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药物持续灌注的介入治疗

王长勇;李芳;晋华程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介入治疗, 动脉持续灌注
摘要:目的 观察经股骨头供血动脉留管持续72h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均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导管于髂外动脉的股骨头主要供血动脉内留置,持续72h药物灌注,灌注完毕后,再次造影,了解股骨头血供情况.结果 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及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药物持续灌注介入治疗创伤小,可迅速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髋关节活动度增加,长期观察可见骨小梁重建,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各期病变均有明显疗效.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用于32例早期糖尿病足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如何做好血液透析早期糖尿病足预防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探讨.方法 以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血液净化治疗的32例糖尿病肾衰竭病人作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文中所述的血液透析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方式.结果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32例患者经过文中所述的临床护理后,有10例没有发生糖尿病足,16例0级患者免于糖尿病足的风险,4例1级患者得到治愈,仅有2例因为病情恶化需要截肢治疗.结论 早期糖尿病足在降糖、进行持续血液透析及透析滤过的前提下,可缩短并发症进程,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感染甚至截肢的风险,恢复更好的外表和功能,且患者易于配合,有较好推广价值.

    作者:高雨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共纳入175例直肠癌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QLICP量表对所有受试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及评分,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功能模块中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得分均低于推荐参考值;症状模块中恶心呕吐、疲倦得分明显高于推荐参考值;特异模块中食欲降低、腹泻、呼吸困难及感到经济压力得分亦明显高于推荐参考值;同时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低于推荐参考值,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并发症、心理障碍及暗红色肠造口、肠造口发炎及肠造口缩窄是影响老年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患者直肠癌术后生活质量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住院时间的延长、并发症的发生及心理障碍的出现是影向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而肠造口的多个方面均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临床工作中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相应的心理干预,并防治并发症的发生,以期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鸽;周华;肖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钩钢板结合锚钉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钩钢板结合锚钉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1年10月得到随访的Rockwood分型为Ⅲ-Ⅳ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1例,以上患者被分为2组,单纯行钩钢板手术治疗19例(组1),钩钢板结合锚钉修复喙锁韧带治疗22例(组2).结果 术后随访8~ 23个月,平均15.5个月,钧钢板均予取出,按Karlsson标准评定,两组优良率为分别为为78.9%和95.5%.组2的术后及拆除钩钢板后的肩锁间距明显小于组1.单纯钩钢板组两例出现肩峰下的骨质吸收,2例半脱位,2例全脱住,1例在术后10f发生锁骨中段骨折,3例出现肩峰下撞击症,1例浅表感染.钩钢板结合锚钉组有1例半脱位,无全脱位,1例出现肩峰下撞击症.1例出现浅表感染.结论 钩钢板结合锚钉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设计更加合理,复位质量更好,治疗效果更佳的手术方法.而且能大大减少复位丢失及再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新宇;何伟东;柯楚群;许鸿灏;容锡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胸腔镜入路与经胸骨正中切口入路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比较

    目的 通过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与胸骨正中切口(trans-sternal,TS)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早期疗效比较,探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7月~2011年7月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4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VATS组(18例)和TS组(24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等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TS组,两组均无肌无力危象发生.VATS组和TS组有效率分别为83.3% (15/18)和87.5% (2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安全可行、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切口美观等优点,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方法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舒骏;薛洋;曾富春;丛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结合胆管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总时间平均为(135.3±61.4)min,手术成功率为97.06%,中转手术率为2.9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1%,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

    作者:曹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Graves甲亢并肝功能损害肝炎标志物的测定

    目的 测定Graves甲亢并肝功异常患者肝炎病毒学指标,探讨甲亢肝损害的可能原因.方法 GD甲亢并肝功损害患者200例,病程1~32个月,年龄19 ~62岁,男62例,女138例,均为初诊的未用过抗甲亢药物及其他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的甲亢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测定肝功能,肝炎标志物(甲、乙、丙、丁、戊),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对造成肝损害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GD甲亢并肝功能损害的程度:轻度56.5%,中度43%,重度损害0.5%.造成肝功能损害的病因:病毒性肝炎16.5%,自身免疫性肝炎0.5%,甲亢性肝功能损害83%.结论 GD肝功损害的程度大多数为轻度、中度,GD甲亢并肝损害的病因常见的为甲亢自身,其次为病毒性肝炎,重度损害多为自身免疫性肝炎.

