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茵栀黄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吴珍

关键词:茵栀黄注射液, 谷丙转氨酶升高, 急性胆囊炎, 肝功能检验, 胆囊壁增厚, 上腹疼痛, 临床病例, 超检查, 心肺, 皮肤, 门诊, 患者, 巩膜, 腹胀, 恶心, 查体
摘要:1 临床病例患者,男,38岁.因持续性右上腹疼痛伴恶心,腹胀,嗳气2d,门诊以“急性胆囊炎”于2011年9月25日9:00入院.人院时T37.5℃,P 96次/min,R21次/min,BP 130/90mmHg,查体心肺(-),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B超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肝功能检验,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23例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23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组(LC+ EST组)、LC+腹腔镜联合纤维胆管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组(LC+ LCBDE组)和LC+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气囊状扩张术(EPBD)组(LC+ EPBD组),比较3种微创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结果 3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结石残留、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 LCBDE组的手术时间短,和LC+ 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C+EPBD组的住院时间短,LC+ EPBD组和LC+ LCBDE组、LC+ EPBD组和LC +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C+ EST组结石复发率高,与LC+ LCBDE组和LC+ EPB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种微创方法均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成熟方法,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微创手术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微创方法.

    作者:李飞;付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鉴别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IL-6和HS-CRP在鉴别结核性及癌性胸腔积液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7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标本,分别检测其的IL-6和HS-CRP的浓度水平,并比较两组胸腔积液IL-6和HS-CRP的浓度差别.结果 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胸腔积液、血清的IL-6和HS-CRP的浓度的水平分别较恶性胸腔积液明显增高,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及血清IL-6和HS-CRP浓度水平呈相关性.结论 在胸腔积液、血清的IL-6和HS-CRP浓度水平检测可作为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重要指标.

    作者:兰四友;张德芬;杨小琼;李国平;邓述恺;王荣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双J管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的并发症及防治

    目的 探讨双J管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对156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双J管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血尿21例,腰痛3例,膀胱刺激症5例,双J管移位2例,双J管滞留2例.结论 双J管置管后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正确置管、及时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舒向晖;李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两种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 intenfised kinyoun,IK)染色法和改良的Wade-Fite染色法检测抗酸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IK染色法和改良的Wade-Fite染色法对66例病理诊断为慢性肉芽肿性炎,形态符合结核病改变的患者的石蜡组织切片分别进行染色.结果 IK染色法阳性例数为43例,阳性率为65.2% (43/66),其中抗酸分支杆菌L型的阳性率为43.9% (29/66);改良的Wade-Fite染色法阳性例数为24例,阳性率为36.4% (24/66),其中抗酸分支杆菌L型的阳性率为21.2% (14/66),两种方法染色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K染色法检测抗酸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改良的Wade-Fite染色法.

    作者:杨群;董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布托啡诺静脉预处理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静脉预处理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拟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0.5mg布托啡诺组)、Ⅱ组(1mg布托啡诺组)、Ⅲ组(利多卡因组)和Ⅳ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在给药前均先以橡胶止血带阻断其局部静脉回流.Ⅰ组和Ⅱ组分别经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5mg和1mg;Ⅲ组给予利多卡因20mg;Ⅳ组给予生理盐水2ml.1min后松开止血带,并推注1/4预计量异丙酚,同时记录注射部位疼痛评分.结果 4组患者术中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0.5mg布托啡诺组68%,1mg布托啡诺组46%,利多卡因组52%,生理盐水对照组88%.布托啡诺组和利多卡因组注射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1 mg布托啡诺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0.5mg布托啡诺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静脉预处理可以有效减轻异丙酚注射痛.

    作者:马玉姗;柳慧;林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用西医激素替代周期治疗(HT),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月经恢复和实验室指标变化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60.0%,对照组总有效率4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SH、E2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3个月后闭经复发率,治疗组34.3%,低于对照组4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早衰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停药后不易复发.

    作者:刘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臂丛阻滞不完善加静脉局部麻醉用于上肢手术

    目的 介绍臂丛阻滞不完善加静脉局部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6日~2011年12月26日在我院住院时臂丛阻滞不完善加静脉局部麻醉的上肢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科.结果 麻醉效果Ⅰ级56例,麻醉效果Ⅱ级4例.结论 臂丛阻滞不完善加静脉局部麻醉,可用于上肢大型手术,止血带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王良琪;阚志勇;黄菲;管东权;王龙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成都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成都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成都市城区、城乡结合区及1个县级社区卫生机构所辖街道覆盖的高血压人群,分别接受“高血压药物治疗情况调查表”、“高血压病知识测试问卷”和“Morisy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高血压病程、高血压知识与服药依从性有关(P<0.05).结论 成都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病程和知晓度是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阮蕾;秦方;闫亚非;余波;陈春梅;李军;陈新云;刘敏;伍悦蕾;唐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CT引导下经皮活检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块活检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患者在CT引导下行肺部肿块经皮活检术,术后标本进行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取材成功率、细胞学及组织病理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58例患者中,穿刺活检取材成功57例(98.28%),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结果49例(84.48%),细胞学诊断阳性结果41例(70.69%).细胞学诊断可使不能通过组织病理诊断分型的患者中的71.43%确立分型.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2.07%,其中严重并发症1例(1.72%).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块活检在肺部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应有预案,细胞学诊断是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有益补充,不可缺少.

