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管惠彬

关键词:婴幼儿, 腹泻, 病原微生物检验
摘要:目的 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方法 随机整理收集2010年12月~2011年11月门诊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及免疫胶体金方法 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 256份门诊腹泻惠儿的粪便标本病原学检测结果 显示:检出病原微生物136例,总检出率53.51%,其中病毒检测阳性99例(38.67%),轮状病毒感染检测阳性86例(33.59%),致病茵37例(14.45%).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好发于9~2 月.对夏秋季及有不洁饮食的婴幼儿腹泻应注意细菌学监测,便于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瘤针后尿道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后尿道狭窄治疗效果的吻合法,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方法 经会阴耻骨上联合切口入路,采用动脉瘤针后尿道吻合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18例.结果 术后3周拔除尿管,随访16例,时间3个月-12年.15例排尿通畅,1例术后3个月尿流变细,定期尿道扩张后排尿恢复通畅.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阳萎,1例半年后逐渐恢复.结论 动脉瘤针后尿道吻合疗效满意,手术简单,成功率高,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爱斌;刘运洪;李远勇;王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两种麻醉方法在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1年8月107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56例(BP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51例(PF组),比较两组检查前、中、后的MAP、HR、RR、SpO2及麻醉效果、检查时间、术毕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有效率均为100%,各时点MAP、HR、R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检查时间和术毕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均安全有效,临床应根据医师经验选用.

    作者:周道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低剂量纳洛酮对曲马多镇痛效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剂量的纳洛酮对曲马多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全麻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所有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2mg/kg曲马多负荷量,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镇痛药物选择曲马多20mg/kg,I组不用纳络酮(n=20),Ⅱ组纳洛酮2.4μg/kg(n=20),Ⅲ组纳洛酮4.8μg/kg(n=20),Ⅳ纳洛酮9.6μg/kg(n=20),稀释成100ml.PCA泵输注速度2ml/h,锁定时间15min.通过双盲方法 分别于使用PCIA后1、6、12、24h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评分,记录恶心、呕吐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等.结果 75例患者参与这项研究,这些患者中曲马多静脉镇痛均提供了满意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比较,纳洛酮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Ⅳ组在6h、12h和24h的镇静评分更低,P

    作者:陈春;龚园;杨鹏;冯雪刚;汤和青;侯俊;方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老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老年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以提高CKD的知晓率、治疗率,从而达到减少并延缓终末期肾脏病发生的目的.方法 对凉山彝族自治州行政事业单位5677例40岁以上在职及离退休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肾脏损伤及血糖、血脂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在4984例资料完整的受检人员中,尿蛋白阳性率为5.1%,高血压,高血糖人员中,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11.0%和10.9%,两者正常其蛋白尿发生率则分别为3.1%和3.8%;血尿酸增高及高血脂人员的尿蛋白发生率分别为7.9%,6.8%,正常者为4.2%和4.3%;慢性肾脏病患病率17.8%,知晓率仅1.0%.结论 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老年人群中,CKD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患病指数高于发达国家甚至国内许多地区,但知晓率和治疗率却低于上述国家与地区,早期防治CKD的形式严峻.

    作者:刘志康;杨雪莲;谢锐;王利平;张路路;廖志敏;李列平;李昆;李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生率、病情、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 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7例ICP孕妇,其中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73例为HBV+ICP组,无乙肝病毒感染的234例为单纯ICP组.通过对比分析,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生率、病情、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所有住院孕妇中未合并 HBV感染的孕妇ICP发病率4.27%,合并HBV感染的孕妇ICP发病率14.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V+ICP组瘙痒出现时间明显早于单纯ICP组,分别为(29.2±4.8)周及(32.6±3.9)周(P<0.01).二者血清胆汁酸和胆红素的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ICP孕妇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小于胎龄儿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合并HBV组产后24h阴道出血量明显增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潘胡;梅又文;唐太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乐山市健康人群胱抑素C正常参考范围的建立

    目的 研究乐山市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健康人群胱抑素C(Cys-C)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2687例健康体检人群(年龄3~88岁)血清Cys-C的浓度.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Cys-C的浓度的差异,用2.5%-97.5%百分数范围,表示95%参考范围.结果 乐山市健康人血清Cys-C的频数分布均为非正态性分布,不同性别之间血清Cys-C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年龄分组后分析显示,女性血清Cys-C的值在Ⅰ组(3~17岁)和Ⅱ组(18~59岁)中无统计学意义,而Ⅲ组(60~88岁)中Cys-C的值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男性各组间血清Cys-c的值有统计学意义,且血清Cys-C的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各组血清Cys-C的值的95%的参考范围为:男性,3~17岁:0.49~1.05mg/L,18~59岁:0.54-1.14mg/L,60-88岁:0.71~1.63mg/L;女性,3~59岁:0.51~0.97mg/L,60~88岁:0.62,1.54mg/L.结论 乐山市健康人群血清胱抑素C浓度存在着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临床医生在应用该检测指标时应注意因年龄和性别不同而带来的变化,选择适合的参考范围.