    作者:袁朝伟;李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空腹血糖水平对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入院空腹血糖水平对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35例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其入院次日空腹血糖水平分为A、B、C3个组,血糖水平分别为:≤6.1mmoL/L、6.2~ 10.0mmol/L、≥10.0mmol/L.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和CK-MB、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C组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功能不全(LVF)、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C组AMI、LVF、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入院空腹血糖增高使ACS患者近期不良预后发生率增加,临床应加强对ACS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朱立新;华红霞;郭晨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复发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回顾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233例经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后又复发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复发原因.结果 复发的患者动脉瘤的体积都较大,有16例是采用裸铂金材质圈作为栓塞圈.经再次实行支架结合弹簧圈的手术方式治疗27例,3例通过手术夹闭.术后检查显示显示夹层动脉瘤经治疗已完全消失,出院时患者状况良好,随访1年,患者生存状况良好.30例患者有6例轻残,患者神经受到一定损伤未能全面恢复,无严重后遗症发生.结论 要降低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后的复发率,在介入治疗时要尽量提高栓塞圈的致密度,并选择能尽快促使血栓形成的栓塞圈,才能降低复发的几率.

    作者:胡伟;张鸿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苯巴比妥静脉滴注在治疗新生儿窒息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剂量苯巴比妥静脉滴注在治疗新生儿窒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100例新生儿窒息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苯巴比妥负荷量10mg/kg,对照组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两组患儿均给予同样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呼吸、肌张力及拥抱反射恢复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T正常比例和发生不同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率及颅脑出血的发生率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苯巴比妥负荷量10mg/kg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作者:陈薇;董德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

    目的 探讨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评价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8例(20膝)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部分患者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结果 18例(20膝)患者术后全部获得随访,平均为(12.6±4.3)个月.术后均未发现髌骨再次脱位、无髌骨错动或半脱位,髌骨倾斜试验、髌骨外推试验阴性,关节功能评分:Kujala评分由(62.40±6.08)提高为(88.09± 5.43);Lysholm评分由(64.16±4.66)提高为(91.28 ±4.15),P<0.05.结论 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能纠正不良的髌骨轨迹,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短期临床观察无复发性脱位发生,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但远期疗效需要长期的随访.

    作者:汪国友;扶世杰;沈骅睿;关钛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支撑喉镜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咽痛、异物感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 统计分析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咽喉部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探讨其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收集2007年1月~ 2011年1月4年中我院耳鼻喉科行支撑喉镜手术的患者病历资料568例,统计分析其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泼尼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支撑喉镜术后舌骨综合征,并统计分析其疗效.结果 56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12例(72.5%),好转90例(15.9%),无效66例(11.6%),总有效率为88.4%.术后声带粘连18倒(3.17%),软腭擦伤和粘膜下淤血14例(2.46%),牙齿松动或者脱落12例(2.11%);咽痛、异物感等舌骨综合征13例(2.29%).泼尼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显效8例(61.5%),有效3例(23.1),无效2例(15.4%),总有效率为84.6%.结论 支撑喉镜治疗咽喉部良性肿物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泼尼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支撑喉镜术后的舌骨综合征炎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浆BNP水平对老年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及预后的评估意义

    目的 通过比较老年COPD患者与非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肺动脉压力、预后间的差别及相关指标间的联系,探讨血浆BNP水平对相关指标的评估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24例60岁以上老年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肺动脉压力等,并与52例非COPD患者比较,分析其差别并确定各指标间相互联系.结果 COPD患者的肺动脉压力(39.88mmHg)明显高于非COPD患者(12mmHg),同时COPD患者的血浆BNP水平(671.83ng/L)亦明显高于非COPD患者(98.35ng/L) (P <0.01),且血浆BNP水平与肺动脉压力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s=0.508,P=0.011),但尚不能评估患者预后.结论 血浆BNP水平是反映患者肺动脉压力水平的良好指标,对于临床肺动脉压监测及病情评估有良好意义.

    作者:谢盛;程德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诺扬复合咪达唑仑在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诺扬复合咪达唑仑对全麻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及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诺扬组(Ⅱ组)及诺扬+咪达唑仑组(Ⅲ组),三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式相同.拔管前分别予0.9%等体积生理盐水,0.02mg/kg诺扬,0.01 mg/kg诺扬+0.02mg/kg咪达唑仑.记录各时点SBP、DBP、HR、SpO2,比较各组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Ⅱ、Ⅲ组患者围术期SBP、DBP、HR、SpO2变化平稳,明显优于Ⅰ组,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也少于Ⅰ组(P<0.05).拔管时间Ⅰ、Ⅱ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均短于Ⅲ组(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前给予诺扬复合咪达唑仑能有效预防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雄;华丽;何斌;姜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肾移植受者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术前情绪的相关分析

    目的 了解肾移植受者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术前情绪的关系,为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理干预、康复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在患者手术前自己填写.结果 患者的焦虑分(37.98±8.65),抑郁分(44.93±7.78),社会支持总分(40.91±8.01),均高于常模;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性别、文化、婚姻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焦虑抑郁情绪越重;焦虑、抑郁与屈服纬度有正向效应,但与社会支持纬度无关.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前焦虑、抑郁较为常见,年龄越小,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且与患者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无关.应了解患者的应对方式,教会患者恰当的应对措施;完善心理评估,及早进行心理干预并将心理干预渗透到整个康复过程.