    作者:姜永生;张路;石磊;王芙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深吸气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变化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COPD患者组130例,非COPD患者组79例,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检测到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IC前后变化率及1秒率指标.结果 以1秒率作为“金标准”计算并得到IC变化率用于判断COPD的ROC曲线,其佳截点8.4376%,敏感度为86.9%,特异度为83.5%.结论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1C变化率对COPD具有较好诊断价值,可用于COPD的诊断.

    作者:陈培;杨恂;官和立;张怡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技巧,评价手术疗效.方法 对我院56例腹腔镜脾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中转开腹,其余44例手术均获成功.合并胆囊结石者,予以联合胆囊切除.手术平均时间13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250ml.术后平均住院7d.ITP患者术后复查血小板在短时间内均升至100×109/L以上.术后1例发生脾窝积血,次日再次行腹腔镜探查术清除血凝块,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并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术的情况下,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是安全、临床效果良好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王雪清;徐越;张波;张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肾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的16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肾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肾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因腰腹部疼痛就诊,均行B超和CT检查.10例患者行患肾切除术,4例行肿瘤剜除术,2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 14例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8~4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2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患者,随访15和18个月,肿瘤明显缩小,未见再出血.结论 B超和CT是确诊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对于直径> 4cm的肾错构瘤,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作者:程树林;唐硕;朱平宇;杨学松;李建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雌三醇乳膏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应用雌三醇乳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绝经后妇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取环术前分别给予雌三醇乳膏、米绿前列醇阴道上药.观察两组宫颈软化程度、术中综合反应程度及取环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软化、扩张宫颈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综合反应程度及取环成功率的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三醇乳膏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可改善宫颈阴道条件,安全、方便,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取环成功率.

    作者:李胜梅;龚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金双歧和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双歧和思密达联合用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金双歧和思密达联合用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6%(41/42),对照组为83.3% (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脱水恢复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金双歧和思密达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怡;陈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X线数字融合断层技术在24例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比较X线数字融合断层技术与普通DR摄影检查技术、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颞骨茎突测量的准确程度,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数字X线机和多层螺旋CT分别进行普通DR摄片、数字融合断层摄影和CT扫描检查24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在各自的后处理工作站上重建调整检查图像,测量三种检查方法下同一个体茎突正侧位长度和角度.结果 数据显示,数字X线断层与CT三维重建在茎突正位上测得的长度、内倾角和侧位上测得的前倾角,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侧位断层图像上测量茎突的长度明显小于CT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普通DR摄影检查茎突所得各个数值与CT三维重建所测量数值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测量茎突基本上可达到CT测量的标准而且该技术操作简单,辐射量小,相对经济,应成为茎突综合征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X数字断层技术测量茎突长度应以正位为准.

    作者:马连骏;杨宏彬;朱文玲;张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因右小腿丘疹、小结节3年,于2011年5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3年前发现右小腿数个丘疹、小结节,呈褐红色或肤色,偶有疼痛,未重视,未予以治疗.近期发现皮疹逐渐增多,略有触痛.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右小腿外侧数个丘疹小结节,

    作者:朱颜俊;卞彩云;惠叶子;张露;党晏如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改良的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临床应用(附16例报告)

    目的 探讨改良的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适应症及具体术式的选择指征.方法 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实施的16例改良的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手术死亡0例,术后发生胰瘘1例,无胆瘘、十二指肠瘘.结论 改良的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由于完全保留十二指肠血管供应,同时保留了胃、十二指肠及胆道的连续性,手术安全性好,降低了手术创伤和切除范围,可作为胰头颈部良性病变和低度恶性肿块局部切除的术式.

    作者:孙昌勤;陈建勋;熊勇;刘德钦;范耀刚;王和斌;周平;刘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2例肾病综合征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NSP的临床特征、对母儿的影响、发病机制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22例NSP产妇(NSP组)及除NSP以外的123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NSP组产妇的发病孕周、终止妊娠时的孕周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P组产妇重度水肿、腹腔积液、子痫、胎盘早剥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P组产妇血清清蛋白低于时照组,而24h尿蛋白定量、血总胆固醇、尿素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P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早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P发病孕周较早,有些病例发病隐匿,应重视对其早期诊治,积极处理及加强母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其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杨云;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多边外固定架在交腿皮瓣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多边外固定架应用于交腿皮瓣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优点.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8月,采用多边外固定架固定37例交腿皮瓣.男30例,女7例,年龄16~60岁,平均37.5岁,一侧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11cm ×26.5cm~7.5cm×13cm.结果 固定可靠,皮瓣全部成活,没有皮瓣血供障碍,没有压疮形成,膝踝关节功能正常,疗效满意.结论 多边外固定架用于固定交腿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可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邹文;许海燕;邹勇;刘容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茵栀黄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1 临床病例患者,男,38岁.因持续性右上腹疼痛伴恶心,腹胀,嗳气2d,门诊以“急性胆囊炎”于2011年9月25日9:00入院.人院时T37.5℃,P 96次/min,R21次/min,BP 130/90mmHg,查体心肺(-),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B超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肝功能检验,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

    作者:吴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