    作者:曹志林;王建国;王明贤;黄鑫;张瑞莲;龚涛;杨建科;顾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直肠上段乙状结肠息肉诊断与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 经肛门入路行直肠息肉、腺瘤切除术改变了传统经腹切除直肠息肉、腺瘤,减轻了患者的损伤和痛苦.方法 在腰俞穴麻醉下将直肠息肉、腺瘤拖出肛门外,直视下切除.结果 患者免去经腹手术的损伤,痛苦小.结论 本手术方式简便、安全、易推广.

    作者:全大祥;邓台燕;武乃金;吴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5例尿道成形术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护理经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成功.方法 针对小儿特点制定完整的护理方案及护理措施,总结35例尿道下裂成形术护理体会.结果 25例一期痊愈,6例发生尿瘘,2例延期愈合,8例行二期手术,7例出现尿道狭窄.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高质量的护理、正确的排尿指导和出院指导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宗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成都市高血压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成都市高血压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从2009-2010年在成都铁路分局医院健康体检的资料中,取有完整资料的1156例高血压人群列入本次研究,根据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高血压人群清蛋白尿的患病率为23.79%,血尿的患病率为2.94%,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4.76%.该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27.78%,知晓率为4.05%.②收缩压每升高20mmHg、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每升高10mmHg,清蛋白尿的患病率均明显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与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值均呈正的直线相关,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与eGFR值均呈负的直线相关.高血糖、高尿酸、血压未控制和高血压知晓率是清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年龄、高尿酸和高血糖是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饮酒与GFR下降呈负相关;女性是血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成都市高血压人群申,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与血压的水平有关.控制血压、血糖和尿酸可减少CKD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郭宗琳;付平;周雅南;王启容;梁江红;董俊邑;付彬;杨福华;张薇;郑波;苏晓喻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种方法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系统评价

    目的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 比较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CNL)、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以及后腹腔镜榆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中文泌尿外科期刊的相关文献.收集上述3种方式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随机和非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①结石清除率:3种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URL vs PCNL:RR:0.88,95%CI(0.85,0.91),URL vs RPLU:RR:0.84,95%CI(0.80,0.87),PCNL vs RPLU:RR:0.97,95%CI(0.95,1.00);②二次治疗:3种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URL vs PCNL:RR:4.32,95%CI(2.67,6.98),URL vs RPLU:RR:14.75,95%CI(5.97,36.44),PCNL vs RPLU:RR:3.55,95%CI(1.37,9.16);③手术并发症:3种方式无统计学意义.URL vs PCNL:RR:0.70,95%CI(o.46,1.06),URL vs RPLU:RR:1.03,95%CI(0.59,1.80),PCNL vs RPLU:RR:1.22,95%CI(0.71,2.11);④住院时间:3种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URL vs PCNL:RR:-2.73,95%CI(-3.68,-1.77),URL vs RPLU:RR:-1.71.95%CI(-3.03,-0.39),PCNL vs RPLU:RR:1.03,95%CI(0.23,1.84).结论 ①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RPLU 优于PCNL,而PCNL优于URL;②二次治疗:RPLU少于PCNL,而PCNL少于URL;③手术并发症:URL、PCNL与RPLU三者不存在差异;④住院时间:URL短于PCNL,也短于RPLU;RPLU短于PCNL.

    作者:陈刚;岐宏政;胡海峰;汪自力;杨进;易炜;王云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上感颗粒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上感颗粒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服用上感颗粒的观察组和未服用上感颗粒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3d后的体温和咳嗽症状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体温、咳嗽的平均停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1、2d治疗后,观察组有显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经过3d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的对照组,高烧、咳嗽的停止平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上感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观察组的疗效明显比没有服用上感颗粒的对照组的效果要好.