    作者:张倬秋;江葳;程蓉;赖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颅内出血后自主神经系统变化及易感性增加的研究

    目的 急性脑卒中后的高感染率可能与脑组织介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相关.本次研究为探讨影响急性颅内出血后易感性增加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2011年62例急性颅内出血的患者,以BRS(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来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变化.结果 36例(58%)的患者在入院后5d内出现了感染,感染患者均为显著的低BRS,高原始NIHSS评分,大出血量,血液脑室内扩散,接受侵入性操作.在多变量回归分析中,BRS降低(OR =0.54,95%CI 0.32 ~0.9,P=0.02)和侵入性操作(OR =2.32;95% CI,1.5 ~3.6;P<0.01)为颅内出血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BRS降低与颅内出血后的感染独立相关,自主神经系统变化可能在包括颅内出血的急性颅脑损伤后易感性的增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侵入性操作会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程宏炜;魏攀;庄进学;陈登奎;陶传元;薛峰;李海龙;张炜;郑小强;邓聪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例SPA患者入院后第5~10d进行安置鼻空肠管后开始接受肠内营养,定期测定电解质、肝肾功能、观察和记录体重等.结果 20例SAP患者无1例死亡,所有患者对早期肠内营养耐受良好,无胰腺炎复发,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血常规等均恢复正常,无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的发生.再次复查CT,20例患者胰腺形态基本恢复正常,胸腹腔均无渗液,无胰腺脓肿及假性囊肿的形成.结论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减少SAP患者的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忠琼;王烜;邓明明;刘芳;钟晓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DPN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治疗组,B组为单纯甲钴胺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的改善情况、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的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B组5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MNCV、SNCV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P<0.01);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P<0.01),其中症状和感觉评分改善明显(P<0.01),反射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方向明;王玉容;叶文春;高莉;刘小英;杨白林;漆晓玲;谯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药物持续灌注的介入治疗

    目的 观察经股骨头供血动脉留管持续72h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均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导管于髂外动脉的股骨头主要供血动脉内留置,持续72h药物灌注,灌注完毕后,再次造影,了解股骨头血供情况.结果 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及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药物持续灌注介入治疗创伤小,可迅速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髋关节活动度增加,长期观察可见骨小梁重建,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各期病变均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长勇;李芳;晋华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于本院拟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组)每组各43例,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感评分及SAS、HA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及SAS、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改善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有积极的作用,主要为通过改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治疗信心来实现的.

    作者:汪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剂量顺铂连续化疗对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 以小剂量顺铂连续化疗模拟节律化疗方式,采用细胞培养方法研究此种给药方式对鼻咽高分化鳞癌细胞株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为临床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探索一种新的高效低毒的治疗模式.方法 MTT方法检测顺铂对鼻咽癌CNE-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1/5IC50为小剂量化疗参考剂量,而IC70则为MTD化疗参考剂量.细胞分4组进行如下处理:A组剂量为1/5IC50的顺铂连续作用96h后进行放疗;B组剂量为IC70的顺铂连续作用3h后立即给予放疗;C组为IC70作用3h后间隔93 h进行放疗;D组为未加入顺铂化疗的鼻咽癌细胞株同样条件下培养96h后进行放疗.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率,采用单击多靶模型绘制剂量存活曲线,比较各处理组辐射敏感性变化.结果 顺铂对鼻咽癌CNE-1细胞株作用72h的IC50值为0.26μg/ml,1/5IC50为0.05μg/ml,IC70为0.72μg/ml.采用单击多靶模型计算各处理组的SF2值与SER值如下:A组SF2为(0.414±0.008),SER值为(1.429±0.110);B组SF2值为(0.502±0.010),SER值为(1.012±0.129);C组SF2值为(0.411±0.014),SER值为(1.400±0.169);D组SF2为(0.603±0.100).结论 采用类似节律化疗方式给药,与放疗联用可以引起CNE-1细胞株放射敏感性增高.

    作者:李丹;楚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