.结石上端输尿管梗阻积水扩张20例、18例可见输尿管周围脂肪条纹征、14例结石周围软组织边缘征.超声检查检出率仅24.39%、X线腹部平片检查检出率36.00%,而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检出率100.00%.结论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可以直观、全面地显示输尿管结石大小、形态、位置及积水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合适的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的荷包缝合技术.方法 178例Ⅲ、Ⅳ期内痔和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单荷包组和双荷包组各89例,分别行改良单荷包法和传统双荷包法PPH术,对无法回缩的混合痔均加做外剥内扎处理.分析比较手术时间、标本宽度、术中血肿、术中出血、痔核回缩、术后胀痛、术后出血.结果 178例的痔核回缩均满意.改良单荷包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胀痛明显少于双荷包组(P<0.05),术中粘膜下血肿的发生及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双荷包组(P<0.01).切除标本宽度、术后出血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单荷包法的手术时间短,术中血肿发生率明显降低,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顾新华;谭纪伏;袁政;许伯平;査建华;沈韧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经纤维支气管镜下注射药物治疗支气管结核及预防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患者40例,男11例,女29例,年龄18~50 岁,平均29岁.全部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支气管结核,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每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给予异烟肼0.2g局部注射,治疗2~8次不等,平均4.4次,以及一次丝裂霉素C 0.4mg/ml局部注射.治疗后观察气促等症状改善,测量气道直径、横截面狭窄率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快,生活质量提高,无气道狭窄发生,随访1年病情稳定.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下注射异烟肼及丝裂霉素C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确切,有效防止气道狭窄,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阳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建立人睑板腺癌动物模型的方法,对比不同的方法对成瘤率的影响,为睑板腺癌的体内实验提供平台.方法 分别采用细胞悬液法和组织块移植法接种人睑板腺癌于BALB/C裸鼠体内,细胞悬液组和组织块组各接种裸鼠30只.观察两组移植瘤的成瘤率及生物学特性.结果 细胞悬液组成瘤率为20%,组织块组为46.7%.结论 组织块法较细胞悬液法成瘤率高,与原发肿瘤生物相似度接近,组织块移植法是建立人睑板腺癌动物模型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满;吴晓梅;牟章兵;李东川;刘娟娟;王冬梅;王文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提高间歇导尿患者对饮水计划依从性方法,促进平衡膀胱管理模式的建立.方法 把我中心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两个病区进行间歇导尿的106例患者按病区分成两组,试验组51例采用个性化饮水计划,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饮水计划,比较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尿动力学等.结果 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尿动力学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个性化饮水计划能提高间歇导尿患者对饮水计划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ADL能力,使患者及早建立平衡膀胱管理模式.
作者:朱世琼;艾艳;唐芳;梁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急性盆腔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d,先静脉给药3d,待病情好转(改善)或体温正常后8h,改为口服,剂量不变,疗程14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300mg+甲硝唑500mg,静滴,1次/d,共14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6.09%;临床症状改善时间(3.05±1.67)d、静脉给药时间(6.78±1.23)d、住院时间(9.12±1.56)d均短于对照组的(4.82±2.01)d、(14.00±0.00)d、(17.98±2.67)d(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6.52%低于对照组的 23.91%.结论 莫西沙星单药治疗与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案相比,临床疗效高,发生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余小容;李建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塞来昔布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方法 以人鼻咽癌细胞株CNE为研究对象,设实验组(加入塞来昔布20mmol/L)及对照组,培养48h后,制备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塞来昔布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取不同浓度塞来昔布(0 ×10-5mol/L、1.0 ×10-5mol/L、2.0 ×10-5mol/L、4.0 ×10-5mol/L)处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TUNEL(DNA末端原位标记染色法)荧光染色法检测CNE细胞凋亡,计算凋亡率%=凋亡阳性细胞数/100个CNE细胞.结果 给予塞来昔布48 h后,透射电镜下CNE细胞染色质固缩边集,细胞器肿胀,胞浆内可见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学结果显示塞来昔布对CNE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S期细胞减少,G1期细胞增加,经浓度分别10mmol/L、20mmol/L、40mmol/L塞来昔布处理48h,随浓度增大,凋亡率增加.TUNEL结果显示:实验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CNE细胞凋亡百分比(4.3±2.21)%,明显高于对照组(0.9±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实验将塞来昔布作用于人鼻咽癌细胞株CNE细胞后,运用电镜观察到凋亡细胞增加.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作用于人鼻咽癌细胞株CNE细胞后,流式细胞术、TUNEL荧光染色均证明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凋亡有促进作用,塞来昔布(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已被认为肿瘤治疗新靶标,可为临床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窦艳玲;冯怀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本文考查纳米银抗菌钛板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的抗菌性能,为其临床运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湿化学法和水相硅烷化的方法,将纳米银附着在纯钛表面,通过抗粘附实验和贴膜法定性和定量的考察其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性能.结果 扫描电镜所示经过改性后的钛表面所粘附的致病菌明显少于对照组,贴膜法显示纳米银改性钛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放线伴放线杆菌和中间普氏菌的抗菌率达到了90%以上.结论 经过纳米银改性后的钛片具有卓越的抗菌性能,为其临床运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廖娟;郭俊;费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抢救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经CT复查证实的38例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8例患者中,手术治疗35例,放弃治疗3例,按GOS评分,出院时恢复良好22例,中残8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急危重症,病情变化快,尽早发现并及时复查CT,进而急诊手术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所在.
作者:汤秉洪;覃宗明;陈建刚;杨明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肛肠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根据肛肠外科特点,加强专科护理文化建设,改进病房管理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关注细节服务,实施个性化服务,通过对患者、医生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调查评估,作为优质护理服务成效的依据.结果 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各项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士工作主动性、护理质量以及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李长英;荣桂芳;林代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失败原因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6 年8 月~2012 年5 月于我院使用记忆合金髌骨爪进行治疗的87 例髌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8例内固定失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9~18 个月,平均13 个月.得到随访87例患者中8 例内固定失败,占9.20%.其中髌骨爪脱出2 例(2.30%),髌骨爪钩爪断裂1 例(1.153%),骨折块松散关节面不平3 例(3.45%),术后感染2 例(2.30%).结论 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失败原因有:①内固定的方法选择不恰当;②记忆合金髌骨爪的规格选择不准确;③术中反复塑形或粗暴操作;④对术后感染的重视不足;⑤术后功能锻炼不当.
作者:戴传强;李跃辉;肖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白介素-18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社区居民健康体检和COPD筛查,搜集COPD患者75例、健康非吸烟者63例和吸烟者68例,行肺功能测定后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血清中的IL-18、IFN-Symbolg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COPD稳定期患者IL-18、IFN-SymbolgA@和HsCRP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吸烟和非吸烟健康对照组(P<0.01).在COPD稳定期患者,IL-18与FEV1预计值百分比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但是HsCRP却未呈现相关性.结论 IL-18在COPD患者的外周血中处于较高的水平,提示其在COPD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亚红;吴颖琳;胡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