    作者:袁永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麻仁软胶囊预防阿片类药物便秘不良反应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预防性给予麻仁软胶囊对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晚期肿瘤患者便秘出现时间及程度的影响.方法 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预防性使用麻仁软胶囊治疗组(35例)与空白对照组(29例).预防性治疗组开始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时即开始预防性使用麻仁软胶囊,1粒/1次,1次/d,如患者一直未出现便秘,预防性用药长时间不超过3周.空白对照组不预防性使用麻仁软胶囊,患者出现便秘症状才开始给予对症处理.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预防性使用麻仁软胶囊治疗组出现便秘的平均时间明显较长(14.3d vs 7.5d,P<0.001).两研究组便秘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程贤敏;高云;杨胜利;何兴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肺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防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肺部肿瘤术前康复训练时于患者术后恢复及围手术期肺部感染防治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胸外科与康复科收治的78例肺部肿瘤患者按照其是否接受术前康复护理分为两组,观察各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经过合理的康复专科护理及治疗后,试验组(接受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术后感染率为10.5%,对照组(未参加术前康复)术后感染率为30.7%.结论 给予合理的康复专科护理及康复治疗能有效降低总感染率,缩短了住院日,减少了治疗总经费.从而控制病情发展及术后感染造成的生命的威胁,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国省;刘珂;向利娟;倪海琼;喻鹏铭;杜春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康复新液治疗光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光接触性皮炎(photocontact dermatit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光敏性皮肤病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82例光接触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局部外用康复新液湿敷,3次/d;对照组40例局部外用3%的硼酸液3次/d,同时口服皿治林10mg/d治疗,每周观察,连续观察3周.结果 光接触性皮炎治疗组总有效率72.50%,对照组总有效率38.46%,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局部外用康复新液湿敷治疗先接触性皮炎目前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局部外用康复新液湿敷治疗光接触性皮炎是有效、安全、方便、经济的.

    作者:冯金鸽;周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于问题跟踪规范股骨头坏死术后护理方法

    目的 总结分析股骨头坏死术后临床常见问题,制定基于股骨头坏死术后规范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患者的临床问题、相应护理措施、患者愈后情况,制定股骨头坏死术后的护理策略.结果 股骨头坏死术后的主要临床问题包括心理问题、营养问题、生命体征不稳定、错误卧位、并发症、生活不能自理、皮肤感染、康复意识差,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全部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股骨头坏死的规范化护理策略可有效解决临床问题,患者愈后良好.

    作者:邓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7年6月~2009年3月56例60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观察术前术后病因诊断的类别及变化、不同病因术后视力的转归、黄斑区及视神经有无病变对术后视力的影响等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的病因排序为DR、BRVO、RD、视网膜裂孔不伴RD、视网膜血管炎、BRVO合并RD、AMD;各种病因合并有黄斑及视神经病变的患眼较未合并病变的患眼视力预后差,P

    作者:李建全;姜世怀;王晓莉;乔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奥氮平联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瘦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瘦素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 共纳入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给予奥氮平联用利培酮治疗措施;B组单独给予奥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测量空腹血糖、HbAlc、TG、TC、HDL-C、LDL-C、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治疗6周后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对患者TG、TC水平有影响;单独奥氮平治疗对患者空腹血糖、TG、TC、LDL-C水平有影响;与B组(单独奥氮平组)患者相比,A组(奥氮平联合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TC、LDL-C明显更低(P<0.05);治疗6周后瘦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变.但单独奥氮平组患者瘦素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与单独使用奥氮平相比,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疗效不减低,同时其对血糖血脂等的影响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旭明;阮洪梅;任季冬;杨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延期妊娠2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延期妊娠对母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延期妊娠256例(观察组)与同期正常足月分娩3036例(对照组),分别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巨大儿、产后出血、产褥病率以及分娩方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延期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巨大儿、产后出血、产褥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延期组的剖宫产率及平均住院日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延期妊娠应积极加强监护,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处理,以减少对母儿的不良影响.

    作者:易理华;刘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焦虑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指导、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等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1周的焦虑值及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而其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焦虑心理,有助于疾病恢复.

    作者:代喆;陈晓霞;江雪梅;吴明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引产不当致子宫破裂1例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患者,26岁,因中孕引产术后3d,胎儿未娩出伴下腹疼痛1d,于2011年4月19日19点急诊入院.LMP:2010年12月20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停经3个月余自觉腹部增大,并感胎动,3d前在某私营医院检查诊断为中孕而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术后24h有宫缩,进行性加重18h,未娩出胎儿及胎盘,阴道流血约200ml,又给5%葡萄糖500ml加催产素5U静滴,10~15滴/min,问隔6h重复1次,共滴催产素10U,此期间未见详细病程记录,第2次滴完后,患者腹痛加剧,拒按,阴道流血约80ml,宫口开大1cm,触及柔软组织,仍未见胎儿娩出.立既转我院急诊.既往史: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和手术外伤史.

    作者:傅旭峰;曹晔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